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标题亮点:
先声夺人,一见难忘
1.运用对偶,彰显文采,揭示主题
(1)科技无止境,问题无止尽
(新课标Ⅰ卷)
(2)握科技之剑,越时代之困
(新课标Ⅰ卷)
(3)技术更迭答万物,时代璀璨问无疆
(新课标Ⅰ卷)
(4)借力人工智能,不改问题本色
(新课标Ⅰ卷)
(5)乘探索之舟,抵未知之境
(新课标Ⅱ卷)
(6)探索未知之境,迈向星辰大海
(新课标Ⅱ卷)
(7)坦诚迎相遇,心中拂清风
(全国甲卷)
(8)怀坦诚之心,交肝胆之友
(全国甲卷)
我们可以发现,“对偶”是高考作文最常用的标题形式。对偶式标题既可以彰显文采,又具有较大的文字信息量,上下两句之间可以形成并列、对比、递进等关系,是一种稳妥又实用的标题形式。上面的对偶式标题,五字、六字、七字都有,重点突出,文采斐然,是考场作文的“加分项”。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为了一味追求“文采”而让你的作文标题华而不实、虚无缥缈,而是要紧密围绕中心论点,彰显观点、论点、关键词。比如,上面的几个标题,共同点就是全都突出关键词,“科技”“问题”“技术”“答”“问”“未知之境”“坦诚”“相遇”等,巧妙嵌入其中。可以说,考场作文,从标题开始,就要时刻注意“扣题”。
2.化用名句,文采突出,鲜明生动
(1)科技时代,向问题更深处漫溯……
(新课标Ⅰ卷)
(2)问题永远在路上
(新课标Ⅰ卷)
(3)问题求解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课标Ⅰ卷)
(4)探山重水复,寻柳暗花明
(新课标Ⅱ卷)
(5)未知行无极,探索但信风
(新课标Ⅱ卷)
(6)纵一苇于“认可”的巨浪
(上海卷)
诗词名句深入人心,“自带光环”,化用名句,可以让标题亮丽醒目,令人一见难忘。
《科技时代,向问题更深处漫溯……》,化用《再别康桥》中的诗句,巧妙嵌入“科技”“问题”两个关键词,富有诗意。
《问题永远在路上》,套用“××永远在路上”的句式,切合主题。
《问题求解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化用屈原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探山重水复,寻柳暗花明》化用陆游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未知行无极,探索但信风》,化用了唐朝诗人尚颜的《送朴山人归新罗》中的“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这句诗曾经被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引用过。
《纵一苇于“认可”的巨浪》则化用苏轼《赤壁赋》中的“纵一苇之所如”,用在此处,令人一见难忘。
一篇文章的标题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这些标题中的名句化用,体现了考生良好的语文积累和迁移能力。
二
开头亮点:
出场不凡,营造情境
1.开宗明义,亮出观点
AI狂飙突进,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当“众里寻他千百度”变为“百度一下就知道”,当“速食答案”信手拈来代替“苦向南山觅”,答案成本的降低是否意味着问题逐渐消弭?当然不是。纵然有现成的“答案”,我们的问题也不会越来越少,反而会因问题本质的不断深化、不断延伸,从而不断扩大思考的场域,再生疑问之心。(新课标Ⅰ卷《问题与答案》)
从月球的一面到另一面,从浅海到深海,从辽远的天空到浩瀚的太空——“嫦娥四号”的月背探索之旅,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正是对未知的好奇,驱使人类向未知领域不断前行。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应永葆好奇,勇于探索。(新课标Ⅱ卷《永葆好奇,探索未知》)
考场作文开头的首要任务,是开宗明义,亮出观点。千万不要让你的主旨句、观点句、中心句雾里看花、姗姗来迟。“点题”是考场作文的看家本领,开头的点题尤其重要。
《问题与答案》一文的开头,完成了“引述材料、设问引路、亮出观点”的“三部曲”,仅仅一百余字,简洁明朗,而且还有四处巧妙的引用、化用,引人入胜,是一个非常值得称道的考场作文开头。
《永葆好奇,探索未知》一文的开头,首先链接材料,表明写作是围绕材料展开的,是值得借鉴的写作技巧。“正是对未知的好奇,驱使人类向未知领域不断前行”,是对作文材料主旨的总结。“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们应永葆好奇,勇于探索”,则表明作者在正文中要围绕“永葆好奇,勇于探索”展开论述,步步紧扣,丝毫不拖泥带水。
这两篇文章的开头,都用百字左右的篇幅,完成了引题、点题、扣题、引出下文的任务,令人赞叹。
