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丨科普作家彭緒洛的創作之路

文摘   2024-09-25 20:00   中国澳门  




科普作家彭緒洛的創作之路


本文刊登於本報第20期B4特約版

編者按:

在首屆“澳門國際兒童文學獎”的盛大頒獎典禮上,作家彭緒洛的作品《少年科考隊-追回恐龍化石》榮獲了最佳科普獎,這一殊榮不僅是對彭緒洛先生創作才華的肯定,也是對兒童文學領域科普作品的一次重要認可。《少年科考隊-追回恐龍化石》這部作品成功將科普知識與兒童文學相結合,為孩子們打造了一個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義的閱讀體驗。本報第一時間對彭緒洛先生進行了深度訪談,瞭解到彭緒洛先生的創作理念、創作曆程及未來兒童文學創作的展望。現將專訪內容刊於本期特約版,讓我們一同走進彭緒洛先生的文學世界,感受科普與文學的完美融合。

8月16日,首屆“澳門國際兒童文學獎”頒獎儀式在澳門大學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澳門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殷汝濤,澳門大學副校長莫啟明,澳門文化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委員許鑫源,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副會長羅崇雯,澳門作家協會會長馬瑩瑩等出席活動。來自各地的兒童文學創作者、研究專家等逾200位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文學盛事。

“澳門國際兒童文學獎”於2023年9月啟動,是由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澳門作家協會、澳門文藝評論家協會、澳門兒童文學協會、澳門大學中國歷史文化中心、澳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協會共同舉辦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兒童文學獎項評選活動。
自徵集作品以來,“澳門國際兒童文學獎”收到了1300多部(篇)作品,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兒童文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和知名作家參與。湖北籍作家彭緒洛的作品《少年科考隊-追回恐龍化石》獲最佳科普獎。

澳門文化發展基金委員會許鑫源委員為彭绪洛頒獎

作家彭緒洛多年來致力於少兒探險小說創作和少兒科幻小說創作,這兩個門類的作品,都是與科普緊密相關。因為收集創作素材的需要,他又有多年的戶外探險和行走的經歷,並且創作了大量的日記,出版了《我的探險筆記》多冊,日記中記錄了大量在野外見到的地質、地貌,動物、植物,天氣變化,海拔與溫度變化等數據及資料,這都是科普知識。
所以,他是一個標準的科普類創作的作家,他也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的會員,作品多次入選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推薦原創科普圖書,這次獲得了首屆澳門國際兒童文學獎“最佳科普獎”,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他的少兒探險小說,主要是書寫大自然,給孩子們傳遞大自然科普知識,以及勇於探索的一種精神,主要是想通過大自然教育,讓孩子們學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比如,《少年冒險王》《虎克大冒險》《少年探險家》《少年科考隊》等。
他的少兒科幻小說,側重的是自然科學科幻小說的創作,因為作品中涉及到了大量的自然科學知識,包括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和生物學等。比如,《野人寨》《平行空間》《重返地球》《地球上的外星人》等。
探險小說和科幻小說,都是探索未知的世界和未知的空間,對未來都是有著不確定性,但又充滿了無限的好奇,還有基於一定的科學理論和科學常識。不同之處,是探險小說偏實一些,而科幻小說偏虛一些。其實他的科幻小說中,有非常多的探險元素,探險小說中,也有一些科幻元素,比如多次寫到的神農架野人,就是介於探險和科幻兩種元素之間。

