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叛逆不仅仅是对现有规范的反抗。
更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自我认知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过程。
嘿,我是coken。
花了1天自己配音、剪视频,眼睛累得不行,离开椅子走在路边,感谢自己又迈出一步。
爸爸在读,在孩子01月10日期末考试前(要放寒假喽),视频号正式运营。
每天视频号配合文章解读,保持日更,做属于自己和读者的互动杂志。
昨晚看到一个12岁左右的少年,分享关于自己为什么没有叛逆的视频。
感悟很深,这里我也很佩服他的妈妈和爸爸对这个事情态度。
在孩子的人生旅途中,作为父母,我们所营造的家庭氛围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孩子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自我。
也许很多人没有经历传统意义上的叛逆期,以一种宁静而深刻的方式,理解并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这种独特的成长环境,不仅让孩子在面对未来时充满信心与从容,也为孩子的人格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不得不对叛逆期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作用的深刻思考:叛逆的本质是价值观的自我形成。
这位少年12岁,在演讲中坚信自己不会经历叛逆期,似乎也未曾预料到将来会出现类似的变化。
他的母亲曾有过强烈的叛逆,总喜欢说“走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
她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叛逆的旅程,再让儿子去重复,似乎也没太大意义。
于是,他在这样看似“叛逆已用尽”的家庭环境中一路平稳前行,对未来既无抵触也无迷茫。
这里我说说自己的个人观点:
其实,没有人能真正说自己不会经历叛逆,叛逆或许只是被推迟了。
几乎所有在青少年时期没有经历叛逆期的人,一旦中年危机来临,叛逆的力量往往更为猛烈。
叛逆并非洪水猛兽,而是独立人格形成的标志。
缺乏叛逆期,往往只是沿袭父母或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如果孩子尚未真正面对挫折,只是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但当他拥有爱人、老板、下属、同事,接连遇到与三观不一致的外部因素,面对截然不同的要求时,那一天将成为他重新审视世界的起点。
也许我们今天所信奉的三观与理念,或许在未来某一天会崩塌、重塑。
那个迟来的叛逆期,往往会伤及更多人,付出难以挽回的代价。
相比之下,青少年时期若能足够叛逆,敢于表达自我,便能更早地奠定与父母的边界,从而更好地成长。
2
这位少年说,当他回到自己的家庭氛围中,母亲总是将人生比作游戏,认为“何必紧张?人生就是一张来地球的旅游套票”。
家中鲜少讨论工作或学习,更多时候是畅谈玩乐与体验。
母亲以“游戏搭子”的姿态,带领他看待人生中的苦难与关卡:如同过山车,总有起伏,却也带来刺激和回味。
当他好奇地问“为什么人生要像打怪一般充满难关”时,母亲反问道,若他设计一款游戏,难道只会让玩家永远舒适、毫无波澜?
当然不会。
在工作情境中,可以设置一个难以相处的同事;在情感世界里,也会预设一次又一次的波折与暗恋、漫长的情感长跑,甚至在即将修成正果时,还要安排一次措手不及的转折。
正因为如此,游戏才有趣,人生亦是如此。
3
这种母子间的相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驱散了他对逆境的恐惧。
他相信,有这样一位“游戏搭子”在身边,生活的关卡也能被视作冒险的乐趣。
确实,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人生不仅仅是游戏般的热闹与欢乐,各个年龄段也预留着不同的考验与磨砺。
或许,当真正的挫折袭来时,他才会迎来那个迟到的叛逆期;也或许,他能够在一次次的关卡中提早觉醒,建立对自我与世界的清晰边界。
叛逆不一定是灾难,它可能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分界线。
与其担心叛逆,不如为内心的觉醒做好准备;与其抵触冲突,不如从现在开始反思,如何在下一次“游戏关卡”时,拥抱未知、塑造真我。
写在最后
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在不断探索与发现自我。
当叛逆出现时,有没有人去引导。
我们给孩子的家庭环境让他暂时免于叛逆的风暴,但叛逆作为独立人格的重要标志,终将在某个时刻显现。
早年的叛逆不仅是对自我认同的追求,更是与世界建立界限的必要过程。
父母的理解与支持,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关键作用,能够引导他们在叛逆中找到自我,而不是迷失在冲突中。
正如在母亲的引导下,将生活视为一场游戏,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自信。
愿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能在爱与自由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内心的觉醒与成长。
订阅《爸爸在读》
每日精选值得你阅读的深度好文
帮你跳过那些不值得阅读的内容
实践智慧 胜于空谈 父亲的认知觉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