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最大的弱点:习惯性反驳

文化   2024-12-04 07:15   广西  

这是本公众号的第 348期分享

本文共2600字  | 阅读需要8分钟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人:

无论你说什么,他总是首先反驳,然后再说自己的观点;

有时甚至听都不听你说的话,直接反驳,然后表达了相同意思的观点。


这种人我见过,不是情商低,而是有一种叫“习惯性反驳”的毛病。

他们总觉得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甚至靠反驳来维持自己影响力。

一个习惯性反驳的人,其实是非常可怕的。

跟这种人沟通,很容易把你带入负面的情绪黑洞,甚至让你崩溃。

什么是习惯性反驳?

习惯性反驳是指,个体在面对不符合自己预期或偏好的信息时,通常会立即并且反射性地进行否定或反对。

这种行为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否定外界信息,以保护个体现有的认知结构和价值观免受挑战。

形成一个人习惯性反驳的主要原因有3个:认知偏差、心理防御、过往经历的影响。

(1)认知偏差

对自己的认知存在偏差,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和见解,总觉得自己的想法、观点都是最正确、最完美的。

一旦听到别人与之不同的言论,就会认为别人是错的,从而习惯性地去反驳别人,想要让别人认同自己的看法。

(2)心理防御

习惯性反驳的人,往往内心比较敏感,将他人的话语下意识视为对自己观点、能力或者价值观的挑战。

为了维护自己内心构建起来的 “领地”,不让自己处于可能被否定或轻视的境地,就会习惯性地反驳。

通过这种方式来捍卫自己,向外界表明自己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3)过往经历的影响

一个人在过往的生活、工作或者学习中,经常因为没有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为自己辩解而遭受损失。

比如曾经被误解但没反驳导致被错怪受罚,或者自己的合理建议没说出口结果项目失败等情况。

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交流场景时,就容易养成先反驳的习惯,想要第一时间表明态度,避免重蹈覆辙,不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局面。

习惯性反驳
是一个人最大的弱点

李雪琴曾在一档节目中,建议广大学生:没有热门的专业,就选热爱的。

嘉宾许天奇立马反驳:还是得选热门的。

李雪琴就重申:我是说在没热门专业可选的情况下,尽量选热爱的。

结果许天奇还是不依不饶:“那也不是选热爱,而要选喜欢的。”

现场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所有人都明白李雪琴说的“热爱”,跟他说的“喜欢”,本质上是一个意思。

弹幕里有句评论:“我以前有个朋友也这样,现在已经不是朋友了。”

很多时候,这些反驳的人未必有心,可于听者而言,却是字字扎心。

没有人喜欢和满腹戾气的人交往,也没有人愿意和一身棱角的人相处,一个人把反驳当成习惯,得罪的是别人,消耗的是自己。

最终把自己的财运、贵人缘都消耗掉。

习惯性反驳,是一个人最大的弱点,一般而言,很多人习惯性反驳,有以下3个表现。

(1)不接受别人的观点

习惯性反驳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拒绝接受,他们听不进不同的想法、建议或意见。

几乎不给对方把话说完或者深入解释的机会,就急于抛出反驳的话语,试图推翻对方的观点。

他就像一个皇帝一样,搞一言堂,必须按照他说的做。

而你提一些反对意见,哪怕是为他好,他根本听不进去,甚至还会对你大发脾气。

(2)逃避责任

当出现问题或者面临一些需要共同承担责任、协同解决的情况时,习惯性反驳的人会通过反驳他人,来撇清自己与事情的关联

他们会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用反驳的方式强调,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他人哪里没做好、哪里出了差错等。

哪怕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他也会不断狡辩,找一大堆借口,谁的责任就该谁承担,而不是逃避责任。

一旦逃避责任,这个人就失去了信誉,后面就不会有人跟他合作了

(3)只在乎输赢

习惯性反驳的人将对话视为一场较量,一心只想让自己在这场 “较量” 中获胜,证明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

因此,无论何时,都想要争个高低。

他不是为了做好事情而争论,而是为了争论而争论。

严重影响人际关系,让身边的人觉得相处起来很累、很有压力,渐渐会对其敬而远之。


总之,习惯性反驳是一个人最大的弱点,每个在生活中被拖垮的人,其实都在为自己的习惯性反驳买单。

富兰克林说:

“如果你辩论、反驳,或许你会得到胜利,可那胜利是短暂、空虚的......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给你的好感。”


作家李小墨也曾说:

“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他人,是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


生活中,我们谁都免不了被批评、被反驳。过多的争辩,并不会让人高看你,反而让你陷入生活的陷阱。

优秀的人,都懂得反省

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曾说:

“习惯不是问题,反驳也不是问题,两者加在一起就是大问题。”


反驳是本能,但反省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本事。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就是克制无时无刻的反驳欲。用思考代替习惯,把反驳变成反思。

那些真正优秀的人,更注重反省。

因为他们知道,习惯性反驳,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偏执:

  • 在生活中,你总是喜欢反驳,那么你的朋友就会离你远去,你的亲人,也不愿意和你沟通。

  • 在工作中,你习惯性反驳,你的同事就不愿意和你合作,你的领导,也就不愿意指出你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善于反省。那该如何听他人的意见,做到自省?下面提供三个方法:

(1)学会倾听

当他人提建议、批评或表达看法时,即便反驳欲望强烈,也要克制,保持沉默,耐心听完,别贸然打断。

这既是尊重对方,也能避免错过重要信息,毕竟一旦反驳,对方或许就不愿吐露真实想法了。

(2)换位思考

对方讲完后,尝试换位思考,它并非单纯的同理心或道德忍让,而是助力成长的思维方式。

要设想他人的思考逻辑与做事方法,以此丰富自身认知。

比如家人指出问题、同事得出不同结论时,通过思考背后原因,既能理解尊重他人,又能发现自身不足,进而优化工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3)信息选择

他人意见并非要全盘接受,若照单全收就没了主见,易随波逐流。

所以要分辨信息,甄别哪些有用、有建设性。

对自己有用的,及时吸收接纳并自我纠正;暂时无用的,先搁置一旁,但别下意识反驳。

这里是总结

一个愿意倾听他人观点的人,往往是真正能做自己的人。

其关键在于筛选出对自身有价值的信息,以此助力自己最终做出更高质量的决策与行动。

我们需要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从中汲取智慧,收获不同角度的想法。

如此一来,我们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完整,拥有全观的视野,进而成为更好的自己,也不会陷入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不够好

罗翔老师说:

“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脑海中能够同时存在看似对立的观点。”


所以,不要习惯性反驳,而是要反省,拓展自己认知的维度,深耕自己的能力,兼听则明,摆脱故步自封,让自己的心智有更快的成长。

通过这样的改变,你可以成为更具包容性、更有洞察力的人,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就像罗素笔下的那一句:

“只有玫瑰和茉莉一起绽放,这个世界才会有参差多样的美丽。”


当你成为更优秀的人时,你的实力,胜过任何言语上的辩驳。



全文完

---

朋友们,我开设了一个写作训练营,如果感兴趣欢迎咨询了解↓↓



关于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鸟哥笔记专栏作家;斜杠青年,尝试过多个副业项目。

自媒体人,创作累计百万字,全网10w粉丝,多篇10万+文章,累计千万阅读!


开放朋友圈,不定时分享学习感悟,日常思考。如果有需要,欢迎加我前排围观。



或者欢迎关注公众号!

给思考留点时间
专注心理学、商业思维、认知科学和个人成长领域。每日7:15 更新,关注我,给思考留点时间,跟10万+伙伴一起,思考事物本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