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南朝·洪州窑花口瓶】
杨杰点评:藏友,您带来的是一件洪州窑的花瓶。洪州窑可能很多藏友不太了解,它是位于江西省丰城市罗湖村和龙凤村的一个规模非常大的窑址。它烧造的时间是从东晋开始,一直延续到了晚唐到五代初年才逐渐消失。而且当时和大名鼎鼎的越州窑,还有岳州窑成为了三足鼎立的南方三大青瓷品种之一。它在唐代很有可能作为地方给中央政府的这个土贡的宝物进奉到了中央。比如说《旧唐书·韦坚传》里边就曾提到过,唐玄宗天宝年间就有宝船进奉了豫章郡的这个瓷器来给唐玄宗,而豫章郡就是之前的洪州,也就是当时的洪州瓷可能就已经成为贡品之一了。那么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知道中间贴塑的这个花,是什么花吗?藏友:“叫宝相花。”其实您这个描述并不完全准确,宝相花一般来说,我们以唐代的这种称呼居多。您这个中间比较宽的这朵花,它其实是一朵莲花盛开,中间有一个摩尼珠正在燃烧,在它的两边缠枝忍冬纹伸出来的一种状态。这种花的样式,实际上在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以及贵族的丧葬中,是比较流行的。比如说570 年的娄睿墓,在他的这个墓顶的顶券上,就可以看到与这个花非常相似的那种彩绘。这种花的样式,档次是非常之高的。
宋宝财点评:刚才张先生说了,这是一件南朝洪州窑的一个瓶子。这个洪州窑确实在中国陶瓷史上的位置很重要,它曾经确实给宫廷也烧造过贡瓷,是当时唐代青瓷六大名窑之一。这件花口瓶做成了花口长颈,而且这个脖子上面还有两道特别明显的凸出来的弦纹,下面有一个贴塑的辅助纹饰,它这个器身上也是这个朵花。圈足底部有点微微外撇,这个修足处理得是比较干净,而且外底的包浆也很明显。整体施的是青釉,釉子上面有明显的开片。那您这件器物,是不是像您所说的,是南朝洪州窑的呢?
我的个人鉴定结论是,这是一件新仿南朝洪州窑花口瓶。首先我们看它的器形,它做成了花口,其实花口瓶流行时期是宋金时期。而且我们看它的釉是油油腻腻的,不够通透。我们现在的仿品,基本上都是用电窑或者是气窑烧造的,它在窑里面时间很短,差不多 20 个小时左右就出窑了,所以说它烧出来的这个釉,显得就比较得局促,釉质缺乏流动性。而古代烧窑都是龙窑或者是馒头窑,它用柴或煤来烧,它在窑里面的时间是很长的,有的要烧一个星期左右,所以说在高温的时候,釉它是有流动性的,它出窑以后釉质就变得比较得清透。而且这上面的开片也是不够自然的,老的开片是从里往外拱出来的,而您这件,它的胎釉结合得特别紧密。
杨杰点评:每一个时代它都有这个时代该有的一些东西。就比如我给您举个例子,您看见一个人穿着清朝的袍服,戴着清朝的顶戴,那您可能认为他是个清朝人,但是突然他掏出一个手机,在那儿打电话,他肯定就不可能是清朝人。那么瓷器的发展中,也是这个样子的,它每一个朝代的器物上,一定所有的纹饰、造型等等的细节,都是这个时代该有的,它不能出现其它时代出现的东西。所以宋老师他在第一次点评的时候,他首先就说了这个器形造型,这个瓶子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它的这个花口,这个花口它流行的时间,主要就是北宋晚期到金代初期。
谢博翰点评:洪州窑其实是江西地区比较早时间段的一个窑口,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晚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延续 800 多年的烧造,到这个五代时期,由于它在这个五代时期停烧之后我们也知道有很多这个窑口,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发展起来,所以从市场上看,就会觉得说受追捧,它就变得不是主流了,所以它在市场上交易量比较少。比如说给您举个例子,2007 年上海敬华拍卖,出现了那么一个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洪州窑的鸡头壶,当时的估价是 10 到 12 万,但是没有成交。那么到 2023 年的时候,这个纽约苏富比出现了一件这个带桥形系装饰的,很素面的一个壶,当时的市场估价就是折合人民币(约)5 万到 7 万。所以从市场表现来看,它的这个价格是比较平稳的。
