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鹿心理 | 亲子之间的互伤模式:一种基于恨的关系互动

文摘   2024-09-27 10:16   湖北  

音频 │ 亚新老师 · 作者 │ 王玉龙 林鹿心理






 01

人们相信,亲子之间的爱是不言而喻的,而我却见多了亲子之间的恨。


一对夫妇,丈夫动辄对孩子拳打脚踢,妻子动辄对孩子恶言相向,理由自然是孩子不听话。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开始奋起反击,变成了最让他们揪心的那种人,不上学,不出门,不沟通,天天玩游戏,理由是他恨他的父母。

一个被儿子折腾得心力交瘁的母亲很明确地说:我讨厌我的儿子,我恨我的儿子。她的儿子则用与同学冲突、粘着母亲、在公众场合让她尴尬等方式报复她。    

一个在家里长期被暴力对待的孩子为了报复她的父母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跳楼自杀了,而她的父母拿到学校的赔偿金后说:死了也好,我们可以拿着这笔钱去生个二胎。

......

在心理学上,也有人谈到了婴儿期的攻击(克莱因)、幼儿期的敌意(弗洛伊德),但谈得更多的是依恋和爱。心理学家相信,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本能,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本能使得父母在孩子的生命之初愿意牺牲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抚养孩子的艰巨任务之中;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也是毋庸置疑的,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一开始都希望待在父母的身边,并通过父母与世界建立一种安全的关系。总之,亲子之间的故事原本是以依恋和爱为主线的。

那么,恨是如何开始的?精神分析有一些有意思的说法。例如,克莱因说,刚出生的婴儿会因为母亲有时不能及时或者拒绝满足他的需要,而对“坏乳房”进行攻击;弗洛伊德说,为了获取异性父母的爱,孩子需要和同性父母竞争,并担心同性父母惩罚自己,因此对同性父母充满敌意。这些说法都注意到了“恨”一开始就存在于亲子之间,但都认为“恨”是由孩子单方面发起的。

对此,我同意亲子之间一开始就存在“恨”,但难以认同“恨”只是单方面存在于孩子,更不用说由孩子发起了。有为人父母经验的人应该都经历过那种突然有了孩子带来的巨大“麻烦感”,那是一种生活节奏被完全打乱、生活方式被彻底破坏的不安和怨恨。当然,这些不安和怨恨通常被爱的本能和文化的要求压抑了,以至于只是偶尔冒出一星半点。我敢说,亲子之间从来就是爱恨交织的,而养育孩子的过程一开始就面临着一个任务,即平衡亲子之间的爱和恨。 

也许是出于文化的压力,父母很多时候并不愿意面对自己对孩子的“恨”,这使得他们相信自己对孩子的所做所为都是出于“爱”。这样的结果是,父母经常会以爱之名肆意地伤害自己的孩子。“爱你,我才打你。”要我说,没有比这更虚伪的说法了。一旦父母相信自己是出于“爱”而“打”,他们的伤害就取得了合法性。这种没有负担的伤害,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身体,也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即让孩子相信自己被伤害全是因为自己应该被伤害。

正如鲍尔比在《分离》一书中所说的,“由充满爱意的家长养大的孩子,只是偶尔会表现出‘强烈的不满’,而在焦虑、不确定的环境中成长的个体就会发展出一种很深的怨恨”。经常被父母伤害的孩子(包括被打、骂、忽视等)一开始可能会感到内疚,觉得是自己做错了什么,但不管如何,一定会慢慢地滋生怨恨,而怨恨必然会产生报复。

对于孩子来说,报复父母是有风险的,尤其在力量弱小的时候,他们能做的也许只有让父母“不爽”或者生气。我们经常会发现,同样的话,父母说了孩子不听,其他人说了孩子反而愿意听。更有意思的是,越是那些只要孩子不听父母就会生气的话,孩子越是不愿意听。这听上去很不符合逻辑,但如果考虑到孩子心中的怨恨,也就没什么不可理解的了。    

父母的恨诱发了孩子的恨和报复,孩子的报复又进一步加剧了父母的恨,亲子之间的恨让关系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使互相伤害成了关系中的主旋律。于是,亲子之间的互伤模式形成了。这样的模式一旦形成,原本以爱和依恋为基座的关系纽带就会慢慢瓦解,直至关系崩塌。

02
父母要如何破解亲子之间的互害模式
首先,识别互伤模式是破解的前提。亲子之间进入互伤模式的一个典型标志是,孩子越来越容易惹父母生气。在年龄比较小的情况下,孩子不太可能与父母直接对抗,但他们知道父母的“弱点”是什么,他们知道只要击中了“弱点”,父母就会受到伤害(如生气、痛苦、脆弱)。所以,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发现,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够让父母火冒三丈,而孩子就是死不悔改。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实施这种报复行为的时候多数时候并非完全有意识的,而是介于有意无意之间。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自己也很难说清楚这么干的理由。    
其次,意识到“恨”是破解的基础。爱恨从来就是交织在一起的,否认这一点就很难真正理解爱。父母对孩子的爱背后往往深藏着巨大的恨。正因为出于对孩子的爱,父母才会倾其所有去养育孩子,而倾其所有本身又会带来怨恨,为了平衡这种怨恨,很多父母采取的措施就是努力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成长,本质上是将孩子变成自我的一部分,即既然孩子是自我的一部分,为孩子倾其所有就没什么好怨恨的了。所以,当孩子并没有如自己所愿地发展,怨恨就冒出来了。换句话说,父母如果不能意识到这里的“恨”,就没办法有效地去处理“恨”。
再次,正确地处理“恨”是破解的关键。一旦父母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的怨恨,他们就很难用爱的名义去伤害孩子了,伤害孩子也就没有了合法性。但这还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父母必须有效地处理自己的恨。父母对孩子的恨,一方面是因为父母对孩子付出太多,孩子占用了父母自己太多的生活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并没有也不可能成为父母自我的一部分。对于前一方面,至少在孩子成长的最初阶段,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父母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帮助孩子正常地完成分离,然后回归自己的生活;对于后一方面,父母应该把自我的需要和孩子的成长区分开来。当怨恨产生时,父母要多问问自己“我到底在怨恨什么?”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不管怎么处理自己的怨恨都不会完全消除怨恨,所以重要的是不让怨恨主导自己与孩子的关系。    
最后,学会正确地“爱”是破解之道。对于恨来说,爱是唯一的破解之道。只要当爱重新成为亲子关系的主旋律时,恨就会自然隐退。爱是一种能力,爱的能力就是一种建立“我-你”关系的能力。根据马丁.布伯的说法,“我-你”关系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一个人把另一个当作一个独立存在的人,一个和自己一样有着相同需求的人。唯有如此,人才能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所以,父母爱孩子就是要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要允许他做自己,并帮助他成为最好的自己。而父母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就需要看到并欣赏孩子那些好的方面,因为父母看到了,孩子才能看到,并最终成为他们自己所看到的。在一个由爱滋养的关系中,恨的空间自然就被压缩了,互伤模式也就没有了基础。
作者王玉龙 林鹿心理。





今晚我和你
武汉经济广播FM100.6每晚十点的《今晚我和你》节目是全国民生影响力十佳栏目,专业心理咨询师倾力打造的心理健康节目,每晚十点亚新等候您、聆听您、陪伴您,参加节目报名电话:1898600440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