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社会的伤疤,多少人心中永远的痛!

文摘   2024-11-12 13:34   湖北  

音频 │ 亚新老师 · 作者 │ 李辉煌







河北邯郸,三名13岁初中生联手杀害一名被他们长期霸凌的13岁同学,并埋尸于废弃蔬菜大棚。案件被媒体报道后,立即引发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舆论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讨论未成年人犯罪量刑的轻重,二是受害者与加害者们的成长背景。
前者的关注度更大,更多人在网上喊打喊杀,后者则较少有人关心 。关心前者大多只是宣泄情绪,喊几句杀无赦的狠话就得,关心后者需要付出心力,需要深挖,需要对他们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与体会,需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和理解世界。
根据媒体报道,三个加害者都来自农村,父母都是外出务工人员,平日跟祖父母一起生活。受害者同样也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离异后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父亲外出打工,直到听说儿子失踪报警后仍杳无音信,才赶回家中。
我在反复浏览这些媒体报道时,内心是愤怒且沉重的。愤怒于三名加害者的残忍,但更深一层的沉重在于,这起发生于留守儿童间的惨剧,是中国留守儿童问题最突出,最尖锐,最惨不忍睹的一次火山爆发。在他们背后是更加庞大,更加深厚,更加隐秘的留守儿童群体的伤痛与无奈。    
留守儿童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中相伴而生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与农民工群体同时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是非常值得关注却又很少被人关注的一个底层弱势群体。
根据教育部数据,2023年,我国共有小学阶段留守儿童690万人,初中阶段留守儿童396万人,合计1086万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居。
这还只是去年一年的数据,之前二十多年有多少留守儿童,之后还会有多少,这都无从统计。只知道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极速发展下的巨大伤疤,也是社会道德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贫富悬殊,地区发展不均衡且得不到有效改善,社会自私利己主义泛滥下的真实写照。
2021年,与我一起自驾西藏的广东同岁青年老刘就曾是一位留守儿童。
记得那天我俩自驾到318国道边上一处观景台,停车下来看风景,闲聊中聊到各自童年。老刘说,他童年最大的伤疤就是父母不在身边,每年很少回家,他独自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缺乏正常家庭该有的温暖,更缺少获得父母爱护的机会。以致长大后,始终感觉与父母之间存在巨大的心理隔阂,不想接近,不愿接近,无话可说。
我问是不是心里对父母有所怨恨,老刘直言是的。    
我说我也在农村长大,对留守儿童还是比较了解,我虽然没去过广东,但也知道广东除珠三角很发达外,其余地区,特别是粤北地区还是非常贫困的。我们的父母如果不出去打工,在老家注定挣不到钱,带着我们又很不方便,居住上学都是非常大的问题,把我们留在农村其实是巨大的无奈。我们必须理解他们。
老刘说小时候他很不理解,长大后也理解了,真的是很无奈的事情。但这种爱的缺失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痛。
其实我没告诉他的是,我也曾经也是一名留守儿童,严格来讲算半留守儿童。
我父亲是60后,自二十出头就到外市煤矿打工,直到我上高一时因事故砸伤腰部才返乡种地,算中国第一批农民工。在这期间,我和姐姐都算半个留守儿童,母亲则属于留守妇女。
父亲最多一个月回家一次,常最多住两宿就返程,因为他们煤矿当时的规则是每月上26天班就算全勤,但要是上满29天,除多出三天工资外,还会另发三百元奖励。父亲为了多挣几百块钱,几乎每月都会上满29天,回家的日子自然变得少而短。
在这二十多年里,算上过年多放的几天假,父亲平均每年在家的时长很难超过一个月,照顾我们姐弟和耕种农田的重担全部压在母亲身上。    
现在想想,母亲简直可以用伟大来形容。她一个人把我姐弟俩照顾得都挺好,还每年都能从田地里耕耘出不比其他两口子更少的财富,其中的艰辛小时候不理解,长大了才知道不是每个母亲都能做到。她一年365天,除亲友婚丧嫁娶等大事外,几乎每天都要去地里劳作,一年能不工作的日子比父亲还少。可她终究还是一个女人,在这长年累月的艰辛中,她的痛苦和辛酸,又有几人能懂?
