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点评:我认为这件器物,它上边的东西是我们古代文献中提到的甘瓜,也就是后来我们从明代开始改成的这种甜瓜。首先,它的造型不是西瓜;第二,它顶头上有一个明显的花萼,一般西瓜这个地方不明显;还有它的花纹和西瓜有很明确的这种区别。甘瓜和甜瓜籽发现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非常早了,至少在战汉时期,不管是文献中,还是我们的考古实物中都有出土。比如说我们所熟知的马王堆汉墓、海昏侯汉墓,还有最近特别火的这个安徽淮南的武王墩的楚墓里边,都发现过这个甜瓜籽,也就是后来文献中所提到这个甘瓜籽。所以甘瓜出现在唐代,从理论上来说是有可能的。这种以果盘盛托食物的瓷器,实际上这和唐代的丧葬习俗有,在唐代和唐代之前,这种器物它模仿了我们现实中的生物形象或者是现实中的物体形象,多是用于丧葬的冥器。从唐代以后进入宋代,这种象生瓷的这种样式以及它出现的场景就开始出现了改变。比如说我们在宋代的定州的塔基中可以看到有一个与我们这种颜色比较相似的,方座上面放一只仙桃的这么一个象生瓷,它当时就是寺庙中的祭祀用瓷。进入到明清以后,尤其是进入到清朝乾隆以后,这种象生瓷就完全摆脱了之前冥器的属性,完全进入了一种把玩和赏玩的器物的境界。比如说我们看到乾隆时期,匠人曾经利用他当时高超的制瓷技术,生产过诸如像螃蟹、瓜果、仿木纹、仿青铜器等等的象生瓷,在当时已经完全成为了这种陈设赏玩用瓷。
张现峰点评:首先,这瓜果是青色的,我非常赞同这位文化席的老师说的甜瓜,因为西瓜是有纹饰的,这个是没有纹饰,是素纹。我们常见的三彩都是点黄、绿、白釉的,那这件为什么是青色和黄色?唐代出现唐绿、唐黄,但是三彩是黄、绿、白,这种黄和绿交合也是三彩,因为三彩马里出现过白釉和黄釉的马,也称为三彩。这里的三不是三种颜色,是多彩的意思,只要是两种颜色以上都属于三彩。这件瓜果是青色,盘子是黄色,底部露胎的地方无釉,正烧的,像这种综合来看的话,装烧工艺这就是唐代的风格。
我的个人鉴定意见,这是一件仿唐代三彩果盘的仿品。第一,器形不对,这个瓜果太大盘太小,如果老的话,这个盘子要多出3厘米,比例才协调。第二,这釉有浑浊发黑。第三,我们在唐三彩里都是绿色,翠绿、淡绿,它的色也不纯正。第四,这个胎是特别坚硬,而且这个胎过于细,就是球磨机打的胎,温度也偏高,胎太过紧密。如果是真品唐三彩时间长了,它是发粉状。第五,也是最重要的,这皮壳是人为做旧做上去的,先把胎氢(氟)酸做完旧,做完旧之后水冲掉,冲掉之后再用这种老土涂抹上去,在地下有的埋个半年、一年再扒出来,扒出来之后用水管再冲掉腐蚀过的,冲掉之后剩下了很白的胎,会留下一点脏,感觉有皮壳的层次。如果是老的,它的皮壳的颜色有厚有薄,而且土是很细的马蜂窝样的土,有真空状。这种新的是一个色调,没有一点层次感,也没有真空状。综合这几个点来看的话,这是一件最少有二三十年的仿品。
谢博翰点评:您带来的是一件唐三彩风格的果盘。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在国内是不允许交易的,所以它的收藏主体基本都在海外。那这类器物确实特别少见,这个在收藏市场基本是没有出现过,可以参考同样是有盛盘的,上面有这个配套造型的这些器物。在 2014 年的伦敦苏富比出了一套底下是三彩的盘,它上面配着一个小酒壶、五个小酒杯的一套,当时的成交价折合人民币约5 万元。那么在 2018 年伦敦苏富比出了一个稍微大点的,但上面能配套十四只酒杯的一个三彩盘,那么当时的估价约是 13 万到 17 万人民币。唐三彩的它的价格体系比较复杂,差距也比较大。假如一个唐三彩器物,它的整个器型比较大,又是比如说动物俑的、人物俑的或者是金刚力士俑的,又或者它的纹饰比较精美、比较复杂,再加点蓝色的话,那么它的价值就是比较高的。
