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植材小学数学组开展了以“结构化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为主题的循证教研活动。本次教研,以五年级上册中的《植树问题》为切入点,紧扣结构化教学理念,深入探索单元整体教学路径,力求为学生打造更具系统性、连贯性的数学学习体验。
此次循证深研活动围绕“研前的理论学习—反刍基础课例—诊断教学方案—总结研修成果”四个环节展开。
第一阶段
教研组的各位老师通过深入研读结构化教学、单元整体设计相关理论,厘清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与教学结构关联,明晰以结构化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流程的重要意义,为实践铺就理论基石。
第二阶段
李宇驰老师基于自己的思考,呈现了《植树问题》的基础课例,为研讨活动提供了鲜活的研究样本。各小组围绕研课的主题,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课例的观察,深入研讨发现关键问题。
第三阶段
观课老师立足于结构化视角,聚焦基础课例中学、教环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集体研讨如何调整学、教方式,以便于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同时,李老师积极听取建议,调整学、教方案完成二次备课。在第一堂课经验的基础上,李老师进行了第二次试教,观课老师继续反刍观课。
第四阶段
教研组成员集中开展结课研讨,一起交流、总结,分享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感悟。
四个小组代表孙洪芹、沈正宇、崔思敏、沈春花四位老师分别从各自小组的观察维度进行观课总结。
执教老师李宇驰分享了自己的收获:本次教学从整体层面进行探索,大胆地融合了植树问题的三种类型,以建立“点”与“段”的联系为出发点,勾连植树问题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以简入繁,建立模型,但在关注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教学时间把握的问题。
主导教师张耀王指出:在强调内容结构化的教学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整理和分析;其次,要确定单元中最能体现核心概念和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然后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渗透核心概念的教学。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具有相近特点的植树问题三种类型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厘清异同,更好地领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促进知识的整体建构。但结构化的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是一种挑战,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李老师在教学中要还需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处理好学生材料的选择与反馈。
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数学组各教师的专业素养,更是启发了老师们对“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虽有教研成果初绽,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结构化教学实践尚未成熟,前路漫漫,仍需砥砺奋进。我们要持续探索学习结构化教学的精髓,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拔节生长铺就坚实道路,让小学数学教研再上新台阶。
图片|数学教研组
文字|沈 慧
编辑|吴利亚
审核|梅建强
监制|夏富庆
植材小学
微信:wzzcxx
书香 童趣 智慧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