據彭緒洛介紹,他探險是為了收集素材,為了尋找真實的體驗和感受,然後再通過文字表達出來,傳達給孩子們。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他想保證書寫的科普知識點,以及在自然中的各種感受和細節,盡可能的準確。按照現有的一種觀點來說,他是一手的素材,原滋原味的作品,而不是二傳手、甚至是三傳手,傳遞的是經過多手的素材。
探險與寫作對於他來來說,是相輔相成的關係。這些年,他一直都在行走,而且愛上了行走。但是,他的行走不是走馬觀花,而是用心觀察、思考與推理分析,是為了尋找答案,尋找故事背後的故事。
彭緒洛每次出去,會留心觀察沿途的種種,大到地質結構,小到地上的小野花,觸動他的東西太多了,但讓他震憾的還是奇特的自然景觀,以及多變的惡劣天氣,以及奇異的植物和花。比如烏孫古道上的天堂湖,就有一種讓他留下來不走的想法。在高海拔的區域,每天可以經歷春夏秋冬四季,這是一種神奇的經歷。
彭緒洛分享到,在野外,他搜集素材的方法有很多,白天行走時,主要是依靠相機拍照來記錄,安營紮寨後,會第一時間拿出日記本,把所有的感受和細微的發現都一一記錄下來。這種真實的感覺、真實的印象是稍縱即逝的,不第一時間記錄下來,回來後就全忘記了。
舉個例子,在探險羅布泊的過程中有一次遇險,就是因為他專注收集素材,停留時間太長了,以至於掉隊。試想,在那樣的沙漠無人區,掉隊意味著什麼?雖然都是科考探險隊,但是每個人的目的不一樣。他是為了科考,為了尋找答案,為了寫出更真實、更好看的探險小說。他當時為了觀察並且拍到更多房梁的照片,太過於投入。1700年前,在羅布泊這片區域曾經興盛了一個樓蘭古國,樓蘭古國成為出西域的必經之路。但是,很快在歷史中湮滅。
當他在樓蘭古國的遺址上,發現了很多房梁,就無比的激動。1700年過去了,這些房梁仍然沒有腐爛,更驚奇的是,房梁中竟然有方方正正的孔。中國古代的傢俱一般都是榫卯結構,到底是怎樣高超的手工藝人能夠做出這樣方正規整的孔呢?所以,他留戀其間,不停地拍照,忘了時間,最後差一點永遠留在了羅布泊。
彭緒洛每次探險途中,在傍晚安營紮寨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所思所想記錄下來。每次都是如此,他說因為第一時間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是非常真實的,而且這些感覺稍縱即逝。這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就是很好的創作素材,等探險結束後,他把素材再次整理,然後把這些細節融入探險故事。
他的故事是虛構的,但是有些內核是真實的素材,虛構源於真實。小說中的人物可以虛構,故事可以虛構,但是細節是不能虛構的,而細節應該是還原真實,只有真實的細節,最能打動人。
為了保證書寫的科普知識的準確性,彭緒洛先後徒步環阿爾卑斯山勃朗峰,穿行敦煌段雅丹魔鬼城,徒步神農架原始森林無人區、烏孫古道和古蜀道,攀登了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和6178米的玉珠峰,自駕走了滇藏線、川藏線和青藏線,成功穿越了中國四大無人區中的可可西里和羅布泊,到達樓蘭古城、高昌故城、火焰山、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等神秘之地,科考了三江源。
據彭緒洛講述,他的科幻創作靈感,主要來源也是自己的行走,因為在野外,他見識了太多非常科幻的風景和自然地貌,比如非常像火星地貌的羅布泊無人區,非常具有野人生存環境的神農架原始森林無人區,非常像平行空間的烏孫古道天堂湖。他的很多科幻小說,都是在背著背包,行走在這些地方時候,大腦快速的運行,突然有了奇思妙想。所以,也有評論家說,他的創作,是在行走中延伸想像力。
同時,他也在科普和科幻理論研究方面努力著,在2019年6月19日的《文藝報》上,發表了《讓孩子在自然探險和科學幻想中成長》;2020年7月的《長江叢刊》雜誌上,發表了《少兒科幻創作之我見》;在2020年12月的《科普創作》雜誌上,發表了《少兒博物學創作策略探析》;2021年12月的《三峽文學》雜誌上,發表了《勇於探索未知-少兒探險科幻小說創作談》。還獲得第二屆和第三屆少兒科幻星雲獎“評論類”銀獎。

