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鉴 | 华山论鉴5月12日播出藏品展示
体娱
文化
2024-05-12 09:51
陕西
【曹克家、金执中、向迪琮·《耄耋图》成扇】
文化赋值:2.8万
鉴定估值:3万
市场报价:3万
李砚强点评:这位藏友江先生拿来一把书画成扇,署名是由三位书画家合作而成:翎毛画家曹克家、花鸟画家金执中、书法家向迪琮。扇子在中国起源很早,发展到明代尤其在文化人当中很流行,但是总的来说引人入目的还是扇子当中书画家的施展。在扇面上画确实很困难,一是受形状局限,二是由于扇面这个纸经过几次的加工,加矾、加胶以后纸的性质变了,画起来是非常要工夫的。这种纸很适合于工笔画,大写意不适合,就像那泼墨霹雳啪啦那么画是不适合的,所以曹克家先生很擅长在这个扇面上施展。而在这三位当中我觉得重点还是在曹克家先生画的猫蝶上头,曹克家先生经过多年的精心研制,他在画猫的绒毛、眼睛、神态包括背景方面都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绘画方式,开创了画猫的一个流派。何纯点评:成扇到民国时期主要都是胶矾处理以后变成熟宣了,所以它有可能非常地脆,所以咱们看扇子的时候就要非常地在意,要谨小慎微把它徐徐展开。这个扇子是一个“Z“字型的构图,靠两块石头挤出中间这个小猫,画的一猫一蝶,象征长寿。题字是”汝贤曹克家”,钤印是“克家”白文印。合作的这位画家金执中也是溥心畬的学生,擅长画花鸟画和人物画的。右边题了几行字记录了一件事情,“庚辰榴月,翰墨雅集来沽展览,得瑞階道兄臂助,克成盛举谨检拙作,题赠聊志鸿爪“,落款是”汝贤又记”,“榴月”就是阴历的五月,下面钤印是“克家”朱文印。这个事就是1940年他们到天津搞展览,瑞階道兄帮助他们搞了这么一个盛况空前的展览,因此拣出这件作品作为礼物回馈给这位朋友。那么您这件成扇是不是曹克家和金执中合作的真迹呢?我个人的鉴定意见是这是一件曹克家、金执中、向迪琮合作的耄耋图成扇真迹。首先曹克家画的这个小猫运用的是劈毛法,就是要把这个笔按扁以后,这个笔就分叉了,在上面排刷式地扫出这个毛的质感,可以说达到了根根露肉透气的效果。两个眼睛的描写非常地有神,尤其它的虚、实、深、浅可以传达出非常好的看着上面蝴蝶的神情。石头的画法也是金执中非常典型的学习徐操画石头的偏北宗的画法,运用一定的解索皴、矾头皴画出来的石头,所以这些方式都是符合他们两位绘画风格的。扇面上钤印对印泥的质量和印章的水平要求非常高,因为非常小的印章篆刻不好或者印泥不好打在上面就很难清晰,而这几方印章线条都非常地清晰有力,包括反面向迪琮的这个印章应该是象牙质的印章,线条细劲而又有力。(书法的)字体的结体、连接都非常地自然,扇骨的包浆非常地好,它的亮度不是拿油去涂的,是因为长期的摩挲出来的包浆。张传文点评:今天我们很难得见到这么一张精彩的成扇。曹克家先生作为20世纪京津画派的代表性画家,在画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善画工笔猫,这种题材市场表现都是不少的。2023年广东(崇正)拍卖上有一把成扇也是曹克家合作的,它的成交价格是2.3万。在评估这把扇子价格的时候,曹克家部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如果这把成扇不是合作的而是曹克家先生一人独自完成的,那这把成扇就可以估到5万及以上,但是因为它是合作的,有很多买家往下砍价是有余地的。汪海点评:这位藏友今天带来的是一对布币形的帽架。布币是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钱币造型,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非常注重农耕文化,钱币的造型也是吸取农具的造型,今天看到的布币形制就是仿当时的一种名叫“镈”的农具。