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近日校订《云在青天水在瓶——观虚斋教学侧记》,其中有一篇“D师兄来访”,谈到了许多佛法的重要法义,今天重读仍觉很深入,很有意义。兹再分享此部分谈话内容,供对佛学感兴趣的人参考。又,“庄子智慧”云端年度大课即将于今年9月7日晚上开讲,我们将提前一周于8月31日晚上举行预备课程,讲解本课程的有关准备事项,与学员现场互动,回答各种问题,并邀请观虚书院的会员旁听。观虚道人记于2024年8月25日。
D师兄来访
一、三乘佛法从头说
“内观”的意思是按照事物的实相如实观察,观察到事物真正的面目。所谓“如实”,就是“照它实际的面貌来认知”,而不是经由预设结论来认知,通过智慧的观照,体认到诸法的无常性、无我性和不生不灭的法性,真正放下内心的执取,获得解脱。
南传佛教的“内观法门”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要义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在观照身、受、心、法的当下,看清真相,破除我执,体证到生命的本来面目,虚心而待物。
D师兄看上去淳朴敦厚,颇有福报的他,现为一家大型企业的股东,但不参与经营,从而有时间专门修行。他谈到自己近几年来,一直在修习“内观”法门,即将去南禅寺参加葛印卡老师的十日内观课程。
戈师宴坐在茶几边,温和而从容,微笑着和D师兄谈话:
广义的内观包括了一切修行的法门,通常所说的内观是指南传佛教的传承下来的一个法门,主要指“四念处”,相当于原始佛法、小乘佛法里面的一种修法。它的特色就是比较具体,比较有可操作性,而且比较现实。所有原始佛教的观法,没有太多形而上的艺术,不像大乘佛教和密乘佛教里面有一个佛菩萨、本尊的世界。它不谈那些,它面对我们现实的身心,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现实的问题。
它会讲观呼吸、观身、受,这是每个人都能感觉到的。它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基础,不需要懂很多,这是很现实的。在“观”的过程当中,一种是修止,一种是修观。修止的目的就是把心集中、安住下来,它没有智慧这个部分。你全部集中在观这个呼吸上面,慢慢身体就会有变化、有体会,会有很多越来越精微的体验。如果这样修的话,它是一个很好的入门。
其实小乘佛法的“观”,它最后要指向无常、无我,尤其是“人无我”。通过观这个身、受、心、法(四念处),观察五蕴(色、受、想、行、识),然后确实领受到生命的实相是无我的、无常的,没有固定的本质,是没有实体的东西,是空的,这样你就生起智慧了,能够破执着了。破了我执,后面的法执其实也能破;但是一般来说,小乘是偏重于破我执的,重点目标是把我执破掉,破了我执就解脱了烦恼,就达到目标了,这就能成就罗汉果了。证悟了空性以后,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就没问题了。不需要很多别的东西,这是比较扎实的、现实的道路。
但从整个佛法来讲,它应该是比较系统的,有一个整体的系统。小乘观法很重要,但就整个修学体系来说,它还不够。要在小乘基础上,再向大乘、密乘学习,小乘、大乘和密乘,就是佛法的整个系统。
D师兄:葛印卡老师的内观是不是能跟我们大乘的修法相结合着去学?
戈师笑:如果你现在修葛印卡的内观法门,你就先按照他的方法去修;等到按他的法修到了,达到他的目标了,自然就会转向大乘。
D师兄迫切地追问:所谓的目标是到什么境界呢?
戈师:因为这个法里面,都是有它的证量的,修一个法就是要达到它那个证量,产生那个效果。比如说,你证到了“人无我”,它下一步自然就转到“法无我”。破掉我执以后,就要走向利他,就要发菩提心,就不再是个人解脱的问题了,因为修行最后我执都没有了,还有什么个人解脱!他最后就剩下大乘的菩提心,这就是“回小向大”,这个菩提心就是更大的愿力,这个时候大乘的很多修法就可以用上了,那就要修“六度”了。
随着戈师的话语,六度的音符在我的脑海里闪跃而过,复归宁静。我看着这一切的发生,观照着。
D师兄:在“三十七道品”里讲了从小乘修到阿罗汉要经历的每一步,我感觉自己修起来挺困难的,会不会很难在这一世当中证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戈师:这个能不能,还是要看你自己,看你的愿力,还有你的业力,还有你自己的精进度,还有你的根器。就是你在修的过程中,慢慢就看清了真相,看清了真相就破掉这些执着了,烦恼就熄灭了。因为烦恼的根源就是“有我”,如果“我”都没有了,那还有什么烦恼呢!就是所有的问题都没有了!
D师兄:我现在有疑惑的地方,就是不知道该修哪一种更适合自己的根器?虽然修了很多年了!
