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在太湖硕博班数月的学习,我完成了太湖吴门《伤寒杂病论研究》和《重订伤寒杂病论》两门课程,收获颇丰。《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医学经典,其理论体系与临床应用至今仍对医学界有着深远影响,为后世中医学派的形成筑牢了根基。跟随吴雄志老师深入研习传统中医后,我们了解到传统中医学说主要可分为伤寒学派、攻下学派、寒凉学派、补土学派、滋阴学派、温补学派、温病学派和扶阳学派这八大学派,它们各具特色,共同充实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伤寒学派以《伤寒论》为核心,着重对伤寒病进行辨证施治,重视六经辨证,把疾病发展过程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法。吴雄志老师主张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中西一统,以伤寒为基础理解其他学派便会容易许多。
1.从外感病浅论寒温一统
吴雄志老师在《华阳经》中提到:“因天之变者,太阳、少阴受之,若伤寒、温病、风湿痹痛之类。因地之化者,太阴、阳明受之,呕吐、腹痛、痞满、泄秘之属。因于人者,少阳、厥阴受之,七情伤肝也。”
天有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其变化直接关乎人体健康。伤寒与温病并非对立,从西医角度看,是不同病原体致病的初始反应。《难经》指出:“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这表明伤寒和温病虽在病因、病机上有别,但都是外感疾病的表现形式。
《伤寒论》详于寒而略于温,陆懋修认为温病包含在伤寒之中,治温病之法未超出《伤寒论》范畴。这一观点虽有些绝对,但也凸显了《伤寒论》在外感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温病的三焦辨证是病势,太阳少阳多在上焦,太阴阳明意在中焦,少阴厥阴关乎下焦。卫气营血辨证是病位,太阳卫分,阳明气分,少阴营血,如此看来,温病学说中的卫气营血实际上是一种越经传。从疾病传变角度,伤寒和温病初始不同,但传到阳明的转归一致。伤寒是太阳到少阳再到阳明,是寒邪化温的过程;温病可由太阳直传阳明,传入阳明后,二者都可寒化传入太阴、少阴、厥阴,也可热化由阳明传入少阴,再入厥阴。不过温病热化居多,所以多从阳明传入少阴、厥阴。伤寒则多由少阳传入阳明、太阴,再传少阴、厥阴。二者区别在于:温病从阳明入阴时热化较多,伤寒则热化、寒化皆有。
试举临床案例,一青年男性患者外感后间断发热17日,期间多次输液、服药,服用解热镇痛药后虽屡屡出汗,但发热反复。观其舌苔厚,可知邪仍在气分,查舌色暗红、手掌有瘀,可知热已入营分,属气营两燔、半表半里之证。入营仍可透营转气,不可直接用凉血之法。治法需由里透表、透营转气,用柴胡剂和解,连翘、竹叶清透,葛根升清,大黄泻浊,在里兼用丹皮、赤芍清在里郁热,并用生地、玄参、麦冬、芍药等滋养化源,在表用石膏清热解散。汗下并用,清透兼补,投五剂后,患者称一剂热退身安。半表半里和透热转气两个概念原分属伤寒和温病,临床实践中,中医师需依据患者具体病情灵活运用各种辨证方法。
2.伤寒为基论述中医各家
攻下派通过攻下法治疗疾病,张从正的汗、吐、下三法源于三阳病,邪去则正安。三阳病治法是汗、吐、下、和、消,三阴病治法是温、清、补。寒凉学派以六气病机学说中火热病机为中心,侧重使用寒凉药物清热,风寒火热燥湿之邪中于三阳,最后传入阳明皆会火化,从伤寒角度理解并无问题,其“六气皆从火化”并非否认外感病会有寒证,传入阳明,不论在经在腑,都需用到白虎汤、承气汤。补土派强调脾胃重要性,其气虚生热理论源于小建中汤,小建中汤证是典型的气虚伴发热症状。李东垣治疗暑湿,认为病机是湿与热相合,清暑益气汤治疗湿热相合之症,从六经来看就是太阴与阳明同病。滋阴派注重滋养阴液,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如肾阴、肾阳虚进一步发展会导致肾精亏虚,叶天士指出肾精亏虚久了会损及奇经八脉,需用血肉有情之品补养,这一理论也源于《伤寒论》,如黄连阿胶汤中有阿胶、鸡子黄,五味药中就有两种血肉有情之品。温补学派认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阳化气,阴成形,气化依赖形质,没有形质就没有气化。