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柏晓斐,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摘 要]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烈士纪念活动兴盛并释放出强大社会功能。一是生成了历史文献、建构了“活动之场”和“空间之场”,保存并强化了国家、民族和党的历史记忆;二是借助仪式、话语、制度等,塑造了党和国家敬畏历史、权威有力、礼仪制度文明等形象;三是强化了党的认同与民族复兴的共同目标,彰示了民族复兴的路径,凝聚起民族复兴伟力;四是厚植了爱国情怀、坚定了理想信念、强化了斗争精神,充盈了民族复兴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是英雄的民族。近代以来,2000多万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献身。党和国家从来没有忘记这些民族的英雄、时代的先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全国上下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烈士纪念活动,给予英烈无限尊崇的同时,也释放出强大社会功能,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本文拟对此展开探讨,为新征程上更好地开展烈士纪念活动,传承弘扬英烈精神,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保存并强化历史记忆
一个民族只有铭记历史,才能珍视现在,进而更好地开创未来。英烈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铭记历史必须铭记英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1)《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2014—2018)》,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5页。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以铭记历史为重要旨趣,保存并强化了国家、民族和党的历史记忆。
(一)生成文献史料
历史记忆以史料形式存续,铭刻于各种历史文献典籍中。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生成大量文献史料。以《人民日报》为例,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将时间设定为2012年11月至2023年3月,以“烈士”为“标题”检索,可得到2529条结果;以“烈士”为“正文”检索,可得到14479条结果;以“烈士”为“标题+正文”检索,更是可得到15039条结果。这些结果中不仅包含新闻报道、法律法规,更包含大量为纪念烈士而撰的专文。仅“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栏目,从2018年清明节至2020年清明节前后,即刊发784期。这些文献围绕近代以来不同历史阶段中的烈士展开叙述,将烈士置于国家民族历史发展和党的奋斗历程中总结其贡献、诠释其精神。如纪念蔡和森诞辰120周年的文章,回顾蔡和森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立志“匡时救民”,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党的创建;党创立后,他成为革命的“坚强领导者”,为党的理论宣传、统一战线等工作作出重大贡献,直至牺牲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中。(2)《纪念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蔡和森同志》,《人民日报》2015年3月30日。纪念李大钊诞辰130周年,王沪宁追溯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救中国,推动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指出李大钊的一生“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3)《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10月28日。。纪念烈士,生成纪念文本,不仅使烈士事迹与精神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在事实上也将烈士联结和承载的近代中国饱经苦难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牺牲、创造伟大成就的历史以文献史料方式存续下来,积淀为国家、民族和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集体记忆。
(二)建构“活动之场”
历史记忆的复现与延续离不开将时空、人物和情节串联起来的“活动之场”。“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4) 毛泽东:《从历史来看亚非拉人民斗争的前途》(1964年7月9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页。,铭记与敬畏历史是历史主体对待历史的应有态度。但有记忆即会有遗忘,这其中既有历史主体生理机能、实践与认知范围的客观影响,也有其基于历史观的主观选择。因此,“记忆之场”的建构与重构就离不开纪念仪式等可将历史的叙述与诠释融入日常的“活动之场”。新时代,党和国家高规格纪念英烈,建构“活动之场”,循环复现和诠释英烈承载的历史,强化历史记忆。2014年,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将国庆节前一天定为烈士纪念日,内蕴着“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5)新华月报编著:《新中国70年大事记(1949.10.1—2019.10.1)》,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1989页。的深刻政治意涵,使全国人民饮水思源,自觉铭记国家、民族和党的历史。自2014年烈士纪念日设定以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历年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这些纪念仪式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到场”与“在场”升格为党和国家的政治仪式,并借由电视、网络等媒介进行政治传播,实现“全民在场”。如2021年烈士纪念日举行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时,仅微博账号@人民日报在微博平台发起的直播即有数百万人同时在线观看,实时留言获赞次数较多的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微博账号@人民日报在微博创建的“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话题,阅览次数更是多达4.5亿次,讨论次数达到近30万次,铭记英烈贡献成为讨论的绝对主题。以国家的名义纪念英烈,历史与现实、先烈与“我”、“我”与同胞,被纳入党和国家的宏大神圣仪式空间,使民族共同体成员对国家、民族和党的历史升腾起敬畏之情,在情感升华中自觉强化历史记忆。
(三)建构“空间之场”
