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陷于底层习惯

文化   2024-12-13 07:15   广西  
这是本公众号的第 357 期分享
本文共2400字  | 阅读需要5分钟


有没有发现,废掉一个人,总是悄无声息的

我见过很多人,本来处于同一起跑线,但是几年后,差别开始显现出来。

有的还是职场螺丝钉,有的已经做高管了,为什么呢?

哲学家威廉·詹姆曾经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

“习惯使社会阶层自行分开,不相混杂。”


每个人下意识行为和习惯,会让人一步步区分开来,好的习惯,会让人持续前进,坏的习惯则会让人一步步走进深渊。。

反观自己,如果有下面4种底层习惯,就要赶紧做出改变了。

沉迷于廉价的快感

很多人一直原地踏步的原因,是沉迷于“廉价的快感”。

明明知道一直做某些行为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还是乐此不疲地重复着。

什么是廉价的快感?

就是那些轻易获得,没有什么深度和价值的快乐,短暂虚假,稍纵即逝,让我们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

比如刷短视频,打游戏,疯狂购物等行为,首先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

多巴胺则会继续刺激你持续地重复这些行为,甚至上瘾。

这就会让你生理性地、持续性的沉迷其中,然后忘记掉你要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学习、运动、陪伴家人……

这些廉价的快感,看似免费,其实都在其他地方标好了价格,臃肿的身体,退化的思维,涣散的注意力……都在透支你的人生。

《皮囊》的作者蔡崇达,他早期在报社工作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没有去做一常见的娱乐活动。

而是不断地去挖掘身边人的故事,深入探究家乡的文化与变迁,对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深刻反思与剖析。

他坚持笔耕不辍,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在无数个夜晚,专注于创作。

最终他写出了《皮囊》,成为了知名作家。

而与他起点相似的很多同行,依然在从事着普通的新闻采编工作。

罗翔老师说:

“低级的快乐来自放纵,高级的快乐来自克制。”


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冲动时,你要保持理智和冷静,不盲目追求短暂的欢愉。

而是要更重视长期的幸福和内在的成长,将时间投入到有意义和长远回报的事情上。

远离多巴胺,追逐内啡肽。你追求怎样的快乐,就有怎样的人生。

醉心于无效的社交

相信很多人,尝试过“刻意”去社交,积累所谓的人脉。

比如参加一些行业会议,跟同行吃饭聊天,现场聊得特别激烈,互加了微信,一离了会场,此生就不再联系。

美国人际学专家帕特里克,在波士顿大学组织过一次实验。

他从一场近百人的舞会中,挑选了几个学生来阅读本专业的资料。

实验发现,刚参加过舞会的学生,阅读速率相较平时下滑了接近50%。

而这种影响,要到次日中午才缓缓减退。


这说明,无效的社交,不仅会浪费精力,还会影响正事。

我之前讲过,搞好人际关系最好的方法,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价值交换。

记住,岭深常有蛟龙,梧高自有凤凰栖,只要自己不断进步,总能拓展出属于自己的圈子。

现在大家正年轻,充实自我才是正道,不必急于一时,拓展所谓“人脉”。

英国作家普里斯特利说:

“大多数社交都是这样,不去也没人在意你的缺席,去了就是参加一种徒废光阴的游戏。”


真正的人脉,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可你。

获取关系最有效的办法,永远是好好经营自己。

因此,在你还没有足够优秀时,先别花太多时间去社交,多花点时间读书、提高自己的技能。

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全心提升自己,你才会发现,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习惯拖延重要的事

很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重要的事情往往拖着,结果事情越积越多,最后事拖黄了,人也凉了。

很多人拖延的原因,无非是三个:

人的惰性:人性中有懒惰的一面,改变现状是困难的,如果一件事做起来很麻烦,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意打破惯性,走出舒适圈的。