赵一鹏点评:藏友带来的这个,说是个镯子,其实它这个造型是个臂钏。我们先说说这个钏,这个《说文解字》里说:“钏,臂环也。”就是套在胳膊上的装饰物。这个咱们先民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装饰胳膊了,比如像这个半坡遗址,出土过石镯,还有陶环套在上面。那么金属的这个臂钏,一般都是认为是从商代的时候开始有的,北京平谷刘家河,就出了一对金的。但是到后来,这个东西没有流行起来,因为西周的时候,开始这种礼乐制度,我们这个服饰当时都是宽袍大袖,他不太适合戴这个。反而在游牧民族地区,流行起来了,因为游牧民族他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的居所,身上的金银细软,他们更愿意打成能佩戴的东西,它还有货币的属性。臂钏开始流行起来是唐代,各方面的宽容度比较高,而且本身像李唐王朝,他们具备鲜卑的血统。这个臂钏有一个特点,只有胖人才适合戴,瘦人推上去拉不住它,就脱下来了,胖人这个脂肪可以把它缓冲,戴在上面很华丽,所以唐代以肥为美,所以那个时候非常地流行。再有一个,佛教在唐代的时候非常兴盛,我们看很多佛的造像里,它有这种臂饰。后来这个东西为什么就消亡了,慢慢越来越少见了呢?到宋以后,程朱理学把这个儒家和道德给捆绑到一起了,当兴起以后,唐代服饰就有伤风俗,所以就开始穿这个长袖的衣服,臂钏戴在里面,就没有观赏价值,所以它的用途就很少,逐渐消亡,反而手镯开始兴起来了。那么您的这件,很可能是一个仿臂钏造型的这么一件东西,它可能实际意义已经不是佩戴了,它是一个陈设,一个雅玩。如果说它的功能性是什么,我觉得它的功能性,可能当一个盖置更合适。盖置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过去这些文房里面,比如我们有香炉,香炉上有个盖子,这个盖子当拿下来的时候,要放在一个上面,这种环形的盖置是很常见的。你喝茶的时候,把盖子拿下来,如果放在桌面的时候,桌面有尘土有什么的粘在上面,再扣到口沿上就不干净,会专门有一个圆形的盖置,把它架起来。所以它是一个可以陈设,它又可以把玩,它也可以当这个盖置使。
白海波点评: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方条形手镯,实际上它应该还是叫臂钏。这种装饰物呢,它出现得非常早,一直延续,但是使用量并不大。整体看起来乌漆麻黑的,上面布有龟甲纹,也叫龟背纹。实际上这种纹饰出现得也比较早,因为乌龟一般在中国传统纹样当中,都与中国的这种延年长寿的这个寓意结合起来,所以说一直非常受人喜欢。这种龟背纹呢,一般都出现在中古时期,就是元明两朝,在这两朝,道教得到了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整体这个料子呈和田玉质,然后表面有比较明显的这种染色工艺,然后侧边有这种切割留下来的台痕。那么您这件臂钏到底是真是假,是什么时期的?
我的个人鉴定结论是,这是一件明代和田青玉龟背纹臂钏。为什么说这件东西是真品?首先我们可以清晰地通过龟背纹的雕刻阴刻线,准确地识别出来,这是标准的古代的砣痕,完全符合砣具制玉短直阴刻线的标准特征,整体状态老化自然,包浆皮壳非常莹润厚重。并且这上面有我们古玩行非常喜欢的,非常自然的地皮包浆,就是长时间传世放置,受自然环境的这种灰尘的一点点沉积,在阴刻线内形成了一些比较脏的这种灰尘的附着物,并且这种附着物呈结晶状态,紧实地压在阴刻线上面,孔道内的光泽氧化自然。但是这一件东西呢,我刚才说了这个东西经过了染色,乍一听好像觉得这个是假的似的,实际上不是现在的染色,明代的时候比较盛行的一种叫提油工艺,就是把一种青玉采用了这种当时的一种染色技术,表面做成这种黑色。因为黑色也完全符合,我个人的推测,这应该是一个道教的文化的一件臂钏,黑色,玄水。
王贵东点评:这种臂钏在元明时期还有一类,就是龙纹的非常多,这件是龟背纹,有一类的印章叫龟钮印章,它的背部的这种状态,跟您这个刻划砣痕非常一致。所以这个年份,可以准确来说,就是明代早期的。这件臂钏在市场认可度里边,算是稍微低一类的,因为它的料子稍微差一些。在 2010 年北京保利拍了一个臂钏,它的这个估价是 18 到 28 万,但是它那个料子好一些,但是仅是估价,没有成交。
【清早中期 ·铜错银龙纹罐】
文化赋值:5万
鉴定估值:10万
市场报价:8万
近期海选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