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个小时,2024年就要过去了,这些天,星球上有不少朋友留言提问,“对明年的A股怎么看;2025年,哪些板块会是2024年的「银行股」”等。
最近一段时间,各券商机构也都发布了2025投资展望,剁手在周末翻阅了几份报告,各家基本都是基于自下而上的逻辑做的分析。
但我们知道,影响A股的,不止有底层行业逻辑,还有顶层制度设计,制度会影响资金的审美和行为动作。
2024年,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证监会从各维度,做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A股顶层设计,逐步走向成熟,这对A股中长期走势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中,有部分制度、政策,在今年已显现出其效果,有些需要等到明年。
因此,在聊2025年投资展望前,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先带着大家对今年的制度改革做个梳理回顾,看看有哪些政策仍将影响2025,共九个点,如下,在下一篇再聊投资展望。
1、融资融券
2、新国九条
3、公募降费
4、机构资金增持
5、减持新规
6、并购六条
7、市值管理
8、互换便利与股东增持再贷款
9、个人养老金
内容略长,阅读完大概需要10分钟,建议转发、收藏再阅读。
......
1、融资融券——制度建设走向公平
融资融券交易,又称“证券信用交易”或“保证金交易”,是指投资者向券商提供担保物,「融资做多」或「融券做空」。2024年,对A股影响最大的,就是两融政策及规模的变化。
融券
1月28日,证监会对融券机制做了优化,一是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二是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中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
融券新规,是解决了限售股转流通股变相减持的市场bug,但同时,也引爆了市场流动性危机,中证2000指数,6个交易日下跌近25%,《小盘股为何从上周一开始加速下跌》。
融券新规落地后,融券余额从年初的715亿下降至300亿,但依然未能平息市场舆论。为切实回应投资者关切,7月10日,证监会再次对融券机制做了优化,依法批准暂停转融券业务,《给大家解读下暂停转融券业务对A股的影响》。
暂停转融券业务后,融券余额进一步快速下滑,沪深两市仅剩不到100亿,由此,融券T+0,也成了少数人可参与的游戏,12月19日,多家券商发文,《严禁利用融券实施变相T+0交易》。
融券制度,经过一年的优化,基本上算是画上了改革的句号。未来,若再建融券制度,应该就是取消两融开户门槛,公平优先。
融资
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流入增速,是市场风险偏好最好的衡量指标。
年初,因为融券新规出台后,引爆了市场流动性危机,融资余额直线下降,降至近三年最低点,之后,随着各项利好政策密集出台,融资余额有所上升。
但因为基本面修复不及预期,八月底,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完毕,营收及盈利增速转为负值(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市场情绪再次降至冰点,融资余额创出年内新低,13600.33亿,三大指数,也再次触及年内低点。
9月24日,“一行一局一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投资者信心得到极大提振,A股市场开启了头晕目眩的上涨行情,三个月时间,融资余额增加5065亿,创近9年新高,仅次于2015年牛市顶峰。
两融账户的开通门槛是,两年投资经验,在开通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资产不低于50万元。散户的情绪是相通的,融资资金的流向,也代表小散户资金流向。
据证券时报在12月5日统计数据显示,融资余额占比超10%的个股,平均流通市值为32.84亿元,融资余额占比前10的个股,平均流通市值也仅有36.88亿元,流向直指中小盘股。
进一步分析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增速变化,可以发现,在9·24之后,和中证2000指数的走势,高度相关。
因此,2025年,小盘股能否继续引领市场行情,就得看市场风险偏好能否继续提升,关注点就是融资余额增速变化。
2、新国九条——市场实现自我造血
4月12日,新“国九条”出台,围绕资本市场的上市、退市和分红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布局,其中任意一项,都对市场产生长期的重大影响。
第一,上市。中信建投证券,以发行日期口径统计数据,截至12月30日,2024年,包括定增在内的A股股权融资规模为2809亿元,同比下降73.46%,其中首发家数102家,同比下降67.5%,IPO募资金额651亿元,同比下降82%,创2014年以来新低。
来源:中信建投研报截图
第二,退市。4月12月,证监会制定《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降低重大违法退市的门槛,扩大强制退市适用范围,提高对经营层面的考核”等。
退市新规出台后,为维护市场平稳运行,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及时公开回应市场,“退市新规,以2024年度作为首个起算年度”,市场得以平稳运行。
因此,在2025年4月之后,年报披露进入高峰期,市场退市压力将开始增大,2026年4月,应该是阶段性高潮。