所以孩子越长大,才越能理解父母的艰辛与伟大。如果没有我爸近三十年冒着生命危险,在煤矿挖煤挣到的钱,靠我家种地的收入,我和姐姐就上不起大学,我也买不起房,不可能过上如今的生活,大概率会在老家成为农村大龄光棍,或者也让我的孩子早早成为留守儿童。
可话又说回来,那种爱的缺失,的确是后来不能弥补的,可在这样一个没有钱就没有一切的时代,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的父辈兄弟姐妹比较多,多是大家庭,导致我们当年留守时往往不会太孤单, 那时候同龄伙伴也比较多,从不缺少玩伴。
可到了70后、80后们的孩子在家留守时情况就更恶劣了,70后、80后本身很多就是独生子女,婚后更是基本只生一个孩子,家里都拿这一个孩子当传家宝,再留给爷爷奶奶进行父母缺失的隔代教育,那问题可就太明显了。    
缺少父母陪伴的隔代教育,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文化水平极低的祖父母对隔辈子孙过于溺爱,过于纵容,往往会用尽全力满足他们一切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更往往只会满足吃穿等物质方面需求,对孩子的心理及精神世界缺乏培养,也可以说没有能力培养,甚至压根没有这方面的概念。
这一代留守儿童的父母,为了好联系,也为了爷爷奶奶好管理,几乎都会给孩子早早买一部智能手机。
这些留守儿童本身就没啥自制力,农村更是缺少文化娱乐活动,农村人口萎缩导致同龄玩伴也少,所以导致这些孩子只要不上学,那就天天玩手机,不是打游戏,就是看那些脑残短视频,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不仅荒芜,甚至可能中毒。
而那些农村基层中小学,你也不能对其抱什么期待,能保障大部分儿童青少年享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受教育权就不错了。
基层农村孩子们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之差,是城里人和城里孩子所很难体会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环境只能更差。
所以你会看到,那位邯郸13岁遇害少年一直被其他三人霸凌却一直得不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制止,直至酿成惨剧。期间有任何一个方面出来警告和制止,都很难出现如此惨烈的结局。    
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惨剧,远远不止这一起,比这惨的有的是。
比如2015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的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死亡。这四名儿童是一兄三妹,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5岁。警方在调查后排除他杀可能,这四名孩子是喝农药一起自杀的。
那他们小小年纪为何集体自杀?
因为他们村当时是一级贫困村,他们家里更是穷,且之前父亲长期家暴母亲和孩子,导致母亲于2013年3月外出打工后去向不明,说白了就是离家出走。父亲当年3月也外出打工,留下四个孩子在村里生存。
这种又缺钱又缺爱的生存环境,导致四个孩子性格孤僻,看不见希望,再加之缺少社会关怀及社会救助机制,最终导致惨绝人寰的悲剧。
而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悲剧,因为不够“激烈和悲惨”,都被淹没于时代浪潮的波涛汹涌之中,无人知晓,无人关心,因为他们是底层最不起眼又最没有话语权的群体之一。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年龄小,不懂发声,不会发声。看护他们的爷爷奶奶,年龄老,没文化,也不能为其发声。他们的父母,处在劳动力市场的底层,干的都是最苦最累最没有保障的工作,整天累的要死,更是难以发声的社会群体。    
这就导致只要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不出啥骇人听闻的大事,就没人在意这个群体的存在及痛苦。以致这个群体的生存状况,二十多年基本没啥改善。
所以我听闻邯郸少年被害一案时第一感觉是愤怒,但只要稍微沉淀一会儿就是沉重,一种无力又无奈的沉重。
那三个杀人少年,固然有极强的主观恶意,但在那种又缺钱又缺爱的环境里,的确很难希冀孩子们的内心都能结出什么良善之果。
早知如此,他们的父辈就算不挣钱也会留在老家陪孩子,可谁又能预知会出现如此惨烈的画面呢?
