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投资买房的伙伴扫描下方二维码,我会在私域直播中给大家讲述趋势和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
引言
今天,我要说一个残酷的事实,新一轮的财富分化,又要开始了。
我知道,肯定又会有人说我在制造“恐慌情绪”。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你先别急。
先来看看一张图,一张数据来自统计局,关于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均价走势图。
大家有没有发现?
2000-2021年,中国商品住房销售面积与销售均价,那可谓是“量价齐升”啊。
这很好理解,因为这段时期购房者众多,房价自然是要上涨的嘛。
而房价呢,又是货币贬值的结果,所以随着房价持续上涨,“有房者”与“无房者”的财富差距,越拉越大。
但是,2022年之后,情况不一样了。
中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开始急速掉头向下,买房者变少了。
也正是这一年,中国商品住宅的销售均价同比2021年降了2%。
于是,傻空们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买房者越来越少,未来房价如葱。
但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2023年,在中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比2022年还少的情况下,房价竟然还是涨了。
大家体感上都觉得房价在跌,为什么房价统计结果却是上涨的呢?是不是统计数据出错了?
我想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房价上涨的数据没有错,是别人家的房子涨了,而你家的房子没有涨。
就好像人均工资年年上涨一样,你总觉得自己的工资在拖后腿。
看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
2021年之前,是“有房者”与“无房者”的财富分化。
2021年之后,是“有房者”与“有房者”的财富分化。
房价上涨的趋势没有变,但是上涨的逻辑变了。
今天的内容很干,但是我会尽量嚼碎。
01
首先,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房地产依然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如果买房的人少了,房企怎么赚钱,房企不赚钱,ZF还怎么卖地?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规则制定者,深谙这个道理!
于是,2023年以来,北京、广州、深圳、成都、贵阳、福州、桂林等城市相继出台了建筑新标准。
于是,各地的住宅3.0产品陆陆续续地面世了。
我找了又找,发现住宅3.0没有具体的定义,
但是通过这些城市出台的容积率新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提高“得房率”。
得房率,有多少呢?普遍能够达到100%,甚至超过100%。
而过往的住宅2.0,得房率大概只有75%左右。
很多人对此可能没有概念,我们以广州为例。
早在2023年,广州就提出计容新规,鼓励房企做大阳台、大飘窗等。
于是乎,你看到了房企的“骚操作”来了,大家看图更直观!
我们以广州两个新房项目为例,住宅2.0与住宅3.0产品,都有阳台、飘窗等。
但是,住宅3.0的阳台和飘窗比住宅2.0大了一圈,而且还可以通过花池继续向外扩展空间。
住宅3.0:飘窗进深0.8米>住宅2.0:飘窗进深0.5米;
住宅3.0:阳台占套内20%>住宅2.0:阳台占套内15%;
住宅3.0,利用四个方向,布局更多的阳台、花池、飘窗等外延空间.
然后,再稍微改造一下,同样是88方,住宅3.0轻轻松松比住宅2.0多了一个房间……
在100%得房率情况下,这一点就足以将过去所有的的二手房(得房率普遍在75%)踩在脚下。
得房率从75%提高到100%,你以为仅仅是多了25%的面积,或者说多了一个房而已吗?
在货币超发与城市分化的背景下,随便买房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资产配置推荐阅读文章《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02
那你就想得太简单了,这25%的差值,足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财富差距。
来,今天,我们就来算一算3笔账!
第一笔,买卖账
因为住宅3.0产品得房率100%,住宅2.0产品得房率75%!
也就是说,建面75方的住宅3.0产品空间效果,就相当于过去建面100方的住宅2.0产品。
住宅3.0:套内面积=总建面75方x100%=75方
住宅2.0:套内面积=总建面100方x75%=75方
所以,假设相同地段,住宅3.0与2.0单价都是4万,按照总建面计价:
3.0产品建面总价约300万<2.0产品建面总价约400万;
3.0产品比2.0产品,便宜了100万。
套内面积都一样,我为什么不选择总价更便宜的住宅3.0呢?
而且,住宅3.0的建筑面积小,意味着未来的物业费,理论上也会比住宅2.0更加便宜。
从购房成本和使用成本的角度看,住宅3.0产品绝对完胜!
第二笔,增值账
现在开发商对于超大盘,有一个操盘套路,就是采取“价格护城河”或者“成本护城河”策略。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分期卖,分期涨价。
例如,第一期项目,卖2.6万;第二期项目,就卖4.5万;轮到第三期项目,就卖6万,这样就形成了“价差优势”。
第一期,就比第二期有了涨价空间;第二期,又比第三期有了涨价空间。
大家看明白了吗?价差,就是用来拉价格,制造涨价预期的。
同样的道理,在产品3.0和2.0上,也存在着“价格护城河”的逻辑。
100方建筑面积,4万的建筑单价,其中,
住宅3.0套内单价就是4万,住宅2.0套内单价一换算,就变成了5.3万;
原来,两者虽然看起来总价都一样,但是实际套内的单价,住宅3.0比2.0便宜了24%。
对比住宅2.0的套内单价,住宅3.0就有了涨价的底气。
我知道,肯定很多人会说:“就凭套内单价便宜,住宅3.0就可以涨价了吗?你说涨,就涨啊?”
