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史论 || 以思会友 砺学砺行——艺术的可能系列学术工作坊第二期活动回顾

文摘   2024-10-27 21:05   陕西  


西美微史论


点击上方关注“西安美院美术史论系”


|以爱之名  讲述艺术故事  有温度的艺术文化平台|


为进一步推动美术史论学科发展,增进学术交流与互鉴,提高同学们的学术素养,我系策划举办“艺术的可能”系列学术工坊,旨在探讨艺术学理论学科方向的前沿问题,采用对谈的形式,分享研究成果,增进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10月25日晚19:00——21:00,美术史论系第二期“艺术的可能”学术工坊顺利举行。本次工坊的交流主题为:“传统与新议——墓葬美术中的图像与器物”,由硕士研究生张盼盼同学主持,4位硕士研究生曾心梅、王春兰、李王蓁、许家璇同学依次分享,最后由博士研究生刘玉莹同学进行评议。

工坊伊始,评议人刘玉莹同学进行开场致辞。她首先对研究生会的邀请,以及系内外各组织对学术工坊的支持表示感谢。随后刘玉莹同学直指今日学术工坊的主题“传统与新议——墓葬美术中的图像与器物”,她指出墓葬美术中的图像和器物是反映我们古代社会生活、文化、宗教信仰以及工艺技术各方面的一个重要见证。通过研究这些图像和器物,能够使我们进一步地了解古人的生死观、信仰观、灵魂观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且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的去反思研究墓葬美术、美术考古的一些方法和意义,从而丰富我们对古代艺术和思想的认识。


交流分享






分享人:曾心梅

2024级美术史论系 

周秦汉唐美术考古方向硕士研究生

导师:周俊玲

分享题目:

传承与交融:论唐代关中地区塔式罐的造型及装饰图像


分享内容


曾心梅同学首先阐述了选题的原因及研究背景,是基于自身对于明器研究的兴趣,而塔式罐作为唐代的独特器物,选取关中地区作为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且她认为造型和装饰图像是器物无声的语言,具有社会历史性、文化思想性及艺术性等丰富内涵。

随后,曾心梅同学从塔式罐的整体造型来源与意义、塔式罐的塔刹造型、塔式罐鼓腹的意义和器座的意涵等四个方面全面细致地分析了塔式罐各个部位的造型渊源和深意。她分析认为唐代塔式罐是佛塔建筑的“微型化”和佛教用具香宝子的“明器化”。她还分析到塔刹造型是佛教的浮屠造型与本土楼阁式建筑的有机融合。

关于塔式罐的装饰图像,曾心梅同学将其归纳为动物元素、人物元素和彩绘花纹三种。在彩绘花纹部分她着重探讨了团花状。团花状即纹饰轮廓均为圆形花朵的宝相花纹,是属于宝相花纹,显现出雍容华贵。宝相花不仅是传统文化中的具有吉祥寓意的纹样,也是佛教常用的一种纹饰。宝相是说佛陀具有妙法庄严的样子,同时隐喻宝相花是一种与佛祖相似且集智慧、完美且圣洁的花。

最后,曾心梅同学总结了塔式罐中体现的文化的传承与交融,首先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方面表现在唐代塔式罐鼓腹造型上对于三国两晋时期的古仓罐的沿用,另一方面表现在个别塔式罐中的剪纸、儒家孝道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其次是中外文化的交融,一方面体现在塔式罐造型上,不仅受印度佛塔窣堵坡的影响,也融入中国传统亭阁式建筑。另一方面体现在唐代塔式罐在装饰图像上,无论是彩绘植物纹、动物纹还是堆塑人物、兽面等都能找到中外文化元素融合的现象。

通过本次分享我们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唐代关中地区塔式罐这一独特器物的造型与纹饰,并从造型和装饰元素的历史传承和文化融合中,了解其所反映出的唐代人对于死亡观念的认知与丧葬观念的变化,以及反映唐代文化的包容性和佛教文化的世俗性。


评    议


博士生刘玉莹同学点评道:曾心梅同学的整个研究内容的呈现,从题目到结语可谓是一个完整的开题的形式,她将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问题点清晰地展现出来,在分享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值得我们学习。

