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 │ 亚新老师 · 作者 │ 王玉龙 林鹿心理
人们相信,亲子之间的爱是不言而喻的,而我却见多了亲子之间的恨。
一对夫妇,丈夫动辄对孩子拳打脚踢,妻子动辄对孩子恶言相向,理由自然是孩子不听话。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开始奋起反击,变成了最让他们揪心的那种人,不上学,不出门,不沟通,天天玩游戏,理由是他恨他的父母。
一个被儿子折腾得心力交瘁的母亲很明确地说:我讨厌我的儿子,我恨我的儿子。她的儿子则用与同学冲突、粘着母亲、在公众场合让她尴尬等方式报复她。
一个在家里长期被暴力对待的孩子为了报复她的父母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跳楼自杀了,而她的父母拿到学校的赔偿金后说:死了也好,我们可以拿着这笔钱去生个二胎。
......
在心理学上,也有人谈到了婴儿期的攻击(克莱因)、幼儿期的敌意(弗洛伊德),但谈得更多的是依恋和爱。心理学家相信,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本能,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本能使得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之初愿意牺牲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抚养孩子的艰巨任务之中;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也是毋庸置疑的,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一开始都希望待在父母的身边,并通过父母与世界建立一种安全的关系。总之,亲子之间的故事原本是以依恋和爱为主线的。
那么,恨是如何开始的?精神分析有一些有意思的说法。例如,克莱因说,刚出生的婴儿会因为母亲有时不能及时或者拒绝满足他的需要,而对“坏乳房”进行攻击;弗洛伊德说,为了获取异性父母的爱,孩子需要和同性父母竞争,并担心同性父母惩罚自己,因此对同性父母充满敌意。这些说法都注意到了“恨”一开始就存在于亲子之间,但都认为“恨”是由孩子单方面发起的。
对此,我同意亲子之间一开始就存在“恨”,但难以认同“恨”只是单方面存在于孩子,更不用说由孩子发起了。有为人父母经验的人应该都经历过那种突然有了孩子带来的巨大“麻烦感”,那是一种生活节奏被完全打乱、生活方式被彻底破坏的不安和怨恨。当然,这些不安和怨恨通常被爱的本能和文化的要求压抑了,以至于只是偶尔冒出一星半点。我敢说,亲子之间从来就是爱恨交织的,而养育孩子的过程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任务,即平衡亲子之间的爱和恨。
也许是出于文化的压力,父母很多时候并不愿意面对自己对孩子的“恨”,这使得他们相信自己对孩子的所做所为都是出于“爱”。这样的结果是,父母经常会以爱之名肆意地伤害自己的孩子。“爱你,我才打你。”要我说,没有比这更虚伪的说法了。一旦父母相信自己是出于“爱”而“打”,他们的伤害就取得了合法性。这种没有负担的伤害,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身体,也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即让孩子相信自己被伤害全是因为自己应该被伤害。
正如鲍尔比在《分离》一书中所说的,“由充满爱意的家长养大的孩子,只是偶尔会表现出‘强烈的不满’,而在焦虑、不确定的环境中成长的个体就会发展出一种很深的怨恨”。经常被父母伤害的孩子(包括被打、骂、忽视等)一开始可能会感到内疚,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但不管如何,一定会慢慢地滋生怨恨,而怨恨必然会产生报复。
对于孩子来说,报复父母是有风险的,尤其在力量弱小的时候,他们能做的也许只有让父母“不爽”或者生气。我们经常会发现,同样的话,父母说了孩子不听,其他人说了孩子反而愿意听。更有意思的是,越是那些只要孩子不听父母就会生气的话,孩子越是不愿意听。这听上去很不符合逻辑,但如果考虑到孩子心中的怨恨,也就没什么不可理解的了。
父母的恨诱发了孩子的恨和报复,孩子的报复又进一步加剧了父母的恨,亲子之间的恨让关系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使互相伤害成了关系中的主旋律。于是,亲子之间的互伤模式形成了。这样的模式一旦形成,原本以爱和依恋为基座的关系纽带就会慢慢瓦解,直至关系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