历史记忆以“空间之场”为承载。“空间之场”根植于时空、语言和传统中,其之建构依托可触及的有形层面,诸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等。新时代,党和国家不断加强全国烈士纪念设施统筹建设管理。2013年,《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出台,新时代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管理与使用有了新遵循。2014—2020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16年公布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2018年,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后,不断指导各地加大英烈纪念设施建设管护力度,推动省级及以上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在地市级实现全覆盖。目前,国家建立了国家级、省级、设区的市级、县级“四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体系,对4300多个烈士纪念保护单位进行分级管理;全国共有烈士墓近99万座,烈士纪念堂、馆、碑、亭等各类纪念设施16万余处。(6)《为守护英烈权益筑牢法治长城——写在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五周年之际》,《光明日报》2023年5月6日。同时,推动烈士纪念网络空间创新发展。2013年,首个烈士褒扬工作政府门户网站“中华英烈网”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完善,目前网站载录了186万名烈士的基本信息,展示了4151个烈士陵园的建设情况,收录了3000多名中华著名烈士的英雄事迹,并充分利用VR和AR新传媒技术,打造了集实景呈现、在线讲解、留言、转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全景陵园”和“云展馆”。在“中华英烈网”影响下,全国各省基本建立了类似的烈士纪念网络空间,如“广东英烈网”“红土魂——江西英烈网”“山西英烈网”“陕西英烈网上博物馆”等。通过以上措施,层层相连的全国性物理的、虚拟的烈士纪念“空间之场”得以建构。这个庞大的“空间之场”以英烈为衔接点,对近代以来国家、民族和党的历史进行场景化叙事,不断使民族共同体成员进行自觉的“视觉想象”和“图景联想”,从而“回到历史”和“置身历史”,强化着近代以来国家、民族和党的历史记忆。
二、塑造党和国家形象
纪念活动可传递信息,改变认知主体的观念空间,具有塑造政党与国家形象的功能。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借助话语、文本、仪式、制度等,展示了党和国家风貌,塑造了党和国家敬畏历史、权威有力、礼仪制度文明等形象,提升了党和国家影响力。
(一)敬畏历史
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对待英烈的态度体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政党与国家形象的柔性建构。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凭借话语、文本等符号以及庄严的悼念仪式,总结英烈贡献、诠释英烈精神,既凸显了英烈在国家民族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提供了叙述与阐释历史的科学参照。如2020年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回顾党领导中华儿女为国家生存、民族复兴和人类正义而战的历史,抗战胜利以来党领导人民接续奋斗,使中国浴火重生,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历史,向所有牺牲的英灵致敬。(7)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75—277页。2021年,党和国家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七一”讲话。他总结党在四个历史时期接续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创造的伟大成就,“深切怀念为建立、捍卫、建设新中国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深切怀念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表示“他们为祖国和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8)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7页。。认知历史的过程是历史的重要构成;历史认知经过历史沉淀会越发成熟,也将经得起历史考验。立足国家民族利益和人类公义,在历史发展中缅怀先烈,对烈士作出高度评价,秉持英雄来自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叙述与诠释历史,使党和国家始终能对历史作出正确的认知并不断深化。这折射出其尊崇英烈的人文理念,反映了其对待历史的科学态度,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政治观的同时,也塑造了其敬畏历史、善待历史的形象。
(二)权威有力
权威是意志加强与服从的结合,是政党和国家在政治生活中的关键形象要素,需要在动态演进的历史中不断加强塑造。这就离不开仪式与象征。因它们“既可以表达权威,又可以创造和再造权威”,“与权力的关系互相依存、互为因果。”(9) 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42页。纪念活动是仪式和象征的集合体,其设定与实施既彰显政党和国家权威,同时也再造政党和国家权威。新时代,党和国家将英烈保护与褒扬工作纳入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出台了《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烈士公祭办法》《烈士安葬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与法律法规。这一方面有力打击了损害英烈权益的不法行为,护佑了英烈的名誉与荣誉。据统计,2018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侵害英烈权益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近百件,起诉60余件;对英烈纪念设施保护不力的,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8000余件,起诉50余件。(10) 《为守护英烈权益筑牢法治长城——写在英雄烈士保护法实施五周年之际》,《光明日报》2023年5月6日。另一方面,也对烈士纪念活动作出了全面科学的规范,使烈士纪念活动制度化达到新高度。如2018年颁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国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军队有关部门要在烈士纪念日举行纪念活动;机关、团体、乡村、社区、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军队有关单位在清明节和重要纪念日组织开展纪念活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军队有关部门应当为烈士举行庄重的送迎、安葬仪式;等等。(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2—6页。2022年,《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提升烈士纪念工作的要求及方向,指出:要定期组织青少年参观瞻仰烈士纪念设施;打造英烈褒扬精品展陈;创新群众性纪念形式;等等。(12) 《中办国办军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22年3月23日。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遵照党和国家的意志以及日趋完善的相关制度开展,有着明确规范的价值与目标、实施主体与参与主体、方式与程序,鲜明地体现党和国家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权威,其开展的过程,也成为增强党和国家权威,塑造党和国家权威有力形象的过程。
