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上名师示范课《与妻书》

文摘   教育   2024-06-23 10:53   湖南  


编者按

1.本公众号所有内容仅做参考,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没有仔细检查修改,其中存在很多错误,敬请理解。
2.更多精彩教学设计、获奖教学课例、片段教学设计等请看文末资源目录。
3.所发布的高考复习课件以及精品教学设计、获奖教学设计、片段教学设计等资源,可以通过加入“高中语文灵动课堂微信群”的方式免费下载。进群方式可点击下面的图片打开链接查看。

《与妻书》教学设计

湖南省新宁县第一中学 杨华当

教学目标

1.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感情。

2.学习林觉民“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3.分析林觉民身上所体现出的推己及人的仁爱思想和舍生取义的大丈夫人格。

教学重点  揣摩信中表现出的“情”“理”“义”。

教学难点  体悟林觉民在信中所展示出的崇高境界。  

教学设想  

1.《与妻书》的教学,一般老师都在揣摩分析信中的“小爱(情)”与“大爱(理)”上做文章。这次教学,试图除了探究这两个方面,增加分析书信背后所体现出的林觉民的人格境界的环节,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雄其人。

2.教学力图贯穿三条线索:一是三个学习活动(感知那份情,认识那份理,辨析那份义);二是教师上课前一天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所了解的部分历史资料;三是课堂学生情感的变化(悲—愤—壮)。

3.课堂布置预习,要求疏通文意,并选择重点段落进行深情朗诵。朗诵要求:2人一组,1人朗诵原文,1人模拟陈意映的口吻进行回应(回应的内容可以模拟原文,也可以用当代白话,可以是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演绎,也可以是自己创作的,倡导自创)。

导入

中国近代史时间不长,如果要以天来计算的话,有一个日子是一定不能跳过的,而且这个日子与咱们广州有关,那就是公元1911年4月27日。这一天,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了黄花岗起义,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孙中山先生评价这次起义: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起义前,林觉民给自己的妻子陈意映写了一封信《与妻书》。这封信被两岸不约而同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是国人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情书。这封特殊的家书,一百多年来让人们倾情诵读,缱绻不已。为了更真切的感受当时的情景,了解一些事实真相,老师昨天特意来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这节课,我们根据史料上的一些记载和老师昨天了解到的一些事实,大家来一起探讨这封信里表现出的的“情”“理”“义”(板书),我们的重点是力争还原林觉民当时的心情。我们只选择性的探究部分语段,其他没有探究的语段,放在课后由同学们自主探究。

学习活动一:感知那份情

1.营造气氛

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自由,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亲人和朋友。失去亲人是一种怎样的悲伤,同学们还都没经历过这样的场面,那我们先看一段小视频用心感受一下。(播放小视频)

逝者已逝,无力回天;明明活着却要面对死别,那更是一种令人说不出的扎心的疼痛。林觉民的《与妻书》就属于后者。《与妻书》是在一种什么样的背景下写出来的,我们来看助读材料。

2.助读材料

材料一:陈意映,字芳佩,从小耽诗书好吟咏,还曾写过一卷关于《红楼梦》中人物的诗歌。嫁给革命党人林觉民为妻后,受其影响,带头放缠小脚,入福州女子师范学堂学习,为该校首届毕业生。二人虽然是包办婚姻,却有着相见恨晚的情怀,两人感情深厚、琴瑟和鸣。

材料二:起义前三天即4月24日,林觉民与战友同住在香港滨江楼。待战友们入睡后,他想到自己的弱妻稚子,而且明知此举是前去赴死,他便在贴身使用的一方手帕上,给妻子陈意映写了一封信,嘱托友人:“我死,幸为转达。”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封信。这封信的原件现保存在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林觉民故居。

语段二:

汝忆否? 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 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吾无法忘君,盼复见汝之双眸,想复听汝之叮咛,望与汝复回吾之双栖之所,复视吾之小屋,入门穿廊,观一切美好之物,畅谈吾之未来。夫君,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回忆温馨往事,通过委婉的解释,表达对妻子的满腔爱意和不忍心抛弃妻子使她独自承受悲痛。(板书:至爱妻子的深情)

语段三: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自汝离走,妻日思夜想,虽双栖之屋在,夜中却无人,难掩悲戚之情。卿卿,奈何桥磊,彼岸花美,饮一碗孟婆汤水,问一句生死为谁?静夜望星河,可有君魂倾叙,追忆,追忆,万般柔情谁寄?)

——生死相随的深情之情。(板书:生死相随的不舍)

4.阶段小结

中字字句句都能感受到林觉民先生的悲痛:他承受的那些家国两难全的撕裂、无法兑现妻子承诺的愧疚和不忍、对妻子的万般不舍、自己死后对妻子的深深忧虑……(板书:悲)

特别注意信中出现的表情感的词句:

三次“嗟夫”:第三段、第四段、第六段结尾。

四次“爱汝”:“吾至爱汝”“即此爱汝念”“吾充吾爱汝之心”“吾爱汝至”。

六次“悲”:“忍悲为汝言之”“汝其勿悲”“吾担悲也”“余心之悲”“汝不必以无侣悲”“一恸”。

学习活动二:认识那份理

1.助读材料

作者是很爱他妻子的,既然爱他的妻子,那他为什么还要选择去死而不是选择和他妻子厮守终身呢?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呢?我们再来读两段助读材料。

助读材料三:清代末年,清政府极度腐朽反动,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连年丧权、赔款、割地;对人民则加强剥削压迫,20世纪初,在旧民主主义革命高涨的时候,大批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以天下为己任,献身于革命事业。

