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维生素转运分子机制!Nature系列|复旦大学屈前辉:合作揭示SLC19A2/A3转运维生素B1/B6的分子机制

文摘   2025-01-04 18:29   上海  

来自复旦大学“生命健康"领域最新的科研进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践行行业使命感,助力基础研究,推广科技成果。服务行业,造福社会!


维生素B1(硫胺素,thiamine)维生素B6(吡哆醇,pyridoxine)正常生长和发育等身体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不能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从头合成这些维生素必须依赖膳食摄入,主要靠两种溶质载体SLC19A2和 SLC19A3进行转运。SLC19A2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在骨骼肌中高度富集,而SLC19A3在胎盘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脏、肾脏和心脏。SLC19A2的基因突变会导致硫胺素反应性巨幼细胞贫血综合征(TRMA),一种以糖尿病、巨幼细胞贫血和感音神经性耳聋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SLC19A3突变与韦尼克样脑病(Wernicke’s-like encephalopathy)以及生物素和硫胺素反应性基底神经节疾病(BTBGD)相关,反映了SLC19A3在维持血液和大脑中硫胺素水平方面的关键作用。尽管存在潜在的致命后果,但一些症状可以通过接受高剂量的维生素补充剂来缓解。SLC19A2/A3转运活性也被认为会受某些药物的影响,包括抗糖尿病药二甲双胍、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抗肿瘤药fedratinib和抗生素氨丙啉。因此,长期使用以上药物要跟踪检测B1/B6水平,避免机体因缺乏这些维生素而导致相关症状


2024年12月30日(当地时间),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屈前辉课题组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高璞张立国团队合作,于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Substrate transport and drug interaction of human thiamine transporters SLC19A2/A3”的论文。该研究揭示了SLC19A2/A3识别和转运维生素B1和B6及相关抑制剂的分子机制

SLC19A2/A3蛋白分子量小且缺乏膜外稳定结构域,不利于直接进行冷冻电镜研究。研究者们通过免疫小鼠获得抗体以及理性设计融合标签MPER等手段成功解析了10个不同功能状态结合不同底物或抑制剂药物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包括B1、B6、fedratinib、amprolium、metformin等(图1)

图1. SLC19A2/A3识别转运VB1/VB6及相关抑制剂的结构基础


以上结构体现了几个共同特征:SLC19A2/A3转运的小分子一般都包含一个胺基嘧啶环;这个胺基嘧啶环被N结构域上的几个芳香族氨基酸识别;三个保守的谷氨酸残基与这哥胺基嘧啶环形成重要氢键相互作用。此外,生化实验发现B1与SLC19A2/A3在pH6条件下的亲和力强于pH7.5而B6则在pH7.5条件下结合更强揭示了转运B1和B6受到pH值不同的调节机制


该工作主要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李佩佩、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生朱之妮等同学共同完成。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屈前辉、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高璞、张立国及王勇为通讯作者。该研究还得到了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典范研究员的大力支持。


注:文中插图源于    Nature Communications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5359-8


来    源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


近期活

近期进展


● 胃癌诊断标志物!Nature系列|复旦焦石/周兆才:揭示EB病毒通过微泡分泌型OLFM4调控Hippo信号通路促进胃癌的分子机制

● 神经再生与回路重塑!Adv Sci|复旦大学高艳琴/许智祥:揭示PTEN-mTORC1通路介导的脑外伤后长期轴突修复的新机制

● TF抑制疗法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Oncogene|复旦大学余科:发现胰腺癌免疫逃逸新机制

● 冷肿瘤靶向治疗新范式!JCR|复旦大学蒋晨/孙涛:PROTAC及其递送系统的探索

● 染色质远程互作图谱!Nature系列|复旦大学于淼:合作揭示小鼠胎儿发育过程中转录调控相关染色质三维结构动态变化

● 疼痛新靶点&标记物!Neuron|复旦大学邓娟/王英伟:解析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偏侧化调控机制

● 脂质稳态与寿命!Cell系列|复旦大学许智祥/盛李宏/宫晔:揭示糖基转移酶Ugt35b调控果蝇脂质代谢和衰老的机制

● AD治疗新靶点!Alzheimers Dement|复旦大学赵兴明/陈靖祺/程田林:揭示中国人群阿尔茨海默症罕见变异及新风险基因

● 自免疾病新发现!Adv Sci|复旦大学杨骥:揭示系统性硬化症纤维化新机制,为系统性硬化症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方向

● “癌痛”治疗新靶点!APSB|复旦大学张玉秋/徐文东/吕宁:揭示IL-17A介导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促进骨癌痛的机制


关于光华


复旦大学光华生命健康校友会”是复旦大学校友总会正式注册成立的分支机构,是跨学科、跨界别、跨地域,覆盖生命健康领域的公益性行业校友组织。

校友会以推动中国生命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升人类健康为使命,以促进“产学研医用”的融合创新与资源整合为目标以加强母校与校友联动,增进校友互助协作,发掘科技创新成果,助力母校发展、助力校友成功、助力行业进步、造福社会大众为宗旨

校友会立足上海、辐射全国,会员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医学、药学、附属医院校友为基础,同时覆盖化学、材料、信息、大数据、金融、管理等多学科泛生命健康相关院系,涵盖产业、学术、科研、医疗、政府、资本等“产学研医政资”的优秀校友。


欢迎“生命健康”领域校友,加入光华“宝藏”校友会

复旦大学校友会光华生命健康分会
“复旦大学校友总会光华生命健康分会”新媒体平台,传播生命健康领域“产研医”的最新知识与进展,促进产业界、科研界、医疗界的跨界交流与合作。助力母校发展、助力校友成功、促进行业发展、造福社会大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