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美微史论
点击上方关注“西安美院美术史论系”
|以爱之名 讲述艺术故事 有温度的艺术文化平台|
商都汉墓诉流年,河洛文明悠久传
——探秘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郑州
商都遗址博物馆、打虎亭汉墓
时间川流不息,历史更迭不休
那些千百年前的文化传统
人文往事理应随时光消散
但今日的我们仍能
知晓并探寻那湮灭的年代
只因历史文物搭建出来的桥梁
让今人从博物馆、美术馆中
窥见千年前的熙熙攘攘
今日游学我们首站来到了
河南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跟随文物们的脚步
聆听历史的回响吧
1. MUSEUM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彩绘陶器映日月,千年风华今共赏
泱泱大国
灼灼其华
在河南写生的期间
我们有幸去到了
在中国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位于郑东新区西北部、连霍高速与中州大道交叉口东南隅,是为保护大河村遗址而建立起来的一处史前遗址博物馆。
遗址发现于1964年,是一处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时期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1972年首次进行考古发掘,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了解了其基本情况后,我怀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进入了博物馆,也见到了“两位镇馆之宝”,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他们吧!
彩陶双连壶
一提到我,你一定会想到伟大而又神秘的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彩陶,在绚丽斑斓的彩陶器中,不乏美丽精致的器皿形制,而我被誉为中国古代彩陶之冠,我就是彩陶双连壶
我于1972年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房基F1内出土。高20厘米,泥质红陶,红衣黑彩,器表满布平行线条图案,可谓精美别致至极。我有两壶并连,腹部相连处有一圆孔相通。壶两侧各附一耳,圆腹平底。
我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将两个造型一样的壶体巧妙地连接在一起,造型别致,构思新颖,彩绘线条古朴流畅,风格独特,同时研究我对研究原始社会的社会形态、生活习俗和制陶艺术有重要价值。
白衣彩陶钵
我是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中的另一件镇馆之宝,富有神秘色彩的白衣彩陶钵,众所周知,在仰韶文化中,彩陶是仰韶文化闻名遐迩的点睛之笔,因此仰韶文化一度被称为“彩陶文化”。
白衣彩陶因图案多样、色彩明快而具有广泛的知名度,而我虽看起来有些头重脚轻,其貌不扬,但因为我钵口沿及腹上部施有白色陶衣,其上用褐彩绘弧线三角纹、圆点纹、线纹等组成的精美图案成为了我的显著特征。
我的花纹图案丰富,构思巧妙,布局严谨,色彩明快,线条流畅,是真正的“神秘又不失美丽”从而成为仰韶文化中独树一帜的艺术瑰宝!也是仰韶文化彩陶的代表性器物。
2.RELIC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
青铜兽面耀鼎钺,甲骨商都彰文脉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郑州商都遗址
是“毫都”的所在地
我们怀着满满的期待
来到了这里
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神秘之旅
郑州商都遗址作为商王朝的开国之都,其遗址类型丰富,出土文物珍贵精美,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现存同时期规模最大的王朝都城遗址。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殷墟文化之前的商文化空白,而且为夏文化和先商文化的探索奠定了基础,是中华文明探源、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商都遗址历经3500年风雨沧桑,向世界展示着商都的天公造化,诉说着巧计神思,传承着华夏深深不息的文明圣火,向世界展示着商都的不朽传奇。
兽面纹铜方鼎
我是来自商都遗址博物馆中的一件珍贵文物——兽面纹铜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体重最重,铸造最完美的青铜鼎。我是一件来自西周的青铜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静静地伫立在展厅中,等待着每一位访客的到来,向他们诉说着那个遥远时代的辉煌与神秘。
我拥有着独特的造型,上部有两只立耳,口近正方形,腹部呈方斗形,鼎壁微斜,底部平坦,四足为中空柱状,整体线条流畅,比例协调。我器腹的纹饰以兽面纹和乳钉纹为主,四面均为一高突棱为鼻梁的浮雕牛角形聚睛凝视、扩口露齿兽面侵占,均以非常工细的云雾纹衬地,柱足顶端同样饰浮雕兽面,这些纹饰精美而庄重,彰显着商代青铜器工艺的巅峰成就。我的每一寸肌肤都透露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他们运用精湛的铸造技术,将我对称而威严的形象完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我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者。作为商代的重要礼器之一,我代表着王权和统治者的地位。在古代社会,鼎是等级和身份的象征,而我的存在,更是彰显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展。
兽面纹铜钺
我是来自殷商的兽面纹铜钺,通长35.8厘米,宽31.7厘米,重达4.9千克,整体呈梯形,刃和阑部平直,阑内两侧各有一长方形空隙,用以穿绳固定在长柄之上。我周身布满了精致的镂空兽面纹,这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远古图腾的神秘再现,积蓄着早商时期粗犷狞厉的原始力量之美。
我的纹饰四面共有11个连接点,铸造工艺精巧纯熟。兽面的眉骨与鼻准线相连,将面部对称地分为两部分,节状纹和云纹叠摞成高耸华丽的兽眉,配以“臣”字形眼,纹饰下部左右对称的镂空口腔中,露出两枚半环形齿状的兽牙,显得狰狞而威严。从整体上看,我是一个图案化了的兽面正面形象,向世人展示着商代先民们对于力量与威严的极致追求。
