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层结构与三界、三体、灵性的关系

文化   宗教   2024-06-16 14:08   北京  

按:“第二期《道德经》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即将结业,现在已经停止招生,以后转为视频教学课程,进行常态化的招生,随报随学,自己看视频补课,有兴趣的道友随时欢迎报名。又,每年的六月份是老会员续费与增补新的年度会员的窗口期,想要与观虚斋教学保持联结的道友欢迎及时加入。今后观虚书院云端课程的重点将是“庄子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这门课程将融会诸宗诸派的核心智慧,直指宇宙人生的根本实相,是观虚斋教学的一门重点课程,今年九月正式开讲,与观虚斋教学有缘的道友请及时报名。由于第二期“实修入门精要导引”课程报名的人太少,现决定取消第二期,仍保留第一期作为通行版课程。今天继续发表的是“中国智慧-三教实修”课程的第一板块的部分内容,体现了观虚斋教学清晰透彻的实修见地,值得大家认真体会。

观虚道人启

2024年6月16日


四、四层结构与三界、三体、灵性的关系

下面,我们还是回到修道的本题上来,讲四层结构与三界、三体及灵性的关系。前面我们讲了如何从生命的四层结构来理解修道的核心原理,现在我们再分开来讲跟修行有关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四层结构也可以看成我们人的四层身体——物质层面、物质结构我们可以把它叫“浊体”,“浊”是粗浊、粗糙的意思;能量层面的身体我们可以叫做“精体”,但是这个精体的“精”与跟“精、气、神、虚”的“精”不是一个概念,这个“精”就是“精微”的意思,精体是比浊体更精微的一层,是代表能量层的身体;信息结构,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心体”,是“心”这一层面的身体;第四层的身体还是叫“本体”。人的生命通过心体这个精神主体的功能,对物质界有体验,相应地物质界我们可以把它叫“浊界”,我们在浊界产生的体验叫“浊体验”。相应于什么样的身体,对应于什么样的世界,就有什么样的体验,这就有了四重世界、四重体验。

生命利用精体去体验能量界,就产生精层面的体验。比如说,我们在梦中的很多体验就是精体验、精微的体验。它不是我们外面这层浊体的体验,但你注意到做梦的时候,也是有身体的活动的,它能够翻墙破壁,想要偷东西,一下子就进去了,那个身体也是一个身体啊!梦中的身体,就是精体在活动。而心体,就是我们思想意念的这个体,它更精微,一念之间就可以跳出三界外了,它就像孙悟空一样,可以在三界跳来跳去。

相应地,有浊体,就有浊界的体验;有精体,就有精界的体验;有心体,就有心界的体验。这三种体验,我们都可以看作是本体世界的大海之中的浪花,在整个法界大海当中,前三层有各种各样的体验,各种各样的泡沫,各种各样的浪花,你可以去观想它。

我们的问题就是被前三层的这些浪花所迷惑,然后就在浪花里面玩游戏,出不来了,遗忘了我们的本性是广阔无边的大海,这个大海也是真正的“上帝意识”,就是跟上帝合一的意识。严格说来,“上帝”的真实义就是代表本体、本体界和本体意识,是真正的“三位一体”。所有的波浪,它的本来、本质都是水,都融化在这个本体大海当中,就是大海起波浪,波浪回归于大海,但是波水一味,波即是水,水即是波,全波即水,全水即波。你看,这又把很多佛学的概念融会贯通了。前面三界的体验,都是幻化的游戏,最后都是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真正本性是超越了三界体验的无边无际的大圆觉海。

昨天有学员说要讲“识”的问题,这就是识的问题的一个关键了。整个意识大海相当于第八识,第八识本来是像大海一样,包藏万有;前六识包括第七识就相当于“起波”了。那为什么会起波?佛学讲,“无明风”一吹,从平静的大海中起了无数的泡沫和浪花。转识成智,怎么转?看破浪花,回归大海。不执着于浪花,你在这个浪花里斤斤计较,分别来,分别去,这就叫“识”,识就有分别,有分别就有执着,有执着就陷到生死轮回里面,出不来了;要从这里面空掉它,无住,不着相,回归于意识自性的大海。大海无所谓轮回啊!它本来就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这就回到了本体虚空界。