戈师:这里面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它就是你的见地的问题!你在小乘这个见地上,就只能修小乘的见地的法,把大乘的法传给你,你也是按小乘来修,因为你见地就在这。但随着你见地本身到家了,你的修法自然也就提升了。如果你真正到了大乘的见地,你即使修小乘的法,也是用菩提心来修,也不是为自己而修。
用更高的见地来含摄下面一层是可以的,用下面一层来含摄上面是不可能的。哪怕你用密宗的即身成佛的见地来修大乘也是可以的,因为它是兼容的,就等于说它是更高的版本,高版本可以包容低版本的。因为在密宗里面,它也要修小乘的法,它是把小乘作为前行来修的。比如说,修大圆满,大圆满的前行里面就有修无常心、出离心等,它里面有很多包含小乘佛教的修法。
所有的法都是工具和方便。但葛印卡这个法就是针对现代人的散乱,针对那些讲道理比较多,空谈比较多,学佛学了十年都没打过坐的人,这是一种比较实际的修法。就是说,它这个修法比较现实,比较扎实,它没有那么多空谈的道理,但是有具体的方法。总的原则也很清楚,就是培养你的觉知力,培养你的专注力,就是通过止观,止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生起智慧;再从观的智慧当中,就能看清法的实相,按照法的实相、本来面目去做,就能解脱。
这个道理是很清楚的,不会歪,也是容易证到的。比如说,净土宗,它是大乘的、形而上的东西,这要有信心的人才行。但小乘不一样,它就针对我们现实的身心,有一套现实的可操作的方法。按照佛法原始的教导,去踏踏实实修,所以它有它的应机之处。但是众生有各种各样的根器,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修这个法。
我们开始吃茶点,D师兄谈到
葛印卡内观中心在全世界以这种方式开了好多家,然后无一例外,都能生存下来。
我看得出,他认为内观其实是很不错的一个法门。
戈师:如果你对这个有信心,也有兴趣,这个可以坚持修,它也是很好的一个法。但是不要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不要轻易地把这个法跟别的法对立。我这个法是最好的、正宗的、有传承的,说别的法门的坏话,比如说,用小乘排斥大乘法,这个时候对你是一种污染。大乘法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它的问题是某些历史的原因造成的——在某些阶段,它这个实修的传承有些时候中断了,但这个法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到了一定的时候,如果没有实修,只有理论了,那肯定不行,所以我们现在的课题就是重新恢复它的实修的传统。把小乘和大乘对立的话,这就是见地有问题。因为大乘法就是小乘的一个更高的发展,它更圆融了。它应该说是比小乘更高,更高不见得就对你最好,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从这个法本身来讲,是有层次、有次第的。小乘往上发展,一定会达到大乘,大乘再圆满发展,就会到密乘,它这是有次第的。只是对某一个人来说,他不见得一定要修最高的法;最高的法对你来说,并不见得是最好的法。所以应该从小乘开始学起,但是又不要执着,认为只有我这个法是好的、是对的,大乘解脱不了,大乘是没有传承的,这个不能这么说。
大乘的传承也有,它慢慢也会恢复。其实每个法都有传承,要追溯,都可追溯到佛陀那里去。
D师兄:我比较喜欢研究《金刚经》,《金刚经》和内观之间会不会也有可以相融合的地方?
戈师:没有矛盾。《金刚经》包括整个般若学讲的这些空义是佛法的根本。它们没有任何的矛盾,你修密宗也需要这个。
你修上座部佛教,最后是要开智慧的。开什么智慧?就是要领悟这个法的法性,我们讲的无常、空、无我,这都是法性的不同的表达。你要领悟到这个,落实到人无我,才能解脱。这怎么会矛盾呢?只不过《金刚经》是直接讲这个最高的智慧,上座部佛教有一套观法,或者有一套谛观的程序,把止观的路径和过程分得更细,让你一步步可以趋近,但是最后一定要走到这个地方来。就是它的“观”法里面,十六观里面,最后一步步都是走到这方面来的。到了“四念处”后面的观法,所有的观法一步步都是围绕这方面来的,这个空义是根本。前面培养的“止”,最后也是为“观”服务的。
D师兄:戈师在《佛学管窥》里面,有一篇是专门讲《金刚经》中关于“无住”的内容,是吧?
戈师:对,论《金刚经》中的“有无”问题。
D师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应该怎么领会呢?
