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乃国之血气”

文化   2024-11-10 09:42   江苏  

所谓“血气”,在古代,指的是血液和气息,也指人和动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两种要素,还指元气、精力。所以,当一个人提出“民乃国之血气”的观点时候,足以表明其对老百姓的重要性的肯定。那么,这观点最初又是谁提出的?是元世祖之时的监察御史陈天祥提出的。

清人毕沅的《续资治通鉴•元纪》中,提到了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四月,陈天祥弹劾时任中书右丞的卢世荣的一份奏疏中的一段话:“国家之与百姓,上下如同一身,民乃国之血气,国乃民之肤体。血气充实,则肤体康强,血气损伤,则肤体羸病(衰弱生病),未有耗其血气,能使肤体丰荣者。是故民富则国富,民贫则国贫,民安则国安,民困则国困,其理然也。”

在这番话中,陈天祥拿人的身体打比方,重在说明藏富于民方才可能使得“肤体”(国家)“血气充实”,进而实现“民富国强”与“国泰民安”。其理论基础或许来自孟子的“民本”思想。

陈天翔之所以做这番陈述,为元世祖指点迷津,又是因为当时负责朝廷财政工作的卢世荣,为增加朝廷财政收入,向元世祖提出了进行财政改革的多项建议,其中包括钱钞并行——即增加金属货币流通量以代替纸币发行,以及由国家垄断海外贸易等。而这些建议,在后代的史家眼里,至少有一些委实对于国家来说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陈天翔看来,它们却是存在竭泽而渔,“危万民之命,易一己之荣”,“为国敛怨,肆意诛求”,“民间由此凋耗,天下由此空虚”的嫌疑的。

陈天翔对卢世荣的这些指摘,是不是客观、正确,我们姑且不论,但是,他在这里提出的“民乃国之血气”的观点与孟子的“民为本”的思想高度契合,乃是值得肯定的。

无论对于哪朝哪代皇帝来说,努力聚敛更多的财富无疑都是他们共同的目标。因为有钱了,可以扩充军队四处征战扩张领土,一圆大国领袖的梦想;另一方面,也可以建更多楼台亭阁,求更多珍馐美女,充分享受生活。所以,在卢世荣之前,元世祖曾经把国家的税赋包给“色目人”阿合马,并且对后者十分宠幸,让他当官一直当到“中书平章政事”(宰相)。至于阿合马采取什么方式来敛财,是不是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导致了民怨民愤之类,那就未必是他关心的。比如说,在阿合马主持财政的年代,乱收费、乱增税目与肆意提高税收额度,甚至连埋个死人也要交丧葬税等,都是常规操作方法。

阿合马后来因为恶贯满盈而被一个名叫王著的小官刺杀。在阿合马被刺之后进行的相关调查中,元世祖也发现了他的很多不法之举。然而,这并不妨碍他在遇到卢世荣这样一位同样会敛财的臣子之后,继续对其委以信任。而这其中的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与他的国库需要更多的钱。

这其实归根到底是一个如何在朝廷所需与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之间实现平衡的问题。而如果能够充分认识到“民乃国之血气”,一旦民生出现问题,那么,国家也将必然会出现问题,那么,“卢世荣”们就该充分认识“土地所出,民力所集,天地之间,岁有常数,惟其取之有节,故用之不乏”的道理,对老百姓的赋敛把握一个合理的度,以免伤及根本,让国家的“财用”后继乏力甚至枯竭,进而危及政权的稳定性——中国历朝历代农民起义,有几次不是因为民不聊生而爆发的?


另类评说
个性化地评说体育、娱乐、历史、社会,与公众分享思想和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