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解读
于玲 著
后 记
传统中医是人文医学,内涵丰富,喻意深刻。正所谓“医者,意也,在人思虑。”针灸医师每天接触的穴名更是这样。《荀子》曰:“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使用了千年之久的经穴名称,毋庸置疑是针灸方面最大的学问之一。
经穴名称自出现到定名,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传统文化出现的早期,各个部落的原始医术分别独自发展。有治疗作用的穴位被当时的人们分别发现,治病经验也在不断地分别积累。在经历了漫长的各自发展以后,穴名的杂乱和重复不可避免。随着国家集权的建立,四面八方的医学知识向都城集中,统一思想,列别脏腑,正络经脉,为穴位定名便成为了那个时期的当务之急。
古人对穴名的筛选、定名过程,现在仍然可以从古医籍记载的一名多穴,一穴多名中得以窥见。例如,中都不仅是肝经的穴位;中都还是神门的别名。隶属督脉的百会,则拥有多达五个不同的名称,分别是:百会、三阳、五会、巅上、天满。
孔子有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古代阴阳哲学和五行学说的出现,为传统医学的理论升华和穴位正名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契机。貌似简单朴素的阴阳哲学和五行学说的出现,不仅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基石,也为“人与自然同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古代中医先驱以此为理论基础创立了藏象理论,以藏象理论为核心建立了经络系统,以经络为纲领统领了全身的三百多个穴位。定名后的穴位因其所能而得其位,穴名自此便具备了传统文化和藏象理论所赋予的深刻内涵。
《淮南子·本经训》曰:“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六合之内,一人之制也。”人与自然通理,穴名与自然相应。在古义渐远、观物聚焦的现代,我们只有通过正确解读穴名,才能深入了解圣人们巧妙运用“善假于物”的方法说明医理、建立“易用难忘”的标准正定穴名的超凡智慧。
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是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习传统医学解读穴名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层次鲜明、寓教于乐、引发学习者浓厚兴趣的探索印证过程;也是了解古代文明、人文历史、文字演变、诸子百家思想成就的过程;更是一个普通中医大夫,提高学术水平,由此成长为一个“上工”,手到擒来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过程。
于玲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