针对分享中谈到的鼓腹的意义可能是祭祀性的神圣空间,刘玉莹同学延伸到史前时期的各种彩陶罐,其实也是具有储放尸体的作用,体现出一种灵魂信仰观,塔式罐跟史前的这种灵魂信仰观,是否也存在一种传承。而追溯到魏晋时期东吴的魂瓶,这就是比较鲜明的具有一些灵魂信仰的体现。





分享人:王春兰

2023级美术史论系 

丝绸之路美术史方向硕士研究生

导师:李青

分享题目:

宝山辽墓综述研究


分享内容


王春兰同学从三个方面分享了她的研究主题,分别是宝山辽墓的概况、墓室壁画以及宝山辽墓中的契丹文化。

首先,王春兰同学向我们介绍了宝山辽墓的基本概况,包括墓葬环境、墓主人的遗体保存与转化、随葬品和墓葬空间。宝山1、2号墓位于辽上京以南的一座墓园内,墓园长约200米,宽约170米。墓园的东墙和南墙上原来设有门楼,建有瓮城。南门宽约9米,比东门宽,旁边设有屋子,应该是正门。由此可见,宝山1、2号墓园的规格是很高的,并不是一般的官员可以使用的墓葬规格。

接着,她对宝山辽墓中的壁画研究进行了综述性梳理。关于墓室壁画中《寄锦图》的研究,王春兰同学介绍道:首先提出观点的是吴玉贵先生,他根据画面上的榜题诗和壁画内容以及传世文献,指出画面表现的是唐代才女苏若兰织寄回文锦的故事。罗世平先生认同吴玉贵先生的观点,从画面结构以及人物姿态两方面论证,说明《寄锦图》是临摹唐代的《织寄回文图》,其祖本的创造者是张宣或者周昉,也指出《寄锦图》所反映的“遣使”情节应该与武则天的《织锦回文记》这篇文章有关。

最后,王春兰同学从生活习俗与服饰、文化交流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关于宝山辽墓中的契丹文化现有的研究成果。其中宝山辽墓的壁画内容以契丹人、鞍马、羊犬等反映契丹生活的场景与以汉人传统历史故事杨贵妃教鹦鹉图和汉武帝谒见西王母等故事相结合。这说明契丹人对于汉人历史传统故事的喜爱,也说明契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

通过这一分享我们了解到宝山辽墓的综合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墓葬整体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宝山辽墓的个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墓室壁画的研究,让我们大致了解了墓室壁画的基本情况。最后,通过墓室壁画所呈现出来的图像,为了解中国古代契丹民族生活提供了参考资料。


评    议


博士生刘玉莹同学首先对王春兰同学的研究综述表示肯定和赞扬,分享中关于墓葬概况、基本形制,不管是从考古报告还是前人的一些观点,进行了细致的分类,无论是环境形制、尸体遗存、保存转化,还是随葬品以及特别关注到了墓葬空间的问题,综述内容完整详实。

同时,刘玉莹同学还指出在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基础归纳之上,把前人还没有解决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发现了一些人物形象的争议,有待考证的,我们可以接下来去搜集更多的资料,对此进行论证补充,这些都可能成为我们接下来的创新点或者研究价值。






分享人:李王蓁

2023级美术史论系 

美术史论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

导师:周俊玲

分享题目:

唐敬陵贞顺皇后石椁研究


分享内容


李王蓁同学从敬陵概况、贞顺皇后石椁概况和石椁纹样赏析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首先她介绍了敬陵的地理区位,位于今西安市长安区庞留村,即所谓的“在国之阳”,历史上曾数次被盗,标识墓主人的地上建筑已荡然无存,现仅存夯筑覆斗形封土,东西边长53米,南北边长56米,高约19米。

接着,她详细分析了贞顺皇后石椁的外形结构。石椁为青石制成,由盖顶、椁室、基座(棺床)三部分共31块石材组成,重量约26吨。椁室平面呈横向长方形,共用石材20块,是由十根方形立柱和十块纵向长方形壁板套接而成,构成的椁室长389厘米、宽243厘米、高171.5厘米。

