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事
直接见面了。
我发现有些人,总喜欢跟构建人脉,一些名人大咖合照,晒朋友圈。
参加线下活动多了,也发现会有很多人,热衷于到处要微信,希望建立丰厚的人脉。
然后这些人,一辈子再也没有见过了。。
这些固然可以在表面和数据上带来“虚假的繁荣”,但实际上,有事也不一定会找他们,找到他们,人家也未必理你。
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提出一个观点:
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
任何关系的本质都是价值交换,你有价值,且符合人家的交换的需求,人家才会跟你建立关系,否则只能是你的一厢情愿。
也有人热衷于混圈子,希望通过圈子获得前进的阶梯。
这个确实对我们的成长有帮助,因为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稳。
但所谓社交圈子,它只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路径,和真正情感上的朋友,并不相搭。
真要有事,还是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攀上人家的肩膀,跟去外面叫个跑腿别无二致。
都是用钱能够解决,那也不必费力去维护所谓的人脉,拼命挤进去一些圈子了。
当然,不可否认,有些事情没有办法用钱解决,得要找特殊的关系,但是绝大多数人,大概率遇不上这些事,也接触不了对应的圈子。
唯一靠谱的,只有自己
去提升自己的价值
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去混社交,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你要懂得投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能力和价值上去了,自然会有朋友相助,贵人提携。
什么是价值?就是在能够满足他人的需求。
这种能力既可以是提供物质上的援助,也可以是给予情绪上的支持。
物质价值表现为在经济上对他人提供一定的帮助,而情绪价值则体现在双方共同营造的和谐氛围以及情感的交流与共鸣上。
你自身无法提供价值时,友谊往往昙花一现。你可交换的价值越大,你的社交半径也就越大。
彼此相互需要,关系就更长久。
这才是真理,这才能吸引到真正的朋友,能够进入你适配的圈子。
朋友在精
不在多。
汉朝的王符说:
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
立志于正道的人少有朋友,争名逐利的人,却有许多气味相投的同伴。
在一个圈子里,不一定是朋友,朋友,也不必在一个圈子。
好的朋友,是臭味相投, 精神上对了脾气,不管远近、不管上次多久了没有联系,甚至看起来老死不相往来,但心是在一起的。
讲一个故事,晋朝有个朋友圈子叫竹林七贤,里面有一对儿,嵇康和石涛。
嵇康是个宅男,隐居洁身自好。
石涛推荐嵇康去做官,嵇康不去就算了,反倒写了篇流传千古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将石涛骂的体无全肤。
石涛这么大一个官,都做总理的人了,你让他把脸往哪里搁?但他就骂了。
然而嵇康临死的时候还是和儿子说:孩子别怕,只要有你石涛伯伯在,你就不会成为孤儿……
石涛没有辜负嵇康的嘱托,最终把他儿子送上了仕途。
像这样的友情需要贴在脸上吗?需要晒在朋友圈告诉天下人吗?不需要。
需要彼此告诉吗?不需要!自己有脑子有心的,去感知就是了,就是彼此懂得对方的为人处世、性格脾气、精神境界。
真正的朋友,不必去高攀,不必去低就,心手相携而无他念,是懂得。
(全文完)
关于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鸟哥笔记专栏作家;斜杠青年,尝试过多个副业项目。
自媒体人,创作累计百万字,全网10w粉丝,多篇10万+文章,累计千万阅读!
开放朋友圈,不定时分享学习感悟,日常思考。如果有需要,欢迎加我前排围观。
或者欢迎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