袁林点评:实际上它是花钱,出现在我们北宋时期。因为北宋时期是在中国古代压胜钱也就是花钱发展的一个高峰,从最原始的一些吉语、辟邪、镇灾、愿望的祈祷发展到一种民间的游戏叫打马格。在这个时期,我们伟大的词人李清照曾经写过一本书,对怎么样玩这个钱,怎么样进行博弈有非常多的这种记述,至于现代人怎么复盘它,还有待于我们后人进行进一步地研究。另外,如果它是真的话,我自己认为它深峻挺拔,拔模斜度也比较清楚,如果这几点达到的话,那这枚钱币的文化价值就更不得了。
张宏点评:宋代的马钱它品种还是比较丰富的,这个尺寸是3.1厘米,算是个头比较大的,而且这个是“逐日而行”,这边是“越影”,比我们常见的一些套系会少见一些。整体来看这种黑包浆状态,但是它又没有怎么流通,整体的文字比较深峻,穿孔明显有修磨的状态,有一点母钱的形制。但因为现在越是热门,越是火的钱币,市场上仿品非常地多。你像这种马钱的仿品,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做伪方法是用真的马钱作为母钱,去进行翻砂二次铸造,然后再进行做旧。
我的个人鉴定意见,这是一枚北宋马钱的母钱。北宋的马钱,我们在市场上能够见到的还是比较多的,因为它当时主要是参与这个游戏,所以我们能够见到的大部分磨损都相对比较严重,不管是它传世的,或者说是半传世的基本上是都有磨损。这枚边缘非常地整齐,然后穿孔经过了这个修穿,再加上它的整体的文字力度也非常地挺拔,基本符合北宋末年的宋代母钱的特征。而且它品种也算是比较稀少的,再加上它是一枚母钱,那就是少之又少。
汪海点评:今天这位藏友带来的这枚钱币,不是用于流通的钱币,也不是普通的花钱,用现在的话说,它就是古代的一枚游戏币。李清照也说这种游戏是“小道之上流,深闺之雅戏”。这种游戏在古代是上等人士才能用于游乐的一种游戏形式。虽然说目前这种游戏到底该怎么玩已经失传了,但是这种游戏的道具却一直留了下来,也为我们去探索发现这种游戏留下了可靠的一个证据。那么在2018年西泠拍卖,也出现过一枚马钱,当时它的交易价格约是10万块。
郗军点评:今天这位藏友给我们带来一个架子。刚才您说这个架子是放令牌的,咱们戏曲舞台上经常见到令牌、令箭都是一个小圆棍,实际上古代的令牌它是跟虎符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它有很多的防伪的东西,它比较大是放不进去这么小的孔的。所以我觉得它不止是一种功能,能放令旗,令旗也是五个,代表金木水火土,咱们道教做法事的时候用那种令旗架子,这是一种。这个架子上有一些烧痕,实际上也可以放蜡烛,也就是烛台架。蜡烛架子是一个盛盘上面带了一棵针,这个针正好能够插到这个蜡烛的心里边,然后再把这个盛盘放在这个眼上形成一个烛台架。还有一种可能,它是放一些个人喜好的文房用具进行观赏把玩,这是都有可能的。
王连勤点评:这一件器物从传世的器物参考没有类似的。那么这件器物,第一,有降香味像黄花梨;第二,有明显的麦穗纹,有明显的鬼脸纹,这些都能代表它是黄花梨的材料。可是近些年来黄花梨材料做出的家具比较多,尤其是仿古的家具。这件器物,它两边的立柱上面是莲花纹,中腰的绦环板是如意开光纹,而且是双面工,还有它的站牙整个是如意纹,包括两边的分水牙子是壸门,这些都说明了这件器物做工非常地讲究。再有,这四个孔是同尺寸的孔,但是中间这个孔跟其它尺寸不一样。