当然,第八识还不完全等同于本体界,因为第八识只是讲意识大海的整体,包括染净一切种子;而我们修行所要领悟的本体,则相当于八识清净之后的觉性海,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

所以不管什么宗教,不管是哪个方面的宗教理论,我们这用四层结构学说给它一“看”,都能够看得很清楚。

从生命的四层结构来看修行,我们一定要理解大海和波浪之间这种体用一如的关系。不见体,就没有真主人;但光有体,没有用,不能从空出有,也不行的。所以前面三层不是我们要去消灭的对象,不是把前面三层给消灭了,我就成功了。不需要消灭,只需要一个“转”字。如果你要把它消灭了,那就叫顽空了。光有第四层,那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生命,不是我们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所以回到灵性本体,回到超越性层面之后,我们要能够自由地运用前三层,而又不为前三层所打扰。

真悟道了,前面三层又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波浪也可以起,波浪也很好玩,只要“不着相”就行了。这个时候,我们利用生命的物质层面来做功,我们才有身体的感觉,才有身体的功能。利用生命的能量层面,我们还可以有一系列的体验,包括各种修道的体验。信息层面,在我们的修道过程当中也有种种的体验,所以体验本身不是问题,一切体验都不执着,但不等于没有它。《楞严经》在最后一部分,讲到五十种阴魔,这五十种阴魔其实都是我们修道过程中前三层的各种体验,从正向的角度来说,它也是成功啊!是修道进步的表现。你修道以后,才会有这些体验,但是从本体境界来讲,它又不是究竟的,你又在里面着相,停在那个地方,就变成“魔”了。阴魔,就是说你被卡住了,你被遮蔽了,你再不能往前走了,但是你不被卡住的时候,你无住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是好的。

《楞严经》里面讲五十种阴魔的时候,每一种阴魔的后面都有一句话:“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就是说,你“不作圣心”,不把它当作什么值得抓住的东西,不去执着它,这就是好事,“名善境界”。“若作圣解”,一作圣解,一着相了,就变成魔境,“即受群邪”。这是总的原则。所以五十种阴魔也不要怕,只要把这个大原则抓住了!

也就是说,你前面三层既有凡夫的体验,也有修行的体验。就像你打坐、禅定,禅定一定有精微的光明,有气脉的变化,这个能量层的变化,你不能说这个就是魔啊!好像修行就不能有各种各样的体验,那麻烦了;但是你也不能说把这个就当作道,去执着于它,停留在这里面,也不行。所以,你要把握了前三层和第四层之间的体用关系。你没有第四层,光在前三层里面,那就是凡夫;现在你回到了第四层,能清明做主,无住生心,这个时候呢,这前面三层都是你的妙用,所有的神通、功能、智慧也都离不开这前三层。

修道不是修成一个无能之辈,要修出智慧来,智慧就离不开前三层的运用。总的原则就是,我们这种本体境界或者灵性的最高境界,一定是超越于前三层,这就是我们观虚斋教学讲的“超越于云端之上”,先把它提起来;但是它又要表现在三层之中,所以第二句话叫“扎根于凡尘之中”,这两个方面要结合,要能够“上天入地”,这才是大圆满。你光飞起来了,下不来,着不了地,那麻烦了。或者你陷在地上,飞不起来,也麻烦。

所以佛教讲“超越三界之外”,什么叫超越“三界”?这三界就对应了我们讲的三层,物质界、能量界和信息界就是三界,三层和三界是有对应的关系的。超越于三界之外,是什么意思呢?不是去找一个跟三界完全没有关系的“第四界”,躲在那个地方,不是说佛菩萨全在那个地方,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这个“超越”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不着相,不执着,无挂碍,突破这三层的障碍,但是它还在这三层当中表现。真正的佛菩萨还是在色界、在欲界、在无色界,三界都可以自由地来去,自由地运用,但是都不着相;而且这三界并不是说在我们生命的外面,跟我们的生命没有关系的外面的三个空间,三界实际上就是对应于生命的前三层的三种体验、三种境界的一个对象化。

