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接下来的10年,我们对孩子培养思路

文摘   2024-12-16 21:10   上海  

教育就像是给孩子织毛衣,不在于织得多快,而在于是否合身

与其让孩子硬套一个不合适的模板,不如帮他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爸爸在读 原创:读书

嘿,我是coken。

今天和朋友聊天,谈到学历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话题,就分享读者共同探讨。

一个普通岗位往往会吸引众多高学历人才竞争,面试过程也常常变成了一场围绕学历的"人生PK大赛"。

有人说,用学历筛选是最高效的方法。

但正是这种过分依赖学历的筛选机制,会导致我们这一代人一直在追逐学历,而忽视了真正能力的培养

读者朋友,细心深入观察就会发现,应试教育表面的公平性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诸多不平等因素,主要体现在孩子的先天禀赋家庭资源两个方面。

这种在教育阶段就开始的不公平竞争,一直延续到职场,使得学历成为了一块难以撼动的"敲门砖"。

1

首先,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每个孩子的天赋都是不同的

当前应试教育体系过分强调统一的评价标准,这种做法本身就存在偏差。

有的孩子一点就透,过目不忘;有的孩子却需要反复学习才能理解。

每个孩子都像一朵独特的花,有的适合在考试的温室里绽放,有的却更适合在艺术的田野上自由生长。

智商专注力等认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考试效率。

一个天生记忆力强、理解力快的孩子,在应试教育中自然占据优势。

这些能力往往是基因和早期发展的产物,虽然说孩子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完全改变。

但是需要父母的强有力协助,对父母要求非常高。

特别是在我们当前的考试制度下,大量考察孩子的记忆能力,这种倾向更加凸显了先天差异带来的不公平。

2

其实家庭背景对一个孩子的影响很大的

教育资源的差距,就像一道看不见的墙,将孩子们分在了不同的赛道上。

家庭资源,比如父母的财力和社会地位,也极大影响孩子的教育资源。

在大城市,优质的学校和补习班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但这些通常与家庭的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这些额外的教育投入能极大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但这种机会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够提供的。

同时地域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省份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显著,而高考录取比例的省际差异更加剧了这种不公平。

一个偏远地区的优秀孩子可能因为地域限制,无法获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机会。

就如高考题目,关于AI的话题,偏远地区孩子用都没用过,怎么会写出超过自己认知的东西。

这种制度设计更多地考虑了执行效率,而非真正的教育公平。

3

面对这种现实,作为父母需要采取差异化的教育策略:

一、学习能力出众的

应该充分发挥孩子在应试教育中的优势。

好的大学教育仍然是通向理想职业的重要途径,这类孩子应该把握这个机会。

但同时也要注意全面发展,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避免成为单纯的"考试机器"。

二、成绩中等的

需要理性看待普通大学教育的价值。

我的与其盲目追求可能无法带来实质性帮助的普通文凭,不如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技能的培养上。

但是学还是得上的。

要着眼于市场需求,选择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深耕,通过专业证书、实习经历等方式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学习困难的

对于那些可能连中考都无法通过的学生。

家长应该从早期就开始规划,发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即使是非传统的教育路径,也可能是更适合他们的选择。

写在最后

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要过分依赖考试分数。

应试教育的"公平"是一个需要我们自己重新审视的概念。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制度的局限性,并在现有框架下做出最适合孩子个人发展的选择。

如果非要说,孩子未来储备哪些能力,我希望我的女儿未来10年里在以下两个方面突出:

第一是英语第二高效的使用AI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才,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筛选和淘汰。

只有真正理解这一点,作为父母才能为孩子指明更有意义的发展方向。

毕竟,人生路那么长,考试只是一小段。

重要的不是比谁走得快,而是每个孩子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订阅《爸爸在读》

每日精选值得你阅读的深度好文

帮你跳过那些不值得阅读的内容

实践智慧 胜于空谈 父亲的认知觉醒


推荐阅读

为什么写日记是提升孩子写作能力的最佳方法

爸爸在读
在平凡世界,向上生长,为未来的你,做榜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