(三)礼仪制度文明
礼仪是文明的指征,政党与国家的礼仪制度表征政党、国家的文明程度。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制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数千年政治文明的结晶。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和国家礼仪制度建设,新时代以来,更是将其推至新高度,借助一系列重大纪念活动的举办,不断发展完善大党大国典礼制度。作为民族共同体层面的“祀”的烈士纪念仪式,也因此升华为党和国家的礼仪,并形成发展了一整套制度遵循,规范纪念活动的同时,也展示党和国家的礼仪制度文明。如2019年国务院根据时代发展修订《烈士褒扬条例》。修订后的《条例》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将英烈褒扬纳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增加由国务院退役军人事务部将烈士名单呈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的程序;二是彰显烈士荣誉属性,将烈士证书改为以党和国家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名义制发;三是突出对烈士及其遗嘱的尊崇,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逢烈士纪念日举行颁授仪式,向烈属颁授荣誉证书。(13) 《国务院关于修改〈烈士褒扬条例〉的决定》,《国务院公报》2019年第23号。这是凸显英烈崇高社会地位与价值的重大制度创新,建构着中国式现代文明典礼制度,推动着大党大国典礼制度发展完善,彰显了党和国家的礼仪制度文明。同时,制度在于运行,礼仪制度文明更通过制度实践彰显。从2014年起,历年烈士纪念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全国各地日常与各类纪念日开展的丰富多样的烈士纪念活动,连续9年举行的迎接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和安葬仪式,连同中国驻外使馆多次在海外举行的烈士祭奠仪式,从中央与地方、非常与日常、及时与适时、域内与域外等维度,以丰富的实践直接交织出党和国家礼仪制度丰富完善的生动图景,在国内外传播建构着大党大国礼仪制度文明的形象。
三、凝聚民族复兴伟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凝聚民族力量。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增强了党的情感认同与政治认同,强化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共同目标,彰明了实现共同目标的路径,从而将民族共同体成员统合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轨道,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一)提升党的认同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保证,凝聚民族复兴伟力首先在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这就要求必须强化党的认同。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高度重视烈士烈属的本真诉求,促进党和国家不断完善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烈士优抚制度。早在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烈士褒扬条例》时即改变了过去烈士抚恤待遇低、标准不统一的情况,建立烈士褒扬金制度,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并提出战时参战牺牲的烈士褒扬金标准可适当提高。同时,明确符合《军人优抚条例》《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烈属还享受一次性抚恤金、一次性工伤补助金、特别补助金等。(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行政法规汇编(2011)》,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4页。2019年,国务院修订《烈士褒扬条例》,将这些规定延续下来。2022年,《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强调突出解决烈属家庭的生活保障、救助帮扶援助等实际问题以及优化烈属住房、养老、医疗、就业、教育、司法等服务专项优待。(15) 《中办国办军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人民日报》2022年3月23日。这就兼顾了英烈的“两重性”,即精神形态符号存在和复杂社会关系现实存在,既彰显英烈崇高的社会荣誉属性,也高度重视其作为“现实人”的本真诉求,抚慰广大烈士烈属的同时,也满足了民族成员对执政党与国家守护英雄的情感期待,强化了党的情感认同。同时,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以党的伟大成就告慰先烈英灵。2020年9月,在迎接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仪式上,孙春兰回顾了70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两大奇迹”,阐述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历史与现实。(16) 《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迎接仪式举行》,《人民日报》2020年9月28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他们的“付出与贡献彪炳史册”(17)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党的领导的是中国革命胜利,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保证。将英烈奋斗牺牲与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高度关联表达,展现了党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与行动,对增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历史成就、中国制度和中国道路的认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强化了党的政治认同。党的情感与政治认同的强化,使党获得了人民的坚定支持,夯实了党长期执政的坚实基础,保证了中国制度优势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二)强化共同目标