最后,她阐述了对石椁纹样的赏析。贞顺皇后石椁规模宏大,内外雕刻着精美的纹饰,石椁内壁共有10幅画屏,雕刻了21名女官、女侍等形象。石椁装饰采用彩绘、线刻的技法,雕刻出仕女人物、花草树木、珍禽异兽等,内容丰富,彩绘基本完好,具有极高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

通过本次分享,我们能从中了解唐代墓葬制度的概况和部分细节。石椁用图像语言的力量,将墓主人及其生活时代分解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化作回忆性、纪念性的永久物质形式,凝固在武惠妃 肉体与灵魂轮å回辗转的永恒地下世界中。这些图像隐藏着极为复杂的历史文化信息,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研究线索,值得我们长久关注与探索 。


评    议


博士生刘玉莹同学认为李王蓁同学的研究非常的具象化,具体到了某一个石椁,甚至是棺椁上的一个纹样。并提出了一点小建议,因为后面更多的是展开了对它纹样的一个探讨,认为在题目后面可以再加上纹样研究,就会使得研究对象更加的明确。

同时根据对石椁的研究,刘玉莹同学认为从中还能衍生出其他更多问题。从棺椁的形制上来看,和再往前的北周时期,像史君墓、安家墓的一些形制之间是否存在一些渊源和联系。接下来也可以尝试从这些角度上再去探讨一下它的形制,包括上面的一些纹样。





分享人:许家璇

2023级美术史论系 

艺术考古方向硕士研究生

导师:卢昉

分享题目:

墓葬美术中的星宿图像


分享内容


许家璇同学首先提及自身研究本课题的原因,是前段时间网络上热门的游戏《黑神话:悟空》的对山西晋城玉皇庙28星宿的塑像进行了精妙的还原,这激发了他对于星宿图像的研究兴趣。随后他通过图片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常见的星宿图像,如“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等。

接着,他又介绍了汉代墓葬中的星宿。原始汉墓壁画中的星宿图像并没有这么具有特色,甚至并没有形成具体形象,多是天文学的星象图配以动物(幻想类)或人物并未进行深入的艺术加工。根据目前的考古材料,汉之前的星象多为散点式,而汉代出现了大量的连线式星象,并且壁画中的星宿配以人物及动物形象,东汉后期有的星象图旁还配有榜题。两汉以后,星象图的“象”的元素逐渐消失,但连线式星象的绘制形式被保留下来,在墓葬之中出现了以星宿构成的天文图。可见,在星象图的演变过程中,汉代墓葬中的天象图具有了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最后,他总结道:汉代墓葬壁画中的天象图以日、月、星辰、云气、神祇瑞兽等元素构成,日、月、星、云气所构成的环境也被人们视作神祇瑞兽所在之“天界”。在汉代壁画墓中,画工将这些元素进行组合,形成“天象图”,展现了汉人对“天”的观察与想象。

通过本次分享,我们能从中了解到各种不同的星宿图像的表达。尤其是汉代墓葬壁画中的星宿图,为我们介绍了墓葬系统中汉代人对“天”的想象与构建。以此可以看出,汉代人对“天”的认识不仅是知识性的,也是观念性的,是向往和追求的,也是崇拜与敬畏的。


评    议


博士生刘玉莹同学指出,尽管这个课题还不是一个特别的完整系统,但许家璇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出发,在其中找到了几个比较具有研究性的问题。他发现汉代墓葬中的星宿图和汉代之前的星宿图像表达形象上的差异。以及他认识到了一个较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他在思考星宿图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汉代是否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接下来就可以围绕着这个问题去思考,进行前后历史时期的对比,包括一些问题的溯源。汉代之前我们的世界观、认识观可能是不够成熟的,对于天象可能更多的存在于一种幻想之中,然后汉代之后可能包括伴随着像佛教的传入,图像形象等可视化的表达更多了。历史进程中星宿形象上的差异可能会跟这些外来文化有一定的关系,这些都能成为接下来思考的问题点。




供    图    :王    鑫  曾心梅  王春兰  李玉蓁  许家璇

编    辑    :林    琳

编    审    :郭欣瑞  张    雯  马    瑞

执行负责 :陶凯瑞

指导老师 :陶   沙

西安美术学院

美术史论系

官方微信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


西安美院美术史论系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