害怕失败:担心做不好,迟迟不开始,反正会失败,不如敷衍。

完美主义:总是想准备好开始,但任何一件事情都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过于追求完美,往往导致拖延。

但是,行动,永远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做错,比没做胜过100倍。

张一鸣非常注重行动,他经常问自己:

“马上有什么可行动,你是行动派吗。很多问题它不会消失, 不动(犹豫/抱怨/感叹)肯定是错误,行动就有力量,哪怕是行动的准备行动,唯有行动才能改变事情。”


天下之事,困于想,破于行。

与其畏畏缩缩、犹豫不决,不妨让自己先行动起来。先搞起来,起码你不会后悔。

而且,很多事情,你需要先上场,再调整姿势。

在做的过程中,你不断尝试、反馈,修正,就能逐步解决问题。

过度追求确定性

在知乎上,有个引人深思的提问:

“我为什么对新事物总是提不起劲、毫无兴趣去尝试呢?”

一条高赞回答直击要害:

“真正让你抗拒的,并非新事物本身,而是藏在它背后那片未知带来的恐惧。”


我觉得很多人不敢破圈,就是因为过度追求确定性了。

很多人做一个项目,就问,小白能不能做?能不能赚到钱?如果你回答不是100%成功,他就扭头就走。

如果一个人,过度追求确定性,通常会有两个表现:

持续地路径依赖:一直重复做舒适圈内的事情,不敢突破现状,哪怕做新的事情,也是按照老办法。

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比如看待写作这件事,很多读者关注的是,能不能快速变现,而我回答的是,写作是能力,写作做账号可以积累内容资产和影响力资产,是可以滚雪球一般的。

有些人之所以一辈子待在底层,是因为一直追求确定性,不肯改变,不愿尝试和冒险,不愿奋斗。

罗翔老师说:

“我们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没有人能活在确定性中。”


混乱、未知是人世常态,只要我们还在成长,未知就会如影随形。

这个世界上,除了变化是不变的,其他没有变的,除了死亡是确定的,其他没有什么是确定的。

真正的高手,都是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去追求确定性,而大部分人,因为追求确定性,永远止步不前。


这里是总结

每个人的命运,本质上都是自己下意识行为的总和。正如心理学家詹姆斯·克利尔所说:

 “坏的习惯就像毒品,一沾就上瘾,却将你带入无尽的深渊;

好的习惯就像登山,每一步都很艰难,却让你看到更远的风景。”


没有一种向上的生活方式,是不需要克服重力的。

坚持那些需要你忍受孤独,甚至是痛苦的习惯,你才终将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想用诗人王尔德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最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


愿你从此刻开始,丢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成就好的人生。

全文完

--

推荐我的付费专栏-《风靡世界的30个思维工具:怎样成为厉害的人?!》,上分享31个思维工具,已完工。每篇文章保底2000字,整个专栏有6-8万字,相当于一本书!

价格:29.9元;已有 390+ 伙伴订阅!

假设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思维、第一性原理、费米估算、批判性思维、矩阵分析法、逻辑思维、吉德林法则、结果思维、收敛思维、复利效应、全流程优化思维、系统思维、黄金圈思维、成本思维、PMI思考法则、5W2H、奥卡姆剃刀、元认知、杠杆思维、决策思维、飞轮效应……

2杯奶茶的价格,纯属交个朋友。一杯奶茶让你变胖,而看完这个专栏,你将会收获更聪明的大脑,哈哈。


关于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鸟哥笔记专栏作家;斜杠青年,尝试过多个副业项目。

自媒体人,创作累计百万字,全网10w粉丝,多篇10万+文章,累计千万阅读!


开放朋友圈,不定时分享学习感悟,日常思考。如果有需要,欢迎加我前排围观。


或者欢迎关注公众号!

给思考留点时间
专注心理学、商业思维、认知科学和个人成长领域。每日7:15 更新,关注我,给思考留点时间,跟10万+伙伴一起,思考事物本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