农村无法为这些青年父母提供就业机会,农业又苦又累又赚不到钱,养育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又需要极大的经济成本。最后只能背井离乡去打工,留下老小在家中,小儿生存环境差,导致悲剧出不穷。
他们背井离乡,抛下孩子,抛下父母,在城里打工,为社会创造财富,是城市化飞速发展的基石。他们从没指望享受城里人一样的福利,却交了一大批社保养活没事免费坐公交跳广场舞的城里人。然而他们的孩子想要到城里上学,想跟父母在一起,却面对重重阻碍,制造了留守儿童问题。连曾经有民间资本筹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结果都被关停了。    
你说这有什么公平可言??
所以在这些乌央乌央的喊打喊杀声中,我最来气的就是什么罪恶基因论,认为三个加害者之所以作恶是因为体内天生带有罪恶基因,这种纳粹论调没常识,没逻辑,更没人性!
基因都是遗传自父母,怎么他们父母不杀人?
说实在的,此案三个加害者,如果还有第二个可侵害对象,他们都可能在侵害第二个对象时让被害者帮他们望风。而他们杀害被害者的原因,极可能就是要钱不成,如果他们真是什么天生杀手,极端冷静,他们不会蠢到在杀人之前或之后强行转走被害者手机里那191块钱,这不相当于自投罗网吗?
从此举就可以看出,这几个孩子想钱想疯了,而且不知道或不在乎微信可以查记录,警方可以查后台。
他们在乎的可能只是赶紧抢到钱,好赶紧给游戏充值,获得更爽的体验。
你想想,要是换作条件更好,课余时间有更多学习或娱乐选项的城里孩子,会为了二百块钱就犯下如此兽行吗?
成年人杀人往往都是出于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或什么杀父之仇夺妻之恨,孩子们能有啥深仇大恨?    
当他们处在一个又缺钱又缺爱又看不见什么希望的环境之时,他们混蛋起来就不会在乎他人的人生,也不会在乎自己的人生。
比如大洋彼岸的美国,黑人社区的孩子,很多从小就不知道自己爸爸是谁,从小就在充满枪支、毒品、滥交、暴力的环境之中长大,以致于他们普遍看不见自己的未来,自暴自弃进监狱的就占了大多数。而那些白人社区长大的孩子,从小就有更多可能,长大也有光明未来。
同理我们也是一样,我们虽然没有种族差异,但地域差异、阶层差异也很巨大,各有各的痛苦。
我不是为那几个小杀人犯脱罪,他们的罪行自有警方查证,最终也会被法律审判。但越来越频发的低龄未成年人极端犯罪,特别是留守儿童犯罪,也在提醒着我们这个社会出了大问题。这问题不该被淹没在一片喊打喊杀之中,反而应该得到最大的重视。
最后还想再为孩子们啰嗦几句。
这些我们能看见的未成年人极端犯罪,属于杀人见血的“硬刀子”。在我们看不见或被他们掩盖的地方,那些“软刀子”才是真正的杀人不见血,这些“软刀子”逼死逼疯的孩子比硬刀子多多了。只是因为没硬刀子那么显眼,那么不容易被遮盖,而不被大众所知晓。    
而这软刀子的手柄,恰恰最多握在我们这些成年人手里,它握在家长手里,握在老师手里,更握在我们这个愈发内卷的社会手里。
这其实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李辉煌 






今晚我和你
武汉经济广播FM100.6每晚十点的《今晚我和你》节目是全国民生影响力十佳栏目,专业心理咨询师倾力打造的心理健康节目,每晚十点亚新等候您、聆听您、陪伴您,参加节目报名电话:1898600440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