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注意———
办公室观茶员,分享工作生活中的所思所得,欢迎各位体制内的朋友关注!
作者:思维磨刀石
本文原载于知乎,系公众号“体制内入门指南”独家授权转载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1
我考过两次公务员。
你猜得没错,因为第一次我辞职了。
兜兜转转好多年,又第二次去考了公务员。
说好听点,这叫浪子回头金不换。
说难听点,这吃回头草的,还能是什么好马。
2
第一次考时,还是应届生,收到了好多个不错的offer。
所以对于考公这件事,完全不存在什么「坚定の决心」这样奇奇怪怪的东西——我是个普通人,又不是热血的日漫角色。
不过觉得多一个选择没有损失,就尝试了一下考公。
运气还不错,第一名考上了。
后来纠结了很久,还是去了。
但真正成为公务员后,我的心里却又充满了不畅快。
人那,往往都有这样的错觉
——我可是天之骄子啊,应该成就一番伟业的!
——整天做这些琐碎的工作,太没成就感了!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
反正,就诸如此类。
于是,在相对平淡地度过两年后,我辞职了。
一个华丽的回头,我猛地扎进了市场经济的海洋。
那一刻,我感觉身边的空气,都充满了自由的味道。
我想要飞得更高(不好意思破音了)。
3
从公务员辞职后,我终于在某上市公司做上了一直心仪的工作。
而且,在几年间,跑遍了中国几个大城市。
这个跑不是指出差,而是在当地生活和工作。
虽然有点累,但我总会在夜深人静时深情地对自己说,好男儿志在四方。
几年过去,随着所待的职位越来越高,也慢慢有了不大不小的头衔,收入也大大超过了公务员时期。
一切,似乎都在往我预想的方向发展。
但又有些不对。
辉煌?不存在的,有的只有焦头烂额和日夜不休。
自由?不存在的,老板深夜一条微信,我就要第二天早上5点多起来去外地出差。
功成名就?不存在的,我依然只是一颗螺丝钉,很重要,但也可能随时被替换。
4
第二次决心考公时,心态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样。
经过这些年,我只能承认,不管这个世界多繁华,终究不是我的。
什么天之骄子,得了吧。
「我知道,吹过的牛B,也会随青春一笑了之。」——宋冬野。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朴树。
我知道,这其实和世界没有多大关系,这只与我自身有关。
我认识的一些人,毕业时拿着不到2000的工资苦苦搬砖,坚持这么多年下来,有的也早已成了开着奔驰的X总。
这个世界本身是不带感情的,地球是圆的,走哪条路,是你自己的选择。
5
很多人说,公务员这个职业本身就是围城,进来了,觉得憋屈,离开了,觉得也憋屈。
我倒不太认同。
因为围城这样的说法,几乎可以嫁接到任何事情上,婚姻也好,工作也好,甚至去哪家餐馆吃晚饭都是一种围城。
钱钟书老先生发明这个词,不是让我们用来做自己没有清晰自我认知和规划的借口的。
第二次决定考公,我的心态就是平静。
经过几年的体制内外奔波、各个城市的流窜、各个行业的辗转,我明白了一些事。
第一,人不能什么都想要。你不能一边羡慕公务员的稳定和轻松——基层公务员们别骂我,这个轻松是相对而言的——另一边又羡慕企业工作的广阔前景和事业成就感(同样是相对的)。各行各业都有本身的优劣势,每个人也有本身的差异性,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
第二,平凡没什么不好的。或者换句话说,即使你觉得平凡不好,绝大部分的人,不也只能乖乖接受不是?鸡汤我就不撒了,什么“平凡不是平庸”,什么“坚持平凡就是不凡”这种。每个人的能量、境遇都是不同的,对得起在人间走一遭,就挺不错的了。
6
上个月,听闻原先和我同时进原单位一个优秀的哥们也离职了。
在旁人看来,他还算挺仕途光明的。
他能力优秀,工作态度良好,又懂得人情世故,进单位短短几年就升了副科。
我离开后,他后来听说又升职了。
但他在工作这么多年后,突然决定离开,去企业上班——听说有相当丰厚的条件。
我很感慨他的魄力,同时更感慨的是,优秀的人,不管在体制内体制外,都会发光的。
而我,就乖乖做一个站在观众席鼓掌的人吧。
体制内入门指南,一个体制内人员集体创作的公众号,欢迎关注!
回复“考研” “待遇” “选调生”“ “省考” “报名” “笔试” “面试” “体检” “政审” “入职”“辞职”“公检法”“税务”“事业编”“国企”等关键词,可以查阅相关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