助读材料四:林觉民在起义前3天的夜里,除了给妻子写了信,他还给自己的父亲写了一封《禀父书》:“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2.倾情诵读

从上面的助读材料可知,这是一封情书,也是一封遗书(板书)。下面我们再来诵读两个片段,从他的信中寻找明知会死也要毫不犹豫赴死的原因。

语段四: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吾幸汝心中有我,更有举国之苍生,世间悲悯之泪水。至天下太平之路艰难险阻,万千烈士命丧于此,唯有舍小家顾大家方能踏上此路,吾知汝之志在于此,必当尽全力拥之,教依新与腹中之子以父志为志,以天下人之念为念,尽天下之大义也。

——把为天下人谋永福和爱妻子这两件事结合在一起,作者化小爱为大爱。这是他就义的主观意愿。(板书:为天下人谋永福

语段五: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 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 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挚爱意洞,失汝吾诚是悲矣!然吾明汝意,大家不宁,小家何以安?吾爱汝,敬汝“少年不望万户侯”之志,今者汝舍生家国,吾懂!吾恸!吾夫,愿有来生,河清海晏,天下太平;愿来生,不论天涯海角,妾愿与君行。)

——当下混乱的时局,国家腐败,社会黑暗,灾难深重。这是他不得不就义的一个客观现实。(板书:改变黑暗的现实)

3.阶段小结

作者勇于赴死的两大原因,一是为天下人谋永福的主观意愿,二是当时黑暗社会的客观现实,国家忧患,人民不幸。作者的缱绻儿女情和纵横英雄气交织映现,真实地映照出一位决心赴死,又至爱妻子、万般不舍的革命志士的复杂内心和矛盾情感。文章除了死别的悲哀和伤痛之情外,更有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献身革命的豪迈之情(板书:愤),真可谓儿女情长,英雄志坚。   

特别注意信中出现的表情感的词句:

五次“家”、五次“国”、五次“天下”:反复将“天下”“国”“家”对举,是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而朴素的道理:家国情怀。

学习活动三:辨析那份义

1.助读材料

我一直以为,林觉民是在起义中英勇献身的,也一直以为这次起义牺牲的是72位烈士。昨天参观完后,我才又知道了一些真相。请看下面的助读材料。

助读材料五:林觉民并不是在起义中牺牲的,而是不幸中弹受伤,力尽被捕的。时任两广总督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亲自会审林觉民。林觉民毫不畏惧,畅论世界大势,用英语慷慨陈词:“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满庭震动。张鸣歧长叹:“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奇男子也”。林觉民最终仍被枪杀于广州天字码头,年仅24岁。临死前,他说:“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

助读材料六:黄花岗起义牺牲的不止72烈士。起义以后,当时在现场找到了56位烈士的遗体,开始第一次是确定的56位烈士,民国十一年春续得16人,刚好72位烈士。后来,在72位烈士之外,又发现14位烈士,实际上是86位烈士。

(3)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就是因为有这么多优秀的子弟,他们爱家,爱妻,爱自己的后代,而他们把这个爱又扩展到了全社会,甚至扩展到了全人类。他爱这块土地,他才愿意为这块土地献身。这样说来,《与妻书》不仅仅是一封遗书,更可以看作是一封革命的宣言书(板书)

带着向七十二烈士致敬的心情,让我们齐读下面的句子(这个时候的朗诵,需要带着一种悲壮的感情)。

语段六: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

吾牺牲百死而不辞。

3.阶段小结

从林觉民为代表的英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推己及人的仁爱思想、舍生取义的大丈夫人格。正是有了他们的悲壮(板书:壮)义举,才有后来的一代又一代的前仆后继者,才有了我们的今天。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延伸拓展

这样的英雄,不止林觉民,不止黄花岗72烈士。

共产党人蓝帝裕烈士在英勇就义前夜,给5岁的儿子蓝耕荒留下一首遗诗:

今夜,我要与你永别了。

满街狼犬,遍地荆棘,

给你什么遗嘱呢,我的孩子?

今后——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

把祖国的荒沙。

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赵一曼烈士牺牲前给儿子的信: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夏明翰被捕后在狱中写给妻子的信中写道:

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

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心系家人,他们是平凡的国民;胸怀天下,他们是不凡的英雄。

如今,《与妻书》已流传百年成为经典,林觉民舍生取义的爱国气度依然令人动容,也让我们读懂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

板书设计

本公众号已发布的部分精品教学资源

01.片段教学精选第
02.片段教学精选第二辑(未完,陆续发布中)

看待客之道,悟杜甫心境

感悟诗人情感,平静对待苦难

抓标题,品诗歌

那开在心上的百合花哟……

匠心独运赏技法

游天姥奇景,觅李白仙踪

从“变”与“不变”中感受军歌的力量

03.精品助学案目录第一辑

04.精品助学案目录第二辑

05.精品助学案目录第三辑(未完,陆续发布中)

优质示范课《雁门太守行》助学案3

同课异构优质示范课《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课件

回溯千年之约,寻觅佳人踪迹

《阿房宫赋》深层解读

“这年月”里:从语言描写看《变色龙》里的社会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说课范例《李凭箜篌引》

06.课堂实录
《将进酒》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百合花》《哦香雪》课堂实录及教学反思

探究小说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07.高考复习专辑(未完,陆续发布中)

与子偕教
语文特级、正高级教师与您同步备课、研讨,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资源、教学分享、教学研讨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