2.引用名句,启发思考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而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之中。”阿西莫夫如是说。人类走向太空的脚步未曾停歇,正如每一个微小的个体都不会停下抵达未知之境的步伐。人们所拥有的有限认知唯有凭借探索才能将其打破,我们需要永远向前的目光,抵达更远的未知。(新课标Ⅱ卷《抵达未知之境》)
周恩来总理有言:“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这句话启迪我们,要心怀坦诚,待人真诚,行动赤诚,方能结交有肝胆之人,达成心灵的相遇,共同成就大业。(全国甲卷《怀坦诚之心,交肝胆之友》)
莎翁曾言:“老实坦诚最能叩击人的心扉。”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持一颗赤诚之心,以坦诚之姿展现沟通之能,方能触动他人,进而与他人、与世界温馨相拥。(全国甲卷《坦诚交流,方能相遇》)
引用名言开头,可以扩展文章的空间,让文章显得丰厚、典雅、大气。上面的这三个开头,分别引用了阿西莫夫、周恩来总理、莎士比亚的名句,和文章主题巧妙契合,令人一见难忘。
3.营造情境,渲染氛围
百万年前,在幽深的森林平原交界处,猿人摸索着爬下高树,踏上未知的地带,得以进化;如今,在布满实验设备的研究所里,科学家们探索浩瀚绚丽的宇宙,“嫦娥”“玉兔”奔月,投身未知的深空……前途非是阳关道,须闯曲径通幽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代青年唯有敢于探索未知之境,方可抵达姹紫嫣红的彼岸。(新课标Ⅱ卷《探山重水复,寻柳暗花明》)
东海扬尘,陵谷沧桑;星霜荏苒,居诸不息。古代,先民将探索月亮的渴望寄托于遐思,使其拥有了“婵娟”“广寒”“桂宫”等美誉,如今,“嫦娥”奔月、“天问”问天,每一次对星辰的凝视,都是一次对探索的渴望。当代青年应撑探索之长篙,漫溯未知之境。(新课标Ⅱ卷《撑探索之长篙,漫溯未知之境》)
从猿人爬下高树、踏上未知地带开始谈起,这位小作者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不仅如此,文章紧接着就是一个现代科技场景的对比,无论是猿人下树还是“嫦娥”奔月,本质上都是在探索“未知之境”。这个开头,尽显小作者视野的广博、思维的开阔。
“东海扬尘,陵谷沧桑;星霜荏苒,居诸不息”,几个富有文采的四字词语一出场,就营造了一种浩渺高远的情境。接着,文章联系作文材料,引出中心论点,迅速入题。整段话,引用、化用巧妙自然,非常适合考场作文借鉴。
4.彰显文采,一见难忘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当互联网编织的网络纵横交错,当人工智能喷涌成汪洋大海,当问题被输入后的须臾之间便柳暗花明,我们的问题真的在减少吗?技术的更迭似乎让万物拥有了答案,但时代长廊中我们的更多追问仍有待回答。(新课标Ⅰ卷《技术更迭答万物,时代璀璨问无疆》)
在繁复纷扰的人世间,每个人都是一艘随风漂泊的小船,于茫茫人海中游荡着,寻觅一处港湾,寻找一颗坦诚的心。即使夕阳渐垂于山巅,苍凉之色也因身旁亲友的陪伴而显缱绻美好;即使万林重归于寂静,萧萧草木也因天涯知己的相逢而显灵动鲜活。(全国甲卷《坦诚迎相遇,心中拂清风》)
文章开篇的“凤头”,必须起到亮人眼目的作用。这两篇文章的开头,采用了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样优美生动的句子,为考场议论文平添了人文色彩,理性与感性交织,别具一格。
5.设问引导,吸引阅读
人工智能的问世为人类带来了便捷与高效,从论文撰写到沟通交流,从艺术创作到知识科普,无不如此。这样看来,人们的问题似乎得到了解决,变得越来越少,但我们也不禁发问:这样的便利能带来真正的未来吗?(新课标Ⅰ卷《便利成就未来?》)
加拿大学者查尔斯·泰勒将一切无法解答的终极性问题,称为“无法逃离的地平线”。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得以被回答的问题越来越多。那么,我们是否成功逃离了这一地平线呢?(新课标Ⅰ卷《问题的地平线》)
考场写作,要吸引阅卷老师顺着自己的思路读下去。《便利成就未来?》一文,开篇采用设问的方式,“这样的便利能带来真正的未来吗?”启迪读者进行思考。《问题的地平线》成功引入了“地平线”这一意象,把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比作天边的“地平线”,而且这个意象贯串文章始终,说理形象生动,读者有极强的代入感。
三
结尾亮点:
深化内容,升华主题
1.提出希望,催人奋进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学习、生活亦如此。发现未知,探索未知,剖透未知,再发掘新的未知。当我们心怀家国,目向理想,进军未知,拾级而上——
君不见,旭日出于扶桑,寰宇一白,雄鸡高唱!(新课标Ⅱ卷《行渐进之步,抵未知之境》)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今时代,未知之境关系到个人与国家命运乃至全人类课题,而在今日之中国,生逢盛世,我辈青年当有为,秉持坚韧执着之精神,乘上自我探索之舟,勇敢抵达未知之境。(新课标Ⅱ卷《乘探索之舟,抵未知之境》)