从“精、气、神、虚”四层来讲,道教内丹学讲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就是讲突破三界回归本体界的修道过程。在“精”所代表的物质结构这一层面,我们可以相应于内丹学讲的“炼精化气”,就是你从这个物质层面的浊界往上突破,就是炼精化气。在炼精化气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有“乐”的体验,乐的觉受。“炼气化神”,就是从“气”代表的能量结构这一层面往“神”代表的信息结构这一层面去突破,炼气化神的过程当中,一定有“明”的体验,明的觉受。“炼神还虚”,就是从第三层进入第四层,那么这个时候一定有“无念”的体验,无念的觉受。突破第三层,就是无念。炼精化气关键在戒,炼气化神关键在定,炼神还虚关键在慧。这样一来,我们就把四层结构理论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和乐、明、无念的体验,以及戒定慧的关系,都把它贯通起来了。

你看到密宗里面很多的经典,都讲到乐、明、无念,因为只要你真正地修行,这三种体验是一定会有的。但是,你执着于乐,就陷在欲界当中;执着于明,就陷在色界当中;执着于无念,就陷在无色界当中。只要大家理解了我们的总体思路,这就很清楚。不是说这个乐、明、无念不好,不是说我修炼的时候,不能出现这三种境界,那就搞反了。这每一种境界,都是你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过程当中,正常出现的体验,但是因为我们要从这三层里面突破,要进入第四层,所以在乐、明、无念的觉受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心要不断地超越,不停留在乐、明、无念之中而超越三界,是这个意思。

有的没有真修的人,他就有很多概念搞不清。我们要超越,你怎么还有这个乐、那个乐,还有禅乐呢?你这是落入欲界啊!这是不同层次的语言,语境不一样。你禅定就有禅乐,没有禅乐,说明你禅定功夫就不好,对不对?禅乐没有什么不对,只不过你要更上一层楼的时候,要不执着于它,要再往上走。走到哪里去呢?走到第四层的道体当中去,回到本体里面去;回归本体的世界,它就超越这一切。但超越不是把它排除掉,绝对地不要它,还是要充分利用它才有妙用。

另外要注意,“乐受”的禅乐指禅定的快乐,不同于禅宗开悟的“禅悦”,因为禅悦是无相的、无我的。“明受”是指能量层面有光明的觉受,与果位的“明觉”之明不是一个层次。无念的觉受也不是指无念的觉性,觉性中的无念是自然的,是无所谓执着的;凡讲到觉受,则不是果位上的证境,而是指道位上的体验,有体验就有二元性,就会有执着,所以要超越。

因为我们的时间比较紧张,这次不能够讲得太细,但是这个大要都已经讲了。运用之妙,唯在一心。你们把今天讲的基本原理贯通了以后,可以说各家各派、整个修道理论都能够连成一片。佛经里面有一句话“如观掌果”,就是像看见你手掌里面的一个小果子一样,看得很清楚,不再是迷迷糊糊的,搞得一团浆糊,而是很清晰,这个修道的路线、方针和指导思想全有了,所以我们把生命四层结构的理论纲要,当作我们这门课的一个统摄,就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讲什么,最后讲的都是这个东西。

 ——戈国龙:《飞翔的翅膀:中国文化的生命智慧》,北京:华龄出版社,2022年。

###############

附录:观虚书院课讯(部分课程长期有效,随报随学):

1、首期“庄子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

首期“庄子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招生简章(最新版)

2、《道德经》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

“《道德经》的智慧”云端共修课程招生简章(通行版)

3“丹道思想史”云端共修课程:

“丹道思想史”云端共修课程招生简章(通行版)

4、实修入门精要导引课程:

第二期“实修入门精要导引”课程招生简章



#########

附录:观虚道人及观虚斋作品简介

附录一:观虚道人简介

观虚道人戈国龙教授,南京大学理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先后师从楼宇烈、汤一介等著名学者,观虚斋教学的创始人,华夏文化书院副院长。

戈国龙教授多年来游心于悟道与学术之间,注重以自身的探索、体验与智慧,对佛道教中有益身心修养的传统资源进行系统整理与现代诠释。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丹道为中心的道教研究、以禅宗为中心的佛教研究和以心学为中心的儒教研究,一方面深入三藏经典之中,对三教经典进行系统的研读,把握传统智慧的精髓;一方面关注现代的哲学、宗教学、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新进展,寻找创造性诠释的思想资源与表述语言,以期会通古今,融会中外,悟道穷理、自觉觉他。

 观虚斋教学是在深入研究和实践传统儒释道三教修道智慧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多元文化与灵修体系而开发的一整套提升生命智慧、寻求生命超越的修道课程与文化体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的现代展现。

 观虚斋教学是继承传统、融会新知的新型教学体系,呈现了一种系统而又开放的全新框架,任何宗教或无宗教背景的人士都可以从中获得一种对精神成长与灵性奥秘的普遍问题与根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超越诸修行方法间的藩篱而进行更深入和有意义的探索。

 观虚书院将秉承“定慧兼美,学修并重,内修外弘,全体解脱”的观虚宗风,超越宗教形式与教条,激活宗教中的原初智慧与核心洞见,以无教派执着的普世性方式,传播诸法实相与道之真理,直指人心,破迷开悟!努力开设一系列的精品云端课程,将观虚书院建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修道与生活相统一的“云书院”,是尘世污泥中的莲花世界,是由虚化实的妙有佛境。

微信公众账号“观虚书院”(微信号:guanxushuyuan)推送的内容精选自观虚斋教学中富有启发性、原创性的智慧教言,以语录、对话及短篇为主,同时,也及时推送观虚书院的教学资讯及观虚斋主戈国龙教授的最新动态。

附录二、观虚斋作品目录

Ⅰ、学术著作:

1、《道教内丹学探微》(巴蜀书社,2001;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2、《道教内丹学溯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3、《游心于佛道》(华夏出版社,2007

4、《佛学管窥》(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5、《丹道今诠》(华夏出版社,2007;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6、《道教内丹学的多学科探索》(待出)

7、《丹道新论:返本还原论、性命双修论和阴阳交媾论》(待出)

Ⅱ、修道随笔:

1、《探寻生命的奥秘:禅与道的现代诠释》(华夏出版社,2006

2、《道上的风景Ⅰ:生命意识的觉醒》(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道上的风景Ⅱ:没有终点的旅程》(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4、《道上的风景Ⅲ:风吹花落香满地》(华龄出版社,2023年10月)

5、《道上的风景Ⅳ:人生何处不道场》(待出)

Ⅲ、观虚斋教学演讲录

1、《丹道十讲》(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2、《灵性的奥秘:修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3、《宗教智慧Ⅰ:找回失落的宝藏》(华夏出版社,2014

4《宗教智慧Ⅱ:让沉睡的佛醒来》(华夏出版社,2015

5、《存在与逍遥》(华夏出版社,2016,即《宗教智慧Ⅲ》

6、《宁静与浩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即《宗教智慧Ⅳ》

7、《自由与束缚:开启生命觉醒的旅程》(华龄出版社,2022

8、《禅道讲演录:内在生命的科学》(华龄出版社,2022

9、《飞翔的翅膀:中国文化的生命智慧》(华龄出版社,2022

10、《道教思想十六讲:以修道经典的诠释为中心》(待出)

11、《云在青天水在瓶——观虚斋教学侧记》(待出)

12、《悟道指玄集》(含《悟道十指》和《道妙指玄》两集,待出)

观虚书院
观虚书院,是传播观虚斋教学的专门机构。观虚斋教学,是观虚斋的系列课程与文化体系,是传统佛道的精髓与现代灵修思想的综合创新,是适合现代人精神需求的灵性教学体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