【名师课】要辩证看待教材与高考之间的关联

教育   2024-10-18 12:06   河北  




本期名师

黄华伟,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在高中一线教学26年,在课堂教学、考试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建设等方面均有研究。出版专著《读出这一篇语文》《听出这一堂语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篇,完成省级以上课题7个。


教材与试题

“一脉相承”“师出同门”


很多老师都知道,考试改革一直以来的主张、方向之一是——不能教材有什么就考什么,更不能只考教材上的东西。一定程度上,疏离试题与教材之间的联系,使二者更少一些直接的、简单的关联,是知识本位考查走向素养本位考查的必然要求。尤其在核心素养考查时代,在强调语文课程综合性、应用性的时代,在重视具体情境、典型任务考查的新高考时期,如果还存在试题与教材内容间过于密切、直接的对应关系,不应该,也难以想象。一个较有说服力的佐证可能是,被视作侧重于“死记硬背”,明显存在试题、教材直接关联的名句名篇默写题,目前也已经不纯粹是“记住某一句会背某一篇”就能得分那么简单。所谓的“情境默写”更希望考查的是对这些记背内容的运用和大范围的检索。  
教材很重要,但不是因为它跟高考试题有怎样的直接关联,而是因为教材与试题“一脉相承”“师出同门”——二者都要遵循课标精神编写、命制。我们要科学认识二者间存在的这样那样的关联。这种关联应该有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表面的关联。二者只是宽泛的、名义上的联系。看着有关联,仔细一想,其实并没有实质的内容。教材要求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试卷当然也离不开语言文字运用。教材要求学生能阅读会写作懂梳理,试卷当然也不能没有这方面的试题。
二是教学理念的关联。比如“具体情境”“典型任务”“考查指向”,比如“应用性”“综合性”等。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围绕教材内容的学习,更富有学习意义的,可能是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课标理念。
在相对具体的学业质量标准里,已经很难看到与教材密切相关的知识点、能力点,而明显是以学生为主语的对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阐释。如果把它与之前的《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对比起来看,这种意思更为明显。分别取其中“语言文字运用”与“语言建构与运用”为例,列表如下。


考试说明

(过去)

学业质量

(现在)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5.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8.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9.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4—1(语言建构与运用)

能不断扩展自己的语文积累,自觉整理在学习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在梳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专题探究,发现其中蕴含的语言运用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解释;能将发现的语言运用规律用于自己的语文学习实践。

能敏锐地感受文本或交际对象的语言特点和情感特征,迅速判断其表达的正误与恰当程度,察觉其言外之意和隐含的情感倾向;能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表达的目的、要求,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从字顺、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主动吸收他人成功的经验。


我们从中对比可见变化之大,至少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注意。

  立足点从语文学科转变到“学生学习”,“学习质量”强调“自己的”;

  考查内容从知识、能力转变为能力、素养,从“字音字形标点词语病句修辞表达”转变为“能”;

  考查“情境”从相对静态转变为突出“动态”,“学习质量”强调“解决问题”。

  简言之,以学习质量为考查指向的新高考,很大程度上已经被要求脱离教材中具体的知识内容。




在教材与试题的关联中

文言文特别“实在”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因为过于简单地理解教材与试题内容之间的关联,于是强调对教材内容一一落实,不敢忽视任何一块教材内容,无疑既不符合新课标精神,也不符合教材编写理念。同时,也必然会使教学掣肘于教材内容,亦步亦趋,处处受制,可能会导致“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的结果。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结构开放、内容可选。不少教材内容本身就是可以取舍而非一定要教学的。“应教尽教”的言下之意,难道是“所有的都要教”吗?难道不是“也有一些可以不教”吗?

有必要补充说明的是,相比于其他内容,文言文学习在教材与试题的关联中,可能确实会显得更密切一些。比如2024年初“九省联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部分第11题,即文言词语解释选择题,每个选择项都“一一对应”教材中的课文内容。

A.保,文中指守卫、据守,与李密《陈情表》中“保卒余年”的“保”意思相同。

  B.行人,文中指使者,与《孔雀东南飞》中“行人驻足听”的“行人”意思不同。

  C.去,文中指距离、相距,与《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的“去”意思相同。

  D.正色,文中指神色庄重,与《庄子·逍遥游》中“其正色邪”的“正色”意思不同。

这跟文言文学习的特点是分不开的。古文学习,具有相对稳定的静态知识,它确实需要“名篇”的积累。即文言字词的积累,对高中生而言,或可类比小学生“识字认字”的要求——这在小学语文考查中确实与教材内容关联密切。换言之,文言文之“语言文字运用”事实上往往局限于相对封闭的文言著作中,基本上较少有当下社会生活这个开阔的运用空间。因此,古文学习,还是要老老实实地积累,它跟高考试题之间的关联特别“实在”。



    本期内容选自《语文周报》,欢迎关注、订阅。在对话框输入“订阅”,可以获取订阅指南



统筹|语文周报社编辑出版中心

图片|沐   阳

编辑|张宏丽

审核|史今蝉

语文周报
语文周报官方信息和活动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