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在效用
西方古典美学的经典观点,认为美的定义在于其是否有用,以此来强调美的相对性,苏格拉底认为有用就美,无用就丑,但由于不同的人对应不同的效用,因此美具有相对性。到了后来英国经验美学美学家大卫·休谟那里,他将美在效用学说更具体的理解为了美是对人才有效它必然随着人的利益不同而显出分歧,从此可以见出美的相对性和具体性。当然,这种美在效用的学说,更多的针对美的内容,而非形式。
2
《理想国》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国家”,也被称之为“乌托邦”。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可以是男人,也可以是女人。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该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作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
柏拉图《理想国》
3
《诗学》
古希腊哲学家亚理士多德在文学和美学方面的代表作,在其中,他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模仿,诗歌是对必然性和可然性规律的模仿,并认为诗比历史更真实。另外,在文中他通过将悲剧与史诗进行比较,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墓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他还通过喜剧和悲剧的对比,认为悲剧侧重于行动和情节,而喜剧则侧重于人物性格的丑陋乖讹。
亚理士多德《诗学》
4
朗基努斯
古罗马美学家。他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崇高”这一概念。在他的看法中,崇高意味着伟大与不平凡,它与情绪上强烈的情感有关,是艺术作品所引发的狂喜,这种狂喜具有宗教意味。崇高由此成为了西方美学史上的重要范畴之一,在后来的康德等人的论述中被不断深化。并且,朗基努斯的这种对情感的强调,引向了后世的浪漫主义风格。
5
崇高
西方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强调一种情绪化的、充满压迫感的审美体验,通常被认为是美的对立面。朗基努斯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崇高”这一概念。崇高在此意味着伟大与不平凡,它与情绪上强烈的情感有关,是艺术作品所引发的狂喜。后来,康德将崇高做了补充与完善在康德那里,崇高感是由人的痛感转化而来的,是事物超越了人的知性和想象力,即生命力受到阻碍后洋溢迸发进而体会到人自身道德精神力量的胜利。他崇高分为两种:一类是数量的崇高,即数量极多之物;一类是力量的崇高,即超越人能力的事物,崇高这一美学概念深刻影响了19世纪的浪漫主义美学。
6
美在关系
18 世纪法国文艺美学家狄德罗的戏剧理论。认为戏剧的美来自关系,主要包括家庭关系、职业关系和敌友关系,其中狄德罗认为家庭关系最为重要。关系要在情境中见出。美要靠对象和情境的关系,情境的改变,对象的意义就随之改变,而美的有无和多寡深浅也就相应地改变狄德罗后来用“情境”代替“关系”。
7
熟悉的陌生人
别林斯基的“典型”观,他认为典型人物既表现共性,又还是一个完整有个性的人。典型化的过程就是根据可能性客观规律性,抛开偶然因素,揭示本质的过程。根据可能性创造出的典型是近情近理的,同时由于经过创造想象的理想化,这一典型又是不平常的,因此典型又叫做“熟识的陌生人”,“熟识”是客观基础,合情合理;“陌生”是指艺术创造的独创性。除此之外,别林斯基还看出典型性格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典型既要体现时代精神又要体现作者观点。
别林斯基
8
艺术之死/艺术终结说
最先来自黑格尔,他根据自32二的艺术发展史(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含有物质因素越来越少,精神因素越来越多。随着精神继续发展,开始不能通过艺术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因此,艺术要先让为给宗教,再让位于哲学,即通过概念的形式来认识理念。因而,艺术终结说意味着哲学替代艺术,或艺术变成哲学理念,但艺术终结说并不是指艺术的灭亡面是更具有观念性的新的艺术的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丹托同样指出,艺术的终结是具体的,旧的艺术的终结,让位给了新的艺术。无论是黑格尔提倡的“小说”,还是丹托所言的“观念艺术”,都是那种更具有哲学理念性的艺术类型。
黑格尔
9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随着艺术技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古典艺术最终让位给了现代艺术,即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登堂入室。古典艺术中存在“光晕”(灵晕 aura)这个词的含义复杂而模糊,它指向一种本真、独一无二性和膜拜价值。传统艺术作品不能被无限复制,人群去欣赏必须有一段“距离”。而机械复制时代的作品失去了灵晕,它们没有距离,用展示价值取代了膜拜价值,并侧重一种消遣性的接受方式,但本雅明绝非完全否定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他看到了电影中的大众化特质,认为这种特质存在着“解放的力量”:其中既有电影的大众人群基础,也有电影揭示社会异化的美学价值。
10
《审美教育书简》
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的著作,在法国大革命背景下,席勒以康德的原则为依据,深刻分析了人的感性与理性同审美与艺术的关系,认为人类发展的道路是从被感性支配的自然人走向精神能控制物质的理性人,只有当两种冲动同时发展,人才有自由,而审美能将二者连结、统一起来,让人走向完善。由此强调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也成了现代意义上美育的开端。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以上内容均来自《艺术概论1000个名词解释》~
更多艺术概论相关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