戈师:佛法讲的“空”,落实到你的修行上,就是“无所住”。心无住,其实就是空的意思。我们不空,就是抓住了。抓住了,就把这个东西当作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去抓,内在有一个我(能),外在有一个对象(所)。有一个能抓,有一个所抓。抓住了,执着了,这不就“住”了嘛!住,就是执着。法本身是无住的,法本身就是空的,但是我们迷掉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空的法抓住了,这就是后面所有的问题的根源。
《金刚经》是从根本的总体上来讲的。你修上座部的葛印卡老师讲的法门,其实慢慢应该证到“无住”才对,只不过还有一个具体的怎么做的问题;否则的话,你读了很多遍《金刚经》只是懂了很多道理,心还是一样,没有变化。
D师兄:我在知见上面了解了,但并没有亲身体验到。
戈师:上座部的这套方法,我刚才讲了它的好处,就是它的可操作性、现实性,不需要很多的预设的理论知识,也不以信仰为前提,它是以现实的身心作为你实验的对象,去做实验,去一步一步地解析自己,破了我执,这是它的好处。
D师兄:对,它就讲一旦你产生了贪瞋的想法的时候,你身上的那种感受立刻就是不一样。如果你不喜欢那种粗重感的时候,你那个粗重感会立马特别厉害,会特别加重,一旦你把这颗心稍微放平一些,那种粗重感就会好一些。
戈师:对,它还是在那个止观当中,体验到心和气、身的关联。
D师兄:它不讲气。
戈师:它那个气就融合在受当中,触、受原理里面都有气的。如果我们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小乘佛法里面一些需要提升的地方,需要扩展的地方,很多地方它不讲清楚,所以它也有它的限制。
但是一开始学的时候,不需要管它的限制,只要去学。学到一定的时候,你就自然会打开,它没有矛盾的。就是不需要排斥大乘、密乘。
般若恰恰是破除你的执着,让你能够更加与法相应。
D师兄笑:像《心经》讲的,破的就更厉害了。
戈师:《心经》讲的就是修法修到最后,结果就应该这样!不管你怎么观,最终你不要着在这上面。观了之后,最后就要证空。其实说到底,就是要证空,证空就是阿罗汉了嘛。只不过证空,你直接抓不着,需要通过现实的方法来做。身体是粗重的,观呼吸更精微一点,最后就要观心,观心以后才能生起智慧。一切都围绕观空,所以整个原理它是通的,是不相矛盾的。
实际上就是一个法门你相不相应,相应就好好去修。这是一个入门,但是到最后都是没有知见。你不能说,我是葛印卡的法的传承者、信仰者,都不是!这是一条道路,一道门,从这儿可以入门。修到最后是没有门派的,因为真理是一味的。莲花生大师是密宗的大祖师,但是讲到最后,也是这个东西。最后的法是没有分别的,最高的真理是一个东西。
如果是佛的教导,这是没有分别的;但分别是我们众生的根器不同,走的路不同。那么针对现实,他要提出一些不同的修法,包括葛印卡,他也不是完全的上座部的修法,他要加入一些现代人的整理,更适合现代人去做。也不是完全按照原始佛法来传的,这个是方便。方便的层面是可以变化的!
二、顿悟、渐修与解脱
D师兄: 戈师,您是突然之间就顿悟的吗?是在怎么样的一个状态下,完全就“开”了?
戈师:其实智慧的显现肯定是有积累的,当然它最后表现为顿悟。但是没有没有来由的顿悟,顿悟一定是经过很多准备阶段。包括你修定、长期的智慧的积累,有很多因缘。而且这个智慧是本来就有的,每个人都有的,所以到一定的时候,一点破,你就知道了,它就是你自己的东西。所以你的心性不是别人给你的,也不是新产生的,也不是你创造的,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你,就是你自己发现了自己,自己找到了自己。
你明白了这个核心的东西,然后你再用智慧贯通一下,就知道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是会归到这一点。
但是,这个智慧最后还是要反过来用到你的生活当中,用到你的修行当中去消业,这个消业的过程是个扎实的、缓慢的过程。不管你修南传、北传,还是密乘,最终都是要转化习气。因为你原来执着惯了,这个业力就是这么大,衣服就是那么脏,你了解了大乘,也还是要转化这个业力。
我不禁问:这也就是保任的过程?
戈师:对。最后你才会真正地、彻底地认清楚。如果业力很大的话,你即使偶尔顿悟了以后,也没用,到时候又回去了,又被遮蔽了。
我想起以前自己多次有相似于“见性”的经历,然终不能打成一片,如此反反复复,不禁感叹:“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内观使我们体认到无限的“自性”,然见性易,成圆觉难啊!
戈师:一念顿悟,佛性现前;转化业习,仍要渐修之功。犹如婴儿,已具人形,还需护养长大,始真成人。
D师兄:几年前,我有一个“悟”的经历。有几天就像什么都明白了似的,那几天特别兴奋,然后过几天又打回原形去了。我还跟人家讲法,讲了好几天。后来又不行了。再后期就很难碰到这种状态了。其实悟也有大悟、小悟,对吗?
戈师:对,悟本身也有不同的含义。禅宗里面有很多当下开悟了、顿悟了,那个悟不是真正成佛的悟,就是你当下明白自己的心了——心的原本的样子,体会到了,这就是开悟了。
但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起点,有了一点灯光而已。那如何把它认清楚,如何转化习气,这后面还有很多修行的。
我们品茶。窗外鸟叫蝉鸣,绿树临风,鲜花悦意。在清醒的观照中,业力之流当下斩断。
当你“记得自己”,一切都是修行。只是外在有区别,内在没有区别,一声一色皆含祖意,举手抬足尽显真容,生命唯有那一体的和谐。
D师兄又讲到他和合伙人从开始创业到现在的生活现状,两人似乎是一个“为学日益”,一个“为道日损”。
针对他的生命状态,戈师指导他现在有时间正好可以在理论和实践上同时迈进。
戈师说:一方面要找到很好的方法去实践,去提升;一方面还是要真正下功夫多研究正法,这种研究本身也是修行。比如说,你看好书,看正法的书,真正去研究它,去参悟它,你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去学知识,不是为了写文章,你就用身心去投入,去学它,这本身也是修行,也是长智慧。让自己慢慢地把这个见地理清楚,长智慧是根本。选一个方法一直修,修到它的证量为止。读书也是这样,读书就是要受益,要读懂。比如像看书,我把这本书看完了,光看完了没用,你得学到东西,把它融会贯通。让自己的智慧、见地越来越彻底、圆融。在菩提心的指导之下,理论上做好,实践上做好。学佛的宗旨在哪里?目标在哪里?都要很清楚。
每天的功课自己安排好。每天读书、打坐的时间都要安排好,也没必要一天到晚打坐,心在坐与不坐之间要让它自由。就是座上的境界,座下要能保持住,生活中能够用得上,这样的境界才比较踏实。
如果一个法,你修了半天,没有体会,没有感觉,这说明跟你不相应,所以要找到相应的法。相应不相应,就是要达到目标。修止要入定,修观要开慧,定慧能增长,这就叫相应的法。
D师兄向我们讲述他的修炼状况:我每天内观,训练任何状态下都觉知身上的感受。比如说,一开始,我在走的时候,只是觉知腿部的感觉,慢慢地就能去觉知全身的感觉。一边在觉知脚板的感觉,一边在觉知上手臂的感觉,觉多一点的话,可以同时觉知三个部位的感觉,或者四个部位、五个部位……不停地在增加,这也是它的一种方法。其实,我觉得这跟戈师所传递的“在任何动作中保持觉知”,应该是相通的,对吧?
