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鉴 | 华山论鉴6月9日播出藏品展示
体娱
文化
2024-06-09 22:10
陕西
【仿西周·玛瑙竹节管】
施俊点评:您今天给我们带来的这件颜色非常地夺眼,器形跟一般的珠串不等,造型比较独特,我们称之为“玛瑙竹节管”,它是玛瑙材质的。类似这种器型的在河南省三门峡虢国墓地当中的组玉佩中有这样的造型,山西曲沃的晋侯墓当中也有类似这样的造型,它们的年代都是在西周时期,既有佩戴功能也有辟邪之意。这种造型在中原地区是非常典型、独特的,其它地区比较少见,最终它发展成为了一个装饰用品。白海波点评:这位先生拿过来的这件器物是市面上非常流行的新的文玩,在老珠子当中我们称之叫“竹节管”,因为它中间起棱,两端向下收腰,两个端口这个位置再向上翘起,像竹子节似的,寓意竹子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竹节管在当时使用就是西周到东周早期这段时期,在贵族的组佩当中作为配饰,一般一套组佩上就会出现大概几十根这样的竹节管。受制于当时的加工工艺,竹节管的制作难度尤其是像您带过来这一型的是工艺难度最大的,因为玛瑙在当时的加工硬度就属于比较硬的,而且中间两端肚这个位置还要有一个弧线的下洼。您这件管有糖果般的通透质感,薄皮大孔,孔道水亮,但是这类仿品也非常多。那您带过来的花了5000块钱买的这一根竹节管到底是真是假?我的个人鉴定意见是这是一件仿西周玛瑙竹节管仿品。您这个仿品属于仿制水平比较不错的,选料是这种非常通透的具有水果糖般质感的玛瑙料子,表面的光气看起来很硬朗。在放大镜下观察,它采用的是切角倒棱的工艺,就是磨成一个方棍的时候一下一下把它磨成一个相对周正的圆,在每一次磨的时候交界线都是一条笔直的线,中国古代手工是绝对打不出来一条非常笔直的棱线的。每一次实心钻头在加工的过程当中,解玉砂和磨削下来的玛瑙粉末要排泄,每一次排泄都会有一次停顿,就会留下非常自然的错位台痕,而这个上面却没有。最重要的就是这种玛瑙它既然是组佩上使用的,多多少少都会有使用痕迹,(这件)没有。谢碧君点评:如果是西周玛瑙的话还是挺贵重的,尤其是像颜色好、保存状况好且没有损伤的项饰市场价格几千到几万甚至更高都会有。我们注意的是这一类的器物在交易的过程当中,尤其是买入的过程当中是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因为国内还是有一定的限制,它的来源一定要搞得清楚。2015年纽约佳士得拍过一组5件的管式项佩,都是西周的,它的成交价格是3万多(元)。2016年的万昌斯也有拍过类似的器物,它的估价是3到5万。杨杰点评:这件器物最亮眼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尺寸非常大,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次陶瓷的尺寸由小开始变大就是出现在元代时期。元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的窑业开始使用了二元配方,胎骨的耐受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开始烧制大件瓷器。蒙元贵族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习惯所带来的圆器尺寸的增大,周伯琦的《扈从诗》里边曾记述过元朝的统治者在举行宴饮的时候喝酒吃肉的情况,叫做“万羊肉如陵,万瓮酒如泽”,意思就是很多的羊肉挂在这儿烧烤,很多的酒倒在这种大池子里就跟海水一样,为了适应元代统治者的饮食习惯,所以当时的瓷器开始做得越来越大。元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它与中原历代的王朝都有很多的不同,比如中原的王朝先帝崩卒以后主要都是依靠圣旨让下一个统治者尽快地继位,国不可一日无君是我们信仰的一个信条。但是蒙古贵族先帝崩逝以后他要召开一个叫做“忽里台大会”的蒙古贵族的会议,这个会议可能要持续两三个月的时间,大家讨论下一个统治者是谁,所以经常会出现国两月无君、国三月无君的情况。后来的清朝在入主中原以后,皇帝都会学习汉文而且公文形式中一定有汉文的形式存在,但是有元一朝不见得是这个样子,蒙古贵族一直沿用着他自己原有的语言系统。宋宝财点评:元代的时候元政府是特别重视手工业和商品的发展,所以说龙泉窑作为一个很知名的窑口,它的窑业在当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壮大。这件器物做成了花口,折沿,沿边做起了比较高起的唇口,用这个双线刻划一圈。里面的纹饰首先是一个缠枝花卉刻划的,中间是模印的一朵花,外部也是剔刻的莲瓣纹。外底心有一圈垫烧痕,底部还有明显的粘砂现象。