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内丹学论成仙的可能性

文化   宗教   2024-05-09 14:20   北京  

道教内丹学论成仙的可能性

——(原载《世界宗教研究》,2024年第3期)

内容提要:人本身具有双重性,他既是有限的肉体,又是无限的精神;既是后天的有限的生命,又是先天无限的生命。内丹学的全部目标,是对后天有限生命的超越而回归先天无限的生命,一言以蔽之,即由“人”而成“仙”。要理解道教内丹学对成仙可能性的论证,首先必须把握内丹学对道之本体的描述;而回归于道,生道合一,则是内丹学成仙的根本路径,也是内丹学成仙的真实意义。对内丹学而言,修道成仙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性通于道”,人之性本源自于道而与道为一,只要从后天返先天,回归人之真性,则可与道合一而成仙。

关键词:道 生道合一 成仙的可能性

作者戈国龙,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一、 道:成仙的本体论基础

“老子之道,即金丹大道也”[1],道教内丹学的道论继承和发展了道家老庄思想中对“道”的基本论述,道本身即有本体、工夫与境界等多重意蕴[2],此处不再由老庄开始申论,只就内丹学文献所及,围绕内丹学返本还原以成仙的主题,对内丹学的道论再作勾提。

隋唐时期佛学兴盛,道教受佛教的刺激而亦谋理论上之突破,有一些理论著作问世。然佛学色彩浓厚,未形成独立之新系统。如王玄览著《玄珠录》,熟悉中观等三论宗佛典,善有无四句之辩、心境能所之分,论析道家修道哲理,亦颇可观,不乏妙言警句。此论无铅汞龙虎之法象,亦无精气神转化之说,只是论道与物、有与无、缘生性空等。然此种思辨玄谈,多为纯理论之分析,离真实修证之体验,非实际修行之切身问题。又似佛而非佛,论道而非道,驳杂不纯也。吴筠著《玄纲论》、谭峭著《化书》已经具备内丹学“返本还源、贵阳炼阴、性命双修”等理论宗旨,虽尚未明确打出内丹学的旗帜,但已奠定了内丹学兴起之基础。以晚唐五代钟吕内丹道兴起为标志,内丹学开始形成初步的系统;至宋元内丹学成熟,道教理论家始完成吸收佛学而形成道教新理论之阶段,内丹学始成为道教的成熟形态的宗教修炼与超越的理论体系。

返本还原是整个内丹学修炼的主导思想,内丹学修炼可以看成是回归本体、重返源头的灵性运动。“道”是内丹学“返本还原论”最核心的范畴,也是整个道教思想和中国哲学的最崇高的概念。整个宇宙的顺向演化与逆向回归,都可以看作是“道”自身的开显演化与有意识的回归,道既是万事万物所由生的源头,也是万事万物在“宇宙戏剧”中演化的最终归宿,同时万事万物的演化本身也是道的体现。

如果我们追问“道是什么?”那么一开始似乎我们已经掌握的道的知识就茫然无所用武之地了。因为道虽然已经被“强名”而有了一个观念,但道的真实却不是任何的观念与知识所能表达的。道不是任何的对象化之物,超越于一切二元对立之上,当我们指明“道是什么”的时候,就已经是道的失落与遮蔽了。道不是某一个我们可以拿出来的东西摆在我们的面前,因而道也不是我们所要认识的一个对象。

那么,我们又如何来描述有关道的知识?实际上,我们不是对道下定义,不是对道进行知识化的客观陈述,而是要去切身地体悟道的境界、道的意义。我们没有办法像抓住某个东西一样去抓住道,但在“体道”的境界中我们可以与道融为一体。因为道不在我们的外面,道本身就不是与我们分离的一个“存在者”;道是我们早已融入于其中的整体场域,道是我们最深的源泉与本性,道是一切存在者的存在本身。

道是整体场域,是修道境界中了悟的“浑然一体”,是万事万物的整体相关性的背景与场域。我们永远不能从客体的意义上“看见道的模样”,唯有返身内观,让道的整体境域显现自身。此时有限主体即消失于无限的道体之中,没有认识者与认识对象的二元区分,只有道之全体在迷惑的面纱被揭开之后的自由呈现。

