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扎根军农里,此心安处是吾乡 ▌李春平
文化
文化
2024-11-10 06:18
湖南
对于农人与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我从不隐讳这点感情。——题记
对于一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在农村的人而言,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无疑是能触发我对苦乐交织的童年生活的追忆的,即使我生活的年代远不是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年代。他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感情是诚挚而热烈的,对军人的伟大与平凡是充满讴歌与敬仰的,对人性的解读是客观而真实的。如此接地气的乡土文学作品,真是让我膜拜,忍不住一读再读。小说集《边城》共收录了沈从文先生的30篇小说,如《渔》《三三》《虎雏》《边城》等,都是其乡土情结、军旅情结的高度体现,尽管主角不同,人物经历迥异,但那份对人性美的追求,对现代“文明”的鞭挞,却是赤诚而浓烈的。整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虎雏》《边城》两篇经典小说。《虎雏》中,作者以军兵为视角展开。虎雏原是“我”六弟身边的勤务兵,有一副微黑的长长的脸孔,一对秀气中含威风的眉毛,两个大而灵活的眼睛,生得非常合式。“我”对这个小兵十分中意,于是极力争取,把他留在身边,如亲生儿子一般对待,想把他培养成理想的人儿。我的文化朋友们,也自愿竭尽全力教导他。一晃一个月过去,小兵进步很快,大家莫不为之欢喜,因而对他愈加喜爱。纵观全文,我认为,前面这部分戏剧化的描摹,应是暗讽和铺垫。因为紧接着,小兵出了命案,逃离了这个城市文明人所极力守护的“围城”,离开了各种腐朽暗流潜滋暗长的“文明”都市,也摧毁了“我”所极力构建的美好蓝图。《虎雏》一文,虽有沈从文先生真实经历的映射,但更多的应是高于生活的虚构。个人认为,作者塑造小兵这一角色,是有迹可循的。首先,小兵这宽厚纯朴又机灵可爱的样子,有沈从文先生的乡土情缘——湘西人民的影子,他既乖巧温顺,又如同一头小野兽般,带有一股湘西人民所独有的野蛮粗莽的气息,这让寄居都市的沈从文先生,有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其次,农兵生活与“现代文明”的差互碰撞,在《虎雏》一文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说小兵寄托着作者对纯粹的人生理想的追求,对返璞归真的人性美的渴求,而小兵经过精心打磨仍未能融入都市生活的结局,也暗讽了当时农村与城市的巨大鸿沟以及两者的格格不入。作者借此批判了虚与委蛇的都市人际关系,以及病态的文明景观。《边城》中,作者以湘西人民为视角展开。全文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顺顺家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环境与当时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是呈鲜明对比的。《边城》一文通过描写男女青年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体现人性之美,而这种原始的、本真的人性之美,是沈从文先生在很多作品中所极力推崇的。翠翠与傩送的爱情虽以悲剧结尾,但作者对湘西茶峒青山绿水的描写,对小山村人与人之间纯粹不掺杂质的生活场景的刻画,对湘西人民温良率直、热情大方的个性的凸写,对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的工笔描绘,体现了作者对湘西这一片热土的炽爱以及对真善美的热情歌颂。这里的爱情已不是“文明”都市凡夫俗子所谓的爱情,哪怕是“养身靠商人,恩情却结于水手”的吊脚楼妓女与水手的爱情恩怨,也是超脱了利益,不带铜臭的纯纯的痴痴的爱恋,即便是没有结果的等待,在心中依然美好。《边城》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活场景,有对爱情的歌颂,有对人性美的赞颂,有对中华优秀传统习俗的尊崇,有对绿水青山的依恋,是作者心中的桃源盛景。正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纵观《边城》一书,我感受到了沈从文先生文字的清新古朴,意蕴深长。这种写实体现在对自然山水、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如在小说《渔》中,为了凸显环境的寂静清幽,写到“月色如银,这时天上正降着薄露”,“长空无云,天作深蓝,荒滩上蟋蟀三两嚖嚖作声”,静谧的山景令人神往,也为兄弟俩去乌鸡河放炮倒药做铺垫。《泥途》结尾处写到,“妇人站到屋后望着,水荡边的白木匣子,在黑暗里还剩有一个轮廓,水面微微的放着光,冷清极了,那里一个人也没有。”以哀景衬哀情,体现了小人物的悲哀。这种写实还体现在,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和鞭挞毫不留情。如《黄昏》一文对监狱的描写,“监狱里原关了百十个犯人,大多数却为兵队从各处乡下捉来的农民”,“那个无辜的头颅,就远远地飞去”,监狱不是关押犯人、使人改邪归正的工具,却成了欺压百姓、充满邪恶与不公的地狱,文章无一字一句提到自己的情感与态度,但对不公平不合理的社会乱像的抨击却掷地有声。又如,在《都市一妇人》中,通过一个都市妇人跌跌撞撞、一波三折的情感历程的描写,以及以青年上尉与妇人的爱情悲剧结尾,表达了作者对都市生活腐化堕落的反感,对人性扭曲的鞭挞,对人性本质的思索。浪漫主义体现在对爱情的描写,对自己所崇尚的理想世界的刻画,对时局的巧妙譬喻。如,在《月下小景》中,通过对山砦中一对青年男女在月光下的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封建落后的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对自由幸福美好爱情的向往。在《若墨先生》中,作者与若墨先生在船上的对话,几乎都采用的是浪漫主义手法,以“掌舵者”与“坐船者”譬喻当权者与大众,“是掌舵者不行,还是坐船者捣乱?”两人的对话引人思考,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写实与浪漫并用的笔法,体现了沈从文先生高超的语言文字技巧和雄厚扎实的文学功底,代表作《边城》是20世纪中文小说排行榜上仅次于鲁迅小说的神作。汪曾祺先生曾评价他说:“除了鲁迅,还有谁的文学成就比他高呢?”沈从文先生驰骋文坛半个多世纪,见证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的历史变迁,著作颇丰。读他的作品,你会感受到,农人和兵士几乎贯穿了他的一切作品,对人性美的追求,对朴质、勤俭、和平、正直的性格灵魂的喜爱,对湘西故土的眷念,是作者的心之所向。牢牢扎根军农里,此心安处是吾乡!一个作家有自己钟爱的角色,有一份深植于心的温爱,我想,是幸福的!作者简介
李春平,宁乡市滨江初级中学教师,热爱阅读和旅游。人生格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