“住宅3.0套内单价便宜,那我住宅2.0价格也可以降一降啊”。
但是,你想想看,住宅2.0不断降价,住宅3.0也跟着降,住宅3.0的套内单价还是比你便宜!
于是乎,当住宅2.0降到一定空间之后,卖家就会采取“惜售策略”。
反正都是亏,还不如烂在自己手里,于是,楼市价格就到底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住宅3.0产品,比住宅2.0更有价格弹性!
另外,随着几年,房企为了更好地卖房抢客户,都疯狂地“卷产品”。
这就意味着,住宅3.0就有了更加高的交付标准!
开发商把“智能家居+软装设施+空间大收纳”全都给你上。
那么多硬核配置加持,未来挂牌出售就比住宅2.0容易多了!你2.0的产品还能怎么打?
超高得房率+高标准的精装修+价格倒挂,这种情况下,你说,住宅3.0价格能不涨吗?
第三笔,租赁账
从租赁投资回报的角度看,住宅3.0,也是完虐住宅2.0。
在广州贝壳上,我找到了某住宅2.0项目,建面88方三房的产品,月租金约5500元,那么,简单换算一下,
套内月租金:5500元/月÷88方*75%(得房率)≈83元/方/月
那么,同地段,建筑面积也是88方的住宅3.0,
月租金:套内月租金83元/方/月X88方*100%(得房率)≈7304元/月
住宅2.0和住宅3.0,在相同购入总价(400万)的情况下
住宅2.0的租金回报率:
年租金÷购入总价=(5500元/月X12月)÷400万≈1.65%
住宅3.0的租金回报率:
年租金÷购入总价=(7304元/月X12月)÷400万≈2.19%
通过简单的计算之后,
我们发现,住宅3.0的年租金回报率,已经超过了住宅2.0。
说得直白点,理论上,住宅3.0会比住宅2.0的租金更高。
另外,支撑住宅3.0租金上涨的,还有两大“租赁附加值”。
第一个“租赁附加值”——超高得房率。
住宅3.0,往往可以实现比住宅2.0多一个房间。
这也意味着,在租金相同的情况下,住宅3.0出租成功率更大,涨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我们还是拿广州某两个建筑面积,都是88方的项目户型作对比。
假设租金相同的情况下,你会选哪个,已经不用我多说了吧。
第二个“租赁附加值”——交标升级。
最近几年,房企都在下重本“卷产品”,为了提升产品的卖点,纷纷提升自己的交标。
全屋智能家居、中央空调、大空间收纳,以前都是豪宅的配置。
但是,现在连刚需项目都出现了“小户型豪宅化”。
比如,上海青浦保利某项目,88-99方小户型,竟然做了类一梯一户。
内部,还增设了大量的收纳,实现了空间利用最大化。
在广州,房企也在努力“卷交标”。
以前的厨房三件套(抽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现在升级为“厨房N件套”,如广州新世界某项目,厨房洗碗机、冰箱、净水器,全都给你上。
以前客厅电视墙是白墙,太low了,现在给你送上高档次的石材墙体。
“超高得房率+超预期的交标”,未来住宅3.0业主,在租金谈判方面,就有了更大的话语权。
说得直白点,住宅3.0就是比住宅2.0,有更大的底气涨租金!
所以,无论是算买卖账,增值账,还是租赁账,住宅3.0都比住宅2.0有更大的优势。
这25%的得房率差距,真的足以重塑一条新的“财富鸿沟”。
在货币超发与城市分化的背景下,随便买房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改变,资产配置推荐阅读文章《房地产双轨制,用一套房借鸡生蛋,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
03
最后简单说几句,
产品的进化
老祖宗说过,“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
当今的“规则制定者”也是深谙这个道理。
当房子越来越难卖的时候,那就提升产品的得房率,利用房企推动产品迭代升级,重新赋予“好房子”稀缺性。
物以稀为贵,“好房子”就有了涨价的底气。
房企赚钱了,就会积极拿地,这就又给地方财政续了一血。
财富的分化
2021年之前,是“有房者”与“无房者”的财富分化;
2023年之后,住宅3.0推出,那就意味着接下来是“有3.0房者”与“有2.0房者”的财富分化。
未来,你会身处一个充满“噪音”的时代:二手房(住房2.0)的悲歌与新房(住宅3.0)的狂欢,走向了共振。
你说房价继续跌,也对,那是因为住房2.0在贬值;
你说房价继续涨,也对,那是因为住房3.0在增值;
2023年,是住宅3.0的元年。
而随着2025年的到来,住宅3.0也开始陆陆续续交付使用。
这也就意味着,新一轮的财富鸿沟,又要开始拉大了。
想投资买房的伙伴扫描下方二维码,我会在私域直播中给大家讲述趋势和资产配置的底层逻辑~
推荐阅读:这样买房,多赚200万(3)
推荐阅读:全面救市开启,2024年楼市会重演2015年的暴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