“道”与“物”的区分是很微妙的。“万物禀道生,万物有变异,其道无变异[3]世有生灭,道无生灭;物有变异,道无变异[4]从道是整体的一面看,物当然也不在道之外,道外无物;道也不是物外之一独立的存在区域,道本身就是物之本原与本性,是万事万物的存在根据与无限源泉,所以物外无道。但道毕竟非物,物是有限的存在者,而道是无限的存在本身。作为有限存在者的物总是有生灭变异的,但作为整体之道却无所谓生灭变异,一切的生灭变异本身也是道。道当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死物,我们只能说变与不变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不能适用于道,在道中一切都可以发生,但我们不能说道本身有生灭变化。

我们也不能用“有”或者“无”这样的字眼去描述道,如果这里的有、无是通常二分模式下的语言表述的话。正如《玄珠录》所指出的:

世情谓道体玄虚,则贵无而贱有;人资器质,则取有而遗无。庸知有自无而生,无因有而明,有无混同,然后为至。故空寂玄寥,大道无象之象也;两仪三辰,大道有象之象也。若但以虚极为妙,不应以吐纳元气流阴阳、生天地、运日月也,故有以无为用,无以有为资。[5]

道非有,因为道不是任何有形有象的具体存在之物;道非无,因为道不是一无所有、空无一切的死寂状态。道统一了有与无,有与无相资为用,混同一体,道亦可说既是有亦是无,一切名词术语都可以有不同语境下的运用,“有则一时有,遍法界而无方;无即一时无,并纤密而俱尽。[6]我们也可说道是真有,宇宙间的一切万有都是在道的蕴育下由道显化而来;道是真无,因为道无限定、道无形象、道无滞碍。

道超越时间与空间。只有相对于有限之物才有空间大小、时间长短的区别,对于道之整体场域而言,道没有空间大小、时间长短的区别,我们不能以有限的时空相来描述道。唐吴筠著《宗玄先生玄纲论》有云:

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无外,其微无内,浩旷无端,杳冥无对,至幽靡察而大明垂光,至静无心而品物有方,混漠无形,寂寥无声,万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生者有极,成者必亏,生生成成,今古不移,此之谓道也。[7]

“虚无之系,造化之根”,此是说道本身是虚无玄妙而又为一切万物生成变化之根据;“神明之本,天地之源”,此是说道蕴含心、物两方面之种子,为精神作用及物质变化的本原。若说其大,则大而无外,不与小对,道超越幽与明、动与静、有与无等两极对立,既是万物生成变化之根本,又不可将移动变化来限制道,道本身超越于“变化”而“今古不移”。《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引《金诘》曰:

所谓大道者,高而无上,引而仰观其上无上,莫见其首;所谓大道者,卑而无下,而俯察其下无下,莫见其基。始而无先,莫见其前;终而无尽,莫见其后。[8]

无上无下,即无空间相;无前无后,即无时间相。甚至我们都无法描述道的演化历程,因为就道的整体无限性而言,没有什么真正地在演化,道不在时间相中,哪里有所谓的演化?我们所说的演化是时间性的,这已经是对于有限之存在物而言才有意义;道之整体无所谓时间的先后演化,因为一切的时间与演化本身也都是在道之中。

于是,我们必须对道之语义进行层级区分,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的那样,道有绝对意义的道与相对意义上的道。绝对意义上的道包涵了所有的“一”和“多”,而相对意义的“道”则是指绝对意义的道在开始了时间与演化之后的最初的混沌与最终的根源,也即是我们一般所谓的作为万物“本体暨本原”的“道”。在道学的语境中,本体与本原的严格区分没有必要,因为道同时是本体与本原,而内丹学返本还原的“本”即是指本体之道,“原”即是指本原之道。

或许内丹学与老庄道家在论道时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道家的道更多的是指统一“一”和“多”诸层面的绝对之道,而内丹学的道更多的是指本体、本原之道。内丹学特别论述了道的演化路线,指出了顺逆两条演化的道路,而人修道成仙达成超越的关键,即是通过有意识地进行逆向的演化,重返道之源头。