最早期的布币它的上端的銎部是中空的,也就是说插上一根木棍直接可以当镈来使用,到了后期逐渐发展成扁平状的一种布币,是非常便于携带的。您这对藏品也是拆装方便,便于携带,上边是髹饰了大漆,内胎应该是一种白木、软木,上面也镌刻了很多的诗文、商周时期青铜铭文、战国时期鸟虫篆、古玺印等等,这些纹饰是受到清朝以来金石学浓厚发展所导致的,所以说这对帽架也是当时一个时代的产物。陈建明点评:闻先生带来了一对官帽架,顾名思义就是古人用来架放帽子的一个器物。古人把帽子称为“冠”,这和今天的帽子不一样,今天无论男女老少想用来保暖还是装饰都可以去商店买一顶帽子,古代这个冠是男性专用的,是一个男人成长、身份、地位的象征。古时候男子长到二十称为“弱冠”,要行冠礼,戴上成人的帽子,代表他已经成年了,因此帽子很重要,不能随便乱放。特别是到了清朝,清朝的官员无论是凉帽、暖帽有很多它的上面就带有长长的花翎,需要用专门的工具来架放才不容易损坏,因此这种官帽架和帽筒就成了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富贵人家堂前陈设当中标配的一个器物。一般它都是成对地摆放在进门正厅的香案上面,左右各一个,如果说有客人来访看见客厅的香案上官帽架上有男主人的帽子架在上面,他就可以找人通报来进行拜会。这种官帽架制作的材料是非常丰富的,有银的、铜的、瓷的、牙的、紫檀的、黄杨的还有楠木大漆的等等。这对官帽架它上面的题诗刻画包括金文的装饰是非常有意思的,“怪得池塘春水满,夜来雷雨动南山”这两句诗是宋人吕蒙正的诗句。“殷勤洗灌加培植,莫遣狂枝乱出墙”是北宋宰相韩琦的诗句,这两句诗里面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传说韩琦当年在河北的真定(今正定)做官的时候,他的府上有一个叫彭知方的门客,这个人很有才华,做事精明干练,但是有一个毛病就是年轻风流,经常半夜三更越墙而出流连勾栏青楼,长此以往韩琦就写了两句种竹诗婉言地规劝他。彭知方看到了这两句诗以后他知道韩琦已经对他的这种行为提出了批评,所以就心生惭愧,也回了两句诗给韩琦说:“主人若也怜高节,莫为狂枝赠一柯”,意思就是我这个竹子已经出来了,也知道错了,你千万别拿把斧头送给我把我给砍了,意思是我知错了您就饶了我这一回吧,这个事在当时还成为了美谈,就让世人见识了韩琦作为一代名相的胸襟气度。那么闻先生您带来的这一对官帽架究竟是新是老呢?我的个人鉴定结论这是一对晚清时期木胎大漆货布形诗文花鸟官帽架的真品。它是以楠木为胎,大漆描金彩绘,做成了汉代王莽时期著名的钱币的样式,上面的这种题诗刻画的装饰应该说是非常符合晚清时期海派书画的风格。晚清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以后,整个社会就流行了一种摹古的风潮,所以把这个帽架做成货布的样子是符合当时文化的流行趋势的。这件整体大漆和描金保存状况还是比较不错的,因此这是一对晚清时期的货布形帽架的真品,文人气十足。谢碧君点评:通常市场上能够见到的帽架如果是木的就是红木多一些,然后是黄花梨、紫檀或者一些宫廷路份的帽架,艺术品拍卖市场当中能够见到的会多一点,总的来说帽架的市场群体还是小众的。2009年保利就有拍过一对楠木布币形的帽架,跟您这件很类似,当时成交价才1000多(元)。2022年的北京保利也有拍一对红木的帽架,成对保存,那一对帽架是5万多(元)的成交价。所以材质不同、工艺不同对于市场行情还是有很大的出入的。袁林点评:这枚钱币远观是一枚战国时期的秦半两。中国古代货币史上有四大钱系,分别是:半两钱系、五铢钱系、通宝钱系和年号钱系。半两钱在中华民族的货币发展史上是第一个成系列的钱币,战国早期的秦半两重的有几十克,最轻的有几克,公元前350年商鞅变法统一了半两钱的标准。