这是非常适合宏大主题作文的结尾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文章的结尾固然要提出希望、催人奋进,但不能刻板、生硬、老套,不能“假大空”。这两篇文章的结尾,既有感召力,又有画面感,而且不忘再次点题,值得借鉴。
2.彰显哲理,启人深思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身处大千世界,我们无法避免“被定义”,但“自定义”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如何塑造一个更美好的自我?需要我们握好人生的刻刀,去用心雕琢。(天津卷《突破“被定义”,勇于“自定义”》)
“真正的危机不是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问题,是通往真理的唯一正途。如果放下自身思想的主权,弃问题之心如草芥,就背离了人工智能的发明初心,将科技之刃对准了自己。愿当代青年坚守问题之心,让AI助推真理进一步前进!(新课标Ⅰ卷《问题与答案》)
富有哲理意义的结尾,可以让文章有余音绕梁之感。这两篇文章的结尾就是如此。《突破“被定义”,勇于“自定义”》一文的结尾,用“握好人生的刻刀,去用心雕琢”的比喻,升华主题。《问题与答案》一文的结尾,引用“真正的危机不是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有当头棒喝之效,可谓“豹尾”。
3.文采斐然,余味无穷
当我们敞开心扉,用心感受接纳,真正的相遇会如落雪一般默默滋润心田。坦诚迎相遇,心中拂清风,若以坦诚待万物,万物自会入我怀。(全国甲卷《坦诚迎相遇,心中拂清风》)
我们永恒地向着地平线奔跑,如夸父逐日,道渴而死,身躯化作一片灿烂的邓林。(新课标Ⅰ卷《问题的地平线》)
考场议论文可以出现散文化的语言吗?当然可以!这两篇文章的结尾就有画龙点睛之妙。“坦诚迎相遇,心中拂清风”,“我们永恒地向着地平线奔跑,如夸父逐日,道渴而死”,谁能拒绝这样的句子呢?
四
素材亮点:
巧妙勾连,深入挖掘
1.写中国成就:新质生产力、东数西算、西成高铁、国产大飞机……
答案可以助推新问题的产生,善假于“人工智能”,可致千里。人工智能提供高效答案,其创造本意是降低获取答案的时间成本,让精力有限的人们不必因为查阅信息而疲于奔命,从而进行更深度的思考,问出有价值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算力有限,大漠深处的科学家们用算盘接力计算出制造原子弹的一系列复杂数字,这必然意味着精力分散、解决核心问题的难度大幅增加;而今,我们有“神威·太湖之光”,有“东数西算”,数字答案迅速可知,可以助力新质生产力蒸蒸日上。因此,置身于科技浪潮之中的我们不只是答案的被动接受者,更是问题的创造者、解决者。(新课标Ⅰ卷《问题与答案》)
求索上下,无问西东,无数当代青年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铮铮誓言,探索未知之境,迈向星辰大海。“北斗”问天,是平均年龄35岁的青年日夜攻关;“嫦娥”奔月,是航天报国的青年人才奋勇当先;为国铸剑,强国有我,从来不乏青年人的身影……面对未知之境,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郑重接过接力棒,第一架国产大飞机、世界第一高桥、全球最大港口、穿越“蜀道”的西成高铁……正是他们青春的勋章。星河还在那里,年轻人,你们准备好了吗?(新课标Ⅱ卷《探索未知之境,迈向星辰大海》)
高考作文提倡青少年与时代同频共振。当代中国取得的各项成就,是很多考场作文不约而同选择的素材。那么,在容易陷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误区的时候,怎样让自己的文章脱颖而出?“语言出彩”是一记妙招儿。这两个片段妙用对比和排比句,犹如一组鲜明的镜头,串联起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画面感十足。尤其值得借鉴的是,文章并没有一味罗列现象、浅尝辄止,而是用深刻的论证为文章增加了质感,使得论据充分为主题服务。一些考场作文“论据堆砌+论证虚弱”,显得臃肿无力,缺乏深度思辨,已经成为一大弊端,是需要大力改进的。
2.写网络热点: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万人齐诵《将进酒》,比亚迪,马斯克,信息茧房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不被阳光眷顾的角落,只要心怀梦想,也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小镇做题家”桂海潮通过努力学习,走出大山,走向苍穹,成为“摘星星的人”;“亚洲面孔”苏炳添通过不懈奔跑,打破偏见,登上奥运领奖台;沉寂的淄博通过一顿烧烤,偏远的天水通过一碗麻辣烫,在文旅赛道上异军突起,从鲜为人知到圈粉无数。“星光不负赶路人”,“被定义”我们无法左右,但“自定义”舍我其谁?奥运健儿打破“东亚病夫”的偏见,李四光等科学家摘掉“贫油国”的帽子,比亚迪等智能新能源汽车扬帆出海,刷新世界对于“中国汽车”的传统印象。“破圈”“突围”“弯道超车”,都在告诉我们,能禁锢我们的,只是自我的枷锁,而勇者的人生,从来不会“被定义”。(天津卷《突破“被定义”,勇于“自定义”》)