张三丰《大道论》谓:“大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统无极,生太极。无极为无名,无名者,天地之始;太极为有名,有名者,万物之母。[9]这里除了指出道是统天、地、人、物而总名之整体性外,特别强调了道“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为整体之道向下演化为万物提供了可能;而在此演化过程中有无极、太极的不同层面,相对之本体义的道也就在此演化过程中突显出来。

若落实到“道生万物”的演化历程,则对此本原意义上的道,内丹学有更具体直观的说明。刘一明《参同契经文直指》指出:“大道无声无臭,非色非空,有何可言?然无声无臭中而藏阴阳,非色非空里而含造化。”[10]在“无声无臭,非色非空”的本原之道中蕴藏有阴阳造化之机,潜存有万事万物开显演化的全部可能性。而从无象之道展开为万事万物的过程中,必有其物质与能量之根据,从这一方面言之,本原之道也是一种“先天祖气”。如刘一明《修真辨难》谓:

道者,先天生物之祖气,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包罗天地,生育万物,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在儒则名曰太极,在道则名曰金丹,在释则名曰圆觉。本无名字,强名曰道。拟之则非,议之则失,无形无象,不色不空,不有不无。若着色空有无之象,则非道矣。[11]

作为“生天生物之祖气”的“道”,当然明显地是指万事万物的本体与本原的相对意义的“道”。这里的“祖气”不是内丹学常说的“精气神”并列的“气”,而是内丹学从能量之源的意义上来形容本原之道的一种本体意义的“先天一气”。所以说它不着色空有无之象,超越言说与议论,乃是为了突出道之演化义而换一个角度来描述道罢了。“先天一气”是最具内丹学特色的重要范畴,在整个返本还原的丹道修炼理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12],此处不赘。

二、成仙的境界:生道合一

“生道合一”是道教修炼的根本宗旨,也是道教鲜明的理论旗帜。“道外无心,心外无道,即心即道也”[13]生道合一既是本体论意义上生命与道的本来合一,也是修道境界论意义上生命与道的自觉合一;道是生命的源头,也是生命进化的归宿。也可以说,没有经过返本还原的修炼而自觉体道,道就只是无意识的无限;有了生命自觉地返本还原与道合一,道才成为了有意识的无限。道通过生命意识的觉醒而觉醒了自身,生命通过回归道之源头而打通了无限,实现了生命的超越。道之顺向开显与逆向回归的演化,也可以说是无意识的无限为了觉醒自身成为有意识的无限的过程,无意识的无限为了觉醒自身而有了顺逆演化最初的原动力和根本的意义。

生命是道的化现或化身,后天有形的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生命虽有限而无限,因为道仍然是生命最根本的核心,道是生命的真正的本体性存在层面,也可说是人的“真性”。人因为后天的思虑造作而错误地把有限形体或有限自我当成了自己,从而在人的错觉中把人与道分离开来;但人实际上从未离开过道之海洋,生命之浪花一直就相融于道之大海。所以回归于道并不是在事实上从曾经分离的状态再实现合一,而是人的意识对于“生道合一”本真存在的重新觉醒,亦即对于人的真性的觉醒。这种觉醒的与道合一不同于原初的混沌式的合一,前者是无意识的自然境界,后者是有意识的自觉境界。

“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精,变化不测,通神群生。真人上仙,教人修道即修心也,教人修心即修道也。道不可见,因心以明之;心不可常,用道以守之。”[14]道如果说为“有”,只是“存有”,道不是任何具体的存在物,它是无形的、无分别的存在,是一体的境界;道如果说为“无”,只是无任何具体限定之无,是无形无象之无,而决非一无所有的绝对之无,道之中有精微的能量与无限的妙用。内丹学所说的修道,归根结底是修心,是人的意识的转化与能动性的自觉,因为道本身无所谓修与不修,只有对于人的生命而言才有合道与不合道的问题,修道即是通过修心来使人体悟合道的境界。而修心的真正的意义也不是后天意识状态的转变,而是通过有意识地体悟道的境界而使后天意识状态返归先天意识真性。道不是我们的意识对象,我们无法通过对象性的思维或观察来找到一个客体性的道,所谓的悟道不过是返归本心或真性,在本心的自觉中呈现出道的境界。后天的意识状态是反复无常的,无法真正地回归宁静和谐的状态,只有觉悟先天本性回归道的境界,才能实现心灵的自觉与超越。