戈师看起来“灵光独耀,体露真常”,他从容地回应D师兄:目标都是一样,都是训练这个觉知;不同在于觉知的对象,不同的法有不同的重点。这个就是根器的问题了,有的人喜欢这样,有的人喜欢那样,但对直指心性来讲,它不是觉知对象了,是觉知那个觉知,就是直接回到中心,回到你本来的面目,回到你的本性。那个本性就是觉知的根源,在那个里面就没有能觉和所觉的区别。能觉就是所觉;所觉就是能觉。这就是一念顿悟,一念回机,自己觉知自己。因为我们这颗凡夫的心一直在关注外面,被外面所带走;而我们训练觉知的时候,就是我们要看着这个对象,要觉知到这个对象,不被这个对象所带走,不是无意识,最后再回到他的觉知本身,就是觉知到自身。因为我们一直是在觉知别的东西,没有觉知他自己。觉知那个本来面目,这就是智慧,这就是“明”了;不觉知自己,被外在带走,就是“无明”。
这个从“无明”到“明”的过程,就是训练觉知的过程,这个道理、路线是很清楚的。你所有的训练最后都还是要回到那个无形无相的智慧的中心,它知道一切,但是它不是知道什么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还是“全知”。全知不是什么都知道,而是它那个知道本身就超越了任何对象,实际上什么都不知道但知道“全”的“知”。
D师兄:实际上是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是这样吗?
戈师点头:对。如果是知道某个东西,就有微细的二元形成,这就还在过程当中。其实他什么对象都不觉知,他就是自己知道自己!这就是直指心性,他就是知道他自己。当下就一念不生,一个纯净的意识。但这个东西不是别人的,它本来就是自己嘛,只不过你原来不注意它而已,所以要认出它自身。就像孩子找到妈妈,这是我妈妈,妈妈本来就是他妈妈,现在他知道她是我妈妈了。
所谓的轮回就是你在外面跟着对象跑。不管是六道、七道,心跟着不同的对象跑了,就是不同的道。哪个业力重,你就往哪边跑,贪瞋痴慢疑都会带着你跑。那么回到自身,觉知它自身,那个东西是你的法身。在你不觉之前的情况下,它是佛性,是潜藏的;在佛性觉悟它自身的时候,它就是法身。
D师兄:“法身大士”怎么理解?
戈师:我们讲法身,是讲根本的原初意义上的法身。“法身大士”那讲的是一种证量、境界,这是指成就法身境界的大菩萨们,就是你这个法身成就了。但是我们现在讲的还是一念悟的时候就是法身,但是你又迷了,又是凡了,还不是究竟的成就法身,认出法身不等于成就法身。
在中阴阶段,比如说人死的时候,他这个心迷了,就跟着外面跑了,就到六道里面去了。但你平时就训练这个觉,当你平时这个觉悟很清楚,很明朗,在中阴阶段你也能够回到自身,那就可以成就“中阴解脱”,就是在中阴证得法身解脱。
D师兄:人死、四大散的时候,怎么面对肉体死亡之苦呢?
戈师:如果你平时有这个内观的基础,就不会执着这个了。那个身体感受是感受,不管是痛还是热,这都是在外面。在里面那一层,那个纯粹的观,那个本性、本来面目它是超越这个东西的,它没有什么痛不痛,但你平时没有修行的人,那就跟着外面跑了。有痛若你就开始叫喊了,平时有什么习惯,就都来了。
所以在平时要修行。你平时怎么样,到了做梦时就相应了。中阴也跟做梦一样,你平时是怎么面对贪瞋痴慢疑的,到中阴的时候也怎么面对。那觉的时候,能觉,能转外境,“心能转境,即同如来”,这是修行的主线索,把这条线抓住,不管你修什么,最后就是这样。
这个“境”就是各种各样的东西。你看身体有感受,这就是一个境,你被它带走了,哎呀,我好舒服啊!我明天还要这样舒服,要永远保持这种舒服,这就着相了。哎呀,这里好痛!又被它带走了,又忘了自己。你要能够转境,你这颗心永远是觉的,回到它自身。这种智慧、这种境界慢慢地就把四大也转化了,就转化境了。你跟着它走,你就被它转了;那你能转化它,它就慢慢跟你走了。这就是修行的真正的意义!成佛是为什么呀?只不过就是自由了,能觉了,能做主了,不迷了,其他什么神通之类,都是自然而然的。不管什么世间法,还是小乘、大乘、密乘,最终你都要回到这个上来——觉而不迷,觉悟自性,不随境转。如何达到这个境界?除了具备正见,就是具体怎么做功夫的问题了。
三、自觉、觉他与空性
我笑言:学佛、做佛,就是佛怎么做,我也要怎么做。像佛一样觉悟,也像佛一样应世。
大家都笑了。
D师兄:我的家人都是知识分子,他们对我修行还是不太理解的。
戈师:你对佛法感兴趣,肯定是你宿世的福报也好,业力也好,有这方面的因缘。往深里讲,其实我们学佛、学道,东方这些宗教它其实是不需要信仰的,是超越信仰的!这套东西它跟你信不信没有关系,这就是人生的智慧啊!所以说你可以跟他们打成一片。当他们不信的时候,你不一定需要他们去拜什么什么,但是这些道理是可以和他们沟通的。
其实我们信佛,最终还是为了学佛的智慧。像佛一样长智慧,不是求神保佑我发财,保佑我不出事,不是那种信仰。对于一个真正学佛的人,他不需要把重点放在信仰上,你尊重佛、法、僧,尊重三宝,都是为了开发自己的智慧,跟他们学习,是从他们那里学到因果的道理,这个道理像科学一样,你不信,它也在。
D师兄:修行以后,知道这是正道,更加希望家里人也能够接受这样的事情。有什么好的方法去帮助他们?
