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论坛 完整议程
▼点击浏览 2025第四届光华论坛 完整议程
高峰论坛嘉宾介绍
科学、医疗、创新与人民健康 (拟)
论坛特邀报告嘉宾
韩启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第十一至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北京医科大学心血管基础研究所所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
长期以来从事分子药理学与心血管基础研究。在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亚型研究领域获重要成果,1987年在国际上首先证实α1-AR包含两种亚型,后系统研究α1-AR亚型在心血管分布、功能意义以及病理生理改变。关注学科交叉研究,研究生物单分子在细胞中的转运及其生物学意义,用复杂系统手段研究肾上腺素受体的网络调节;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进入新世纪,开始从事社会医学研究,为推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致力于推动学科交叉、科学史与科学文化建设事业。
曾于1992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0年获得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0年获卫生部授予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1年获国家人事部与教委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称号,1994年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等荣誉。
向下滑动查看
中药创新研发 点亮健康未来
论坛特邀报告嘉宾
林国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院长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
1959-1968,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导师周维善教授;1981-1982,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1986-1987,美国匹兹堡大学和美国史克药业研究发展部作访问科学家;1990-1999,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1992-2019,任国际学术刊物Tetrahedron / Tetrahedron Letters出版物理事及执行编辑;2006-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2018年起,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院长。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 2013)、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陈嘉庚科学奖(2014)、上海市先进工作者 (2010-2014年度)、上海市科技功臣奖 (2017)、上海市十佳劳模年度人物 (2018)、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2020)等荣誉。
向下滑动查看
临床研究创新及转化的实践和思考
论坛特邀报告嘉宾
樊嘉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
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肝脏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复旦中山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国家癌症中心肝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2019)》,《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2、2024)》编写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FACS、ASCO、SSO等。
长期致力于肝胆肿瘤外科临床诊疗、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及教学工作。首创肝癌门静脉癌栓多模式综合治疗技术;提出我国肝癌肝移植适应证“上海复旦标准”;系统解析了肝癌转移复发微环境调控分子机制,建立了肝癌和肝内胆管癌的分子分型及肝癌早诊与转移复发预测模型,并实现多项临床技术转化。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 Science, Nature, Cancer Cell, Annals of Oncology, Lancet Oncology, JCO, Cancer Discovery, Gastroenterology和Hepatology等发表SCI论文310余篇,H-index 93。
作为第一完成人2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作为主要参与者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中国医师奖、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十大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劳模)、全国先进工作者(劳模) 、世界杰出华人医师霍英东奖、中国医院协会院长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向下滑动查看
转化医学之旅
论坛特邀报告嘉宾
肖瑞平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未来技术学院院长
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任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创所所长。1987年获同济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马里兰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获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终身资深研究员;2010年3月辞去美国职位,全时在北京大学工作。长期从事心血管及代谢疾病的基础和转化研究。
2000年至今为美国心脏学会中大西洋地区指导委员会委员,2002年至2021年担任国际心脏学会(ISHR)理事,2004年入选美国临床医学研究会会士(American Society for Clinical Investigation, ASCI)。自2014年担任国际权威医学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副主编。
向下滑动查看
论坛地址
赞助合作
本次论坛旨在推动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领域的前沿研究、产业加速与临床应用的结合,搭建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面向领域内的从业者及关注者,包括学术精英、医界专家、行业领袖、投资大咖、政府部门、行业媒体等。论坛接受赞助合作,欢迎广大业界企事业单位,积极支持合作。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15151832671
邮箱:guanghua2022fudan@163.com
理事单位
感谢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复旦大学药学院、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各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
往届论坛回顾
第一届回顾
第二届回顾
第三届回顾
近期活动
关于光华
“复旦大学光华生命健康校友会”是复旦大学校友总会正式注册成立的分支机构,是跨学科、跨界别、跨地域,覆盖生命健康领域的公益性行业校友组织。
校友会以推动中国生命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升人类健康为使命,以促进“产学研医用”的融合创新与资源整合为目标,以加强母校与校友联动,增进校友互助协作,发掘科技创新成果,助力母校发展、助力校友成功、助力行业进步、造福社会大众为宗旨。
校友会立足上海、辐射全国,会员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医学、药学、附属医院校友为基础,同时覆盖化学、材料、信息、大数据、金融、管理等多学科泛生命健康相关院系,涵盖产业、学术、科研、医疗、政府、资本等“产学研医政资”的优秀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