在内丹学返本还原的宇宙图景中,最初的一体性显化出神与气的二元结构,落实到生命也就构成了生理与心理、精神与肉体的二元结构。“生天地人物之形者,元气也;授天地人物之灵者,神明也。”[15]这一方面表明生命结构与道之演化两者之间存在着全息相关性,这是生命与道的原本的合一;而要使生命逆向回归道之源头,实现生命与道“子母相会”式的“后得混沌”,这个修炼过程也就包含有性与命、神与气两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分开讲的性与命或神与气已经不是先天境界中的真性概念,当我们说修心即修道、觉悟真性即是与道合一的时候,我们所说的真性是道本体在生命中的对应表现,即生命的先天本体,这时候真性与道是合一不二的,性即道,道即性。在某种意义上,虚无、自然、道都可以用来表示真性,“虚无者,妙本之体,非有物故;自然者,妙本之性,非造作故;道者,妙本之功用,故谓之通生之道。一虚无,二自然,三道,俱是妙本真性。”[16]从不是具体存在物而是无体之妙体而言,本体是虚无;从没有任何造作而是天然本性而言,本体是自然;从生化万有、妙用无穷的功能性而言,本体是道。虚无、自然、道其实都可以看作是本体存在的三个面向,都是“真性”。这里的“道”当然是狭义上的道,而自然、虚无、真性也都可以用于表示广义之道的不同面向。

生道合一是在何种意义上的合一?就天地万物的现实存在状况而言,就现象世界在人意识中的呈现而言,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形状各异,具有明显的不同,怎么可以视为一体呢?“或问曰:万形万状,各各不同,怎生一体同观得?答云:天是道,地是道,万物皆是道。彼亦是道,此亦是道,形象虽殊,道无不在,如何不同得。”[17]显然,生道合一不是指后天万有生命在具体存在样态上的浑然无别,而是指回归先天意识状态下本体世界的呈现。虽然天地万物有其现象上的差异,但以道观之则皆为道之显现,万事万物在其深层的实相上是与道合一的。内丹学强调返本还原,正是从后天呈现的相互差别的现象世界重新回归到先天之道的本体世界。“修真之道,返还之道也。返者,我已去而又来之谓;还者,阳已失而复得之义。是于纯阴之内,而返还其本来真阳也。”[18]内丹学在特定的意义上称先天世界为纯阳,后天世界为纯阴,顺向演化是从先天之阳落入后天之阴的过程,而修真的逆向回归则是从后天之阴回归先天之阳的过程。内丹学强调修真即是返本还原的过程,这并不是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而是对先天本具境界的觉醒与回归。

三、成仙的可能性

人是一个可能性,他要么顺着后天精耗神驰的方向演化而成为一个“凡人”,要么逆着人的常规演化方向向着本原回归而成为一个“神仙”。这意味着人本身具有双重性,他既是有限的肉体,又是无限的精神;既是后天的有限的生命,又是先天无限的生命。内丹学的全部目标,是对后天有限生命的超越而回归先天无限的生命,一言以蔽之,即由“人”而成“仙”。

道教内丹学返本还原的修炼,最终目标是“成仙”,而成仙的具体的意义是可有种种不同的“指标”的。成仙何以可能?这是内丹学生命论必须回答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也可以说内丹学返本还原论的一个重要意义正是系统认证成仙如何可能这个理论问题的。如果内丹学的返本还原论是成立的,那么内丹学的成仙就是可能的,因为成仙的意义正是由返本还原论所规定的。对内丹学来说,成仙就是回归源头,与道合一,因为道的超越性而保证成仙的超越性,而“性通于道”,见性即悟道,性是内在而又超越,这是生命实现超越性回归的根本依据。

但“性”本身随着现实生命的演化而分化成不同的层面,从“一”而“二”,从绝对一体的“性”展开为“性命”二元之“性”,所以回归真性的过程就包含了身、心或神、形两大层面,展开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不同修炼阶序,以实现精气神综合统一、回归本原的成仙目标。于是,从后天返先天的整个修炼成仙的过程,就是返本还原的过程,其中我们可以分别从“形”、“精气神”、“性或本来面目”等层面来具体地看成仙如何可能的问题。