半两是秦代的衡制,秦代的衡制一斤是16两,一两就是24铢,半两就是12铢,半两钱的标准重量就是接近8克左右,它的直径就应该是3.5厘米左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通过半两钱统一了全国的币制,一直到秦二世最后亡国,半两钱一直在铸造并延续了200多年。张宏点评:半两“半”字头朝下,我们一般把这种称作“旋读”。正常的半两,“半两”两个字右边是“半”字,左边是“两”字,您这个就是“半”字颠倒了,所以它在读的时候可能就是要转着读,所以叫做“旋读”。还有一种叫“传形”,就是“两”字在右边,“半”字在左边,它是普通的先秦半两里头的三大类,其中以旋读半两最为稀少。您这枚红斑绿锈非常地鲜艳,现在很多作假的技术完全能够把红斑绿锈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出来。那您这枚是真是假呢?我的个人鉴定意见这是一枚战国晚期的秦半两旋读真品。从它整体文字风格和形制上来看,完全符合这个时期铸造工艺和文字形制。红斑绿锈也是非常开门的自然生成的状态。旋读半两根据我们现在判断就是当时的工匠无意而为之,这种不能叫做错版币,错版币就是现代的概念。乐璠点评:您今天带来的这枚是战国半两,它有几点市场价值的评判标准。第一个就是重,普通的10克以内的战国半两市场价值也就是几百块钱,但是一旦超过十几克到了20多克以上,很多大的拍卖行可以拍到大几万甚至10万以上。第二就是尺寸,尺寸越大、价格越高。第三就是它的文字风格,战国半两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铸造的,所以它的文字是大篆,这类比较古拙、大气的文字风格在市场上是受到热捧的。2019年北京保利拍卖一枚战国半两拍到了3450元。您今天带来的这枚属于旋读半两,在市场上是非常少见的,以至于我查遍了这十年的拍卖记录都没有查到相关拍出的价格。陈艳军点评:您今天带来了一件非常漂亮大气的瓶子,这个瓶子严谨地来说应该叫“尊”,这个瓶子的器形来源于战汉时期的投壶。中国古代教育领域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说,其中射指的就是射箭。过去贵族文人士大夫之间宴请的时候,往往会邀请宾客进行射箭,是一种游戏,同时也是一种习礼的行为。但是由于庭院不够宽阔或者是来宾太多了,慢慢的就把这个射箭的行动转变成一种投箭的游戏,有一个青铜的投壶摆在前边,宾客把箭投在投壶里头去,以谁投得多、投得准判定胜负,慢慢地就演变成了现在的贯耳尊或者是贯耳瓶。宋朝文化生活发生了一种转变,文人之间慢慢地形成了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大雅事,由于插花之器逐渐地丰富,慢慢地有了慕古的行为,就会把很多战汉时期的器型烧制出来作为插花之器,贯耳瓶、贯耳尊慢慢地就形成了。这种插花摆设之器也是文人士大夫的一种雅致的生活,后期的朝代越来越多,所以这件是一件非常大气的陈设摆放之器。张现峰点评:这件如果对的话,它是乾隆时期仿钧釉。这器形是喇叭口也是撇口,颈部有五道弦纹,双耳是竹节耳,溜肩、圆腹、微收,底部无釉,底足有磕。釉色的变化有天蓝、月白、红斑、紫斑,这是窑变釉。综合来看这件符合乾隆时期的特征,但是目前的市场窑变釉仿品很多。那么你这件到底是真品还是赝品呢?我个人鉴定意见是这是一件乾隆时期窑变釉双耳尊。这件工艺如果大致相同的器型仿品都能做到,我只说细节就是弦纹,这弦纹很舒服,很自然流畅,如果是新的弦纹做得很僵硬。外边的天蓝釉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天蓝和月白之间的交融非常自然。底足坑洼不平,在乾隆时期也是一种独特的装烧工艺。都宏亮点评:清三代的瓷器一直是市场上比较热门的品类,并且从拍卖市场上来看,价格也是呈一个逐年递增的情况。