第三,分红。截止12月18日,年内已有3967家公司实施了现金分红,已实施的税前分红金额2.35万亿,参与分红的公司和分红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截至12月29日,2024年,有2153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金额为1657.43亿元。其中,有1224家公司,选择了注销式回购,注销金额达227亿元,而2023年仅有143亿。
由此可知,2024年,A股股权融资规模,仅剩现金分红规模的零头,市场自我造血规模创历史新高,或从此以后,A股再也不止是融资市,它还是个投资市。
3、公募降费——对市场生态带来重大改变,资金审美偏好发生变化
新“国九条”,不止是对上市公司的相关制度建设做了定调,还对公募基金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研究规范基金经理薪酬制度”,这一套组合拳打出来,在今年,已对市场生态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第一点,规范基金经理薪酬制度。在国九条发布的次日,剁手就以这一点,做过详细的解读,见主页置顶文章,其观点认为,“这将对A股生态带来重大改变,以后,压赛道的基金经理越来越少,红利投资的大时代,正式起航”!
红利,在9·24以来的牛市行情中,也并没有跑输市场,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
第二点,稳步降低公募基金行业综合费率。公募基金的费用主要分三大块。
其一,销售费用,申购/赎回费。
其二,交易佣金,4月19日,证监会发文,明确要求公募基金调降股票交易佣金费率至合理水平。经测算,被动指数基金交易佣金费率,由此前的万8降至万2.62及以下,主动管理型基金交易佣金费率,由此前的万8降至万5.24及以下。
其三,管理费用,也就是基金管理费+托管费。
早在2015年,易方达基金,就开启了国内市场ETF降费先河,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管理费率从0.5%降至0.2%。
2019年,又再次从0.2%降低至0.15%,这成为全市场第一支管理费率为0.15%的沪深300ETF。
在国九条出台之后,易方达等公募机构,纷纷将旗下的多只ETF的管理费和托管费,调降至最低一档,0.15%+0.05%。
截止目前,全市场共有82只费率结构为“0.15%+0.05%”的ETF,其中,易方达占据了低费率产品的半壁江山,高达49只,占比60%,是规模前十大的ETF管理人中唯一一家实现全部A股宽基ETF低费率的公司。
也正是基于此,在今年A股ETF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易方达吸金最多,全年净流入超2600亿,ETF规模增量排市场第一。
据国联证券统计,截止2024年三季度,被动权益(含ETF)基金规模,正式超过主动权益,这是“降费”对市场生态的初步影响。
以易方达为首的基金公司,给投资者带来了费用低廉的ETF,但其它机构为了发展,在2025年可能会做哪些运营动作,这将如何影响明年的市场,我们在投资展望中再聊。
4、中央汇金增持——中央汇金负责托底,险资负责方向,游资散户负责题材
年初至今,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资金,通过宽基ETF净增持A股规模近5000亿,历史首次。
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结束后,中国基金报对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持仓,做了梳理。
截止9月末,中央汇金们,共持有主流股票ETF市值超9400亿元,是去年末持仓总市值的8倍以上,其中,三季度持有的基金份额保持不变,按照二季度末中国经济周刊统计的数据,中央汇金们上半年净增持4000多亿元宽基ETF。
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资金,在市场关键时刻出手增持,在稳住指数的同时也带给市场信心。
因此,市场形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中央汇金负责托底,险资负责方向,游资散户负责波动和题材。
5、减持新规——夯实市场长期稳定的基础
5月24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配套规则,进一步规范 “关键少数”重要股东的减持行为,要求股价破发、破净、不分红的上市公司股东不得减持等。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截至12月24日,2024年A股市场共有1668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进行了减持,减持数量超过138亿股,合计减持股票金额超过1701亿元。相比2023年,减持家数、减持股数以及减持金额分别下降了约25%、45%、60%。
剁手支持上市公司合法、合规、合理的减持需求,坚决反对卖公司式的减持需求,唯有遏制住不良的减持风气,市场才会回到发展的正规,上市公司重要股东,通过分红等方式,享受其经营成果。
6、并购六条——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是一条重要的投资主线
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其主要内容有六条,故被称为“并购六条”。
在2014年-2016年,监管层也推动过一轮并购重组,旨在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但遗憾的是,在那一轮并购浪潮中,主要是以“借壳上市”为目的。
