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的认知中,阿里巴巴似乎总是与“996”工作制紧密相连,让人联想到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无尽的加班时光。然而,当我们深入一位在阿里工作了10年的老员工的心声时,却听到了截然不同的故事。这位老员工坦言,在阿里时,他辗转多个业务部门,却从未经历过传说中的“996”。没有强制的周末加班,没有固定的下班时间,即便是项目紧张时连续几周没有周末,也似乎只是工作常态中的一个小插曲。
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了这种认知上的差异?阿里的真实工作环境究竟是怎样的?绩效评估和晋升机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有人说:看到网上很多阿里的人说,晚上去健健身,然后9点拿个夜宵走人,我就想说二号楼那个健身房就那么大,装得下这么多洗地的人吗?
有网友说: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大家津津乐道的无外乎是别人多惨或者多黑
有人说:不强制,不代表你敢不加班,这是两个事情,不要混淆,另外,你作为一个十年的老阿里,周六也去西溪园区逛逛啊,看看加班的人多不多啊,看看是不是只是个别部门的个别情况,到周六晚上园区还是灯火通明,那是灯光秀吗?
有网友说:10.5 9 5是常态,除了周五是吃完饭就跑
有人说:周末钉钉响个不停,突然一个电话就要处理线上问题,kpi过饱和。双休,但累不累你自己心里不清楚?
有网友说:昨天晚上干到凌晨2点半,凌晨2点还在开电话会议,周六早上7点多又钉钉电话了
有人说:其实我在阿里这几年和楼主的感受类似,但是是因为一个大团队里,接近50%的同学都来自外企,老板自己也很讲究平衡。即使在这么一个团队自成一体其乐融融的环境里,在老板挡了很多压力的情况下,仍然能感觉到阿里的内耗,不是996的问题,我们几乎都没有996过,不是打压的问题,而是你想干成点匹配市场的新业务新事情事情太难了,既要又要还要太扯了,搞了数字问你要价值,搞了价值问你要利润,搞了利润说不能有风险,避开风险说为什么没沉淀价值,更别提内部因为新老阿里人对于市场认知不同带来的巨大沟通成本
有网友说:楼主说的属实,我也是年限较长的,有时真要看你所在的团队
有人说:呆过 PUA非常厉害,小团队很多是非。我领导经常跟她领导干仗,还把她领导下另外一个人也拉拢站队。我们总共4、5个人,干活就算了,还要给私下生活拍马屁、聊八卦,真心心累。的确双休,但平时强度很高。一天下来回到去都11点,晚上3点钉你,一分钟内回复都狂骂你回复不及时,不说一些问题要确认,打字也要时间吧,简直有毛病。
有网友表示,尽管外界普遍认为阿里工作节奏紧张,但自己在阿里工作的十年间,跨越多个业务部门,从未经历过“996”,也没有感受到强制加班的压力。他们认为,虽然项目紧张时可能会连续几周没有周末,但整体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得到了较好的维护。
也有众多网友分享了他们在阿里的不同经历。他们指出,尽管公司不强制加班,但工作强度仍然很大,特别是在一些关键项目或业务高峰期,加班成为常态。有的员工甚至表示,晚上和周末钉钉消息不断,需要随时处理线上问题,工作压力巨大。此外,还有员工提到,阿里内部竞争激烈,内耗严重,想要干成匹配市场的新业务或新项目非常困难,不仅要面对业务上的挑战,还要应对来自内部的各种压力。
这些不同的声音,反映出阿里工作环境和文化的复杂性。不同的团队、不同的业务、甚至不同的领导风格,都可能对员工的工作体验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对于“阿里是否996”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在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阿里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强度确实较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员工都经历了“996”。对于员工来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团队和工作节奏,或许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