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外交部长巴罗日前表示,乌克兰可以向俄罗斯境内发射法国制造的远程导弹。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当地时间11月23日表示,法国的这一决定“不是对乌克兰的支持,而是正在终结这个国家”。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乌里扬诺夫当天在奥地利一家电视频道节目上说,法国将为支持乌克兰使用其导弹袭击俄领土付出代价,俄方会予以回应。
据英国媒体报道,法国外交部长巴罗11月23日接受采访时说,法国在对乌克兰的支持上“没有设定红线”。当被问及法国是否会向乌克兰派兵,巴罗表示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法国原本与德国一样,在俄乌冲突爆发伊始,曾经尝试劝说普京总统“罢手”,以和平方式结束冲突。为此,其总统马克龙与德国总理朔尔茨,都不止一次打电话给普京总统。但是,他们的努力最终被证明仅仅乎一厢情愿。或者说,普京总统早已下定决心,在他设定的“特别军事行动”的全部目标实现之前,不愿意与乌克兰媾和。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国的态度和立场发生了重大转变,转向坚决支持乌克兰人抗击俄罗斯。
对于法国的做法,俄罗斯不开心是必然的:假如法国以及世界上更多的支持乌克兰的西方国家,能够如俄罗斯所愿,放弃支持乌克兰,选择袖手旁观,那么,俄罗斯虽然未必一定真的能够“1小时22分”拿下乌克兰,但肯定战场的形势与现在相比,要更加乐观。或者说,正是由于法国等国家的支持,让俄罗斯发动的“特别军事行动”遭遇了更大的麻烦。
所以,俄罗斯的怨愤是必然的。但是,法国的做法——尤其是眼下放开法国制造的远程导弹对俄罗斯境内的打击的限制,让俄罗斯无比痛心乃至愤怒,又完全在情理之中:鉴于乌克兰自身在远程制导武器方面的短板,在俄乌冲突中,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俄罗斯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其全境进行打击,而乌克兰至多只能对俄罗斯边境州有限的一些目标进行有限的的极不对称的打击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如果能够长期维持,那么,毫无疑问的是,俄罗斯必将占据越来越大的优势,乌克兰则会处于越来越被动的局面。
那么,法国或者说类似法国的做法,到底是不是如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所说,“不是对乌克兰的支持,而是终结这个国家”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视角,而不同的视角,应该有不同的答案。
站在俄罗斯的角度,会认为它与乌克兰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它们两个国家之间的事儿,与别的国家无关,所以,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英国,还是其它很多国家,应该做的是如冷漠的路人一样,闻若未闻、视若无睹,更不该插手。如此这般,才是拯救这个国家——因为如果他们这样做,有可能让发生在这个国家的杀戮戛然而止:因为怜悯与同情,俄罗斯是可以选择高抬贵手,放乌克兰一马,让这个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其国家地位的。
但是,假如站在法国或者是其它第三国的角度,那么,对于相对弱小的乌克兰备受俄罗斯的“教训”,其领土被蚕食,其主权被侵犯,其地位被弱化,犹如在街头看到一个彪形大汉厉声呵斥乃至老拳暴打一个小姑娘,有些看不下去,因此,甘愿冒着一定风险,挺身而出“英雄救美”。而他们这样做,恰恰是为的是保护那姑娘的人格和尊严,以免被前者蹂躏与被辱。当然,他们这样做也是存在一定风险的,那就是有可能因为自身力量有限不敌彪形大汉,进而不只无法保护小姑娘,也让自己连带受到捶打。
但无论如何,恐怕没多少人会认为这样的做法是“终结这个国家”——除去那个动粗的彪形大汉之外。而彪形大汉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前者的做法让他不待见增加了他凌辱小姑娘的难度;也因为他真的有可能在极度愤怒之下,对小姑娘更狠,甚至让她送命。
所以,按照俄罗斯的思维,法国等域外国家最为理性与最该做的,真就是袖手旁观,最好还能适时地劝一劝“你就从了吧”,以降低其实现目的的难度。不过,如果真的他们袖手旁观,对乌克兰抗击俄罗斯的战争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而当“釜底”再也没有了柴火的时候,釜中的沸腾是有可能停止的,而这样的时候,俄罗斯也就可以轻轻松松如愿以偿,对乌克兰随意进行“切割”或者说“改造”了。这样的做法,也许在俄罗斯看来,才是拯救乌克兰。
不过,我们谁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愿望往往都十分美好,但现实却常常十分残酷。也可以说,俄罗斯很希望法国等国家以另类方式“拯救”乌克兰的想法,未必能够被后者认可与接受。反之,还有可能遭到后者直接的对抗——法国外长“不排除任何可能性”,或许想要表达的就是这意思。所以,一旦事态演变成这样,那么,俄罗斯实现其“特别军事行动”全部目标的过程,不仅可能会被拉得很长,而且可能有些痛苦。
更加重要的则是,俄罗斯“特别军事行动”的那些目标到底能不能实现,因此存在巨大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