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解读
于玲 著
著者简介
于玲,女,198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与针灸临床工作近40年。
寝馈经典,躬身临床,深切感受到追溯阴阳与藏象意义的本原,对于正确理解中医理论的关键知识点,传承中医精华,切实提高辨证施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反映多年探索和积累,穷十年之力,撰写《解读中医——让中医融入生活》一书,并于2014年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前 言
针灸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疗法的特点是治疗工具简单,操作便捷,效果常常立竿见影,而且基本没有毒副作用。独特疗法的理论基础是循行于人体的十四条经脉,实施针灸的具体点位是遍布于全身的三百多个腧穴。熟知十四条经脉的走向,掌握每一个腧穴的隶属、位置和主治,是每一个针灸医生必备的基本功。
三百多个穴位的经络隶属、位置和主治,还有禁针、禁灸等必须注意的临证内容都需要记忆,这些海量的医学内容种类繁多、字词相似、数量庞大,单凭死记硬背很难实现。善假于物的古代圣人,有意将这些枯燥的医学内容转译为常人所熟知的人文知识和自然常理,并在命名腧穴时,特意将相关的信息内容巧妙地隐藏在穴名当中。故尔穴名就好比现代的提词板或密码本,提示相关穴位的各种信息,便于医者临证取穴应用。
《礼记注疏》曰:“以同类之事相比方,则事学乃易成。”古人不仅在《黄帝内经》中将十二条经脉比拟为十二条大河,称经脉为经水,更是采用了多种奇思妙想的方法,有意将穴位的主要信息内容高度浓缩成穴名。
在穴名隐藏的信息之中,每个穴位的主治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腧穴的主要治疗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所隶属的脏腑及其相关器官的疾病。如肺经的穴位,不仅治疗肺部的疾病,也治疗鼻腔、皮肤的疾病。
2.所属经络循行区域内的病症,即“经络所过,主治所及”。
3.腧穴所在区域的病症,也就是局部治疗作用。
4.与腧穴所属经络为表里经、同名经的所主病症,以及与表里经、同名经相关器官的病症。
5.穴位本身所独有的特殊治疗作用。
在以上五个方面中,穴位的特殊治疗作用通常是该穴获得命名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滑肉门、内庭、瘈脉等就是根据穴位的特殊主治命名的。
穴名除了可以反映其所具有的特殊主治外,还用来暗示其某一方面的独特性。比如,隐喻穴位的治疗禁忌:禁针的三阳络、会宗;禁灸的丝竹空、承光。再比如,暗示穴位隶属的经脉:商曲;隐指穴位在经脉及解剖部位上的特殊性:极泉;隐喻穴位主治的病因:浮白、外陵;隐指病症所在的部位:京门、箕门;暗示穴位所处的独特位置:肩贞、丝竹空;暗喻抽象的人体部位:天突、扶突;提示体表可见的骨性标志:完骨、巨骨;暗示解剖可见的人体骨骼:曲垣、腕骨;提示取穴方法:手三里、足三里;隐指穴位在十二经脉循行中所有的特殊地位:云门、期门;暗示穴位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抽象位置:膻中、水分;隐指穴位所代表的脏腑功能:彧中、周荣;暗示心脏的功能:步廊、神封;隐指刻意隐藏的现代大脑功能:本神、正营。穴名隐藏着古代中医先驱对“神”的客观认知,对大脑和中枢神经功能的深度掌握,对人体解剖的精熟,以及对人体各器官功能的熟知。穴名隐喻内容的复杂程度于此可略见一斑。
传统医学是中医先驱们对临证经验的记载、总结和理论升华,有关传统医学的书籍自古巨作恢弘,经典如海。其中,《针灸大成》是一部传承有序、记载全面、条理分明的针灸专著,是明代以前针灸经验的集大成者,也是与现代正在使用的针灸知识较为接近者。故本书以《针灸大成》所载的经络循行路线、腧穴位置、腧穴主治、腧穴禁忌为依据,共解读腧穴名称333个,腧穴别名9个。并特将尚未解读的穴位名称保留在经脉穴位的原位,在穴名释义的位置以“缺如”明示,以期保持每一条经脉穴位的完整性,以免读者因阅读本书而产生对经脉穴位连接方面的困惑与错觉。
本书从腧穴的位置、主治、禁忌等方面着眼,以古训为本,以穴名的每一个用字作为线索和基准点,采用独特的视野与视角,综合多层面的知识内容,以现存于世或出土整理的古籍为密钥,广博引证《内经》《难经》《尚书》《周礼》《庄子》《列子》《荀子》《文子》《淮南子》《韩非子》《说文解字》《尔雅》等古代典籍中的内容,深度分析每一个穴名用字的本源,结合古籍中记载的早期经络发展轨迹,参考藏象理论形成以前的知识内容,深度剖析穴名的内涵和寓意,说明穴名与穴位主治、位置,以及禁忌之间的联系。
本书秉承观览杂学并使之融会贯通的精神,以灵活的形式,努力使每一个穴名的解读都有相关的立论或古文支持,真正给读者以言有出处、论有依据的真实感受。
本书在部分穴位条目下,设置了以“值得注意”作为标识的段落。在这个段落中,特意对同名穴、同字穴、穴名含义相关的腧穴,以及有特殊联系的腧穴,进行简短的对比和说明。
本书文末特附了以拼音首字母排序的《针灸大成》腧穴主治汇编,以方便医者临证参考。
本书着力使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将枯燥、刻板、易混的腧穴主治内容和位置信息,转译为好记易懂、形式多样的趣味知识点,帮助读者触类旁通、加强记忆,从而切实提高针灸医生的临证选穴水平。
于玲
2023年12月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双创编辑工作室
致力于打造中医原创图书出版平台,
愿为每一位潜心学术追求真理的学者,
提供最真诚的服务。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人民卫生出版社
邮编:100021
征稿暨读者服务邮箱:fuwuduzhe5978@163.com
联系电话:010—59787188
人衛杏華
学者的立言平台
读者的精神家园
也是编辑挥汗如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