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与孤独,都与一个人的不在场有关

文摘   2024-10-31 19:58   湖北  

音频 │ 亚新老师 · 作者 │ 喻冠娟

来源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ID:zqfxlg)







01
睡不着觉的俾斯麦
曾奇峰老师在《65集精神分析初级视频》里讲过一个故事:
俾斯麦是德国的铁血宰相,他有一个心身疾病就是睡不着觉,有一个著名的江湖医生给他治疗。
当俾斯麦躺在床上的时候,那个江湖医生就坐在他旁边一句话都不说,一直等到俾斯麦好好地睡了一觉。第二天早上天亮的时候,俾斯麦看到这个医生还是坐在他旁边,这样治疗几次之后,俾斯麦失眠的问题就治好了。    
江湖医生没有做其他的,只是提供了一个在场,俾斯麦就可以安心入睡了。
那时候还没有精神分析,但江湖医生的做法是有精神分析的原理的,那就是当我们内在有稳定的客体关系的时候,我们是可以完全放松,安然入睡的。
如果内在没有稳定的客体关系,人们常会体验到孤独的,空洞的,混乱的,焦灼不安的痛苦。
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写到,叙述者小时候,到了晚上睡觉的时间,只身一人的那种折磨:
“他恨通往他房间的楼梯,他的台阶是悲伤的台阶,睡衣如同裹尸布,床像是棺材,卧室就是坟头……"
02
全然地在场
内在稳定的客体关系,是和妈妈的在场连在一起的。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需要妈妈的全然在场。
我们观察刚刚出生的婴儿就知道,他有很多的慌乱,他刚从一个温暖舒适的子宫降生于此,通过长长的产道的挤压,或是一个冰冷的手术,来到这个噪杂的世界。    
如果他吮吸妈妈的乳头,依偎在妈妈的身边,或者照料者给他一个温暖的怀抱,轻轻地拍打吟唱,婴儿就能安然入睡。
妈妈对宝宝无微不至的照料,母婴之间这种亲密无间的感觉能够抚平婴儿的焦虑,安定人心,使他挺过痛苦。
人类的婴儿实际上是“早产儿”,他还很不完善,他的生存完全仰仗客体对他的保护和照料。
温尼科特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婴儿这种东西,婴儿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你如果看见一个婴儿,你就一定会同时看见他的妈妈。
这也说明了婴儿的成长是需要依附妈妈的,他和妈妈是融为一体不能分开的。做过母亲的人大概都有照料婴儿时蓬头垢面、黑白颠倒甚至神经兮兮的经历,忙得完全顾不上自己,眼里只有小宝宝。
也正是妈妈给予宝宝的这种亲切地照顾,香甜的乳汁,温暖的怀抱,和善的目光,跟孩子的嬉戏、晚耍,给了孩子内心的满足与喜悦,这些喜悦与满足沁入孩子自体的内核,成为日后可以去抵挡风雨的部分。
03
母婴间隙
然而,妈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场,她也要吃喝拉撒,她也有腾不开手脚的时候。    
比如宝宝哭了,他饿了,妈妈跑去泡牛奶,泡牛奶是需要时间的,要调好水,放奶粉,晃一晃,有时还要等待刚刚好的温度,这时宝宝哭得更凶了。
"妈妈就来了宝贝,马上就好了,你稍微等一下下哦。”
妈妈轻柔地话语安抚着孩子,填满了孩子等待的时间,这样,婴儿学会去预计和习惯吃奶的时机,一种习惯的舒适感就会产生。这就是延迟满足的产生。
不过这样的延迟满足,是需要有大量的及时满足作为基础的,正是妈妈给到孩子的那些及时满足的照顾,促使孩子可以生发出等待,在饥饿和吃饱之间发展出一个空间。
这个空间,就是温尼科特所说的母婴间隙。
在生命之初,孩子和妈妈几乎是融合的,很难分出彼此,但随着孩子长大,这个间隙需要慢慢拉大,以便孩子去和社会连接。
04
相对独立的在场
心平气和地忍耐孤独,这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弗洛伊德说:"孩子的焦虑无非就是对于他爱的人的缺席的表达",孩子正是借由母亲的在场,才可以发展出他独处的能力。
夏尔丹的名画《洗衣妇》中展现了这样的场景:    
一个母亲在木桶前洗衣裳,她的眼睛看向别处,一个孩子坐在桶旁边,安然自若地吹泡泡。他们同在一个空间,相互陪伴,又各自独立地做着自己的事,这是一段独处的经验。
