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解象(257)支族字

文摘   2024-11-02 20:58   浙江  
支,小篆字形。
说文,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凡支之属皆从支。章移切。
商承祚,古文从竹不省。象上下分其支,故手在其中。
马叙伦,桂馥曰,疑当作去枝之竹也。王筠日。从手当作从又。伦按唐写本切韵残卷五支引作去竹之枝也。从义持半竹。
去竹之枝也疑谓折去竹皮。非离去竹之枝条也。故从又持半竹。然何以特为折竹造支字?若谓凡折支字,何以必从竹?或谓支为折之旁纽双声转注字。故折从艸断为二。支从手断竹。伦谓从又,竹省声。故古文从又竹不省。支竹古皆端纽音也。其本义盖如今所谓支持。俗作搘。
李银,支从手持半竹,即手持竹枝;跟聿字构造方式类似,但所持竹枝在上面,为笞打之状。籀文或另从巾,说明所持竹枝上系有布条,当有着特别的用途,应即所谓楠竹条子,跟攸义相当,一般用于惩戒人,或者驱使牲畜,故支的本义为支使,即用竹条强迫你去做某件事情。竹枝柔韧而多枝,故指分支、斜出。
摄影 江备
以支为声的常用字有:技、伎、妓、岐、歧、肢、枝、吱。这些字晚起,字形几同今字。支为母文,其多枝、分叉、斜出义,在不同的类属里区别事物,组成字族。
技(jì),说文,巧也。从手支声。渠绮切。
段注,技,巧也。工部曰,巧者,技也。二篆为转注。古多假伎为技能字。人部曰,伎,与也。
马叙伦,巧也通训。或非本义。本义当在支声,多枝喻多才多艺,手艺,才能,技巧。
伎(jì),说文,与也。从人支声。《诗》曰:𥷤(jū)人伎忒。渠绮切。
段注,(伎)与也。舁部曰,与者,党与(支派)也。此伎之本义也。广韵,与跂通,足多指也。
(jū)人伎忒,今诗伎作忮。毛传:忮,害也;忒,变也。郑笺:鞫,穷也。妇人之长舌者多谋意,好穷屈人之语,忮害转化,其言无常。
足多指,言无常,皆与支多分枝相关。广韵曰,侣也,不违本义。俗用为技巧之技。技字段注,假伎为技能字。其实伎、技无需假借,两字不仅音同,而且义通,人能(伎)手巧(技)皆由支(枝)生发出来。
摄影 杨柳青
妓(jì)说文,妇人小物也。从女支声,读若跂行。渠绮切
段注,(妓)妇人小物也。今俗用为女伎字。从女支声。读若蚑。蚑各本作跂。今正。虫部曰。凡生之类。行皆曰蚑。
支为声,若蚑、跂,强调行。虫扭动而行,如同跳舞。妓,舞女,美女,今义为卖淫的女人,犹树枝斜出也。
马叙伦,说文,㚲(chān),小弱也。一曰,女轻薄善走也。一曰,技艺也。皆与姕妓义近。古妓取其歌舞。《宾之初筵》屡舞傞傞。此引作姕姕,则姕即傞之异文。又,妓为妇人履下复着之物,即释名之帛屐。故妓训妇人小物。屐者,搘也。屐搘为两足搘以践泥也。
歧(qí),集韵,同跂,足多指也。或作枝。又歧路也。
岐(qí),说文,岐,或从山支声。因岐山以名之也。
段注,考岐山见于夏书、雅、颂、汉志。□(支阝)邑因岐山以名。□邑可作岐,岐山不可作□。薛综注西京赋引说文,岐山在长安西美阳县界。山有两岐,因以名焉。此说文山部原文也。山有两岐,当作山有两枝。山有两枝,故名曰岐山。
摄影 杨银凤
肢(zhī) 胑,说文,体四胑也。从肉只声。肢,胑或从支。章移切。
段注,孟子谓之四体。孟子注胑作枝。云体者,四枝股肱也。又云折枝、按摩折手节、解罢枝也。自胳胠至腨言手足也。故总之以胑。
古支、只可通。枝枳,妓(女+只),肢胑。只,有指爪义,犹肢体。
马叙伦,体四胑也非本训。字或出字林也。只支音同照纽,故胑转注为肢。
枝(zhī)说文,木别生条也。从木支声。章移切。
段注,(枝)木别生条也。艹部曰,茎,枝主也。与茎为艹木之主,而别生条谓之枝。枝必岐出也,故古枝岐通用。木别生条,就是树枝。
马叙伦,枝为杈之转注字。杈音穿纽,古读归透;枝音照纽,古读归端。同为舌尖前破裂音也。□口释文引三食枝指。手有六指也。《庄子·骈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成玄英疏:枝指者,谓手大拇指傍枝生一指,成六指也。六指犹如树枝岐出,故曰枝指。
吱(zhī)集韵,吱吱,声也。广韵,行喘息貌。吱吱本为声,声从口中四散挤出。

为您链接

象思维

诗酒年华随笔

汉语思维探究
海亮教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