民族力量的凝聚需要民族成员有共同的意志。这以共同目标的确立与强化为关键一步。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将民族复兴的共同目标自然嵌入其中并予以强化确认。一方面,凸显烈士奋斗牺牲的民族复兴根本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根本而言,英烈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皆为实现这一梦想。习近平高度褒扬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陈树湘、董存瑞等英烈群体与个体,明确指出他们是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18)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186页。。2020年清明节,举国哀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总有一些人“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守护他人”(19) 《全国各地各族人民深切悼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人民日报》2020年4月5日。。2022年清明节,《光明日报》重申:“在中华民族每一个艰难时刻,都有无数英雄先烈怀着满腔热血,迎难而上,为复兴伟业耕耘不止、长歌不辍。”(20) 《缅怀烈士 致敬英雄》,《光明日报》2022年4月5日。守护同胞就是守护民族,这里既表达了对英烈的尊崇,也以民族复兴为主题主线阐明了英烈对民族复兴目标的坚定与践行,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赋予民族复兴共同目标超越时空的感召力。另一方面,进行民族复兴的政治动员。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多以复兴民族的政治动员为归结。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对先烈最好的告慰就在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21)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84页。。缅怀脱贫攻坚牺牲英烈,习近平总书记亦指出要以其事迹和精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披坚执锐、勇立新功”(22)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这就发出了复兴民族的明确号召。人民是立党立国、强党强国的根本依靠。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将人民作为推进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基于历史与现实,面向未来,进行了直接的民族复兴政治动员,使民族复兴的共同目标获得了强大号召力。民族复兴共同目标的强化确认使全民族形成复兴民族的强烈意志以及合力的行动。“民族复兴续忠魂”不仅是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的主题,也是民族成员共同的情感与价值取向。
(三)彰明实现共同目标的路径
崇高伟大的目标必须通过科学的路径方能实现。彰明实现民族复兴性的路径,是凝聚民族复兴伟力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包含对实现民族复兴路径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现民族复兴实践中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优势。习近平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缅怀先烈,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在于“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23)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46页。。这是对实现民族复兴必由之路的彰明。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代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原因。2016年烈士纪念日,《人民日报》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24)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京隆重举行》,《人民日报》2016年10月1日。这是对民族复兴顶层设计的阐明。实现民族复兴既离不开思想引领,也要不断进行统筹谋划。2020年,党和国家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向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烈士家属等致慰问信致敬,同时强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继承先烈遗志”(25) 《两部门向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烈士家属和拥军支前模范致慰问信》,《光明日报》2020年10月23日。,为民族复兴奋斗。这就将尊崇英烈与彰明实现民族复兴的指导思想、战略举措、步骤安排等统一了起来,明确了民族复兴的行动要求,是凝聚民族复兴伟力具体且有力的做法。新时代以来,党领导人民成功推进与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了更为明确且科学的路径。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彰明实现民族复兴的科学路径,赋予民族复兴以鲜明的时代意涵与实践指向,增强了民族成员的团结性和一致性,内生出强大的民族复兴凝聚力。
四、充盈民族复兴精神动力
英烈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丰碑,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以传承中华民族气节血脉为政治任务,既是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实施,也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精神的涵养场域,充盈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一)厚植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不怕牺牲的原动力,也是英烈精神的首要内涵。无数英烈抛头颅、洒热血源于对祖国最深沉的爱。方志敏“努力到死,奋斗到死”,为的是创造一个“可爱的中国”。雷锋为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牺牲自我,为的是造就一个强大的祖国。先烈的爱国情怀早已积淀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基因。新时代新征程,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防范化解危害国家安全统一的风险,把民族复兴伟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继续高擎爱国主义旗帜,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英烈是爱国主义的人格化象征,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诠释英烈挚爱国家、守护国家、献身国家的事迹与精神。如左权为民族和人民解放事业倾尽所有,展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2022年,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举行纪念左权殉国80周年系列活动,通过敬献花篮仪式、主题展览等形式诠释左权忠于祖国的精神与行动,彰显与凝聚了“英烈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弘扬”(26)《左权:太行浩气传千古》,《河北日报》2022年5月25日。的共识。抗美援朝志愿军英烈展现了“为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27)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96页。。2020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展览在京举办,3个月内即有56万多人参观,其数字展馆浏览量接近800万次,超过53万人在线向抗美援朝英烈“献花”。“光阴流转,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中”(28)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激励我们永远奋斗》,《人民日报》2021年2月9日。,成为参展者的共识性情感与价值的表达。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激发着全党全国人民至诚爱国情、精忠报国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深厚恒久的爱国精神动力。
