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是见证党的光荣历史、承载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旧址、纪念场所和实物遗存,它是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物化载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1)《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人民日报》2021年6月27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善用、活用革命文物资源,进行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发挥革命文物资源独特而重要的育人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经验和优良传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历程,系统总结宝贵经验,更加自信地展望中国共产党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未来趋势,对于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程
革命文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的奋斗历程,革命文物资源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的优质思想教育资源。运用革命文物资源进行思想政治和宣传教育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四个自信”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始终自觉把革命文物资源广泛融合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事业和工作之中,把革命文物资源转化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萌芽探索阶段(1921—1949年):自觉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革命动员和宣传革命斗争精神
革命文物作为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物化载体,以其实物性、形象性、仪式性的特点,厚重的历史感和情感向度,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宣传教育手段所不能代替的优势。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建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工农群众进行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的同时,广泛搜集和保护革命文物,并为此兴建了红军学校模型室、中央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纪念塔等一系列建筑,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2)曹春荣:《中央苏区文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人民政协报》2023年8月17日。。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明确提出“死亡战士之遗物应由红军机关或政府收集,在革命历史博物馆中陈列以表纪念”(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红色中华》1932年1月13日。。为更好地保存革命文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于1933年开始筹备中央革命博物馆,并于1934年正式开放,主要陈列内容为革命文物史料、革命烈士遗物等(4)刘建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文物保护工作的历史考察》,《党史研究与教学》2009年第1期。。1940年,党中央在革命圣地延安举行了首届革命烈士遗物系列展览,通过实物陈列和展览的形式,启发人民的革命觉悟,激励人民的斗争精神。
在革命斗争年代,战争题材的陈列展览成为开展意识形态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中国共产党先后举办了“二野战利品展览”(1946年)、“爱国自卫战争战绩展览会”(1947年)等一系列展览,壮大了革命声势,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5)田野:《爱国自卫战争战绩展览会纪实》,《东北日报》1947年5月16日。。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文物的运用主要是收集革命文物、悼念革命烈士、开展革命动员和宣传革命精神。由于受斗争环境、文化水平、物质基础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规模和范围都不大。
(二)快速发展阶段(1949—1978年):以革命文物的收集和展示为主,侧重发挥革命场馆的思想教育阵地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权的建立为党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为纪念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缅怀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团结教育广大人民,中国共产党加强了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力度,通过积极制定相关政策,逐步建立了革命文物工作体制和机制。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是进一步加大革命文物的收集力度,加快建设革命博物馆、陈列室等各类革命场馆,把革命场馆作为开展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教育的重要思想工作阵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先后发出《关于收集革命文物的通知》《关于征集革命文物的命令》,提出将革命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宣传教育机构,同时鼓励“各大行政区或省市如条件具备时,亦可筹设地方革命博物馆,或在原有博物馆内筹设革命文物陈列室”(6)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事业法规文件汇编1949—2009(上)》,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1958年召开的中央北戴河会议决定建立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八大重点场馆。此后,全国性的革命纪念馆、博物馆数量不断递增。截至1980年,全国性的革命场馆从新中国成立初的2所增加至140余所(7)李耀申:《中国革命纪念馆事业的回顾和展望(一)》,《中国博物馆》1995年第2期。。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随着国内环境趋于安全稳定,各类革命场馆建设突飞猛进,成为中国共产党政策推行、思想教育、国家治理的重要阵地。这一阶段,政治性仍是革命文物资源运用的主要维度。
(三)重点建设阶段(1978—2012年):强化价值导向,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随着党的中心任务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多元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不断涌入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新形势新情况迫切需要加强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抵御错误思潮的泛滥和不良影响。因此,有效利用革命文物资源强化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革命文化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党和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意见》(1983年)、《关于充分运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通知》(1991年),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掘和发挥革命传统和文物资源优势,有计划地运用文物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把它作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措施,充分发挥革命文物资源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结合党和国家事业现阶段的特征和需要,认识到革命文物资源也是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宝贵财富,革命文物资源蕴含的精神力量也可以激发经济活力。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红色旅游的发展。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红色旅游通过寓教于游的形式创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社会生产生活。这一阶段,革命文物资源的经济功能开始被挖掘,以红色旅游为代表的新型旅游业态方兴未艾。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好革命文物资源,是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至今):充分释放革命文物资源的多重价值,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革命文物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和重视达到了新境界、新高度,思想政治工作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思政课建设、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大思政课”全面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强调要“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8)《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人民日报》2021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发挥革命文物的多重价值和独特作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多次现场参观指导各类革命场馆,他的红色足迹和重要指示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新时代十多年里,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度创新、政策保障不断深化革命文物资源多重价值的挖掘和释放,助推革命文物资源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2018年)、《关于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21年)、《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2022年)、《用好红色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2023—2025年)》(2023年)、《爱国主义教育法》(2023年)、《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2024年)等政策法规和法律文件相继出台,为推进革命文物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和制度创新机制。在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下,各类革命场馆和各级学校积极开展馆校合作,共同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大思政课”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重要经验。这一阶段,革命文物资源的多重价值和内涵得以充分释放,思想政治工作开创了全新局面。
二、中国共产党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始终重视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资源,不断深化对革命文物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性认识,释放革命文物资源的强大精神动能,使之成为加强思想价值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
(一)坚持党的领导,注重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和工作的政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9)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222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思想政治工作最鲜亮的底色。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引思想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保了革命文物资源活化利用的正确方向。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效果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巩固、加强,这是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宝贵和最重要经验。