戈师:我们讲的宗教智慧,就是超越宗教色彩的,它讲的就是宗教的核心,这个是可以交流、可以沟通的。比如说,她对宗教不感兴趣,你可以说这个老师他不是什么宗教,他是一个学者,把书给他看看。有的人不适合讲宗教,你一讲宗教把他吓跑了。我们这个东西就是人生的智慧,每个人都有问题,有烦恼,对不对?都有他的心结。那这个东西可以帮你解开心结啊!
D师兄:我有时候也挺感叹,觉得他们没有那么大的福报,不容易相信。
戈师:你先自己做好自己,用自己的身心、言行去影响他们。再找一些方便,用良好的愿心去引导他们。但这个不要执着,因为你不是佛,你也不是上师,你没有觉他的能力。就算是佛,也不一定能度他们,也需要缘分。他有他的缘,这个不可强求,你尽力而为即可,发这个心是好的,但是你不要执着。一执着反而出问题了,一定要怎么样,他这个人不学佛就怎么样怎么样,反而对人家有意见,产生隔膜。首先让他理解你,不要把你当作有问题的人,因为你学佛以后,智慧提高了,产生了慈悲,生活更好了,让他看到你是正向的。你学佛以后变好了!以前你脾气很大,现在你脾气好了;以前你身体不好,现在你身体好了。有很多好的变化,那他们可能就愿意跟你学了。
我想起《大学》讲的“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除了采取推己及人的恕道,逐步影响他人,其他皆不如法。
D师兄:现在我的活动和交往越来越少,吃素,也不喝酒。
戈师:你现在就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交往一些道上的朋友、法上的朋友,没有意义的活动都不参加。因为人生很短,学佛没有时间去浪费。积累智慧资粮、福德资粮,这就是我们学佛要干的事情。行善积德,做点好事,积累功德,开发智慧,然后亲近善友、善知识,哪有时间去浪费?没有时间去浪费。
要保持中道平衡,不要走极端。学佛,不能完全地消极,好像无常了,为了解脱生死,然后什么都否定、排斥,其实学佛还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不光是来世的解脱,这一世就要得解脱。好像为了来世解脱,那你这一世都不能解脱,一天到晚活得愁眉苦脸,那也不对。因为来世,就是这一世的相续,解脱就在当下、当生。你只有活着的时候,活出解脱的品质,死的时候才有可能活出解脱的品质。我们不执着世间的万物,但是同时有能力去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也不是说不能快乐,苦是因为我们执着,才苦;我们不执着,自然就有快乐。这个快乐,我们不执着,不执着就更快乐,这就是一种清静的快乐、无事的法喜。你知道这个真理以后,你的快乐是彻底的,你没有对待,没有二元分别,没有执着的快乐,那不成了彻底的快乐嘛!
D师兄:就不会被一些东西绑住?
戈师:对。你连快乐本身都不抓了,这才是真快乐。一旦你贪恋快乐,它就产生烦恼,但是不是说学佛就不能快乐,这是不同的概念。禅悦法喜,这就是真正的快乐。
D师兄:没什么事情,值得特别开心;也没什么事情,特别难受的。对做事情也没有了热情,这样不对吧?