五脏运化六气,没有五脏运化就无法产生气化,所以要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从这个角度看“温补流派”和“滋阴流派”很相近。温病学派专注温热病诊治,继承部分寒凉学派特点,强调对温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对其病机的深入研究。扶阳学派主张通过扶助阳气治疗疾病,推崇“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主要处方源于《伤寒论》的四逆汤,认为阳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扶阳可增强机体抵抗力。综上所述,伤寒六经提纲挈领,以此学习其余各派可事半功倍,正如陆九芝所言:“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3.中西汇通的体现
中西汇通自民国起就有大医践行,如张锡纯提出“心脑共主神明”“石膏阿司匹林汤”。近代如赵绍琴温病讲座提到,温病白细胞多较高,伤寒白细胞多正常,这些都是中西汇通的尝试。吴雄志老师学贯中西,将现代医学研究融入中医临床。如奔豚汤中葛根的用法众说纷纭,有升清、解肌、缓急、清热等说法,但都有些牵强。吴雄志老师认为:奔豚证多见于女性神经官能症,葛根是典型的植物雌激素,其主要成分葛根黄酮有强力拟雌激素活性,葛根很多功能与其拟雌激素作用相关。奔豚汤中其他药用于控制症状,葛根则用于补充外源性雌激素,这就是奔豚汤用葛根的原因。若奔豚汤证患者烦躁,合用栀子豉汤,豆豉主要成分大豆黄酮也有拟雌激素作用,只是比葛根黄酮作用弱。当然,中西汇通也要明确中医优势,比如西医治疗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直接杀菌,中医也有能抗病原微生物的药物,如清热解毒药。但清热解毒药最大作用不是杀菌,而是调整机体对疾病的应答,包括抗毒(拮抗细菌内毒素)、抗休克(防治感染性休克)、抗凝(防治感染引起的高凝状态)和提高机体免疫应答等,作用于人体而非细菌,这是中西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区别,也是中医优势所在。
4.五法六经解伤寒的中医思维
张天奉总结国医大师临床思维后,提出六种中医临床常见辨证思维模式:一是求同思维支配下的模型辨证模式,将患者症状、体征与已有理论模型比较,依吻合度或相近度辨证,包括传统辨证模型、方证模型和经验模型;二是求异思维支配下的分析辨证模式,通过对主诉症状的病机分析确定症候类型;三是类比思维支配下的类比辨证模式,辨证时把未知“象”与已知“象”类比以启发思路、提供线索;四是直觉性思维支配下的直觉辨证模式,跳过中间推理环节,短时间内通过一两个临床表现抓住疾病本质得出辨证结论;五是否定思维支配下的否定辨证模式,通过否定相似症候确定症候类型;六是静态思维支配下的体质辨证模式。吴雄志老师的五法融会贯通了这些思维。标本法总结六经气化(寒热轴、燥湿轴、升降轴),摆脱症状束缚是理论根本,吴老师强调要不厌其烦的深入学习。聚类法要求先辨阴阳,再辨何经,最后辨何证(形气神,在经在腑,寒化热化),以此应对百病,大道至简。抓独法出方,与方证同中有异,平脉法以脉定药、以药定方、以方测证,截断法融寒温一统,使病不传经,经尽而愈,对应病症证,用药结合药理指导。这五法的运用,将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体同调,充分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精髓,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
通过学习《伤寒杂病论》和吴雄志老师的五法,我们能更深入理解中医传统内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感谢吴雄志老师的教诲,感谢李军艳班长的指导督促,感谢太湖吴门全体老师。在太湖公益硕博班开班仪式上,吴雄志老师激励我们,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我将不断学习和探索,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END-
策划:吴门伤寒教研室
作者:罗杰
审核:沈佳 窦勇
编辑:孙春利 叶先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