内丹学的成仙不同于早期道教注重“肉体飞升”、“长生不死”,作为成熟形态的高级宗教,其解脱的目标必然指向永恒与超越的圆满境界,而不可局限于有形肉体的长生不死上面。但内丹学作为道教各种内修养生方术的有机整合与超越性的提升,又不是完全放弃肉体修炼的因素而纯重精神性的境界,其修炼乃神形兼备、性命双修,自然亦包含有养生的成分,养生长生也仍然在内丹学成仙的目标范围之内。《天隐子》序曰:“神仙之道,以长生为本。长生之要,以养气为先。[19]《西山群仙会真记》引《西山记》曰:“虽知养生之理,不悟修行之法,则生亦不长;虽知修炼之方,不知养寿之道,则修亦无验。”[20]内丹学认为仅仅靠养生而不知内丹修行方法,不能实现长生的目标,而仅靠修行不知养生之理,没有足够的寿命,则内丹修行也不能成功。养生、长生被纳入了内丹学整体修炼之中而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

由于内丹学既不是完全放弃肉体的养生与修炼,又不再是从肉体上来寻求超越性的成仙境界,内丹学如何处理“形”在整个返本还原过程的地位与意义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宗玄先生玄纲论》曰:

道本无象,仙贵有形,以有契无,理难长久。曷若得性遗形者之妙乎?愚应之曰:夫道至虚极也,而含神运气,自无而生有。故空洞杳冥者,大道无形之形也;天地日月者,大道有形之形也。以无系有,以有合无,故乾坤永存,而仙圣不灭。故生者,天地之大德也。[21]

道是无形无象的,而仙家注重的是神形俱妙、长生不死,要想将有形的生命融入于无形的道体之中,这在理论上是有困难的,因为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有限的生灭之物。这也是一般人尤其是佛教人士对道教常常提出的问题,需要道教理论家加以答辩。吴筠指出,无形之道并不是绝对的空无,其中蕴含、蕴育着神和气,正因为有神有气,才能自无而生有,逐渐显化出有形的万物。整个世界都可以看作是道的显化,就其本原上说道是无形的,但潜具显化万物的功能,故是“无形之形”;就已经显化的世界而言,天地日月等是道的“有形之形”。“有”与“无”之间并没有截然两分,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关系,而有着内在的有机统一,且可以相互转化,因为最终一切都是道的显现。这样,我们就不能将“形之有”与“道之无”割裂开来,制造其不可化解的矛盾。内丹学正是在“化”之上下功夫,道的顺向演化是“由无化有”,道的逆向演化是“由有化无”,这样内丹学返本还原的成仙过程,也就是化有形为无形并最终回归本原的过程。王重阳诗云:“四般假合终归土,一个真灵直上天。不灭不生超达去,无为无漏大罗仙。”[22]我们并不能静止、孤立地看待“形”的因素,而是要在动态中辩证地看待“形”的因素,既不执着于有形肉体的长生不死,又要在返本还原的过程将“形”一步步地“精细化”。“精”与“气”都是“形”在内丹学中更精细化的体现,形的因素被一步步地转化为精和气,最后神气合一而成就与道合一的“真灵”、“阳神”。只有这个真灵、阳神才是不生不灭、无为无漏的大罗金仙。如此,内丹学就回答了“形”的返本还原如何可能的问题。

精气神都是人体固有之物,内丹学的修炼并不需要任何生命之外的额外的材料。李道纯曰:“所谓丹者,非假外物而造作,由所生之本而成正真也。”“夫炼丹者,全在夺天地造化。”[23]炼丹的关键在于逆转天地造化的方向,由常规性的精气神不断耗散的顺向演化变成保全并升华精气神的返本还原的方向。《中和集》谓:“所谓全真者,全其本真也。全精、全气、全神,方谓之全真。才有欠缺,便不全也;才有点污,便不真也。”[24]全真就是全精、全气、全神,就是恢复并保全自己的先天本真,内丹学精气神的修炼过程,归根结底是为了从后天生命流转的境界向先天生命超越的境界的回归。张三丰《大道论》谓:

气脉静而内蕴元神,则曰真性;神思静而中长元气,则曰真命。浑浑沦沦,孩子之体,正所谓天性天命也。人能率此天性,以复其天命,此即可谓之道,又何修道之不可成道哉!奈何灵明日着,知觉日深,血气滋养,岁渐长岁。则七情六欲,万绪千端,昼夜无休息矣。心久动而神渐疲,精多耗而气益惫,生老迫而病死之患成,并且无所滋补,则瘵病频生。而欲长有其身,难矣。[25]

人的先天生命本是神气合一的,从其气脉宁静而内蕴元神的一面说是真性,从其神思宁静而中长元气的一面讲是真命,真性真命浑然一体,乃是人的天性天命也,复此天性天命即是道,则修道又如何不可成道呢?只有由于人的后天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逐渐离开了人的天性天命,七情六欲,各种思虑杂念,精神外驰,精气耗散,故难免生老病死之苦。由此可见,人的天性天命乃是内丹学修道成仙之所以可能的内在依据,内丹学返本还原的成仙论正是奠基于道的演化论之上。

道的演化论是内丹学成仙之所以可能的理论基础。万事万物都来自于道,都是道之海洋中的波浪,所以一切生命本就在道中,其深层背景与源泉本就是道,只因为众生在后天迷失了自己生命的真性(本来面目),才造成了“与道分离”的错觉;只要重新意识到我们的真性,觉悟与道合一的真相,我们就可以返本还原。道并不是异于生命的他者,道是我们内在的本性。《玄珠录》曰:“当在众生时,道隐众生显;当在得道时,道显众生隐。只是隐显异,非是有无别。[26]众生与道本来是统一的,只是有隐显之别:当显现为众生时,道就成为潜在的被遮蔽的状态;当证悟得道时,潜在的道性被呈现出来,而众生性的一面就隐去了。《坐忘论》曰:“夫人之所贵者生,生之所贵者道。人之有道,若鱼之有水。”[27]人在道中,如同鱼在水中,人一刻都没有离开过道。人并不需要在别处寻求道,人只需要重新发现自己本具的道性。

内丹学虽从总体是强调性命双修,强调精气神的整体转化,但一切修行其能动的主体唯在于心,精气的转化最终仍然是依靠人的意识状态的转化。元尹志平认为:“故修行治心为要,既明损益,把世人一切所行事,心上都颠倒行过,则身中之气亦自随之,百骸自理,性自止,息自调,命自固,去仙道不远矣。”[28]《析疑指迷论》谓:“夫心者是万法之源,性者是群经之要。故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若一念不生,即脱生死,向这一念不生处,即见本来面目也。”[29]虽然“形”的因素在“化”的观念下被纳入了内丹学的理论体系之中,但整个“化”的功夫却是通过“心”来实现的。心理状态的转化导致生理能量的转化,在一念不生的当下,就可以呈现出我们的先天本来面目。这当然不意味着这种“一念之悟”就是究竟成仙的境界,但足以表明成仙并不遥远,因为真性是我们本具的先天本来面目,是可以时时觉悟的。如禅家所说,一念顿悟,一念成佛,这一念觉悟正是“真种子”,是迈向“念念觉悟、究竟成佛”的关键性步骤。《析疑指迷论》谓:“凡初学道者,必先悟其真心。夫真心者,元无一物,等同太虚,本来清净,于此净中,一念忽起,顿然回光,返本归元,则湛然清净矣。”[30]在真心觉悟的意义上,返本归元可在一念回光中顿然实现,这实际上为内丹学的上品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后期丹家尤其是全真道中,内丹学的返本还原更多地与禅家的明心见性异曲同工,都重视对真性、本来面目的心领神会,而不再强调有形有为的繁琐转化功夫。《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载:

吾道密传,不可以有心求,不可以无心得,以不知而知,以无得而得。世之惑者,以服色求道,以言说求道,以威仪求道,以法相求道,俱不得其大全。殊不知道无综迹,以迹求之,非道也。复究此迹自何而来,知其所从来,则有非声色,非做造,非威仪,非法相者存于中。盖不可知知识识也。只是这个本分圆成,真真实实,合天地,合圣贤,合鬼神,合万物,如此一大事因缘,岂容尘垢声闻踪迹而能见之哉。[31]

