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信奉这句话:“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又有很多人自认为,我的认知到了,为啥还赚不到钱?
我个人觉得,其本质是,认知只能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除了认知,还有行动。
需要用行动去赚到认知给予你的奖赏。
先走出去,行动起来,让双手沾灰、两脚沾泥,把认知变成现金。
最大的遗憾,是“我本可以”
我觉得,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我本可以。
"我本来可以过得更好,如果我选择在2015年创业的话。"
"我本来有更好的伴侣,如果当初不放弃那个最好的Ta。"
但是我们为啥还是现在这个样子呢?
大概率是当初的畏难情绪,预设了太多的困难,提前觉着自己会失败,所以迟迟没有开始、或者选择了路径依赖。
我记得蔡康永说过的一段话:
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的工作,但英文水平需要达标,你只好说“我不会”。
中年的朋友们,是不是对这句话,拥有了更深的感触?
拿我举例,我在2016年就注册了公众号,也开始了写作,但是没有认真写,被其他自认为更重要的事情耽误了。
那时候,是做自媒体的最佳时机,哪怕我每天写烂内容,现在也能躺着赚钱,却凭空错过财富自由的机会。
唉,现在的什么果,都是之前的什么因造成的,可能终究是认知不够。
卢梭曾说:
“由于过分审慎,人们对于时机就会重视不够,就会坐失良机。”
一个人最大的谎言就是“还没准备好”,最大的遗憾,就是“我本可以”。
别把想法,一直放在脑子里
如果你有了一个想法,说明了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只是认知还不够。
就好比上文提到的,2016年前后做自媒体的机会。
我有想法,但是不知道如何做好,然后一直没有深入行动,这才是最大的问题,缺乏深度认知。
那真正的、深度的认知是怎么来的呢?
一方面是上课学习,但更重要的是来自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这是《毛选》里面的真理。
很多事情都是边做,边调整方法、边获得认知的。
所以,别把想法一直放在脑子里。
只要方向大致正确,我们就可以先干起来了。
然后在行动中,你不断尝试、印证自己的想法,修正、迭代自己的做法、获得深度的认知,再投入到新的实践。
即使在这个过程里遭遇了失败,所获得的经验教训、也远比纸上谈兵有价值得多。
行动,永远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做错,比没做胜过100倍。
现代商业中很多的经典案例,比如Facebook、共享单车、滴滴打车等,都是实践过程中慢慢把想法验证,然后才疯狂扩张的。
《精益创业》这本书中提出的MVP思想,就是有了idea,先行动,打造最小可行性产品,遵循“行动——开发——测量——认知”的步骤进行精益创业。
看到没有,认知在最后一步才有!
在行动的过程中,认知会慢慢积累,脑子里的想法,也会慢慢地地帮你变现。
想,全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有了心动的想法,在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情况下,与其期待一个完美契机的到来,不如先选择开始,说不定会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
行动,才是最大的壁垒
普通人重视认知差、信息差,真正厉害的人,重视执行差,行动才是最大的壁垒。
每个人成功的方法都不一样,每个人失败的原因也有很多,但是唯一不变的是,成功者的行动一定比他想得多。
因为,机会,永远只属于在路上的人。
或许前路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但只要你肯积极的行动,就能减少这种不确定性。
那怎么行动呢?
(1)运用“鲁莽定律”开局
当你在做与不做之间纠结时,不要反复推演,立即去做。
很多时候,过度的犹豫和思考会阻碍行动,而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往往能打破僵局,让事情顺利开展起来。
比如我在开始写作的时候,面对如何获取读者、提升阅读量等方面一窍不通,然后把网上的办法,逐个尝试。
慢慢地就找到了各种有效的办法,然后就有了现在的这种成就。
有想法,可以鲁莽一点,就像周鸿祎说的那样:““先上车再说,路上再‘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2)运用“五分钟定律”持续行动
你不愿意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可以给自己五分钟的尝试时间,深吸一口气,定一个五分钟的闹钟,在心底给自己一个暗示,只做五分钟。
当你做了5分钟,心理惯性就会让自己,持续的把这件事持续做下去,
让大脑原有的判断失效,从而找回掌控感,当你开始行动后,可能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进而继续做下去。
更深入的理解是,这个方法的本质是,先克服惰性,拆分大目标为小目标。
例如学习外语,假如你的目标是半年内精通一门外语,这大概率会让你心生畏惧而难以坚持,因为目标太过宏大。
你可以先设立一个小目标,像是从本周起,一周内学会 50 个常用词汇。
这个目标轻而易举,说不定 4 天就能完成。当你察觉到学习外语并非遥不可及,也许你就能持之以恒地学下去了。
为了避免拖延,你需要列计划,规划你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件事情的时间节点是什么。
(3)用“PDCA模型”构建行动闭环
我在很多文章中,都提到了PDCA模型,我十分推崇这个方法,简单有效。
PDCA 只有简单的 4 步,分别是——
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调整(Action)。
PDCA的本质,就是给任何事情扣上闭环。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你不要苛求一个完美的开始,要在行动中去获取反馈,找出问题,再不断的调整优化。
先搞起来,在复盘和迭代中,找到实现的最佳路径。
这里是总结
我知道,我一旦写关于行动的话题,肯定有很多人会来杠我:
普通人没有试错成本,行动一次错了,就永远翻不了身了。
但是,我们本来普通,情况还能更差到哪里呢?
有了想法,我们就要找到最低成本的测试验证的路径,先上车,再调整姿势。
能够抵达预想的目的地,固然很好。
抵达不了也没关系,至少收获了沿途的风景,结识了诸多同行的人,也算小赚不赔。
加油啊,我亲爱的朋友们!
(全文完)
--
推荐我的付费专栏-《风靡世界的30个思维工具:怎样成为厉害的人?!》,上分享31个思维工具,已完工。每篇文章保底2000字,整个专栏有6-8万字,相当于一本书!
价格:29.9元;已有 400+ 伙伴订阅!
假设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思维、第一性原理、费米估算、批判性思维、矩阵分析法、逻辑思维、吉德林法则、结果思维、收敛思维、复利效应、全流程优化思维、系统思维、黄金圈思维、成本思维、PMI思考法则、5W2H、奥卡姆剃刀、元认知、杠杆思维、决策思维、飞轮效应……
2杯奶茶的价格,纯属交个朋友。一杯奶茶让你变胖,而看完这个专栏,你将会收获更聪明的大脑,哈哈。
关于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鸟哥笔记专栏作家;斜杠青年,尝试过多个副业项目。
自媒体人,创作累计百万字,全网10w粉丝,多篇10万+文章,累计千万阅读!
开放朋友圈,不定时分享学习感悟,日常思考。如果有需要,欢迎加我前排围观。
或者欢迎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