我的鉴定意见,这是一件明代晚期黄花梨支具。首先,明代的家具讲究线条简练,不做装饰。你看所有的站牙跟立柱,装饰非常少,只做线条做以勾绘,还有中腰的绦环板两边,双面工开光也是以线条为主,包括它这个分水牙子,也是以线条为主,装饰非常地少,这些都符合明式的工艺。最主要的,它两边这个榫卯,横梁这大格肩出明榫,明榫也是明代晚期家具的特征。再有一个,底下跟上头,出榫的尺寸差了很多,上边是正常出榫,底下叫大进小出,它这两个榫对家具起到一个拉力和支撑作用,保证它的稳定性,这就是明代家具榫卯的一个特征。咱们结合整体的使用痕迹和老旧的皮壳,可以判定出它是一个非常非常久远的一个东西。而且它这个绦环板两板之间,内部这个遗留的老旧的痕迹,可以更充分地说明这件器物已经几百年了。刚才文化团老师说了,这个类似于像烛台,有可能当过烛台使,但这个器型如果是烛台,它边上这个孔要插蜡烛,肯定把它的立柱要烤糊了,但它上边那几个糊点没在两边,而是在中间部位,有可能当过烛台使,但这个器型绝对不是做的是烛台。咱们都知道在1973年新疆吐鲁番出土了一个笔插,它是双横梁,两边带支撑的,跟它类似,但那是柴木的。还有一个美国的博物馆里有一个笔屏,上面有圆孔,用于插笔的。咱们可以接着看历史的挖掘,1966年的4月上海宝山出土了一个紫檀的笔插,这都说明了这件器物它是明代晚期黄花梨笔插。
张达明点评:咱们今天这个藏品很少见,我们叫它笔插或者是笔架。那么本身这件藏品是非常名贵的黄花梨的材质制作的,而且它两面的工艺一样,也是比较考究的。那么在2012年嘉德的春拍上面,有一件这个葡萄花卉纹彩漆的笔屏,它的成交价是195.5万元。在同场的拍卖上,还有一件跟它制式和尺寸都很类似的黄花梨的一个插屏,它的成交价是94.3万元。
杨杰点评:您认为今天带来的藏品是一个湖田窑的三足小香炉,其实从我这个角度来看,它的这个釉色确实非常莹润,而且也非常通透,很像湖田窑的那种质感。实际上这个器物,它施釉是非常厚的,内膛的这个釉就显得非常得这种乳浊感了,所以您这件器物如果对的话,我认为很有可能是一件南宋中期的龙泉窑的器物。在两宋时期,尤其是南宋时期,这种焚香的行为已经成为了当时非常重要的文人雅士的一种活动,甚至成为了宋人四般闲事之首的一种活动。龙泉窑也适时地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烧造了很多香炉用于当时文人雅士的焚香活动。有大型的,还有小型的,一般来说这种大型香炉,在当时主要是用于这种寺庙祭祀或者是居士在家的供奉祭祀,而像您这种小的香炉和当时的一些雅事活动联系在一起了,可以是品香、读书、抚琴时经常会出现这种小个儿的香炉。南宋时期的《十八学士图》就可以看到很多人聚在这儿品香。还有像《秋窗读易图》里边也可以看到这种小香炉和读书进行配合的这种活动。那么古人在读书或抚琴的过程中,在他的案头陈设一只香炉,袅袅的这种烟气香起,就增添了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张现峰点评:这件炉子打灯是透光的,一般的炉子打灯是不透的。我们首先看这个器形,这个器形是三个足外撇得比较大,这两个耳是灵芝耳。还有一个特点,它这个器身是线条纹的纹饰,而且底部装烧工艺很有特点。比如我们在看到各种的龙泉炉都是垫足烧,就是三个足,有的中间这个足的内侧打个跑气孔。这件它是垫底部烧,这叫托烧。托烧是一个圆的支柱托住底部,底部的足要跟垫饼这个柱距离要保持相对得接近。如果这件器物在烧造过程中,收缩还是移位的时候,某个足会粘在下面的垫饼上,这样它能保证它的成功率,等于双保险。目前这个龙泉窑的仿品的釉、形做得都非常到位了。
我的个人鉴定意见,这是一件南宋龙泉窑粉青釉三足双耳炉真品,它是一件琴炉。第一,底部露胎的地方有点发红,它能看到四种的颜色,首先看胎,有红的、有香灰色的、还有白色的、还有小一点点釉,还有一个装烧工艺留下的痕迹,四种颜色。现在仿品就一种色,因为它温度上得快,它很难留下痕迹。第二,每个炉子的上面都有多与少的窑粘,就刚才说他为了双保险托烧,炉子如果移位,它一个足轻轻用劲儿的话,它保证这个炉子能烧成,一个窑粘靠外一点,另个窑粘靠近足的中间一点,就这三个足的接触点都各有不同。现在我们的烧造工艺,几乎三个足都一样。所以说这是真品无疑。