戈师:外面的事情,不会影响你;但你内在有一个宝藏,找到内心的净土,从里面焕发出快乐来。如果你的快乐是因为抓住了什么东西,那是不对的。
机缘合适的情况下,也可以和人分享。毕竟还有比你更差的,当你以平等心、谦虚的心去跟人家分享,也是适当的,你也可以去分享,这也是一种法的供养,也是学佛人一个要做的事情。在路上,每个人都是学生,每个人都是老师,只要你的发心正确就没问题。有的人太谦虚了,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有的人又太冷淡了,什么也不做。不要走极端,要随缘去做利他的事情。
D师兄:《楞严经》里面有一句话,“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请戈师开示一下这个境界。
戈师:《楞严经》里面的这句“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这里的“虚空”的概念是个有相的虚空,就是说我们通常所了解的虚空还是有限度的,这样的虚空相对无穷无尽的心性来讲,那就像一片云彩在太空里面一样。那这个虚空概念,不是我们讲的“观虚”中的那个“虚”的概念,也不是我讲的作为本体的“虚”的概念。真正的虚空是无量无边的,那就是跟你的心性是相应的、相成的,不存在谁大谁小的问题,都是无量的。
有的时候,佛教会批判这种“虚空”的概念,这时所讲的“虚空”是有限的、有限量的,就相当于我们物理学、天文学所讲的某一些层次的空间的那个概念,那是一个有相的概念;但是哲理的虚空是无量的。所以这要理解概念的不同分际。
真正的心性、本性是空性的,是超越边界的,它是跟道合一的。既然是超越边界的,当然是超越所有的有相的事物的,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在你的这颗心当中,都像一片云一样。《楞严经》的这句话就是让我们真正去体会心的无量无边,回归心性的无限。心性的无限是什么呢?就是超时间、超空间,没有时间相,没有空间相,没有大小的概念。如果我们讲大小,不管你讲多大,只要你还是有限量的,那一个有限量的大和一个无限的概念来比的话,还是一个无穷小,对不对?而真正的心性是一个无限的概念,它没有大小。
我感受到加持!回归广大的虚空!不必计较“梦中”的得失,唯有无尽的爱的涟漪。陆象山说:“宇宙内事,皆己份内事。”本我无善无恶,超越善恶,是至善,真心来应水月道场,诸法皆是来帮你消业的,助你成长的!而我的一切所为也皆是为了众生。
D师兄:戈师能再说说“正见”吗?
戈师:正见最基本的就是空性。佛法的整个智慧,包括禅、大手印、大圆满都是讲空性的,都是空性的不同证量的显现。比如说,小乘的空性是人无我、无常,大乘的空性是人无我、法无我,但是这基本上还是一种认知的见地。到了禅宗的空性就是证量,就不是关于空性的道理,而是空性的证量现前了。大手印的空性是什么呢?就是证到那个法身。一切都可以放到那个法身里面去,一切都是佛性的展现,那么你证到那个佛性,通过那个佛性把它空掉,一切都是佛性。这就相当于有一个套子,把什么都往里面一装,把它空掉了。大圆满的空性就是本空,本来空,装都不需要装的,妄念的当下就是空的。一切都是,本来就是空的,本来就是清静的,所以无任何造作,没有一切寻求,在它本来的状态下,本自解脱。
不管它做什么,最后都是为了证空性。证空性有不同的方便,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所以显现出不同层次的见地。
最高的见地就是无见之见,就是证量。就是真正证到这个东西了,这就是彻底的“见”了。
空性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大悲。因为彻底空了,就是万法一体,法界一体,空性展现出来就是慈悲。没有了我之后,剩下的就是众生;有了我以后,就跟众生是对立的。空到家了,慈悲就到家了,空跟慈悲是不二的;空跟显现是不二的,显现就是空;空跟你的觉性是不二的。空觉不二就是法身,空乐不二就是报身,空与显现不二就是化身。这都是从空性里面来的,法报化三身都在空里面。空性和慈悲心的结合就是菩提心,菩提心也是空性。你要把这个见地一贯穿,其实都是这个东西。修所有的法,最后都是在这里面。
有了这个见地以后,你碰到什么东西,能够提起它来。什么妄想、什么烦恼,哪有啊?找不到。这就能解决问题了!
“心似皓月澄天寂,意若寒潭彻底清”,我沐浴着这法喜甘露,一念清净,一片光明。
D师兄:戈师,像我们研究经书的话,应该只研究一本,还是应该什么都看看,或者去听一听?
戈师: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要精通一个法,一门深入,吃透一本书,不要贪多求全。那样,最后啥也没学到。也要看你在哪个阶段,到了一定的时候,其实各类书都可以看。
D师兄:《六祖坛经》里“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为宗”这三句话怎么理解呢?
戈师:无相为体,是讲本体;无住为本,是讲功夫;无念为宗,是讲境界。其实从禅的根本宗旨上来讲,这三个东西就是一个东西,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比如说无念,从禅宗来讲,直指那个性体,应该是超越念头,那个不动的自性它与念头是没有关系的,是超越念头的,就是没有念头的执着,念头本身是空性的。但如果你初步理解成“没有念头”,那就是一个相对的理解,是一种局限化的理解,就是没有妄念了,没有执着的念头。“无者无妄念,念者念真如”,这其实是一个字面上的分开解释,严格地讲不是无念的本意。无念怎么能解释成二个字,一个是“无”,一个是“念”?这种字面上的诠释是方便,不能说它错,但已经不是原来的意思。“无念”就是超越这个“念”,你的本性是超越念头的,念头是空性的,所以念头找不着,它是空的。念头当下就空,本性就现成,这就是禅了。其实这个念头念念不留,这就是无住,前念后念都是空的,都抓不住。无相也是一样。既然是无住了,就没有现成的相可得,相就是你要抓住的东西,才是相,它是空性的,就没有相。所以无相、无住、无念,这其实讲的都是统一的。
如果回到《金刚经》来讲,这三者都是讲空性。无相,不是说绝对地没有相,而是这个相是空的;无念,不是绝对地没有念头,而是念头是空的;这也就是无住的意思,它是没有东西可抓的,它是空性的。
D师兄:像“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下面还有“本无动摇”,“本自具足”,“能生万法”,这五个“何期”的话,也是另外的一个对自性的体和用的最终的诠释,对吗?
