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恩在于生养还是在于托举?

文摘   2024-12-24 22:07   上海  

我们的恩情不仅在于赐予生命,更在于无私地支持与保障孩子的成长,使其能够自主追求幸福与梦想。
只有在尊重与理解中平衡付出与放手,才能构建真正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爸爸在读 原创:爬山涉水

嘿,我是coken。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段评论,非常有意思,分享读者并输出浅薄的观点。

一个叫豆*妈在关于“父母之恩不在于生养而在于托举”的话题下评论:

孩子都上小学了还不抓紧时间学习,带孩子到处旅游都把读书耽误了,以后中考高考没上个好学校你就等着着急吧。你应该尽早让孩子吃苦。

凯*骏(作者)这样回应:

女儿选择了国际生路线,中考高考都不需要。初中就会把她送到英国读私立学校,孩子不需要吃苦,家里的钱三辈子花不完。你不是在焦虑孩子的成绩,而是担心无法为孩子提供后盾!

这段对话引发了几千条评论。

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只当讨论而已。

我的观点:真正恩情在于为孩子提供坚实的支持和后盾,而不仅仅是生养他们。

1

生养并非真正的恩情,托举和兜底才是许多父母的实际付出。

有些父母以赋予生命为恩,将孩子一生的重担加诸其上,导致孩子终生处于痛苦之中。

生养只是一个起点,真正的恩情在于为孩子托举和兜底

生下一个孩子,不是完成了使命,而是责任的开始。

养育孩子,不仅仅是提供“衣食住行”,更在于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无论是经济上的保障,还是精神上的支持。

这才是对孩子的最大托付,让他们拥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风雨,建立最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的出生,并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一对成年人的自我满足:他们想要一个孩子,孩子就来了。

因此,对于“生恩”这个说法,当下人各有各看法。

但孩子一天一天长大,父母需要确保他们吃饱穿暖,接受必要的教育。

这些也不是“恩情”,而是义务

而超出法定义务之外的所有付出,有人说才与恩情有关。

例如,义务教育只有九年,但如今很少有父母在初中后就让孩子走上社会。

许多父母即使再穷,也会支持孩子完成高中学业,至少让他们上个大学。

还有更多的父母会供养孩子读大学、攻读硕博,甚至出国留学。

这些都是“托举”式的付出,而非义务。

再比如为孩子购买婚房、帮孩子带娃等等。

这些在物质、精神和时间上的陪伴与供给,不是父母的义务,而是他们的付出。

那么这些付出能算是恩情吗?

2

其实这个思想,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如果父母在付出时是不求回报的,他们只是享受这个过程。

那么,这毫无疑问就是恩情。

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们该如何回报这份恩情呢?

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就是给父母最大的回报。

我认为这是最良性的亲子关系:我快乐,因为你快乐;我幸福,因为你幸福。

第二、如果父母的付出是建立在对“未来回报”的期待之上。

那么,说实话,也不完全能算作恩情,而更像是一种投资方式。

等孩子有能力、有条件时,必须给予父母所期待的回馈。

否则,双方可能会陷入无法互相满足的两相厌倦和鄙弃,结果可能是悲惨的,而非光明的。

所以,对于期待回报的家长,最好的建议是:

不如通过减少付出来降低期待。

这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孩子的放手。

写在最后

当前价值观的多元化,都在不断重塑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

真正的恩情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和教育的投入上,更在于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性与选择。

父母需要学会在支持放手之间找到平衡,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自我,同时在他们需要时,成为坚实的后盾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幸福感的下一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托举”与“兜底”,而不是简单的责任履行。

这不仅是对孩子的最大尊重,也是对家庭和社会的深远贡献。


订阅《爸爸在读》

每日精选值得你阅读的深度好文

帮你跳过那些不值得阅读的内容

实践智慧 胜于空谈 父亲的认知觉醒


推荐阅读

当我们以生命韧性为榜样,才是教育的良性循环

爸爸在读
在平凡世界,向上生长,为未来的你,做榜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