谢博翰点评:龙泉窑发展的高峰是在宋代,尤其是在南宋。那时候它用了多层施釉,这个石灰碱工艺,而且有些它还增加一些紫金土,它是往胎里增加紫金土,为了让它这个釉色展现得特别好看,所以它的釉是显得特别得莹润和厚重。很多朋友都特别喜欢龙泉窑这种釉色,反映在市场当中价格就会处于一个高位。像在 2018 年杭州的西泠拍卖就出现了一个,大概直径是 8.8 厘米的一个南宋粉青的鬲式炉,当时成交价是 23 万元人民币。同样在 2020 年的时候,还是西泠拍卖出现了一个尺寸大一点的,差不多是有 11 厘米的一个粉青釉的鬲式炉,它的成交价一下就超过了 40 万。在 2024 年就是今年嘉德香港成交了一件尺寸是 9 厘米的一个南宋粉青釉鬲式炉,然后价格也超过了 38 万元。
李砚强点评:今天我们的藏友带来一幅署名董寿平先生的《黄山》。董寿平先生的一生经历有点特殊,其实他的原名叫董揆,他 1904 年出生在山西洪洞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由于他的家庭收藏书画,所以对他很有影响。他在北京上学的时候,经常有空就到故宫去观摩、临摹古代书画。他特别喜欢清代画家恽寿平,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了,叫董寿平。1954 年美协组织画家董寿平先生、惠孝同、周元亮等画家到黄山写生。他到了黄山之后,两三天之内,他并没有画一幅画,他到处走访。最后他跟我们讲,他说:“我最后精力就集中在六个字上了,云雾、奇峰、松石”。董寿平先生从黄山写生回来,他大概其用了 10 年左右,在 1965 年前后他把自然界中的黄山和自己心中的这个(心目中的这个主观)结合到了一起,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黄山。
严裕国点评:董寿平先生是一个非常德高望重的、德艺双馨的书画大师。他笔下创造的作品都是与众不同,都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包括他画的竹子,它与众不同,跟古人的方法不一样,所以叫董竹;他画的梅花叫做董梅;他画的松树叫做董松,所以他画的黄山在我心目中是第一。这幅作品是以秋景的黄山入画,墨色比较斑斓。这是一个穷款,寿平写。但是这个裱工不敢恭维,这个使的化纤的绫子。
我个人的鉴定结论,此幅《黄山图》为董寿平先生作品真迹。这幅作品它的构图方式是一种拉开层次的方法,叫做近、中、远三段式。近处以这个赭石加那个浓墨,这种斧劈皴,还有包括折带皴的各种皴法,用笔遒劲有力。中就是用一种浓淡适宜的墨描写了山峰耸立的那种气氛,勾、染都是非常地爽利的。远部用淡墨隐约可见这种云海,所以就表现出黄山的这个山峰、奇松、云海的这种三个奇景来。而且这个气韵也非常生动,尤其运笔的这种节奏感,线条的老辣符合那个董老作品真迹的特征。
王旭宁点评:董寿平先生的画在市场上假画非常多,他的作品就是也参差不齐,但是他的黄山的价格一直还是比较稳定的。2023 年 7 月 5 日保利拍了一个董寿平先生的《黄山松云》,成交价是 36.8 万元。然后 2023 年 12 月 11 日中贸圣佳的秋拍,拍了一个董寿平先生的《黄山烟云》,作品成交价是 40.25 万元。
近期海选早知道
时间:2024年11月9日 9:00-16:00
地点 : 厦门古玩城(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仙岳路66号)
时间:2024年11月16日 9:00-16:00
地点 : 深圳古玩城(深圳市罗湖区新秀路168号)
时间:2024年11月23日 9:00-16:00
地点 : 北京天雅古玩城(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街道华威南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