五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开悟了;开悟之后,他就讲了“五个何期”。
戈师:这里讲了五个“何期”,其实在密宗里面对自性的圆满就讲了更多,这就是大圆满的内容。真正地回到你的自性,了悟了自性,它就具有这些特质,一切就包括在里面,体、相、用都在里面。首先它是本来清净的,不需要任何对治,它是本来面目,不是你要通过某种方法去造作的。那个时候,就是一切现成的,是本来清净的。本无生灭、本无动摇与本自清净,这都是讲自性“空”的一面、体的一面;但在这个清净体当中,它不掉入到空无的那一边去,好像是否定性的、死板的,它同时能够有无穷无尽的妙用,一切法都在里面生起、显现。本自具足、能生万法,就是讲自性“不空”的一面、用的一面。
我问道:就是空、有两边都不执?
戈师:对,也就是自性空而能生万法。
D师兄:就是体与用之间的关系?
戈师:对,也就是刚才讲的法报化三身。它的法身是本来清静的,那么它同时能够显现,这就是化身,显现又不执着于这个显现,它有它的光明,像密宗讲,它是有明的一面。
D师兄感叹:要圆融的话,是真不容易!
戈师:无住是一种方法,通过无住了悟你心性的本来面目、心体,然后确实开智慧,这个智慧就能够显现,空有两边都是无住的、统一的,是真空妙有的统一。
我联想,这就是道的显现,显现无限的妙用,无限的可能性。
戈师:它超越了一切的造作,这是它本自清净的一方面,没有动摇,没有什么来去,什么都没有。不需要去怎么做,因为它就是原来的样子、如如的样子,这就是完全证悟空性的一面。而能生万法的一面,就是它这个东西不是死寂的,一切东西都是它的显现,显现也是空的,你不需要去排斥什么。
D师兄:像元音老人所讲的“能生万法”?
戈师:在你这个自性当中,它本身就有显现万法的能力。就像天空当中,一切事情都在天空中发生,但天空本身是清静的、不动的。所以这个虚空,是自性的一个隐喻。不管是密宗还是道教,对心性最常用的比喻就是虚空,包括我们讲的空性,从这个虚空也可以去领悟它的意义。所有的事情都在虚空当中发生,但虚空你找不着它是什么东西,虚空本身没有障碍,没有来去,没有动摇,但一切都在虚空当中发生。你的心性也是这样,所以《六祖坛经》一开始就讲,般若智广大像虚空一样。
我欢喜地问:就是体会到人的心本来无限广大,具有无限的包容性?
戈师:只要体会到你的心性本来像天空一样广大无边,是我们自己把它限制了,反而变成现在肉体这么大。限制在某一件事情上,这就是我执、法执的问题了,所以要领悟这个心性本来广大,本来清静,本无动摇,本来就有觉悟的能力,本来就有显现万法的能力,要悟到这个东西。
悟到这个东西,不是造出这个东西,这个东西是本自具足。如果你本自不具足的话,如果是造出来一个东西,那就麻烦了。造出来的东西,就有生有灭,那就不究竟了。所以成佛只是显现,不是造出来的,就是原来把这个东西遮住了,现在把它显现出来。太阳一直在,云把它遮住了,要把它显出来,显出智慧的光明。
我喜悦地问:对生命当中的一切的发生,都能看到它的无定性与空性,从而不执着于它,心一直在那个天空?
戈师微笑:这就有两个过程了。一个就是破除障碍,显现自己的本性,这是一个过程。你修很多法,其实都是除障碍的过程,去除周边的云彩遮蔽,让你无住、不执着。你破除执着,修止修观,修这些方法都是为了去除内在的障碍。障碍破除,自性的天空显现出来——这个天空是本自具足的。有的时候,必须反复破除,最后才能显现出这个天空。天空既然一直都在,那么那些障碍其实也都是假的,是空的,这样当下就可以显现天空,显现天空以后呢,反过来,就可以继续破障碍了。这就是从渐修到顿悟,顿悟后再渐修。先悟,悟到体以后,还要再修。
这两个过程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一开始你肯定不知道天空是什么,从障碍开始修,修到一定的时候显现出天空,这个时候你破障碍的能力就更厉害了。这个障碍破尽了,天空已经完全显现了,就成佛了!然后就用你的智慧光芒,去普度众生去了。
这就是整个修法的过程。
D师兄:净空法师说,“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该怎么理解?
戈师:空性,它就在万法之中,不是万法之外有个空性;证悟了空性,那就是所有的东西都是空性。就好像你到了一个珍宝岛上,那岛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珍宝,没有别的东西。所谓的障碍,是在无明的状态之下才有的。
我插话说:所以空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或无,它是超越有无的。
戈师:对。彻底的空性,它是没有什么有、无的,它都已经不可思议,不可言说了。
D师兄:超越了对待,超越了二元。
我的身体里开始有气机发动,丝丝缕缕地运行着。虽然我知道这是心静的产物,此气非先天一气,但是我并不能奈何它的自然运行,而唯有观照。语于师:我现在的身体状态很奇妙。
戈师:这就是妙用,你就让它妙用!
