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高烧是流感定伤风感冒?流感高峰将至忧疫苗副作用?医生拆解上呼吸道疾病和疫苗问题

文摘   2024-12-29 04:08   加拿大  


天气转冷容易出现发烧、流鼻水、喉咙痛,不少人可能会抱着“伤风感冒好小事的心态,认为会自行痊愈而未有诊治。惟这些症状也可以是流感的初期警号,病情随时急转直下。




每年因流感引致严重并发症的个案屡见不鲜,特别是长者及儿童或免疫力低人士,小感冒也可成大病,因此医生建议高危人士尽快接种流感疫苗。然而,不少人对接种疫苗有保留,那么应该如何衡量流感疫苗的成效与副作用?流感恶化可以有多危急?缺乏疫苗保护会有何健康风险?养和医院家庭医学及基层医疗中心冯加恒医生为大家一一拆解。

分辨流感和伤风感冒 流感或发高烧至逾39度
勿轻视上呼吸道病征

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流感,influenza)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每年1至3月及7至8月分别为冬季及夏季的流感高峰期。冯医生解释,普通感冒病毒有多达200 种,例如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冠状病毒(coronavirus);而流感则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流感,其中以甲型及乙型为最常见,再根据病毒表面的抗原,细分为不同亚型,例如“H1N1”、“H3N2”等种类。


伤风和流感均具高度传染性,冯医生指出,要分辨两者,最明显的分别是发高烧。伤风通常是流鼻水、轻微咳嗽和发低烧,通常只要因应症状接受治疗,发病数天后病情已见改善;流感则比较严重而且病情或快速转变,患者可能会发烧至39、40度、感到疲倦、疼痛,甚至出现气喘、胸口不适,更有患者求诊时因气促软弱至需要坐轮椅。当出现这些情况,必须尽快接受治疗。


流感患者可能会发烧至39、40度,若出现气喘、胸口不适等症状,应尽快求医。


高风险人士应及早接种疫苗减重症风险

任何年龄人士也有机会感染流感,其中幼童自半岁起失去母体的抗体保护,同时自身免疫系统未发展完成,所以感染流感的风险尤其高。冯医生分享,曾有一名5岁女童,并没有接种流感疫苗,不幸地因感染流感而并发脑炎,终失去性命。高风险一族还包括是50岁以上人士,由于他们的免疫力开始减弱,亦容易并发包括肺炎、败血症、脑炎、心肌炎等重症。因此,医生一般建议以下的高风险人士,如对疫苗没有过敏反应,便应在流感高峰期前及早接种流感疫苗:


  • 5 岁以下幼童

  • 50 岁以上人士

  • 孕妇

  • 长期病患者如糖尿病、肾病、肝病、心脏病

  • 曾经中风人士

  • 哮喘患者

  • 长期服药、免疫力低的患者,例如爱滋病

  • 居住院舍的长者

  • 肥胖人士(亚洲人BMI 超过 24.9)

  • 健康人士接种疫苗  达致群体免疫护己及人


要增加社区的群体免疫,需要达到较高水平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冯医生指出:“除了高风险人士,健康的成年人也应该接种流感疫苗,当社区中有大比例的人士对传染病有免疫力,就能有效阻截病毒的传播,减少感染的机会,保护年纪大、免疫力低或未能接种疫苗的人士。再者,流感病毒每年也会变种,因此需要每年接种,以应对流感侵袭。”


幼童、50岁以上人士、孕妇等都属感染流感的高风险人士,如对疫苗没有过敏反应,医生建议应在流感高峰期前及早接种流感疫苗。


疫苗副作用罕见  感染后重症代价更大

接种疫苗前,部分人或会忧虑副作用问题。冯医生解释,一般而言,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能会出现轻微不适,包括局部肌肉酸软,部分小童可能有轻微伤风感冒症状,有需要时可按医生指示服用具止痛退烧效用的药物,如扑热息痛、布洛芬等,配合足够睡眠、多喝水,轻微的不适便能渐渐减缓。


根据世界各地多年的医学纪录和研究结果,流感疫苗十分安全,因疫苗副作用而引致严重并发症实属罕见。相反,如果没有注射疫苗而感染流感,其病情恶化可能比疫苗副作用来得更危险,例如孕妇如患上流感有导致流产的风险,长者亦可因严重并发症引发器官衰竭。如有任何疑问,应咨询医生的建议,由医生作评估以减少疑虑。


虽然接种流感疫苗并不等于百分百预防流感,但即使感染流感,也能减少不适及并发症风险。冯医生提醒,接种疫苗后,人体需约两个星期才能开始产生足够抗体预防流感病毒,即使已进入流感高峰期,注射疫苗仍可产生一定保护力。如准备外游或经常往返外地的人士,更应及早接种,以免在外地发病时难以求诊。


减低感染风险 由日常生活做起

除了接种疫苗,大家也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减低感染风险及提高自身免疫力:


  • 一旦感染流感,应留在家中隔离,常戴口罩,保护自己和家人

  • 注意个人卫生,流感患者应暂时自行用膳、勤用枧液洗手,每次最少20秒;以消毒纸巾擦拭家居物品,亦可用1:49的消毒液清洁;冲厕时将马桶盖好,保持家居卫生

  • 保持足够休息、充足睡眠

  • 均衡饮食,平日多做运动


明声网
让您随时掌握温哥华的社区动态,提供全方位的生活资讯,做深度、严谨的报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