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关注“小笔杆子的学习笔记”,更好更优秀!
1986年,首次提出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能下”的思路,1997年,再次提出“建立和实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2015年,印发能上能下若干规定,推动干部“能上能下”问题持续热议,然而“能上难下”“能进难出”的情况普遍存在。
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梳理三个角度对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的成因进行总结。
领导干部能上难下、能进难出问题的原因在于古板固化的观念依然存在。
讲“人情”丢原则现象是导致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重要原因。对于不作为不胜任的情况,不少人都有“多栽花、少种刺”的好人主义心理,不肯得罪人,不敢讲真话,少数同志甚至还会担心“惹火烧身”、给自己或单位带来“麻烦”,导致“下”的工作推进难。
受传统“官本位”思想束缚,许多干部将职位晋升视为重要的目标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追求,甚至会私下形成一系列或明或潜的规则,影响着干部能上能下的实际效果。
从干部系统的“外生态”环境看,也没有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社会氛围。人们往往把干部的“下”同违纪违法、作风败坏联系起来,形成对“下”的偏见,这会给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标准难把握、程序难操作是导致领导干部退出不畅的重要因素。“不适宜胜任现职”在具体执行中缺乏详细的标准,对“理想信念动摇”等标准很难量化,把握起来难度很大。
不仅组织部门对其难以准确把握,就连该“下”的干部对自身也无法进行准确地评估。甚至部分单位和部门推崇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制,结果与干部工作实际不相匹配。这些问题导致干部“能上能下”陷入困境。
很多研究者认为是体制机制的原因造成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
现有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考核手段跟不上实践发展需要、考核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考核材料存在公式化等问题,影响着考核结果,难以为“下”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也有研究者认为退出机制和后续保障机制不健全是造成干部“难下”的主要因素。
“下”的渠道狭窄是现实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原本职数、岗位就有限的基层机关,“下”的动力机制运行受阻,“能上能下”难以发挥出新陈代谢作用,干部“进退留转”的良性局面难以实现。
干部“下”之后的管理方式和保障手段不健全,以及“下”的干部没有得到稳妥的安排,也是制约干部难下的因素。
领导干部不愿“下”不敢“下”,也与干部教育机制不健全存在关联,需要在提升干部思想觉悟过程中推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主动“下”。
要改变人们长久以来对“下”的干部的刻板印象,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从各个方面持之以恒地推进。尤其是要做好对“下”的干部的正面宣传,侧重于报道一些“下”之后仍继续努力工作并作出贡献的干部,用“讲事实”逐步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
同时,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弱化“官本位”“学而优则仕”“人情关系”等观念,正确看待工作岗位调整和个人的荣辱得失。
(来源/参考:本文引用、参考、改编自以下文献:[1]李明,张莹.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制度困境的形成机理与破解之道[J].治理现代化研究,2024,40(04):11-20. [2] 张伟,韩宏亮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干部能下”机制[J].红旗文稿,2012(6):29-32. [3]王子蕲,孙会岩 . 领导干部“能下”制度的困境与出路——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J]. 晋阳学刊,2016(4):107-113.)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已经注明,侵删。)