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也会“夫唱妇随”吗?近日,一对夫妻在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双双查出结直肠早癌。
病症为何会同时降临在这对夫妻身上?区一院内镜中心主任江建华表示,“夫妻癌”的产生,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夫妻同时确诊结直肠早癌
这一个月,章叔叔和孙阿姨夫妻俩愁坏了。4月初,两人预约了无痛胃肠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夫妻俩都是多发大肠息肉,其中章叔叔的横结肠肛侧有1处不规则肿块,孙阿姨在直乙移行部见1处不规则肿块。病理结果均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为了及时帮他们解决问题,半个月后,江建华分别为他们安排了内镜下摘除术。手术中,孙阿姨的肠道息肉全部一次性切除。
但是,章叔叔就没那么幸运了。手术过程中,江建华发现他的横结肠肛侧的肿块抬举征阴性,也就是说肿块基底没办法通过注射药物抬高,也就无法做内镜下切除。江建华随即给予标注,方便后续外科手术切除,同时摘除其余息肉。
△手术现场
“好在两夫妻发现还算及时,都是结直肠癌早期,后续做好定期复查就行。”江建华说,及时的治疗意味着生存期较长,今后的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疾病背后的警示:隔夜菜的潜在风险
杭州的这对夫妻,像很多现代家庭一样,长期忽视了饮食健康中的细节问题,尤其是剩菜的处理。他们并不觉得隔夜菜有什么特别的问题,但当医生告诉他们,许多不容忽视的疾病与不当的饮食习惯紧密相关时,他们才开始感到后悔和焦虑。
根据多项研究表明,隔夜菜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特别是对于癌症患者来说,食用隔夜菜的危害尤为严重。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因为存放时间过长而增加,而亚硝酸盐是被认为可能引发癌症的致癌物质之一。长期摄入过量的亚硝酸盐,不仅增加了胃癌、食道癌等肠胃相关疾病的风险,也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进而诱发其他慢性疾病。
专家提示:隔夜菜要在24小时内食用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健康专家提出,隔夜菜最好不要存放超过24小时,尤其是蔬菜类食物。来自协和医院的专家指出,存放过久的菜肴不仅会在口感上发生变化,营养成分也会流失,甚至在微生物的滋生下,变成“致癌物”。
协和医院的营养科主任刘医生明确表示:“食物在存放过程中,尤其是蔬菜类,容易发生变质,细菌和有害物质迅速增殖。在存放超过24小时后,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显著上升,食用后容易对肠胃造成负担,增加患癌的风险。为了健康,尽量避免食用存放时间过长的食物。”
为什么隔夜菜会“变坏”?
细菌滋生: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和营养成分,特别是烹饪后没有立即吃掉的菜肴,在温暖的环境下,容易成为细菌生长的温床。即便是冰箱储存,也无法完全防止细菌滋生,特别是保存不当的情况下。
亚硝酸盐积累:一些蔬菜如菠菜、油菜等,含有一定的硝酸盐,在存放过程中,细菌会将这些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较强的毒性,它不仅会损害肠胃健康,长期食用甚至会导致致癌。
营养流失:蔬菜在烹饪后存放过久,营养成分会发生变化,维生素等水溶性物质尤其容易流失,影响食物的营养价值。此外,隔夜菜口感差,食欲也随之下降,不利于人体吸收所需的营养。
隔夜菜不等于“好吃又省时”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吃不完的菜留着第二天吃似乎是一种生活常态。殊不知,这样的饮食习惯可能无形中给身体带来了许多健康隐患。特别是那些已知患有疾病的家庭成员,如癌症患者,他们的身体更脆弱,任何小小的生活习惯都可能对他们的恢复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