彭緒洛告訴記者,他非常看好少兒科幻和少兒探險小說的未來前景,一是孩子們的家長受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越會重視可以開發科學幻想和探索精神的作品閱讀;二是當前科技水準日新月異,我們生活在一個處處充滿科技挑戰的環境中,科學幻想和探索精神就顯得更為重要。
最後,彭緒洛向記者透露,他在專注於少兒探險小說和少兒科幻小說創作的同時,一直對博物學保持著濃烈的興趣。其實,他已經是一位頗有成就的博物學家,他的作品中包含太多的博物學知識,他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已經在向著知識型作家和學者型作家的方向前行。

作家簡介:

彭緒洛,兒童文學作家、探險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探險協會理事,湖省科普作協理事,湖北省作家協會簽約作家,中國科學探險小說領軍人物,第十屆中國當代徐霞客。

畢業於武漢大學文學院,出版少兒科普和科幻作品有《少年冒險王》《我的探險筆記》《少年探險家》《虎克大冒險》《野人寨》《少年科考隊》等100餘部。

曾獲首屆澳門國際兒童文學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少兒科幻星雲獎、冰心兒童文學獎、中國首屆土家族文學獎、大白鯨原創幻想兒童文學獎等,作品入選“中華優秀科普圖書榜”、“中國文藝原創精品出版工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推薦原創科普圖書,榮獲“湖北70年優秀科普工作者”稱號。

曾經徒步環阿爾卑斯山勃朗峰、穿行敦煌段雅丹魔鬼城、神農架原始森林無人區、烏孫古道和古蜀道,攀登過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和6178米的玉珠峰,自駕走過滇藏線、川藏線和青藏線,實地科考過三江源,成功穿越過中國四大無人區中的可可西里和羅布泊,到達過樓蘭古城等神秘之地。



《澳門文化旅遊報》總第二十期精彩呈現

《澳門文化旅遊報》總第十九期精彩呈現

《澳門文化旅遊報》總第十八期精彩呈現

特約丨“疆”域之魅·將遇之美——狄多華《發現新疆》簡評

特約丨我為新疆代言  講好中國故事

文化丨“海子神話”與“死亡四部書”

文化丨澳門海事博物館:海洋深處的歷史與文化之旅

專訪丨《子歸城》:百年絲路  時代史詩——作家劉岸澳門談

新聞丨“來自西域的故事——新疆作家劉亮程的寫作世界”文學交流活動成功舉辦

新闻丨首届大湾区世界水谷水文创大赛大湾区第三场宣讲会在澳门城市大学举行

新聞丨澳科大舉辦「香山文化論壇2024」,致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文化丨清代循吏宋錦,曾任澳門同知

文化丨你的樣子

文化丨用紅色電影講好中國故事

文化丨腳下乾坤大,筆底天地寬——在徐兆壽的書中感受涼州文化

文化丨讀書的樂趣

視點丨澳門學術期刊的定位與未來

文化丨該如何閱讀?——資訊時代的讀書心得

重磅丨澳門:下一座世界演藝之都——學者傅謹訪談錄

專訪丨絲路交匯與文明互鑒——徐兆壽先生澳門談

專訪丨《子歸城》:百年絲路  時代史詩——作家劉岸澳門談

‍‍‍‍‍‍‍‍‍‍‍‍‍‍‍‍‍‍

作者 | 澳門文化旅遊報‍‍‍‍‍‍‍‍‍‍‍‍‍‍‍‍‍‍‍‍‍‍‍‍‍‍‍‍‍‍‍‍‍‍‍‍‍‍‍‍‍‍

編排 | 雲曦

審核 | 柒樾

歡迎掃碼關注文旅報

更多新聞更多資訊

歡迎投稿來信

 ctnmacau@126.com

關注最新動態

http://www.ctnmacau.com/index.php?m=admin





澳门文化旅游CTNMACAO
澳門文化旅遊報是一個反映澳門人文和歷史的新視野報刊。創辦宗旨是挖掘澳門歷史文化、文化產業及旅遊資源;舉辦澳門文旅會展、文旅推介會;講述澳門故事,報道澳門、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行業的新聞;為全球文化學者、文藝作者提供作品發表的平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