从内丹学返本还原的理论体系看,既然性通于道,人本具道性,则人本有顿悟本来面目的可能性。这种顿悟超越了任何具体的技术性的转化功夫,而需要一种智慧的了悟。这种了悟超越一切语言文字、声色威仪,也不是一种对象性的知识,而是一种放下种种后天思虑后先天本性的自然呈现。一方面,这种顿悟真性的功夫可以作为最上一乘丹法,直接炼神还虚,回归道体;另一方面,在内丹学性命双修的理论宗旨下,这种见性的功夫并不与具体的命功功夫相矛盾,而是自然涵盖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等丹法程序在其中。见性合道的内丹学成仙过程,不能离开返本还原的整体视野,只有从内丹学整个顺逆演化论的理论背景中,我们才能彻底理解内丹学的成仙何以可能的问题。

综上所述,要理解道教内丹学对成仙可能性的论证,首先必须把握内丹学对道之本体的描述,回归于道;而生道合一,则是内丹学成仙的根本路径,也是内丹学成仙的真实意义。对内丹学而言,修道成仙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性通于道”,人之性本源自于道而与道为一,只要从后天返先天,回归人之真性,则可与道合一而成仙。

[1]《上阳子金丹大要》,元陈致虚撰,《中华道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27册,第530页。

[2] 戈国龙先生《道教内丹学溯源》中的“老庄修道思想勾提”一节专门论述了老庄思想中的道论,参见《道教内丹学溯源》,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1月,第13-34页。

[3] 《玄珠录》,二卷。唐王晖(号玄览)讲述,门人王大霄集录,《中华道藏》第26册,第2页。

[4] 《大道论》,五代末北宋周固朴著,一卷, 《中华道藏》第26册,第79

[5] 《玄珠录》,《中华道藏》第26册,第46页。

[6] 《玄珠录》,《中华道藏》第26册,第6页。

[7] 宗玄先生玄纲论》,唐吴筠著,《中华道藏》第26册,第59页。

[8]《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中华道藏》第19册,第156.

[9]方春阳点校:《张三丰全集》卷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第1页。

[10]刘一明:《道书十二种》,羽者等点校,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第5页。

[11]刘一明:《道书十二种》,羽者等点校,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第328页。

[12] 参见戈国龙:“道教内丹学论‘先天一气’”,《宗教学研究》,2017年第1期。

[13] 《大道论》,《中华道藏》第26册,第80页。

[14] 《西山群仙会真记》,晚唐五代施肩吾撰,《中华道藏》第19册,第129页。

[15] 宗玄先生玄纲论》,唐吴筠著,《中华道藏》第26册,第60页。

[16]《大道论》,《中华道藏》第26册,第79页。

[17]《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金王志谨撰,门人论志焕编次,《中华道藏》第26册,第799页。

[18]《象言破疑》,刘一明:《道书十二种》,羽者等点校,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第85页。

[19] 《天隐子》,一卷,原题司马承祯述,《中华道藏》第26册,第35.

[20] 《西山群仙会真记》,晚唐五代施肩吾撰,《中华道藏》第19册,第129页。

[21] 《宗玄先生玄纲论》,唐吴筠著,《中华道藏》第26册,第67页。

[22] 《重阳教化集》金王嚞撰,《中华道藏》第26册,第366页。

[23] 《清庵莹蟾子语录》,元李道纯语录,门弟子柴元皋等编次,《中华道藏》第27册,第341

[24] 《中和集》,李道纯撰,《中华道藏》第27册,第293页。

[25] 《张三丰全集》卷一,方春阳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第1页。

[26] 《玄珠录》,唐王晖(号玄览)讲述,门人王大霄集录,《中华道藏》第26册,第3页。

[27] 《坐忘论》,唐司马承祯撰,《中华道藏》第26册,第28页。

[28] 《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元尹志平述,弟子段志坚编,《中华道藏》第26册,第729页。

[29] 《析疑指迷论》,元牛道淳撰,《中华道藏》第27册,第258页。

[30] 《析疑指迷论》,《中华道藏》第27册,第258页。

[31]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中华道藏》第26册,第796页。


————————


观虚道场课讯(长期有效,随报随学)

1、《道德经》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

“《道德经》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招生简章(通行版)