(二)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坚定是英烈精神的底色。英烈之所以勇担使命,不畏牺牲,关键就在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坚定。李大钊以“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的意志慷慨赴义,蔡和森以“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决心为革命献身,江竹筠坚贞不屈而在“烈火中永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随时面临生死考验,支撑他们视死如归、革命到底的是坚定理想信念。”(29)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85页。新时代新征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30)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9页。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着眼于培根铸魂、赓续红色血脉,以讲好英烈“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动人故事为重要形式和内容。如纪念江善忠,讲述其“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的誓言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贞;(31) 《江善忠:用鲜血书写革命信仰》,《江西日报》2021年5月21日。纪念夏明翰,阐明其“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大无畏与坚贞精神;(32) 《夏明翰:就义感召“后来人”》,《人民日报》2018年5月22日。纪念杨靖宇,颂扬其“腹中满是草根而宁死不屈的气节”(33) 《杨靖宇:坚决战斗坚贞不屈》,《人民日报》2021年5月19日。;等等。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的开展,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实施,坚定着全党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崇高坚定的信念信仰精神动力。
(三)坚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中国共产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英烈精神的显性特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是在敌强我弱的整体态势下进行的,以巨大的牺牲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一胜利的取得,离不开“两个敢于”的精神。其具体地表现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34)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79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是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毛泽东富有诗意地总结胜利之道:“敌人是钢多气少,我们是钢少气多。”习近平总书记沿用这一评价,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35)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297页。。这里所说的“气”,归根到底也是“两个敢于”的精神。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百余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36)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品格是重要保证,包含“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内涵的脱贫攻坚精神是重要支撑。可以说,不论抗战英烈、抗美援朝英烈,还是脱贫攻坚英烈,他们的事迹与精神都昭示着,面对强大对手、重大风险、艰巨挑战,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能赢得尊严、争取胜利、求得发展。新时代赋予我们前所未有的能力和信心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更加明显的特征,必须保持清醒,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方能不断夺取新的伟大胜利。也正是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即提出“三个务必”,不仅“向全党奋进新征程提出了更高的政治要求,即将使命意识、忧患意识和斗争精神整体性贯穿于思想与行动的始终”(37) 柏晓斐、陈金龙:《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三重解读——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华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也劝勉全国人民要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3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27页。。对英烈的每一次纪念,都是对英烈“两个敢于”精神特质的一次彰显与重申,有助于全党全国人民积极主动地树立“两个敢于”的意识,掌握“两个敢于”的方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英烈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英烈事迹与精神是中华民族应该守望的同共历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使烈士事迹与精神强化了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党的认同,成为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书写新的伟大历史的力量源泉。把握新时代烈士纪念活动释放出的强大社会功能,凝聚价值共识,在新征程上更好地开展烈士纪念活动,传承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与英雄辈出的民族文化基因,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