就如古城西安,作为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古都”,西安的文旅资源数不胜数,但它也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不断出新,为自己“赋能”:大唐不夜城华灯璀璨,大唐芙蓉园惊艳四方,万人齐诵《将进酒》成为名场面,《长安十二时辰》《长安三万里》所带来的“泼天富贵”也被它牢牢抓住。(天津卷《突破“被定义”,勇于“自定义”》)
的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可以迅速解决许多基础性问题,使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便捷。然而,随着基础性问题的减少,更多深层、复杂的问题却逐渐显现出来。马斯克的SpaceX(太空探索技术)项目,解决了传统航天领域的一些基础性问题,但同时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太空探索的伦理和未来。(新课标Ⅰ卷《问题不会因为解答而终结》)
考场作文要敢于、善于反映社会热点,与时代同频共振。2024年,“新质生产力”成为时代最强音,这在2024年的高考作文中也有鲜明体现。“问题与答案”“未知之境”,都呼应着“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召唤;很多优秀作文,也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去看世界、看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此外,2024年高考作文中的其他素材也跳动着时代脉搏,天水麻辣烫、万人齐诵《将进酒》、比亚迪、“泼天富贵”、马斯克……社会热点纷纷呈现,令人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惊喜。
事件是固定的,运用角度则是千变万化的。比如,2024年,“天水麻辣烫”火了,火到人尽皆知,那么,可以把这个素材用到高考作文里吗?当然可以。一个“被定义”的甘肃小城,是怎样“出圈”的?这不就是在“突破‘被定义’,勇于‘自定义’”吗?社会热点人人都知道,但如何巧妙运用,则需要迁移能力。
3.写英模人物:表达新颖,耳目一新
探索未知,人类的旅途从未止步。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旅途中,当持耐力和勇气而上下求索。若无老科学家俞鸿儒“做别人不敢做的、做别人做不成的”,独辟蹊径,一往无前,何来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若无张雨霏“宁可肌肉在深夜里燃烧,也不让情绪在失败中沉沦”,在逆境中崛起,何来“世界蝶后”的惊艳?若无空军航空兵飞行二大队苦练精飞,逐浪驱敌,似离弦之箭射向深蓝,又何来我们的卫国利剑?前辈们以耐力与勇气在探索着未知,我们也当接续前辈的力量,不断突破舒适圈,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态位。(新课标Ⅱ卷《持耐力而求索,见未知之灿烂》)
未知之境是未曾涉足的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未知沃土的闪耀是打向探索者的追光,褒奖他们锐意进取的勇毅。“探界者”钟扬不畏质疑,寻高原植物,探索中国种子库的未知之境,风雪为伴,造福苍生。“菌草之父”林占熺敢为天下先,探索中国菌草领域的未知之境,点草成金,造福乡土。这是探索精神底色的流淌,在春秋与俯仰间凝成琥珀,映照着那些敢为人先的伟岸。(新课标Ⅱ卷《循探索不息,抵未知之境》)
在高考作文中,“两弹一星元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大国工匠”获得者、奥运冠军等英模人物,都是同学们经常用到的人物素材。运用这些素材,需要注意三点:(1)不要“以叙代议”,过多、过滥地叙述人物事迹,因为这些已经尽人皆知;(2)要创新表达方式,运用修辞手法,描摹人物精神,体现人物品质;(3)要让素材为观点服务,用强有力的论证,挖掘素材与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持耐力而求索,见未知之灿烂》一文,用一组反问句式的排比句,列举了俞鸿儒、张雨霏、空军航空兵飞行二大队的事迹,这些事迹都被“以耐力与勇气探索未知”的主题连接起来,有力地论证了观点。这些事迹都来自高考前播出的“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考生摘取三个事例,就足够使用了。所以,素材储备不必贪多、求细,以考场上能“用上”为胜。所谓“用上”,就是通过有力的论证,在观点和素材之间“搭桥”,这是考生思辨品质的体现。
