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最大雷

职场   2025-01-01 17:00   上海  

否极泰来,静待花开。

这是分析师年度策略最爱用的标题,连续好几年都舍不得换。然而,天还是更冷了,据Crunchbase数据,2024年10-11月,中国创新药VC&PE投融资金额同比下降58.87%,似有归零的趋势,而全球、美国创新药VC&PE投融资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3.01%、45.36%,加速转暖。

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12月19日,医药行业处于31个一级行业年度涨幅(按照总市值加权平均)的最末位,回顾近十年来医药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涨幅排名:

2024年是医药表现最差的一年。

但是,生物科技的韧性仍然超乎预期,头部企业在原创能力、国际化上实现质的飞跃。

2025年创新药将有全新挑战。一是最大的雷可能在商业化方面,部分明星产品将进入衰落期,二是BD生变。


01 

生如夏花

2021年被称为中国Biotech商业化元年。

这一年内,25个本土创新药获批上市,康方生物、亚盛医药、荣昌生物、康宁杰瑞、德琪医药、基石药业、复星凯特、药明巨诺、腾盛博药、泽璟制药、艾力斯、盟科药业收获首个上市产品。

这一年底,艾力斯伏美替尼、贝达药业恩沙替尼、和记黄埔索凡替尼、诺诚健华奥布替尼、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及泰它西普、泽璟制药多纳非尼、百济神州帕米帕利、艾迪药业艾诺韦林、盟科药业康替唑胺片通过医保谈判进入新版医保目录。

据PDB数据库,2018年以来,创新药进入医保后,放量爬坡曲线仅能维持2-3年,也就是医保内第3年或第4年整体停止增长。

2018年医保谈判新增品种价格平均降幅57%,医保内第1年销售额平均增幅1024%,第2年平均增幅35%,第3年整体停止增长。2019年医保谈判新增品种价格平均降幅61%,医保内第1年销售额平均增幅2692%,也是第3年整体停止增长。2020年医保谈判新增品种价格平均降幅51%,医保内第1年销售额平均增幅5697%,第3年平均增幅23%。

生如夏花,但花期太短。

我们先来回忆2020年医保谈判新增品种再鼎医药则乐(尼拉帕利)。

再鼎从引进则乐到国内成功获批上市仅用时3年,爱普盾仅用时2年,当时这被作为license-in模式高效率的证明。

2021年一份研报通过模型预计则乐销售峰值超20亿人民币。则乐2023Q2收入4300万美元,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0.7%,在医保内第3年出现增速放缓的拐点。2024年前三季度则乐收入1.39亿美元,同比增长9%,在医保内第4年爬坡基本停滞。

再鼎医药2024Q3财报已经模糊盈利时间表,不再明确“力争在2025年底前实现盈利”。

创新药催人老,从分析师到高管,意气风发恍如昨日,我们年轻时都对未来怀抱理想,如今只能接受现实。

时钟拨到2021年,“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是否还记得那位温柔而坚定的女处长说:“谈判桌上,我们作为甲方,这么卑微,真的很难。”

真的很难,2021年医保谈判Biotech新增品种,在医保内第3年,也就是2024年仍然环比放量爬坡的唯有艾力斯伏美替尼。伏美替尼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后,也接近天花板了。

和黄医药索凡替尼是一个有趣的观察窗口,2023销售额4390 万美元,同比速增长36%,2024H1销售额2540万美元,同比增长12%,进入2025年更不乐观。晚一年进入医保的赛沃替尼,2024H1销售额为2590万美元,同比增长18%。

今年上半年有一份研报预测索凡替尼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人民币,2031年销售峰值突破16亿人民币。

根据索凡替尼用量计算,2035元/盒(50mg*42粒),一年费用约8.7万元,如果按70%医保比例报销,一年自付费用约2.6万元,拿钱买命,并不算贵,尚且如此。

善良的人们总是严重高估内需支付能力,对渗透率、市占率、月治疗费用、治疗持续时间的假设太飘,以致于通过模型推测的药物生命周期、销售峰值严重偏离现实。

计算器按爆了,到处都是50亿元大药。

新增适应症是延长药物放量周期的关键。如果以前不存在超适应症(off-label)用药情况,新增适应症才有可能带来边际增量。


02 

BD生变

本周五,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重新攀升至4.6%,这意味着融资成本抬高,将削弱大额BD预期。中国已成为生物科技创新发源地之一,预计BD热潮不会降温,但侧重点将转向价廉物美的早期管线。

BD标的向早期管线偏移,是近年趋势。据医药魔方数据,创新药海外License out交易中,I期、II期临床管线的数量占比从2022年的25%上升至2023年的32%。另据Insight数据,创新药海外License out交易中,I期、II期临床管线的数量占比从2019年的17%上升至2024年1-11月的46%。

这是因为本土企业的早期管线创新成色更高,部分具备全球FIC、BIC潜力,在ADC、双抗细分领域相比MNC已具有局部技术优势,因此更受BD青睐。

随着当前资金成本的回升,将强化海外药企倾向于购买早期管线资产的趋势,价格较低,而且临床过程可由自己及早把控。

康方生物持续低迷,高管高位精准减持可能只是表面原因。

美国合作方Summit  推进的AK112(PD-1/VEGF双抗)的HARMONi-3临床研究,2023年10月开始入组,预计4年左右完成临床。2024年10月,为实现肺癌一线全人群覆盖,Summit修改HARMONi-3临床研究方案,将入组患者人群从鳞癌扩大到鳞癌+非鳞癌,计划入组患者从400人增加到1080人,采用OS、PFS双终点。

考虑到资本市场的短视,其实公司面临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遥远的HARMONi-3全球III期临床能否头对头战胜K药,迫在眉睫的是哪个大厂愿意天价收购Summit(最新市值134亿美元)或AK112海外权益。2023年11月,BioNTech以5500万美元首付款收购普米斯管线PM8002(PD-L1/VEGF双抗,临床II期),时隔一年后,又以9.5亿美元收购普米斯公司。2024年11月,默沙东以5.88亿美元首付款获得礼新医药管线LM-299(PD-1/VEGF双抗,临床I期)全球权益。这两家基本可以排除了。

Summit作为二道贩子,让AK112烂在手里的可能性很小,随着时间推移,剩下的大买家越来越悬了。

据平安证券,疫情后各家MNC主动进行管线调整,目前调整阵痛期已基本告一段落,新管线推进需求释放,有利于外向型CXO订单端复苏。同时也意味着大规模购买管线的高峰期已过,或者说无脑买管线的阶段已过,Biotech应立足实际调整BD预期。

BD只是结构性变化,License out浪潮将在2025年继续爆发。

最近有一个事件可能影响深远,MNC不屑于参与集采价格战,却主动发起创新药价格战,特别是在价格敏感的自免领域,赛诺菲度普利尤单抗(IL-4Rα,达必妥)纳入医保后连续3年降价,现在已降至 1500 元,医保报销后,患者每月自费900 元左右。MNC挟原研优势和首发优势,打价格战杀伤力太大了,将进一步压制Biotech核心品种的国内生命周期和销售峰值。

在一片蒸腾的硝烟上只写着两个字:

出海。

医药猎头老吴
最新最全医药行业岗位招聘信息 |每日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