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治疗新靶点!Alzheimers Dement|复旦大学赵兴明/陈靖祺/程田林:揭示中国人群阿尔茨海默症罕见变异及新风险基因

文摘   2024-12-27 18:36   上海  


来自复旦大学“生命健康"领域最新的科研进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践行行业使命感,助力基础研究,推广科技成果。服务行业,造福社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症(AD)已经成为全球严峻的公共健康挑战。然而,AD的遗传机制复杂,虽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已识别出超过70个AD风险基因座,但仍存在大量的“遗传力缺失”,可能源自基因组中的罕见变异。此外,当前的AD基因组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人群。相比之下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AD患者人数最多的国针对中国AD人群的遗传研究仍然相对匮乏


2024年12月23日(当地时间),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赵兴明特聘教授/陈靖祺副研究员团队,与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程田林研究员团队合作,于AD领域知名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发表题为“Integrating rare pathogenic variant prioritization with gene-based association analysis to identify novel genes and relevant multi-modal traits for Alzheimer's disease”的论文。该研究聚焦中国AD人群中罕见且可能有害的基因组变异,基于张江国际脑库(ZIB)神经退行性疾病队列中988名中国受试者的全基因组测序(WGS)数据及外部重复队列,成功鉴定了11个罕见大效应变异所介导的AD候选基因并探讨了它们与AD多模态表型之间的关联。此外,体外细胞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内吞通路中关键基因罕见变异的功能影响,为AD的治疗提供了潜在新靶点

研究团队从WGS数据出发,设计了结合基因组功能注释和计算预测的变异优先级方法,以鉴定罕见且可能有害的基因组变异。研究发现,已知AD风险基因中的功能丧失(Loss-of-Function)变异显著富集于病例组验证了罕见大效应变异在AD遗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应用SKAT-O(optimal sequence kernel association test)方法,成功鉴定了11个AD候选基因其中7个为首次在AD遗传研究中报告

图1. 研究设计


进一步分析显示,部分候选基因受东亚人群特异的罕见变异主导,但其机制通路与欧美人群的研究结果仍较为相似,为未来AD的个性化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RABEP1、VIPR1、RPL3LCABIN1等关键基因还与认知功能下降和多个AD相关脑区的萎缩密切相关。

图2. AD候选基因的网络和内表型分析


进一步,团队通过构建基因编辑HEK293T细胞系模型,对关键位点RABEP1 p.R845W的功能进行验证。相较于野生型细胞,突变型细胞的增殖速度显著减缓,早期和晚期凋亡增加,并表现出内吞功能的潜在异常。更重要的是,突变型细胞中神经毒性β-淀粉样蛋白异常累积,这与AD的重要病理机制一致。综合以上结果团队提出RABEP1 p.R845W变异可能通过影响内吞作用诱导APP加工失调从而在AD中发挥病理作用

图3. 关键基因座RABEP1 p.R845W的体外实验验证


该研究强调了罕见大效应变异对阿尔茨海默症遗传机制的重要贡献,并通过对中国AD人群的深入分析,为AD的遗传研究提供了新见解,也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新靶点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博士生曹际新、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博士生张成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赵兴明教授、陈靖祺副研究员,以及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程田林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


注:文中插图源于   Alzheimer's & Dementia


原文链接:
http://doi.org/10.1002/alz.14444


来    源     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近期活

近期进展


● “癌痛”治疗新靶点!APSB|复旦大学张玉秋/徐文东/吕宁:揭示IL-17A介导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相互作用促进骨癌痛的机制

● 首次提出“三分型系统”!Nature Cancer|复旦大学余洪猛/孙希才:提出嗅神经母细胞瘤“分子三分型系统”及分类标准

● 主动回避学习?eLife|复旦大学胡荣峰/黄啸:首次解析丘脑旁核介导主动回避学习的神经机制

● “神经-机器接口”重要进展!MSERR|复旦周鹏/王水源:在二维超灵敏电路助力感觉神经-机器接口开发方面取得突破

● 选择性抑制肿瘤!Adv Sci|复旦大学曹鑫/夏景林/方圆:发现肝内胆管癌治疗新药

● 肿瘤临床治疗新策略!Nature系列|复旦大学迟喻丹:首次报道脑膜转移瘤中枢边界屏障动态跃迁机理

● 47.8万亿神经突触的高效通讯!Nature系列|复旦大学冯建峰:发展人类全脑规模的数字孪生脑,打开广泛应用的大门

● 镇痛抗焦虑药物新靶标!PNAS|复旦大学褚玉霞/王彦青:揭示外侧缰核GABA能神经元调控慢性疼痛及伴发焦虑的神经环路机制

● 发现“大脑断崖式衰老”时间点!Nature系列|复旦大学程炜/郁金泰:合作发现外周血检测可解码大脑衰老时钟

● 新型联合治疗策略!STTT|复旦大学孟志强/解婧/黄胜林:报道“三重阻断”联合疗法治疗肿瘤的临床数据


关于光华


复旦大学光华生命健康校友会”是复旦大学校友总会正式注册成立的分支机构,是跨学科、跨界别、跨地域,覆盖生命健康领域的公益性行业校友组织。

校友会以推动中国生命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升人类健康为使命,以促进“产学研医用”的融合创新与资源整合为目标以加强母校与校友联动,增进校友互助协作,发掘科技创新成果,助力母校发展、助力校友成功、助力行业进步、造福社会大众为宗旨

校友会立足上海、辐射全国,会员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医学、药学、附属医院校友为基础,同时覆盖化学、材料、信息、大数据、金融、管理等多学科泛生命健康相关院系,涵盖产业、学术、科研、医疗、政府、资本等“产学研医政资”的优秀校友。


欢迎“生命健康”领域校友,加入光华“宝藏”校友会

复旦大学校友会光华生命健康分会
“复旦大学校友总会光华生命健康分会”新媒体平台,传播生命健康领域“产研医”的最新知识与进展,促进产业界、科研界、医疗界的跨界交流与合作。助力母校发展、助力校友成功、促进行业发展、造福社会大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