我的身世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演变为石钺、玉钺,最终以青铜的材质呈现于世。在商代,我不仅是战场上的利器,更是王权的象征。《太平御览》中提到:“钺,王斧也。”商汤、周武王都曾亲自执钺征伐,我见证了无数战役的辉煌与惨烈,也承载着执行最高律令的刑具法器之重责。
牛肋骨刻辞
我是来自商代的牛肋骨刻辞,1953年被发掘于郑州二里岗,我的出现为学者们探究商文明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我是一块牛肋骨,我身上残存的十一字记录了羊侑祭祀乇土的一次活动,并在七月乙丑日贞问祭祀结果的事情。我身上的刻辞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记录了这些具体的祭祀仪式,还反映了商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祭祀习俗。
经历漫长岁月,我的表面早已模糊不清,以至于学者们在释读过程中一度出现了缺字现象。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终于发现了我的第十一个字——“乇”。这个字在刻辞中的释意,至今仍有争议。有人认为它表示地名,与殷墟甲骨刻辞中的“乇”字相呼应;也有人认为它表示祭祀神祖的祭名,意为割裂祭牲肢体。“乇”字的出现及其解读,佐证了郑州商代遗址及为商汤之“亳”都。
“亳”字陶片
我是来自遥远的战国时期的“亳”字陶片。“亳”,这个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中,象征着古代的都邑或祭祀之地。而在质朴而实用的陶器上,我的存在更显得别具一格,充满了生动与鲜活的气息。
我的外表斑驳陆离,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而“亳”字则如行云流水般跃然其上,仿佛在低语述说着古老的故事,令人油然而生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巍巍毫都,文明摇篮。我的出土,为亳都的确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大量“亳”字陶文的存在,证明了郑州商城一带在东周时期被称为“亳”。这些陶文,如同一部活生生的文字史书,记录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
3.RELIC
打虎亭汉墓
宴饮百戏绘汉风,汉墓壁画传古韵
最后一站
我们来到了打虎亭汉墓
有幸欣赏到了丰富绚丽的
石刻画像和色彩壁画
它们生动再现了千年前
东汉百姓的生活场景
打虎亭汉墓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6公里绥水河南岸的打虎亭村,是目前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一座东汉晚期墓葬。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游历嵩洛路过此地,在这里易骑围猎,射死一只猛虎。后人为了纪念此事,便在此修建了一座亭子取名为御射亭,百姓们也称他为打虎亭,打虎亭汉墓的名称由此而来。
《宴饮百戏图》
《宴饮百戏图》又名《主宾宴饮舞乐百戏图》,位于东墓中室北墙上,长7.3米、高0.7米。《宴饮百戏图》是汉代墓葬壁画中的精品,图画中的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画幅之长,也是汉画之最。
在这幅大型彩色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上方是彩色的帐幔,下方是百戏图,其中不乏踏盘舞、踏鼓舞、吹火、顶盘等我们现代人所熟知的表演节目。
画的西部则绘制的是红地黑色幄幕,其前绘有大案,案面绘朱色杯盘。案前坐有二人,身着长衣,似为墓主人宴饮图像。
整幅图像的涵盖了东汉时期人们生活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犹如一幅活生生的东汉风情画卷,既有烤肉串时的烟熏火燎,又有宴请宾客时的热闹,其气氛之热烈,场面之生动,为东汉彩色壁画中所罕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扑图》
《相扑图》位于打虎亭汉墓东墓中室的天顶,图中两个头大体胖的男性大力士,对面相斗,他们头顶均为束发,全身几乎一丝不挂,下身各穿条小短裤,腰部束布带。
左侧力士,脸微微上抬,胸部挺起,两上臂向后伸,右腿前蹬,左腿后弓,做欲斗状。
右侧大力士,也是头向上仰,左臂前伸微微上折,手心向上,右臂斜向下伸,右腿前蹬,左腿后弓,做迎斗状。两位大力士前蹬之足接近,“战争”一触即发。
《相扑图》的出土,实证了在中国汉朝之前,就有了相扑运动,为“日本相扑源于中国”提供了有力证据。
《豆腐制作图》
《豆腐制作图》位于西墓“厨房”内,南壁下部,共有四幅图,雕刻了制豆腐的过程。
画面东部,雕有高大陶缸,隐约可见缸内泡有黄豆。缸旁两个头戴平顶帽、身穿长衣的人,一人手拿一长柄勺,另一人双手按缸沿向缸内看,观察黄豆有无泡发。
缸右侧是圆形石磨,一个人一边转动带拐柄小磨,一边往磨顶加黄豆制浆。紧挨小磨放着大缸,缸上盖木板。缸周围站着三个人,一人用细布过滤豆浆;另一人在木板上挤压豆渣,还有一人站缸旁指点,疑似作坊老板或是师傅。画面西部则雕刻有压制豆腐的场景。
这组豆腐石刻像,是截至2017年发现最早证明豆腐出现的证据,豆腐的发明,最迟在东汉时期,将古代中国制作豆腐的时间提前了1000多年。
R. MUSEUM
结语
CONCLUSION
“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时间总是在不断流逝,昔日的繁华褪去,唯余历史的一缕灰烬,我们窥探历史的窗棂,看到了古老的东方文明。每一件文物都见证了一段历史的波澜壮阔,每一座遗址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独特内涵。我们能够通过对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打虎亭汉墓的考察来窥探昔日河洛地区辉煌灿烂的文明,实则有幸。在未来,我们应继续秉承“行走的美术史”这一标杆,在文物之中窥探过去,在过去之中拥抱未来。
供 稿:蒲湘婷 吴镠玥 冯雅琦 张潇冉
供 图: 冯雅琦 张潇冉 蒲湘婷 吴镠玥
赵苏熙 孙高阳 网络
视 频:赵苏熙
责 编:孙高阳
责 审:付薪莉
指导教师:范淑英 庄会秀
西安美术学院
美术史论系
官方微信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