这种独处是以爱他的妈妈在场为前提的,他既孤身一人,又有人陪伴,虽然母亲很忙,但他是安全的。他们像在一个平行的空间,但这个空间又是交错的,他们可能相视一笑,如果孩子有什么呼唤,妈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也有这些场景的描绘,比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在词人辛弃疾的视角下,他的三个孩子在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大儿锄豆,中儿织笼,小儿剥莲蓬,一个"卧"字写出了小儿的沉浸与享受,有母亲或那个肯定爱他的人在场,哪怕他们之间没有互动,各干各的,也能体会一种怡然自得的沉浸。
正是这种独处的经验,让孩子获得了忍受孤独的能力。
05
母亲的离场    
再后来,孩子便不太需要母亲的在场了。
假设《洗衣妇》中的母亲离开了,她走出了房子,孩子并不需要跟随她一起出门,房间里的其他东西还在,他旁边的洗衣桶,搭在桶边的衣服,眼前的靠背椅,这些都有母亲的气息,一种熟悉而安全的感觉。
范·霍赫斯特拉滕的《室内景观》里没有任何人,然而门口的木底鞋、门锁里插着的一把钥匙、烧了一半的蜡烛,都体现着一种习以为常的在场。
这是一个安宁的房屋的一景,在这里,孩子们不用担心母亲会不在,因为这个房间的空间里都弥散着熟悉的气味,某种妈妈在场的亲切感。
很多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家里独处,当他们放学回到家,或者晚上父母出去散步,孩子可以安心的在家写作业,或者安然地做他自己的事情,门口的拖鞋,静默的书柜,饭桌上吃剩的饭菜,沙发上搭着的衣服,都是一种熟悉的在场。
如果孩子在家里获得了这样的安然自在,他也可以在其他的场合获得这样的自在,所有的空间都可以是家的延续。
这种习以为常的在场,慢慢沁入了孩子的内在,母亲这一重要的客体已在他的心间,在他的周围,有这些熟悉的温暖在,孩子不再害怕孤独。    
温尼科特说母亲是孩子的过渡性客体,她桥接了孩子与大千世界,通过母亲温暖、抱持和有力地桥接,孩子可以通过母亲,走向世界。
06
人在心不在
我的一个来访曾经谈起她孩子的问题,她觉得孩子的问题跟她养育孩子时的状态是有关系的。
她自己在生完孩子之后,整个人都陷入了抑郁,每天都很焦躁,没有耐心,就算跟孩子呆在一起,心也不在孩子身上。
每天困顿于与原生家庭的矛盾,对丈夫的怨怼,那些不快的往事如过电影一般在她脑海里一遍遍升起,她根本没办法和孩子互动,常常处于一种失神的状态。
这种身心分离的状态不是真正的在场。
当孩子喝奶时,或者孩子的目光看向妈妈时,触碰的是一个"空",一个没有回应的无聊的死寂,这无疑会激起孩子更多的焦虑。
当妈妈困顿于内心的情绪,周围的世界与她是没有连接的,她去到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就像灵魂出窍一样,在这时,孩子与妈妈是分离的,孩子找妈妈,却触碰不到一个实体,就像是独自行走在无垠旷野,内心焦灼而惶恐,或是充满死寂。    
孩子的焦虑,是和那个他爱的人的离席连在一起的。
养育一个孩子是不容易的,有时它和母亲真实的困难连在一起,这个困难不是母亲一个人的困难,很多时候是一个家庭甚至家族共有的困难。
当我的来访者困顿于她自己的焦虑时,或许也是在无意识中寻找她的妈妈,那个曾经缺席的她爱的人。
焦虑,是缺失了一个爱的客体,焦虑,是在寻找一个爱的客体的在场。
当焦虑的来访者来找咨询师,他们可能有不同的身心症状,比如脾气火爆,亲密关系糟糕;比如莫名烦躁,不能活在当下,比如失眠、社恐,在人群中惊慌不已,害怕晕倒等等。
当他们来见咨询师,咨询师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在场。
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来访者与咨询师的见面,经由来访者的言说,咨询师的倾听和理解,来访者可以重新回到那些受过伤害的地方,理解和看见他自己,重新构建他自身。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场,让来访者习得一种熟悉的安全感,咨询师这一不同于往日客体的形象也慢慢内化到来访者心中,成为他内在稳定的客体关系。
作者:喻冠娟,转自:曾奇峰心理工作室,超过2000篇原创亲子/两性/个人成长心理文章,7年陪伴,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ID:zqfxlgzs)






今晚我和你
武汉经济广播FM100.6每晚十点的《今晚我和你》节目是全国民生影响力十佳栏目,专业心理咨询师倾力打造的心理健康节目,每晚十点亚新等候您、聆听您、陪伴您,参加节目报名电话:1898600440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