2014年中国嘉德拍卖的一件乾隆窑变釉弦纹瓶,当时成交价格在13万左右。2023年永乐拍卖的一件乾隆窑变釉葫芦瓶,是9万元左右的成交价格。张现峰追评:我给的价格高是因为弦纹做得好,市场团包括文化席出的价格一般都不带弦纹,关键是细节够不够精来决定它的价格。窑变釉是窑火艺术,人为不可控的,它不像青花、五彩比的是绘画艺术,窑火艺术完全是火来求宝,所以说它的价值以后会很高的。李砚强点评:这位藏友带来一幅署名米万钟画的山水画。米万钟是万历二十三年的进士,一生为官,历史评价他是个政治家、书法家、画家,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收藏奇石。据记载,万历三十六年他出任江苏省六合县县令的时候,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雨花石,叹为奇观,他就四处收买,使得当地的藏石者争先向他献石,为此当时还流行一句话叫“时来运转”。尽管他有多种爱好,被历史记载的还是他的绘画,米万钟的绘画实际上是以宋人为老师的勾皴细腻、大刀阔斧,有时他也学米芾泼墨。米万钟的花卉学的是陈道复,代表作有《竹菊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他的行书跟草书确实得益于米芾,破笔、枯笔确实写出来有豪迈之气。由于他在书法绘画上的成就,后人把邢侗、董其昌、张瑞图还有他并称“明末四大书法家”。何纯点评:持宝人拿来这件署名米万钟的山水图。这件作品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时代气息,它描绘于绫本之上,绫本也是丝织的这种材质,跟绢本略有区别,它要比绢本还要细,侧面看会有一定的光泽。您拿来这件作品题款右边是“本家元章翁”,本家就是他是学习米芾他的前人的笔法,“有此笔法,米万钟”。下钤印两方“米万钟印”白文印,下面是“友石”朱文印。这个画的构图可以看作一个“C”字形构图加上一个三角形构图作为主体,丛树下面有两间民房,远景用米家的米点方式进行远山描绘。那么您这件作品是不是米万钟的真迹呢?我个人的鉴定意见是这是一件清代仿米万钟《山水图》传品。这个材料是绫本,它的时代气息非常明显,就是流行于明末清初,还有一个时代就是清后期。这张画最关键的一个地方就是这个落款,米万钟落款的那个位置有一点浅一点的情况,倒比这个实物看得会更明显。这张清代的一个另外不知名的画在板绫上的一个山水画,它的款有可能在左边,它把这个小名头的款裁掉了,在这个位置添上一个名头更大的来增加它的价值。但是它在添款的时候为了防止洇,就会涂一些胶矾水,造成了绫本这一部分和其它部分的氧化程度不一样,所以照出来会更加明显一些,添的墨色和描绘画面的颜色从侧面看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色差,感觉它会浮于绫本之上。画的方式带有明显的清初学习董其昌或者说学习米万钟时期的绘画风格。我认为这是一张后加米万钟款的清代的《山水图》,但是整体的裱工是一个清代的旧裱工,所以最后得出结论这是一件传品。张传文点评:这是一件米万钟清代的仿品。但是这件作品既是绫本,画本身的年份是够的,材料是够的,画工、墨色都是够的,问题就出现在于落款。市场实践中,买老画的买的是个年份,只要年份够我认为它是值钱的,画工够、水平够,我认为它也是值钱的,所以说还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文不值的假画来对待,因为它有市场的流通。
地点:青岛富邦红木·古玩城(山东省青岛市重庆中路420号)时间:2024年6月2日 9:00-16:00
时间:2024年6月15日 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