我默默点头。
戈师:真正空了以后,你的身体都会有变化,变化而不执着,都是好事情。执着了,被它带走了,又不行了。但你不能说应该不变化,那就变成死水一潭了。
D师兄:身体没变化也不对?
戈师:这就看出一个人的见地透彻不透彻。不执着不等于没有。乐、明、无念,这些修行的体验都应该有,但这三种体验,任何一种体验你执着了,都有问题。执着于乐,就停留在欲界;执着于明,就在色界;执着于无念,就在无色界。那你能够超越,就不在三界之中;但不在三界中,不等于没有这些东西,是应该有而不执着。
云儿放学回来了。他今年十三岁了,是观虚斋里年龄最小的师兄。D师兄询问着云儿的学习情况,他提到云儿和他的孩子差不多一般大,意态甚为亲切。耀云很懂事,我看着他,惊讶于他的成长!在戈师的熏陶下,云儿读过一些灵性的书,有自己的体会。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饭的时候了。D师兄言他晚餐辟谷,于是起身告辞。
我开始清洗茶具,准备晚餐,同时收拾身心,自做主宰!
这次来访就这样圆满结束了,我们又饱餐了一顿精神的盛宴!
——本文节选自《云在青天水在瓶——观虚斋教学侧记》,待出版。
###############
附录:观虚书院课讯(部分课程长期有效,随报随学):
1、首期“庄子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即将开课,还有少量名额:
2、《道德经》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
3“丹道思想史”云端共修课程:
4、实修入门精要导引课程:
#########
附录:观虚道人及观虚斋作品简介
附录一:观虚道人简介
观虚道人戈国龙教授,南京大学理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师从楼宇烈、汤一介等著名学者,观虚斋教学的创始人,华夏文化书院副院长。
戈国龙教授多年来游心于悟道与学术之间,注重以自身的探索、体验与智慧,对佛道教中有益身心修养的传统资源进行系统整理与现代诠释。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丹道为中心的道教研究、以禅宗为中心的佛教研究和以心学为中心的儒教研究,一方面深入三藏经典之中,对三教经典进行系统的研读,把握传统智慧的精髓;一方面关注现代的哲学、宗教学、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新进展,寻找创造性诠释的思想资源与表述语言,以期会通古今,融会中外,悟道穷理、自觉觉他。
观虚斋教学是在深入研究和实践传统儒释道三教修道智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多元文化与灵修体系而开发的一整套提升生命智慧、寻求生命超越的修道课程与文化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的现代展现。
观虚斋教学是继承传统、融会新知的新型教学体系,呈现了一种系统而又开放的全新框架,任何宗教或无宗教背景的人士都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对精神成长与灵性奥秘的普遍问题与根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超越诸修行方法间的藩篱而进行更深入和有意义的探索。
观虚书院将秉承“定慧兼美,学修并重,内修外弘,全体解脱”的观虚宗风,超越宗教形式与教条,激活宗教中的原初智慧与核心洞见,以无教派执着的普世性方式,传播诸法实相与道之真理,直指人心,破迷开悟!努力开设一系列的精品云端课程,将观虚书院建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修道与生活相统一的“云书院”,是尘世污泥中的莲花世界,是由虚化实的妙有佛境。
微信公众账号“观虚书院”(微信号:guanxushuyuan)推送的内容精选自观虚斋教学中富有启发性、原创性的智慧教言,以语录、对话及短篇为主,同时,也及时推送观虚书院的教学资讯及观虚斋主戈国龙教授的最新动态。
附录二、观虚斋作品目录
Ⅰ、学术著作:
1、《道教内丹学探微》(巴蜀书社,2001;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道教内丹学溯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游心于佛道》(华夏出版社,2007)
4、《佛学管窥》(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5、《丹道今诠》(华夏出版社,2007;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6、《道教内丹学的多学科探索》(待出)
7、《丹道新论:返本还原论、性命双修论和阴阳交媾论》(待出)
Ⅱ、修道随笔:
1、《探寻生命的奥秘:禅与道的现代诠释》(华夏出版社,2006)
2、《道上的风景Ⅰ:生命意识的觉醒》(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道上的风景Ⅱ:没有终点的旅程》(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4、《道上的风景Ⅲ:风吹花落香满地》(华龄出版社,2023年10月)
5、《道上的风景Ⅳ:人生何处不道场》(待出)
Ⅲ、观虚斋教学演讲录
1、《丹道十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已出英文版。)
2、《灵性的奥秘:修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宗教智慧Ⅰ:找回失落的宝藏》(华夏出版社,2014)
4《宗教智慧Ⅱ:让沉睡的佛醒来》(华夏出版社,2015)
5、《存在与逍遥》(华夏出版社,2016,即《宗教智慧Ⅲ》)
6、《宁静与浩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即《宗教智慧Ⅳ》)
7、《自由与束缚:开启生命觉醒的旅程》(华龄出版社,2022)
8、《禅道讲演录:内在生命的科学》(华龄出版社,2022)
9、《飞翔的翅膀:中国文化的生命智慧》(华龄出版社,2022)
10、《道教思想十六讲:以修道经典的诠释为中心》(待出)
11、《云在青天水在瓶——观虚斋教学侧记》(待出)
12、《悟道指玄集》(含《悟道十指》和《道妙指玄》两集,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