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的背后,我们到底在保护什么

职场   2025-01-04 22:00   上海  


在心理学中,社恐人群有如下表现:
去到任何社交场合,只想和熟悉的人待在一起。若和朋友约好了见面,朋友却带了另一个不认识的人,便会感到格外拘谨。
他们害怕陌生人前来搭讪,遇到发传单的人,也会尽量避免跟对方眼神接触。
因不爱说话,常被别人认为没有礼貌、很冷漠,实际上他们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很多人觉得社交焦虑最大的问题是自卑,然而这只是表象,其最大的问题并非自卑,而是自我贬低。
长期主动的自贬会形成自卑习惯,自我贬低往往可追溯到童年时期。他们通常有一个指责型的父母,总能发现孩子的错误和缺点,然后毫不留情地指出来,毫无下限地进行批评和否定。
在父母眼中,孩子浑身没有优点,无论怎么做都不够好。久而久之,孩子会启动认同这种心理防御机制,开始相信是因为自己不够好,父母才会否定、指责自己,进而习惯性地进行自我贬低,即便已经离开了父母身边,不再有人贬低自己了,他们依然会持续自我贬低。
那么,若觉得自己有社恐该怎么办?
首先,需要了解一个名词叫 “情绪闪回”。
情绪闪回是一种令人不安的强烈退行,陷于闪回中的人,其实是在重新经历童年时糟糕的情绪体验。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害怕的时候,很可能处在情绪闪回的状态里。
这时,要察觉和识别自身的状态,包括焦虑、恐惧的情绪,强烈的羞耻感,生理上的紧绷感以及灾难化的想象等。
察觉到这些后,要告诉自己 “我正在经历情绪闪回”,提醒自己虽感到害怕,但身边并无危险,此时此刻自己是很安全的,且自己已经长大了,能够保护自己。
接下来进行系统脱敏训练,通常也被称为渐进式暴露训练,由南非的心理大师提出。
方法很简单,主要有两步:
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社交恐惧表,将那些让自己产生社交恐惧的事情按照焦虑程度由低到高依次罗列出来,并进行量化打分,列表越详细越好。
第二步是按照列表上的内容,由简单到困难,每周不断地去尝试挑战。比如,第一周先试着和陌生人问路,然后不断练习,直至完全麻木,感觉就像和好朋友说话一样自然,之后再尝试下一个等级的事情。
如此不断递进,社交恐惧便会慢慢得到缓解。
有时候,社交焦虑是我们用来自我保护的 “盔甲”,需要弄清楚的是,在回避社交的背后,我们到底在保护什么。

来源:一条心理

医药猎头老吴
最新最全医药行业岗位招聘信息 |每日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