2、“庄子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开始报名,名额有限,先报先得,课讯链接如下:

首期“庄子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招生简章(第二版)

3、“丹道思想史”云端共修课程:

“丹道思想史”云端共修课程招生简章(通行版)

4、实修入门精要导引课程:

“实修入门精要导引”课程招生简章(通行版)

5、董事长私享课程:

观虚三日禅——观虚斋推出董事长私享课程



#########

附录:观虚道人及观虚斋作品简介

附录一:观虚道人简介

观虚道人戈国龙教授,观虚斋教学的创始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华夏文化书院副院长。

戈国龙教授多年来游心于悟道与学术之间,注重以自身的探索、体验与智慧,对佛道教中有益身心修养的传统资源进行系统整理与现代诠释。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丹道为中心的道教研究、以禅宗为中心的佛教研究和以心学为中心的儒教研究,一方面深入三藏经典之中,对三教经典进行系统的研读,把握传统智慧的精髓;一方面关注现代的哲学、宗教学、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新进展,寻找创造性诠释的思想资源与表述语言,以期会通古今,融会中外,悟道穷理、自觉觉他。

 观虚斋教学是在深入研究和实践传统儒释道三教修道智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多元文化与灵修体系而开发的一整套提升生命智慧、寻求生命超越的修道课程与文化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的现代展现。

 观虚斋教学是继承传统、融会新知的新型教学体系,呈现了一种系统而又开放的全新框架,任何宗教或无宗教背景的人士都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对精神成长与灵性奥秘的普遍问题与根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超越诸修行方法间的藩篱而进行更深入和有意义的探索。

 观虚书院将秉承“定慧兼美,学修并重,内修外弘,全体解脱”的观虚宗风,与有实力、有道心的企业家和文化公司合作,超越宗教形式与教条,激活宗教中的原初智慧与核心洞见,以无教派执着的普世性方式,传播诸法实相与道之真理,直指人心,破迷开悟!努力开设一系列的精品云端课程,将观虚书院建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修道与生活相统一的“云道场”,是尘世污泥中的莲花世界,是由虚化实的妙有佛境。

微信公众账号“观虚书院”(微信号:guanxushuyuan)推送的内容精选自观虚斋教学中富有启发性、原创性的智慧教言,以语录、对话及短篇为主,同时,也及时推送观虚书院的教学资讯及观虚斋主戈国龙教授的最新动态。

附录二、观虚斋作品目录

Ⅰ、学术著作:

1、《道教内丹学探微》(巴蜀书社,2001;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道教内丹学溯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游心于佛道》(华夏出版社,2007

4、《佛学管窥》(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5、《丹道今诠》(华夏出版社,2007;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6、《道教内丹学的多学科探索》(待出)

7、《丹道新论:返本还原论、性命双修论和阴阳交媾论》(待出)

Ⅱ、修道随笔:

1、《探寻生命的奥秘:禅与道的现代诠释》(华夏出版社,2006

2、《道上的风景Ⅰ:生命意识的觉醒》(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道上的风景Ⅱ:没有终点的旅程》(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4、《道上的风景Ⅲ:风吹花落香满地》(华龄出版社,2023年10月)

Ⅲ、观虚斋教学演讲录

1、《丹道十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灵性的奥秘:修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宗教智慧Ⅰ:找回失落的宝藏》(华夏出版社,2014

4《宗教智慧Ⅱ:让沉睡的佛醒来》(华夏出版社,2015

5、《存在与逍遥》(华夏出版社,2016,即《宗教智慧Ⅲ》

6、《宁静与浩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即《宗教智慧Ⅳ》

7、《自由与束缚:开启生命觉醒的旅程》(华龄出版社,2022

8、《禅道讲演录:内在生命的科学》(华龄出版社,2022

9、《飞翔的翅膀:中国文化的生命智慧》(华龄出版社,2022

10、《道教思想十六讲:以修道经典的诠释为中心》(待出)

11、《云在青天水在瓶——观虚斋教学侧记》(待出)

观虚书院
观虚书院,是传播观虚斋教学的专门机构。观虚斋教学,是观虚斋的系列课程与文化体系,是传统佛道的精髓与现代灵修思想的综合创新,是适合现代人精神需求的灵性教学体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