(二)坚持思想引领,强化革命文物资源的教育功能
政治属性是革命文物资源的本质属性,教育功能是革命文物资源的首要功能。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程蕴含着丰厚的历史经验,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一科学定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革命文物保护运用、革命纪念场馆功能等问题作了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充分发挥革命文物资源的教育功能指明了方向。其中的重心之一就是极其重视利用中国革命史和革命文物资源来教育全党全国人民,确保我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革命文物的内涵和价值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不断发生着变化,中国共产党运用革命文物资源的内容与形式也有所不同,但始终不变的是坚持思想引领,重视革命文物资源的价值引领、信仰教育、道德滋养等重要价值。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深入发展,革命文物资源更是焕发了新的时代生机,其蕴含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用事实证明:革命文物资源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可以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革命文物资源既可以作为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给后代,也可以作为精神力量激发经济活力。
(三)坚持守正创新,加强革命文物资源的效能转化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日益成为一项重要而迫切的系统性工作。在此背景下,革命文物资源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拓展和强化,革命文物资源的附加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以“革命文物+”等方式赋能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格局逐渐形成。中国共产党着力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在“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积极促进革命文物资源的效能转化。革命文物资源蕴含的精神力量被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多重效能(10)徐涤寒:《思想政治工作定位的历史发展与时代创新》,《思想教育研究》2023年第9期。。通过充分运用革命文物这一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极大释放了革命文物资源的多重价值,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治国理政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坚持人民至上,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服从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服从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与主要任务。人民至上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11)习近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77页。思想政治工作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解放的初心未变,形成了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话语和评价标准。在内容选择、效果评估中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作为价值导向和最高标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必须始终坚持。革命文物资源蕴含的革命精神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追求。在运用革命文物资源推进红色旅游、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群众路线,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革命文物资源蕴含的精神力量渗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转化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精神动力和物质财富,从而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三、中国共产党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未来展望
革命文物资源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是革命文物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根基和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探索、政策完善、制度设计等方面持续完善与创新。可以预见,革命文物资源将更加全面、深入地赋能思想政治工作,持续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展望未来,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开启,革命文物资源融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阶段目标和任务。通过各方协同,整合资源,创新方式方法,探索革命文物资源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从而为新时代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注重理论研究,为凸显革命文物资源的内涵和价值提供学理支撑
革命文物资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各时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力例证,蕴含着丰富内涵和价值。革命文物资源的学理研究是凸显革命文物资源内涵和价值,丰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支撑。一是加强基础研究。运用好革命文物资源,要以充分的理论自觉清醒认识和把握党的百余年发展历程的主流和主线,加强革命文物资源学理研究和理论阐释、挖掘思想内涵,凸显价值引领,促使革命文物资源“见人见物见精神”。二是加强协同研究。充分整合文物、档案、地方志等各方面研究力量,加强相关实物、藏品征集与研究,系统、深入挖掘革命文物资源蕴含的多重现实内涵和时代价值。支持革命场馆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健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共建协同研究中心、特色智库,推进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理论成果和教学成果。三是加强实证研究。目前,革命文物资源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支撑政策已趋于体系化和成熟化,但革命文物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评价机制、政策效果的科学评估等研究相对欠缺。系统、全面地评估革命文物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要从个人、社会等多个层面衡量教育质量,完善评估指标,建立完备的评价机制。此外,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系统梳理、总结、比较革命文物资源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和有效模式,将地方性、试点经验推广形成全国普适性经验。
(二)完善顶层设计,为革命文物资源赋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切实保障
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是文物工作的重要领域。运用革命文物资源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坚守政治属性和价值导向,又要遵循文物工作的基本规律和专业规范。因此,运用革命文物资源赋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以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加强顶层设计。一是推进整体性保护。革命文物大多与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相关联,从而形成主题性的集群或片区,适合开展整体性保护和展示。目前,革命文物整体保护已取得突破,多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省际协作机制、革命文物主题游径逐渐建立,革命文物整体保护开发的新态势初步形成,为革命文物资源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创造了坚实基础。二是推动育人共同体建设。支持革命场馆、各类学校通过馆校合作等方式建设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动建立一批实践育人共同体,运用分众化策略设计开展针对不同群体的菜单式主题教育和展览活动。三是完善政策保障。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和政策法规,为发挥革命文物资源的多重现实价值,赋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培育时代新人提供支持与保障,促进革命文物资源转化为优质的育人资源。
(三)强化功能挖掘,充分发挥革命文物资源的育人功效
革命文物资源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质资源。革命文物资源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注重实践转化,真正发挥革命文物资源的教育功能和育人功效。革命文物资源的教育功能既体现在个人、社会和国家等不同层面,也体现在不同社会群体中。革命文物资源不仅可以提升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个人修养,还能够引导人民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和信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革命文物资源发挥教育功能的重要对象就是青少年群体。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充分重视革命文物资源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方面的重要功能,突出以文化人,注重因地制宜地发挥革命文物资源的育人优势,结合“地方性知识”,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定期开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形成革命文物资源服务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循环和积极态势。
(四)适应数字变革,为革命文物资源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注入强大动能
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引发了社会整体结构向数字社会转型。数字化转型是革命文物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课题。一方面,运用革命文物资源融入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数字化的背景下进行考量。要利用大数据、云平台、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强大的赋权增效作用推动革命文物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整体性重塑,突破时空的局限,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数字育人新生态,进而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功能。依托新技术新手段,实现革命文物的数字化、网络化呈现,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数字课堂和思政课堂,积极探索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室。加强社会化合作和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数字化背景下革命文物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路径,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数字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革命文物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必须坚守教育本质和育人功能,不能造成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缺位、变味。数字技术不能僭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陷入技术异化的泥潭。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革命文物为资源,以数字技术为支撑,融合新技术与新媒体的力量,实现革命文物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