4.用课本素材:巧妙勾连,以一顶十
面对冲突,我们应直言心中所想以力挽狂澜。若一味逃避,隐藏真实所想,弯弯绕绕,矛盾便会越叠越厚,冲突也会不断加剧。《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我们看到了烛之武夜缒而出,向秦伯分析时局,道明攻打郑国带来的弊端。烛之武的坦诚交流,表现了外交智慧,化解了与秦国的矛盾冲突,使郑国转危为安。可见,坦诚交流,申明自身立场,道清自身处境,有助于获得对方的理解,从而化解当前的矛盾冲突。(全国甲卷《坦诚交流,与春日相逢》)
眼神相聚,便知其心;会心一笑,便明其语。坦诚的心意,见于俞伯牙、锺子期高山流水的悠扬琴声,见于“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肝胆之心,也见于白居易与元稹“念君怜我梦相闻”又“唯梦闲人不梦君”的牵挂羁绊。正如罗曼·罗兰所言:“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有爱的人,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当我们愿意敞开心扉,坦诚相待,另一个真诚的灵魂才有可能奔赴这万千世界中微弱的光点,迎接真正的相遇。(全国甲卷《坦诚迎相遇,心中拂清风》)
回归课本,这是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的一大趋势。语文课本是一个宝藏,课本中的故事、人物、思想、语言、名句,都是足以影响我们一生的经典。所以,把语文课本学深、学透、学活,是我们应该做的基本功。
节选的这两个片段,都是选用课本素材,用例丰富,论证有力。《坦诚交流,与春日相逢》,选用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故事,体现了“坦诚交流”的主题;《坦诚迎相遇,心中拂清风》,选用了俞伯牙和锺子期、“刘关张”桃园结义等语文课本、推荐名著中的经典素材。深刻独到的解读是让“旧素材”出新的秘诀。
5.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积累,彰显文采
此外,“认可度”的高低不一定与事物本身的价值高低成正比。“认可度”的结论输出往往是基于当下,而人们观察事物的视野又不免短浅粗鄙。正如《庄子·人间世》所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大葫芦被判以较低的“认可度”,因为用它去盛水浆,因太坚固而无法举起来;把它剖开作瓢,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殊不知,它可以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洒脱。因此,仅用认可度作为我们判别事物、区分高下的标准,显然不够恰当。(上海卷《一轮明月照人,一轮明月映己》)
李诗“美人如花隔云端”与杜诗“美人娟娟隔秋水”,哪一句更为意韵深远?何以为生,何以为死,何以为最有价值的人生?不同于拥有客观回答的疑问,这些主观性问题不存在标准答案。人们曾向AI请教这些问题,却一次次失望而归。但我们不应仅在其中看到人工智能的缺陷,而更应发现人类不断向上的可能性。(新课标Ⅰ卷《问题的地平线》)
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成语典故、名人事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把它们运用到作文中,可以体现积累、彰显文采。运用时,要恰当使用,不要堆砌,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
节选的这两个片段,都是运用名言警句的典范。考生把名言警句用得自然而然,与论点水乳交融,这是值得借鉴的。
结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通过盘点2024年高考优秀作文在标题、开头、结尾、素材运用等方面的亮点,我们惊喜地发现,青少年学子在这场“大考”中,才思敏捷,妙笔生花,为作文打造了各自的亮点,为青春写上了亮丽的一笔。
同时,我们更要明白,精彩的标题、开头、结尾、引用、论证等背后,是考生的思维品质在熠熠发光。“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是高中语文“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希望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不断提升思维品质,让你的作文闪耀青春的色彩、智慧的光芒。
(本期内容选自《语文周报》,欢迎关注、订阅。在对话框输入“订阅”,可以获取订阅指南)
统筹|语文周报社编辑出版中心
图片|小 益
编辑|刘冬禹
审核|史今蝉
往期精选
围观
丨更多
热文
丨更多
热文
丨更多
热文
丨更多
热文
丨更多
记得读完文章后点“在看”哦!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