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直达:
定性和定量方法如何选择?数字时代如何做田野?丨社会研究方法论坛DAY1
第二日直达:
如何设计优秀的定量研究?如何撰写面向知识生产的学术论文?丨社会研究方法论坛DAY2
day 3
下午,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行政管理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曾迪洋带来题为《赋能与提升:学术写作的 AI智慧实践指南》的讲座。曾迪洋老师以自身在学术写作和科研工作中AI工具的使用经验,剖析了AI工具赋能学术写作的定位与底层逻辑。曾老师提到,要学会用学术思维驾驭AI工具,才能处理好AI使用时的各类问题。
杨宗元致闭幕辞
优秀组织奖: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优秀组织奖
优秀学员奖
济南大学邢冰老师分享学习心得
◀
干货整理
▶
胡安宁
如何确定因果效应
1. 两种混淆因素:
·在因果推断中,混淆因素是指那些既与处理变量相关,又与结果变量相关的第三变量。混淆因素的存在会干扰我们对因果关系的准确估计。因此,识别和控制混淆因素是进行有效因果推断的关键步骤。
·混淆因素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已知混淆因素和未知混淆因素。
2. 反事实状态:
反事实状态是因果推断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涉及对个体在未接受处理情况下表现的预测。理解和测量反事实状态对于准确估计因果效应至关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与实际处理结果进行比较的基准。
3. 因果推断的前提假设:
·单位处理变量值稳定假设 (SUTVA):假设处理和控制组间没有相互影响,且处理效果一致。
·一致性假设 (Consistency):假设同一处理在不同个体上产生一致效果。
·可忽略性假设 (Ignorability):假设处理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差异可以忽略,即随机分配处理。
·正值假设 (Positivity):假设每个个体都有被分配到处理组或控制组的可能性。
确定因果关系的方法
1. 随机试验
·随机试验的原理:通过随机分配个体到处理组和控制组,以消除混淆因素的影响,确保因果关系的准确估计。
·联合分析 (Conjoint Analysis):通过评估多种因素的组合效应,帮助理解复杂决策过程中的因果关系。
2. 工具变量(慎用该方法)
定义和应用:工具变量是一种外生变量,能够帮助解决内生性问题。通过工具变量可以识别出因果关系。
3. 回归断点设计 (RDD)
·原理介绍:RDD利用一个明确的断点来区分处理组和控制组,通过比较断点两侧个体的差异来估计处理效果。
·应用场景:RDD适用于政策评估、教育研究等领域。
4. 合成控制法
概念和步骤:通过构建一个虚拟的控制组,模拟处理组在未接受处理时的表现,从而估计处理效果。
5. 匹配法
·匹配法的原理:通过匹配相似的个体来减少混淆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估计处理效果。
·精确匹配和非精确匹配:根据变量的精确值或范围进行匹配,确保处理组和控制组的可比性。
·距离测量:利用马哈拉诺比斯距离、倾向值距离等方法衡量个体间的相似性,提高匹配精度。
·匹配算法:包括最近邻匹配、贪婪匹配、最优匹配和全匹配等,针对不同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匹配算法。
·匹配质量衡量:通过平衡性检查、描述性统计量对比和标准化均值差异等方法,评估匹配效果,确保匹配结果的可靠性。
6. 机器学习方法
·因果树和因果森林 (Causal Tree and Causal Forest):基于树模型的因果推断方法,通过构建因果树和因果森林,处理高维数据和复杂模型。
·反事实回归网络 (CounterFactual Regression Network):是一类深度学习模型,用于在因果推断中估计处理效应。这类模型特别适用于高维和复杂数据集,能够在传统因果推断方法难以奏效的情况下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曾迪洋
AI工具能为学术写作做什么?
AI工具的优势:海量知识大脑、信息串联、逻辑整合与推理
AI工具赋能学术写作的底层逻辑
反思:
Al是什么?能为学术研究做什么?我们和AI的关系是什么?
对反思的回应:
角色定位:学术助手——弥补短板、提高效率、锦上添花
实质:用学术思维驾驭Al思维,让Al思维学会学术思维
前提:内化学术写作的底层逻辑与思维,才能将其赋予AI
AI工具赋能研究选题
选题的两种典型模式
(1)理论驱动型选题
从理论的验证、修正、拓展、甚至是颠覆出发,形成研究问题。
(2)现实驱动型选题
从现实或实践经验出发(政策、时事、学术现实问题),形成学术论文的研究问题。
AI工具赋能引言写作
经验现象引言法
理论缺陷引言法
困惑-张力引言法
AI工具赋能文献综述写作
AI工具赋能文献综述写作五步法
第一步:告诉AI你的核心研究问题,然后确定论述框架。
第二步:基于已确定的框架进行文献梳理。
第三步:对文献梳理进行优化——投喂文献材料
第四步:对文献进行评论,找出research gap
第五步:对文献的综、述、评进行整合
AI工具赋能学术论文的主体论证
第一步:让AI工具明确编码的方法和规则
第二步:通过对编码规则的明确来进行资料编码与分析
AI工具赋能研究结论写作
研究结论写作三要素
相关图书推荐
本书是专为社会科学领域的青年研究者量身打造的工具书,旨在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社会科学研究设计这一关键技能。本书沿着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实例解析的逻辑,详细讲解了社会科学常用研究方式中的研究设计问题、突出特点和应用范围等内容,并通过研究设计实例解析,帮助读者了解社科研究设计的方法,掌握设计的策略和技巧。
新书首发,限时半价!
《社会研究方法(第六版)》
风笑天 著
本书结合国内外社会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的实际,对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式进行了简明晓畅的介绍。在内容安排上,既兼顾到实际研究的逻辑程序,又兼顾到定量和定性研究方式的各种不同方法及技术。作者还结合自己三十多年学习、实践、研究、教学的经验,介绍了一些特定的方法和技巧。
《忧郁的热带》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著
列维-斯特劳斯是法国国宝级人类学家,他在人类学领域的研究是所有研究者必须参考的起点,学术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忧郁的热带》是一部深刻隽永的大师经典,这本书是列维-斯特劳斯思想自传式田野笔记,记述了他在几个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还原了“野蛮”与“文明”的激烈碰撞,是对人类文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
维克多·特纳 著
本书是人类学经典著作之一,堪与列维-斯特劳斯和伊里亚德的伟大作品同列。在本书中,特纳通过在非洲恩登布部落中的田野考察,将仪式在这个群体中的地位进行了诠释。特纳拓展了“阈限”与“交融”的概念,发展了传统的结构主义。特纳突破了传统静态的社会结构的研究,把仪式放在运动的社会过程中加以考察,他把社会看作交融与结构的辩证统一,从而有“分化-阈限-再整合”的过程,这是结构与反结构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扫码试读
◀
现场图片来了~~
▶
扫码查看:
人文分社重点好书
会议议程
错过会议:
仍可观看直播回放
文字 | 李欣蔓 杜婷
图片 | 马俊 李兴应
注:以上内容为嘉宾演讲中的部分内容,由会议志愿者共同整理。
请读者朋友们尊重知识产权,引用或使用时,注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