那这个大盘是不是元代的呢?我的个人鉴定结果这是一件元明时期龙泉窑刻花花口大盘。因为这种盘确实在那个时期非常流行,而且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件器型、纹饰基本上和它都是很类似的,垫烧痕包括火石红的颜色是特别得深沉老辣的。元代龙泉窑一改宋代的装饰风格,好多宋代的龙泉窑都是靠它的器形和釉来取胜,很少有装饰纹饰。元代龙泉窑器型比较硕大而且胎特别厚重,还有底部的粘砂,观赏价值很低,但是它为了博得人们的喜欢所以在装饰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比如说刻花、划花、印花等,都是为了美化这件瓷器让大家去欣赏、购买它。马淋麟点评:目前我国瓷器三大国宝之一就有现存于四川宋瓷博物馆的一个龙泉窑青釉荷叶形盖罐,它是目前我国龙泉青瓷里面最大的一件瓷器,而且全球仅此一件,堪称绝品。龙泉青瓷在收藏市场一直深受广大藏友们的追捧,厦门心和2014年的春拍拍了一件明早期的龙泉盘,当时给的预估价是人民币9.2万元到15万元之间。那件拍品的器形和工艺比现场的这件藏品要更好一些,但是时间因素还有升值空间也会对价格有影响。刘雄点评:藏友带来了一个铁带钩。带钩是古代日常的一个用品,类似于现在的皮带扣,它一边是钩柱,是固定在革带的一端的,另一边有一个钩头勾住革带的另一端,跟现代皮带扣的使用方式有相似之处。作为一个日常使用品来说,是一个不是很值钱的(物品),但实际上当时也有一部分的带钩是做得很豪华的,战国时期辉县固围的一个大墓里面出的一个银的包金还镶嵌了玉璧的带钩,那是非常震撼的国宝级的文物带钩。您带来这个铁的带钩实际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倒不是说带钩罕见或者是错金银罕见或者是铁罕见,是组合在一起它非常难得。因为铁它不是做带钩常见的物质,铁容易生锈而且它做错金银很难,因为它的硬度比较高,错金银需要錾刻出这样的槽,需要比铁更硬的工具来錾它,所以是比较难做的。它做得就很难,保存又不易,估计也不用怎么特殊的保存,因为它已经长到一个比较稳定的一个状态。蔡一阳点评:您这枚带钩应该是铁制,钩头是一个兽头,钩钮基本上完整,钩身比较长也比较宽,上面有精美的错金银的纹饰,这种带钩造型称之为“琵琶形带钩”。在青铜时代,在铜器上面要做错金银它是高等级奴隶主专享的金属加工工艺,但是这种镶金嵌玉的工艺竟然出现在一枚铁制带钩之上,这就是比较逆天的事情。夏商周是属于青铜时代,当时的青铜器占社会的主导地位,不知什么样的人才能用铁做了一个这么大的钩,而且在上面做了这么精美的纹饰。现在带钩的仿品很多,还有一种用素钩在上面后加错金银工艺,这种带钩的杀伤力是非常强大的。那这带钩是不是一件真品呢?我的个人鉴定结论是这是一枚战国时期错金银几何云纹的铁制带钩。这枚带钩通体用铁制, 上面锈迹呈鼓包发泡状态,这个锈跟铜锈是完全不一样,说明这个带钩时间相当得长。正面它应该是清理过的,把错金银的纹饰全部暴露出来了,显得这个带钩金光灿灿。这个钩上面的卷云纹、几何纹符合先秦时期特别是战国晚期的时代风格。您这个钩2000多年没有修没有补,品相还基本上完好,这就是一件相当罕见的事情。李磊点评:这件铁的错金银带钩在整个中国古代金属文物里面还是举足轻重的,它跟铜的带钩上面的纹饰和工艺完全是一致的。中国古代战国时期铁错金银的分布是挺广,但是存世量很少,您这个还保存得这么好,所以这件东西对于整个文物研究价值、科技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还是非常丰厚的。但是这个不能代表它的市场经济价值,因为铁器如果说换成冷兵器的话,可能受众面是很广的,但是这种带钩长的锈比较重,可能市面上流通的属性会差一点。施俊点评:您带来了一件包浆非常美观、漂亮的玉柄形器。柄形器应该说出现的时间比较久,它应该是夏代的创新产物,它最早是出现在二里头文化遗址当中,它大约的流行年代是在商周时期。学术界认为它可能是插在某种器物上的一个附属件,可能跟祭祀祖先的牌位有关,相当于现在的墓志牌。它一般都是长方体,做工比较简洁,基本上都是素面的,也有部分带有纹饰的,这件造型应该说也非常美观也非常漂亮。白海波点评:您这件器物和田青玉质,叫柄形器。通体布满了不同程度的沁色,这种叫红沁,我们看到有点不那么红是褐色的,因为它的基底是青玉质不是白玉质。如果是白玉质的话这个颜色就会变得非常地殷红,但是因为它是青玉有基底底色的映衬,所以看起来是通体褐色沁,和仿古玉做的仿制沁色非常相似。这种柄形器是从夏代开始,到西周晚期东周以后基本不见。这类东西分为几种形制,有方柱形、扁方形、片儿状,您这个就是介于扁方和片儿状之间的。一般的通体光素无纹,年份就偏早一些。那么您这件东西到底是真是假,是什么年代的?我的个人鉴定意见是这是一件西周和田青玉的柄形器真品。这件东西通体沁色非常自然,有沁色的地方必有通道,有通道必有轻微的腐蚀脱落,完全符合真品沁色生成的特征。