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其序,若无序则必失衡。
无论是孩子的成长,还是他们的学习过程,逻辑的混乱必然导致结果的偏差。
爸爸在读 原创:小溪边读书
周末,女儿贪玩,晚上洗完澡后写了半个多小时作业。
女儿跑到身边说:“我困了,爸爸。”
我说:“要不你睡觉吧,但是你作业没有完成,需要自己承担责任。”
女儿说:“好的。”
没一会儿,女儿就躲进被窝开始睡着了。
今天早上,女儿很早就起来,开始趴在书桌前补作业。
看着她早上慌慌张张的样子,那一刻我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真希望,她不要么快长大。
孩子的教育,是一场从内而外的深耕与升华。
正如一棵大树需要扎根于深厚的土壤,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孩子的成长亦需在稳固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展开。
许多朋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急于求成或忽视教育的内在逻辑,导致教育效果事倍功半。
教育之路,没有捷径可走,也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答案。
有多少父母在无尽的困惑与挫败中,依旧坚守着自己的教育方式?这些场景,是否在你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吃快一点,不然会迟到!”
“动作快一点,睡晚了明天你又起不来!”
每天不断地催促,却发现孩子依然拖拖拉拉。
于是,许多读者开始自我质疑:“我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孩子依然不如人意?”
有一种见解直指核心:“因为大家都把孩子教育的顺序搞反了。”
唯有理解并遵循其自然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茁壮成长,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
因为今天早上赶作业,妻子对女儿批评了几句,女儿很不开心:“爸爸,你送我上学。”
作为一个自认为“老好人”的老爸,我爽快地答应了。
那一刻我在想:在教育中,我们是否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与习惯的培养?这种颠倒顺序的教育方式,是否真正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与自律?
我自己汇总了一些孩子教育中的几大常见误区分享给读者:
一、大道理为主,忽视习惯养成
许多让你未能意识到,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在了错误的地方。
包括我自己也一样,总盯着作业而不是习惯(自己不断修正中)。
每日与孩子讲述高深的道理,不如从培养细小的习惯做起:
1、每天坚持阅读
2、建立错题本
3、记录零花钱
4、当日事情当日毕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习惯,实际上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最终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
其实,大道理的灌输,往往难以让孩子内化为自发的行为,反而可能造成反感与抵触。
二、盲目“鸡娃”,自己未能以身作则
实际生活中教育的一大怪象在于,部分父母选择“躺平”,却对孩子的学业要求苛刻。
自身在闲暇时沉迷于手机,却要求孩子勤奋读书;熬夜追剧,却不允许孩子有任何放松的时间。
孩子说,你为什么可以玩手机,我不可以,有些人会说:我已经读完我的书,你没有读完。
这种“言行不一”的教育方式,导致父母无法以身作则,孩子也无法从中学到真正的自律和努力。
孩子不会成为你期望的样子,只会反映出你的行为模式。
与其盲目地“鸡娃”,不如先自身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三、关注挣钱,孩子成长被忽视
在教育孩子时,若你选择了赚钱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导,等孩子长大后。
他一年败家的钱可能会超过你辛苦挣来的。
在追求挣钱的过程中,许多父母忽视了与孩子共度的宝贵时光和教育的关键机会。
没有哪一份工作收入非做不可,钱永远挣不完。
没有哪一个应酬是无法拒绝的,远离无意义的social(社交)。
但孩子的成长却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旅程,教育的机会也仅此一次。
也是很多人老了以后,最后悔的事情。
这也是我2024年恍然明白的一个道理:一个家庭里,孩子教育向上生长,家人健健康康,那么就代表整个家庭生活在不断向上生长。
四、成绩至上,品德教育缺位
在人生的长河中,品德教育始终应当放在首位。
人生是一场关于人格的较量,而非单纯的分数竞赛。
步入职场和社会经验的人都深知,德育的重要性远超高分。
如果我们忽视了品德的培养,而只关注孩子成绩,整个家庭将面临潜在的长期问题,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也难以真正立足。
写在最后
回想起女儿早上补作业的情景,不得不说教育是一场漫长而深刻的修行,需要我们的耐心、智慧与正确的顺序。
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开始,以身作则,重视人格的塑造,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真正美好的未来。
唯有尊重教育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才能让孩子在稳固的基础上,茁壮成长,迎接人生的风雨与阳光。
订阅《爸爸在读》
每日精选值得你阅读的深度好文
帮你跳过那些不值得阅读的内容
实践智慧 胜于空谈 父亲的认知觉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