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过年了,这些中国的基本礼仪请收下,希望代代相传

乐活   2025-01-23 07:32   北京  
素食星球提前祝您新年快乐
年前健康好物备好了吗?

本文授权转载于微信公众号:物道(ID:wudaoone),转载请联系物道 

前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对中国人来说,那一份待人处事的规矩,便是礼。

我们都知道,中国一直被称为千年的礼仪之邦。可如果单纯说一个“礼”,又觉太遥远。

但在辜鸿铭看来:中国人的礼貌,就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感情。而且很容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是因为,中国人的“礼”已经深入我们的精神和心灵。

图|物道 ©

“礼”内化于心,是自己的修养;外化于行,就是对他人的温柔关照。所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说话、待人、聚餐、出行、拜贺到馈赠,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小规矩。

这些心照不宣的默契,是我们心中谦谦君子的化身。这份对自己和他人的体谅和照顾,在今天依然被我们需要。

【说话】


他人正谈话,不在中间插言。

不隔席谈话。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

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图|清凉地儿-了琹 ©

① 别人在谈话的时候,不要插嘴。

② 不要与说话的人间隔很远,或者中间还隔着其他人。

③ 不要总说他人的缺点,不要总说自己的长处。

④ 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引起,要深思熟虑之后再发言。

⑤ 在生活不如意的人面前,不要只说喜事;在老人面前,不说不吉利的话。

⑥ 交情浅的时候,不说深交时的话,决心与他人断来往后,不必再说恶毒的话。

图|清凉地儿-了琹 ©


【 待人 】


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入门必为客安座。

客去必送致敬,远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图|清凉地儿-了琹 ©

和长辈一起走路,要走在长辈身后,不要快步走在长辈前面。

 和残疾人见面,要更加尊重他们,注重他们的感受。

世上有很多生活艰辛的劳动者,不要占他们的便宜。

走到门口时,要在客人前面,为客人开门。

进门后,为客人安排座位。

客人离开时,起身相送。远道而来的客人要送下楼,或送到路口。

图|清凉地儿-了琹 ©


【 聚餐 】

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

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

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

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

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图|霜霜

座位要有次序,正对大门的上座必须让给长者。

入座后不斜着身子坐,不伸脚。

吃饭的时候,大家要一起动筷子。

吃饭时要用公筷公勺,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夹菜,乱翻搅菜。

已经夹到碗里的菜肴,不能再放回去。

吃饭的时候不要叹气,不要训斥晚辈。

图|物道 ©


【 出行 】


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

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

归来必谒亲友,或略送土物。

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

遇妇女老弱,应尽先让路让座。

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问路于人,须随即称谢。

图|今心是念 ©

穿着打扮不强求华美,但必须干净整洁。

外出之后,最好在晚上能回家,如果不能按时回家,一定要先告知家人。

从远方归来一定要拜访亲友,简单赠送一些当地的土特产。

去其他地方,要知道当地的风土人情,不要违犯风俗忌讳。

看见妇女、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要让路和让座。

有人向自己问路时,一定要详细指路;如果向他人问路,一定记得感谢。

图|今心是念 ©


【 拜贺 】

先立外轻轻扣门,主人让入方入。

将上堂,声必扬。

饭及眠时不访客。

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

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

主人欠伸,或看钟表,即须辞出。

参加吉礼,不谈衰丧话,不戚容,不啼泣。

① 在门外轻轻敲门,待主人邀请之后,才可进门。

② 快要走进厅堂时,先提高声音,让人好有所准备。

③ 拜访别人的时候,应该避开吃饭和睡觉这两个时间段。

④ 进入主人家看见其他客人,就不要久坐;如果有事相告,就和主人到他处说明。

⑤ 如果主人感到疲倦,或者频繁看时间,就要尽快告辞。

⑥ 参加喜事,不要说不吉利的话,不要面色难看,不要哭泣。


【 馈赠 】


礼尚往来,来而不往,往而不来,皆非礼也。

赐人不曰来取,与人不问所欲。

赠人物品,外必用包裹,婚丧庆寿例外。

受赠先略谦辞后受,称谢,逾日须往拜。

长者赐,不敢辞。

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

中国讲究礼尚往来,有往无来不合礼仪,有来无往也不合礼仪。

给他人赠礼,不要让别人来拿,也不要问别人要不要,要恭敬礼貌。

给他人赠礼,一定记得包装, 婚礼、丧礼、寿礼则包装不同。

人家送我们东西,先略微推辞再接受,一定要感谢,隔一两天,最好回拜一下。

长辈送给你的东西,一般情况下都不要拒绝,以示尊重。

⑥ 长辈给的东西,晚辈要用双手恭恭敬敬去接。

时过境迁,有人说:“曾经的礼仪,已经被遗忘了,很多年轻人真是不懂礼貌。”其实,礼仪不过是在因时而变。

随着网络世界的加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更加紧密、也更加遥远。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一样需要让“礼”内化于心。

比如,在饭桌上把手机静音,不要只顾着玩手机,多珍惜现实生活中的团聚。还有,不要以为在网络上“披上马甲”,而表露极端情绪、对他人恶语相加。

在中国,什么是规矩?是一言一行的分寸,是一点一滴的进退有余。

在中国,什么是礼?没有那么复杂,不过是在日常里,做到对他人与自己恰如其分的关心与照顾。

就像蛇年春节要到了,你会带什么年礼回家呢?“礼”,是心中礼仪,亦是手上礼物。一份小小的“礼物”便是将我们的“牵挂”和“爱意”,寄托于物、外化于行。

愿你我心中有“礼”,手上收“礼”,过一个有礼有节的年!

参考资料:

《常礼举要》. 李炳南

· END ·
素食星球原创出品,欢迎转发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于后台回复“转载”获得授权

欢迎扫码加入素食星球美食群👇
已经进入美食课社群不要重复添加哈

欢迎添加素食星球的视频号
#点个赞常联系哦#
素食星球马上就要12岁了~
我们积累了一千多篇原创内容,传播素食和环保的理念

但最近很多人朋友不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我们的文章啦
这是因为微信推送机制的改变了

但只要点个「在看」或「赞」,
和我们建立链接之后,
微信就会优先给你推送我们的文章哦!

点击“在看”
过一个守“礼”的年!

素食星球
潮流素食生活媒体,素食爱好者的聚集地。我们分享蔬食食谱、营养知识、有趣故事、蔬食餐厅探店、蔬食新品测评等等,一同享受素食的美好,一同感受文明的光亮!爱让星球不停转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