和田青玉玉质老熟,油性脂分都非常好,表面包浆皮壳非常莹润厚重。我们玩古玉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这件器物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您这件东西胜就胜在通体红沁。谢碧君点评:西周的玉器市场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来源记录、出版情况、市场需求等。2022年邦瀚斯有拍过西周的是青玉的柄形器,上面的纹饰是龙凤纹的,它的成交价格是(约)8.9万(港币)。同年在苏富比也有拍一件西周的柄形器,那一件是白玉的材质,上面的纹饰是人龙纹的纹饰,成交价格是31万多(元)。苏富比这一件也是何鸿卿的收藏,所以它既是一件白玉的又是带有比较明确来源记录的,就会形成这么大的价格差。市场需求上,国际市场的认知会更高一些,国内也有很多藏家会喜欢这种中高古的玉器,但是很多藏家对于高古玉器的要求是带有明确的记录、出版甚至是某一位大的藏家的旧藏,可能对它的市场价格的影响会更大一些。严裕国点评:小姑娘带来一个落款黄胄的鸡图。主持人刚才说黄胄先生是长安画派,主要源于他的老师赵望云先生,实际黄胄先生在西安待的时间不是太长,因为他长期在西北地区尤其在新疆这些地区,晚年他1973年就回到北京了。黄胄先生是天赋极强的一个全能的画家,天生的天赋还源于他后生的那种勤奋,所以他有一个雅号叫做“纸老虎”,说的是他一年画画要消费24刀纸,也就是2400张,说明他是本身非常勤奋的一个画家。黄宾虹画画讲究画理,他提出了五笔七墨,齐白石的绘画讲究意境、意趣,黄胄先生的画气高,就讲的气韵,他这种气韵主要来源于他长期在西北荒漠地区生活。他在中国画坛里边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画雅俗共赏,他的取材、描绘都是普通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歌颂的也是社会主义的大好河山。李砚强点评:这幅作品要是从整个画面上来看确实画得很简单,差不多有11只小鸡,环境、背景什么都没有,每只小鸡确实画得可爱、活泼。我们看这幅画的右上方有作者本人的题款“黄胄写此练手”。再天才的画家也要提取生活,在各种环境中来磨炼,他也是为大作品积累经验,但是像这样的,画家尽管谦虚地说这是练,在今天来说它也是完全的一个成品。这幅画尽管画面上有些受潮,有斑点,但是没有影响到整个画面,总的来讲保持得完好,而且我看应该是原装原裱。在这里要特别提醒藏友,在今天的书画收藏市场当中,像这类的小品比如说猫、狗、水墨的毛驴等一定要格外小心,仿制黄胄先生的大画很困难,所以造假基本上都集中在这类小品上。目前造假的手段基本上都已经不用过去笨重的老手段,它是综合的科技的照相制版,再加上人工的着色,甚至有人在临摹图章、临摹款上都下很大工夫。那么这幅作品到底是不是黄胄先生本人的真迹呢?我的个人鉴定意见是这是黄胄先生所作的雏鸡图真迹。确实这画很简单,但是这个构思可不简单,这11只鸡分成两组,前面一组为6只,而这6只当中核心的一只小鸡只勾没染,而它的后头也就是鸡的尾部有一个浅墨的小鸡作为衬托,这组两只小鸡的核心它的四周有4只重墨小鸡围着,非常巧妙。后边这一组是5只小鸡,它也是对应的深与浅、重与轻,这两组形成了一个构思。这里的每一只鸡摘出来没有一块多余的地方,非常精准,每个的动态、神态各不一样,这在简单中看出复杂来了。我们经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不是千锤百炼,说实在的再是天才也得是勤奋练出来的。赵记弘点评:黄胄非常重视写生,他善于把人物、动物动态的一瞬间融为作品。结合这件作品来看,可以看到浓淡干湿、明暗相宜,小鸡也非常生动,有的低头觅食,有的昂首仰望,据黄胄落款的写法来看,应该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的,具体应该是1976年、1977年两年的作品。2022年北京银座的秋拍有件作品是1.4平尺的水墨小鸡,出版于《黄胄作品集》,当时的成交价是11.5万元。2023年秋拍同样是北京银座的一件作品,是设色的作品,这件作品是蜜蜂与小鸡,同样出版于黄胄的权威出版作品集,它的落槌成交价将近于13万。影响画作价格的因素在于画家的设色的题材作品成交价要高于水墨,代表作精品要高于他的习作,还有一个是他的权威出版也会有影响。
时间:2024年6月22日 9:00-16:00
地点:武汉库玛·华中珠宝交易中心(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中山大道6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