而这一轮并购重组的浪潮,个人认为,监管层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希望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公司盈利水平;二是支持实体经济建设,完善投融资市场建设,有很多中小公司,并未达到单独上市标准,被并购,也是一种良性退出机制。
根据联储证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宣布开启并购(仅指重大资产重组及发行股份收购资产)共135起,较2023年的123起小幅增长,其中,在“并购六条”发布后的三个月,有60家公司启动并购,占全年的近50%。
并购重组,明年,依然是一条重要的市场主线。
7、市值管理——维护主要指数稳定运行,2024,是A股市值管理的元年
11月15日,证监会正是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的文件,简称为“市值管理14条”,文件的看点主要有两部分。
第一、完善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过程中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实现了从应该做到如何做的闭环。
第二、对主要指数成分股,如A500(含A50)、沪深300、科创板50/100等,做了更加明确、严格的市值管理要求,有望主要指数中长期走势更加稳健。
此外,今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会议,明确表示,2024年起,要全面推开央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量化评价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央企也要做市值管理》。
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中央企业要从六方面改进和加强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
据媒体统计,2024年发布三季报现金分红预案的国有上市公司数量及分红总额均创历史新高。
8、互换便利与股东增持再贷款——增强市场信心
潘行长在9月2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将创设5000亿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简称SFISF),3000亿的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这是央行为维护A股稳定运行首次创设的两个工具。
从落地进度看,截止12月29日,有256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实施公告,涉及金额合计约为540.6亿元,在加速落地中。
互换便利,目前已完成第一次500亿的互换便利操作,第二次互换便利已经在路上,且扩大了参与机构,可以预见的是,明年,这项工具大概率会常态化运行下去。
9、个人养老金——将居民养老和A股核心资产紧密联系在一起
12月12日,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从12月15日起,在中国境内缴纳过养老保险的个人,均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且将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也纳入了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
本次共纳入85只指数基金,覆盖16只指数,下图,涉及到30家基金管理人,其产品费率,均是同类最低档,所以,低费率的代表,易方达基金,有11只产品被纳入。
剁手在发布当天就做过解读,《薅个人养老金账户羊毛前,你应该先知道这些》,于个人而言,是值得缴纳的,我们不要仅看目前的费率政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未来,我相信会有更加实惠的政策出台。
对A股而言,其影响,不在于个人养老金有多大的规模,更在于,个人养老金账户将居民养老和A股核心资产紧密联系在一起,就和美国的401K账户和美股的关系一样。
因此,这些被纳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股票指数走势,未来走势,大概率相对会更稳健,其成分股或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PS:有计划用于节税缴纳个人养老金的朋友,需要抓紧时间了,今年最后的缴纳时间是,12月31日,若不急于建仓,可以先充钱进去,等你觉得合适时再建仓也可以,抓紧最后的时间。
......
最后,我们对上述内容做个总结。
第一,在市场融资端,要求企业努力提升经营质量、提高投资者回报,密切关注公司二级市场表现,这是长期发展的主基调。
第二,在市场投资端,大家可以看到,通过整套的制度设计,旨在引导资金投向A股核心资产、优质资产,让市场运行更加平稳。
第三,打造投融资并举的市场,鼓励上市公司多分红,实现市场自我造血的同时,又支持优质企业、项目在A股进行股权融资,使其市场保持生命力。
今年,对普通投资者来讲,有两轮大赚钱机会,只要把握住,年收益率都不差,第一轮,2月8日至4月底,第二轮,9月24日至11月12日。
其背后的逻辑,都是市场出现阶段性的、严重的「定价错误」,包括全年领涨的银行板块,亦如此,我们都有把握住。
第三轮定价错误的机会,就在眼前,我们放在下一篇中聊,“2025年,哪些板块会是2024年的「银行股」”。
至于是否要免费公开,就看这篇的点赞、转发情况,没有关注的朋友,可以先点个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