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班长带班分享系列】第1讲:如何理解六经发热?

文摘   2024-08-30 08:26   新加坡  

太湖学堂·无门医述《伤寒传习录》13班,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的大一学生专班,以下是豆包班长在六经发热章节的解析分享。

辨阴阳里,六经发热的学习其实有个分层,就是先抓住主要特征,掌握重要的70%然后再看其它部分,其它部分比重基本是30%左右。这样的分层方法并不是说其它30%的部分不重要,而是说如果连这70%都没掌握,那后面的30%就无从说起了。

比如,很多学员学了《伤寒杂病论研究》的课,就记住了一句话“手心潮桂枝证”。结果临床一用,发现效果不好,就反水了,说按吴老师教的方法去用了,效果不行,吴老师讲得不对,这就是70%。那么,还有30%是什么呢?一要排除阳明病,便秘;二要排除少阳病,边缘系统紧张,比如要面试了,紧张,手心汗;还要从手心潮桂枝证,手背凉附子证,扩展开去。

回到六经发热,先说三阳的70%

三阳: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

太阳病

热型:恶寒发热。发着烧打着哆嗦。

病因:黏膜病毒感染后导致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的释放,干扰素导致恶寒发热。

解热法:解热镇痛药桂枝,增效药麻黄,激素作用甘草。麻黄汤是加了个止咳药杏仁。

太湖学术经常用麻黄汤来对比如今西医治感冒的思路,麻黄、桂枝、甘草、杏仁。麻黄碱、解热镇痛药、激素、止咳药。一样的,对吧!中西医是可以汇通的。

少阳病

热型:寒热往来。一会儿哆嗦要盖被子,一会儿发热不能盖被子,过几小时又哆嗦,又要盖被子……

病因:细菌毒血症,脂多糖,内毒素释放入血。中药除了抗感染,还擅长于解毒,小柴胡汤对内毒素血症有解毒作用。

解热法:解热镇痛药柴胡,增效药黄芩,激素作用甘草。柴胡:黄芩用药比例83

阳明病

热型:但热不寒。不喜欢盖被子,一发热就要解衣服。

病因:以白细胞介素-2为代表的炎症反应,导致患者持续地发热。

解热法:解热镇痛药石膏,增效药知母,激素作用甘草。

这里面有三个部分,热型、西医病因,都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病情的物质基础。老师经常说:“什么情况,总有个着眼点,总有个物质基础,中医的微观差一些,以前西医也看不到的,但是现在可以看到了,就要努力去认识它。”

太阳病所讲的麻黄汤的配伍和西医治感冒思路的对比,我经常用来讲给西医规培的学生听,他们常常惊叹于2000年前的中医人。

第三个部分就是解热法的配伍,一个解热镇痛药+一个增效药+激素。

三阴病相对困难些,因为说了无热恶寒,发于阴也,又怎么会说它的发热呢,三阴发热也是各有其特点的。

三阴: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太阴病

特点:气虚生大热。大多37~38℃,太阴脾虚生热的特点,中午不睡觉下午容易发热。

解热法:退热剂甘草,增效药黄芪。如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还有甘草干姜汤。这种热虽然说是大热,但其实温度不甚高,中午不休息,下午容易发热。就像你们手机电池不行了,中午又没地方充电,机主很燥热了;就是某个人,气虚的,其实干不动了,但是没法休息,身体很烦燥,燥热了。要用大剂量黄芪配甘草,补中益气汤或黄芪建中汤,都是这个药对,长期使用会怎么样?要配什么药?留给大家思考一些。

少阴病

特点:内有沉寒所致的发热。沉寒可致疼痛,沉寒可致发热。反发热,麻黄细辛附子汤

解热法:退热剂细辛,增效药附子。

少阴病合并表证的发热,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少阴病合并里证的胁下偏痛发热用大黄附子细辛汤。

厥阴病

特点:厥阴病的发热有寒化和热化的区别。人死,要么热死,要么冷死,最后都表现为休克。

解热法:退热剂乌梅,发热的黄连配乌梅,寒的花椒配乌梅。连梅汤、椒梅汤合起来就是乌梅丸。

这些内容,《伤寒传习录》的课程里都有的,大家的总结和理解能力也都很强,吴老师讲这个课,是不厌其烦的想把机理给大家讲清楚,所以会反复强调。大家听课时可能会觉得怎么前面说过了,这里又来一遍,这就是先说了70%,后面的30%才能有机会听懂,不然会乱。所以,咱们也不急着讲下一课,大家先相对简单的把今天的内容消化掉。

策划:伤寒教研室

讲解:窦 勇

审稿:沈 佳

编辑:孙春利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下载吴门医述APP
推荐阅读

为什么要学习《伤寒论》?

什么是伤寒学?

六经条辨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